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等集团校九年级三模科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等集团校九年级三模科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准考证号。
3.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纸。
5.如需画图作答,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相对原子质量: H-1 0-16 Na-23 C1-35.5 Fe-56) 本卷g取10牛/千克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我国有许多特色美食,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磨碎豆子 B.酿制米酒
C.压榨甘蔗 D.采摘茶叶
2.如图所示为铜元素和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坐标图,C 点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CuS B. Cu₂S₂
C. Cu₂S D. CuS₂
3.“预计未来三天,太阳活动水平中等到高,可能爆发M级甚至X级耀斑。可能出现大地磁暴,甚至特大地磁暴。”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5月11 日发布的这一空间天气预报信息广受关注。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耀斑的多少是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B.太阳活动可能引发地震火山
C.地球上的有些自然现象与太阳活动紧密相关,如极光现象
D.太阳活动会导致地球的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4. 2024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为6月 22至 23日,这时地球接近公转轨道面的位置(▲)
A. A B. B
C. C D. D
5.下图是《科学》课本中的几个实验,其中可用来研究“磁生电”的是()
6.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单个的基因竟然会“跳舞”,即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至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然后可能就在那里“安家”了。这种能跳动的基因被称为“转座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转座子”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生物的性状与“转座子”有关
C.“转座子”中含部分遗传信息 D.由“转座子”跳动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
7.如图所示,盛水的烧杯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烧杯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惯性
B.用手推烧杯,烧杯未动是因为摩擦力大于推力
C.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第1页,试卷共8页8.如图为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时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像,若从像A变成像B,需进行以下操作(▲)
①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②玻片向右下移动
③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了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A. ①②④ B. ②①④ C. ③①④ D. ①③④
9.正确选择和使用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所用试剂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10.在某校开展的项目化学习活动——“DIY彩色玫瑰”中,为了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下列对玫瑰花枝条采取的措施中有效的是(▲)
A.摘去几处叶子 B.用吹风机吹
C.放入冷藏室 D.放在阴暗处
11.小科配制硝酸钾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烧杯中一定是饱和溶液
B.由此实验可得,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D.过滤乙烧杯的溶液称量固体,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9.1g,则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9.1g
12 如图所示为乒乓球在水平地面上弹跳时产生轨迹的一部分,该图表明(▲)
A.该图中乒乓球的弹跳方向为自右向左
B.乒乓球弹跳时机械能不变
C.乒乓球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一直减少
D.乒乓球离地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与内能
13.铁生锈与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①②可探究:接触氧气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B.对比②③可探究:接触水是否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C.对比①④可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
D.对比③④可探究:接触氧气是否为铁燃烧的条件之一
第2页,试卷共8页
实验名称
实验试剂
使用目的
A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清水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B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碘液
检验淀粉
C
验证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检验二氧化碳
D
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去除二氧化碳
14.如下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
A.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15.粗盐中常含有(CaCl₂、Na₂SO₄及泥沙等杂质),某兴趣小组经讨论后按以下流程进行提纯。 卜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整个流程中共使用玻璃棒3次 B.操作b是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的水及过量的盐酸
C.沉淀中含 CaCO₃、BaSO₄及泥沙 D. A 试剂为 Na₂CO₃, B 试剂为 BaCl₂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16.“明眸皓齿”是学校每年体检的项目之一。视力测试时反射过程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视力测试时,学生看到待测字母后作出相应手势。从反射弧的组成角度看,图中的手部肌肉属于 ▲ 。
(2)体检时,小科看不清楚待测字母,向前一步就能看清。两次测试中字母成像的像距较大的是 ▲ 。(选填“现位置’“原位置” )
(3)明眸皓齿宣传会上老师鼓励同学们多吃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A 预防夜盲症,人体吸收维生素 A 的主要场所是 ▲ 。
17.水体会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而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利用水生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岛(如图a所示),可降解水中氮和磷的含量,抑制水体中藻类的数量,有效改善水质。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浮岛植物属于 ▲ 。.
