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831710/0-17176527398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6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831710/0-17176527399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6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831710/0-17176527399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6 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
展开TOC \ "1-1" \p " " \h \z \u \l "_Tc148019150" 01 反应热及其表示方法
\l "_Tc148019151" 02 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
\l "_Tc148019152" 03 原电池 化学电源
\l "_Tc148019153" 04 电解原理
\l "_Tc148019153" 05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01 反应热及其表示方法
1.(2024·河南省部分名校高三联考)丙烯是合成聚丙烯的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丙烷脱氢生成丙烯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升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增大D.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H不同
2.某反应2A=3B,它的反应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A比B更稳定
C.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 D.整个反应的ΔH=E1-E2
3.(2024·山东潍坊市五县区高三阶段监测)化学反应H2+Cl2=2HCl的过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相同
B.H-Cl键的键能为862 kJ·ml-1
C.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 ΔH=-183 kJ·ml-1
D.2ml气态氢原子的能量高于1ml氢气的能量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将0.5mlH2(g)和0.5mlI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I2(g )+H2(g)2HI(g) △H=-2akJ•ml-1
B.在101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S(g)+ O2(g)=SO2(g) ΔH1 S(g)+ O2(g)=SO2(g) ΔH2 ΔH1>ΔH2
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则0.5mlH2SO4和足量Ba(OH)2反应的
5.(2023·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六六中学高三期中)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是工业上的成熟方法,直接以CO2为原料生产甲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我国科学家用CO2人工合成淀粉时,第一步就需要将CO2转化为甲醇。
已知:①CO(g)+2H2(g)=CH3OH(g) ΔH1=-90.5kJ/ml
②CO(g)+H2O(g)=CO2(g)+H2(g) ΔH2=-41.1kJ/ml
③2H2(g)+ O2(g)=2H2O(g) ΔH3=-483.6kJ/m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温度不变,反应①中生成1 ml CH3OH(l)时,放出的热量大于90.5 kJ
B.CO2与H2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 ΔH=-49.4kJ/ml
C.通过电解制H2和选用高效催化剂,可降低CO2与H2合成甲醇反应的焓变
D.以CO2和H2O为原料合成甲醇,同时生成O2,该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6.(2023·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标准状态下,1ml纯物质的相对能量及解离为气态原子时所消耗的能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180
B.逐级断开CH4(g)中的每摩尔C—H所消耗的能量均为414kJ
C.解离每摩尔C(s,石墨)中的碳碳键平均耗能为239kJ
D.根据NO(g)+CH4(g)CO2(g)+N(g)+2H2O(g)的ΔH可计算出H—O键能
7.(2023·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已知有如下三个烯烃加成反应
Ⅰ kJ⋅ml
Ⅱ kJ⋅ml
Ⅲ kJ⋅ml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题可知丁烯稳定性是Ⅲ>Ⅱ>Ⅰ
B.由题可知断裂碳碳π键和氢氢σ键所消耗的能量总是小于形成两个碳氢σ键所放出的能量
C.由题可知烯烃的稳定性与双键碳上的取代基和构型有关
D.由题可知,由于Ⅰ、Ⅱ、Ⅲ断键和成键都一样,因此反应的不能由键能计算得到
8.(2023·浙江省诸暨市高三适应性考试)甲醇与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CH3OH(g)CO (g)+ 2H2(g) ΔH1
反应Ⅱ:CO (g)+ H2O(g)CO2 (g)+ H2(g) ΔH2
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3-E2>E4-E1
B.反应Ⅱ决定整个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总反应的焓变
D.CH3OH(g)+H2O(g)CO2(g)+3H2(g) ΔH=ΔH1-ΔH2
9.(2024·河南省湘豫名校联盟高三联考)太阳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通过Fe3O4和FeO的热化学循环可以利用太阳能,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Ⅰ中氧化产物是O2
B.过程Ⅱ化学方程式为CO2+6Fe2Fe3O4+C
C.过程Ⅱ产物中只有离子键形成
D.总反应式为CO2(g)=C(s)+CO(g),是吸热反应
10.(2024·上海徐汇高三期中)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过渡态的能量
B.反应物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能量之和
C.N2O(g)+NO(g)=N2(g)+NO2(g) ΔH=-139 kJ·ml-1
D.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大于成键释放能量之和
11.(2024·江苏泰州高三泰州中学期中调研)在催化剂CuCl2作用下,通过氧气直接氧化氯化氢制备氯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
B.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阴极反应:
C.