(2)小科同学在某生态浮岛及附近观察到五种植物P、Q、R、S、T,于是制作了如图b所示的植物检索表来分辨它们,其中属于藻类的是 ▲ 。
(3)图c表示某河道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 。
第3 页,试卷共8页18.如图所示,小科手握矿泉水瓶不动,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 。他将矿泉水喝去一部分,施加更大的压力继续握在手里,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小科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氧气的性质。在大烧杯隔板左半部分的细沙中间均匀地插入三根带火星的细木条。
(1)小科利用高锰酸钾(KMnO₄)制取氧气,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2)将集气瓶中的氧气缓缓注入大烧杯的右侧,一段时间后稍提起隔板,观察到 ▲ 。
(3)依据该实验可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为 ▲ 。
20.下图表示铁和稀硫酸反应,向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铁直至反应完全。
(1)铁和稀硫酸的反应属于 ▲ 反应(填反应类型)。
(2) 如图的“●”“○” “”表示溶液中由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表示(填写离子符号) ▲ 。
(3)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的溶液质量相比 ▲ (选填“变小”“变大”“不变”)
21. 2023年8月9日国宝大熊猫“春生”和“香果”从四川来到了杭州动物园,当天正好四川发生了地震。请根据以下内容回答问题:
(1)大熊猫的生殖方式是 ▲ 。
(2)大熊猫所生活的四川是我国地震频发地区,请从板块角度分析原因 ▲ 。
(3)若发生地震,下列避震措施正确的是 ▲ (填序号)。
①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②马上乘电梯逃命 ③应站着不动
④立即躲到坚固的桌子下面,就地避震
22.如图虚线框内是光敏变阻器的结构图,AB为阻值均匀的薄膜电阻,EF为一条导电电极(相当于导线),在AB、EF之间是光导电层 (无激光照射时为绝缘体;有激光照射时被照射处的光导电层导电,在该点处将薄膜电阻和导电电极接通), ①、②、③为接线柱。
(1)光敏变阻器的结构中,起到滑动变阻器滑片作用结构是 ▲ ;
(2)请将光敏变阻器正确串联到右图的电路中,要求开关闭合后,当激光束水平左移时灯泡变暗。
第4页,试卷共8页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 每空2分, 第25题9分, 第27题8分, 共37分。)
23.小科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转化而来的 ▲ 就越大;
(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①在验证猜想一的实验中,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如下图所示。实验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他在左侧放置了一个固定的斜面A。请说明使用斜面A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 ▲ ;
②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科让同一小球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③根据表中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 。
24.在做“研究相同电压下不同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0A”,还有多个阻值不小于5Ω的定值电阻可供选择。
(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小科检查电路时发现有一个元件连接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 ▲ 。
(2)改正错误后,正确操作,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中“★”处所选用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 Ω。
(3)小科用更多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滑动变阻器的功率P安与其电阻值R变的关系绘制图像。该图像最接近于下列图像中的 ▲
第5页,试卷共8页次数
1
2
3
4
6
木板倾角θ
10°
30°
53°
75°
85°
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s/m
0.50
0.40
0.36
0.39
0.43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定值电阻/Ω
5
10
电流表示数/A
0.40
0.20
0.10
25.小科同学在学习了酶的知识后联系生活中重金属中毒事件,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猜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会受到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合猜想小科查阅资料了解到铜属于重金属,钠不是重金属。
设计实验如下:取试管4支,编号,按表分别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3滴碘液,观察其颜色变化。
(1)小科同学提出猜想的依据是:酶是生物催化剂,大多数酶是一种 ▲ ,遇到重金属离子会变性。
(2)表中“▲”处应该填 ▲ 。
(3)将三支试管分别放入37℃的水浴中的原因是 ▲ 。
(4)在看了小科的设计及实验后,同桌的小胡认为凭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小科的猜想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原实验进行改进? ▲ 。
26.铁是人类社会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图1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
(1)利用装置 A 制备 CO,反应原理是该加热方式相较于用酒精灯加热的优点是 ▲ 。(写1点)
(2) 装置E 的作用是 ▲ 。
(3)加热时C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据图分析:若反应温度600°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等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文件包含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等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等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文件包含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中考二模科学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g取 10牛/千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