D.氯气溶于水具有漂白性:
02 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
1.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SO2在接触室中被催化氧化为SO3气体,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现将2 ml SO2、1 ml O2充入一密闭容器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98.3 kJ,此时测得SO2的转化率为50%,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SO2(g)+O2(g) 2SO3(g) ΔH=+196.6 kJ·ml-1
B.2SO2(g)+O2(g) 2SO3(g) ΔH=-98.3 kJ·ml-1
C.SO2(g)+O2(g) SO3(g) ΔH=-98.3 kJ·ml-1
D.SO2(g)+O2(g) SO3(g) ΔH=-196.6 kJ·ml-1
2.根据以下热化学方程式,ΔH1和ΔH2的大小比较错误的是( )
A.Br2(g)+H2(g)=2HBr(g) ΔH1,Br2(l)+H2(g)=2HBr(g) ΔH2,则有ΔH1<ΔH2
B.2H2S(g)+3O2(g)=2SO2(g)+2H2O(l) ΔH1,2H2S(g)+O2(g)=2S(s)+2H2O(l) ΔH2,则有ΔH1>ΔH2
C.4Al(s)+3O2(g)=2Al2O3(s) ΔH1,4Fe(s)+3O2(g)=2Fe2O3(s) ΔH2,则有ΔH1<ΔH2
D.C(s)+O2(g)=CO2(g) ΔH1,C(s)+O2(g)=CO(g) ΔH2,则有ΔH1<ΔH2
3.(2023·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联考)下列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解读或书写正确的是( )
A.已知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已知①S(g)+O2(g)SO2(g) ΔH1;②S(s)+O2(g)SO2(g) ΔH2,则ΔH1>ΔH2
C.已知甲烷燃烧热为,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H4 (g)+ 2O2(g)=CO2(g)+ 2H2O(g)ΔH=-890.3 kJ·ml-1
D.已知中和热,则1ml硫酸和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5.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48 g碳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1 574 kJ/ml
B.2C(s)+O2(g)===2CO(g) ΔH=-221.0 kJ/ml
C.2CO2(g)===2CO(g)+O2(g) ΔH=+283.0 kJ/ml
D.C(s)+O2(g)===CO2(s) ΔH=-393.5 kJ/ml
6.(2024·重庆铜梁一中等三鹇高三联考)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Fe2O3(s)+3CO(g)=2Fe(s)+3CO2(g) ΔH1=−24.8kJ/ml
②Fe2O3(s)+CO(g)=Fe3O4(s)+CO2(g) ΔH2=−15.73kJ/ml
③Fe3O4(s)+CO(g)=3FeO(s)+CO2(g) ΔH3=640.4kJ/ml
则14g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生成CO2气体时对应的ΔH约为( )
A.−218kJ/mlB.−109kJ/mlC.+218kJ/mlD.+109kJ/ml
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l,则HCl和NH3·H2O反应的反应热ΔH=-57.3 kJ/ml
B.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eq \f(1,2)O2(g)===CO2(g)+2H2 (g) ΔH=-192.9 kJ/ml,则CH3OH(g)的标准燃烧热ΔH=-192.9 kJ/ml
C.H2(g)的标准燃烧热ΔH=-285.8 kJ/ml,则2H2O(g)===2H2(g)+O2(g) ΔH=571.6 kJ/ml
D.葡萄糖的标准燃烧热ΔH=-2 800 kJ/ml,则
eq \f(1,2)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 400 kJ/ml
8.在一定温度压强下,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石墨)+ CO2(g) =2CO(g) ΔH=ΔH1-ΔH2
B.1ml C(石墨)和1ml C(金刚石)分别与足量O2反应全部转化为CO2(g) ,前者放热多
C.ΔH5=ΔH1-ΔH3
D.化学反应的△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9.几种物质间的转化焓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ΔH3>ΔH4
B.ΔH1>ΔH6
C.ΔH1+ΔH5=ΔH2+ΔH3+ΔH4
D.在相同条件下,若将O元素改为S元素,则ΔH5会增大
10.(2024·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联考)PCl3和PCl5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磷与氯气反应有如图转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已知:在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1)、反应(2),反应体系的温度均升高。
A.ΔH3=ΔH1+ΔH2
B.PCl3 (g)+ Cl2(g)=PCl5(s) ΔH>ΔH2
C.ΔH1、ΔH2、ΔH3中,ΔH3最大
D.PCl5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
11.(2024·重庆沙坪坝重庆南开中学高三期中)已知2ml金属钾和1ml氯气反应的能量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则
B.在相同条件下,,则
C.且该过程形成了分子间作用力
D.
12. MgCO3和CaCO3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M=Ca、Mg):
已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ΔH1(MgCO3)>ΔH1(CaCO3)>0
B.ΔH2(MgCO3)=ΔH2(CaCO3)>0
C.ΔH1(CaCO3)-ΔH1(MgCO3)=ΔH3(CaO)-ΔH3(MgO)
D.对于MgCO3和CaCO3,ΔH1+ΔH2>ΔH3
13.(2023·安徽省皖优联盟高三第二次阶段测试)已知[ΔH2、ΔH3、ΔH5对应的反应中O2(g)已省略,且ΔH2>ΔH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1>0B.ΔH3的值是CH3CH2CH2CH3(g)的燃烧热
C.ΔH1+ΔH2=ΔH3+ΔH4D.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14.(2024·山东济南山东省实验中学校高三一诊)根据的水溶液能量循环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氢键的存在,ΔH1(HF)>ΔH1(HCl)
B.已知气体溶于水放热,则ΔH1(HF) <0
C.相同条件下,ΔH2(HCl)>ΔH2(HBr)
D.ΔH=ΔH1+ΔH2+ΔH3+ΔH4+ΔH5+ΔH6
15.(2023·河南省豫北名校高三毕业班一轮复习联考)如图1、图2分别表示1 mlH2O和1 mlCO2分解时的能量变化情况(单位:kJ)。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O的燃烧热ΔH=-285 kJ·ml-1
B.C(s)+H2O(g)CO (g)+ H2(g) ΔH=+134kJ·ml-1
C.的键能为
D.无法求得CO(g)+H2O(g)CO2 (g)+ H2(g)的反应热
16.(2024·湖北省腾云联盟高三联考)点阵能(U)是衡量晶体中离子间键结合能大小的一个量度,是阐明晶体化学性质的重要物理量。为探究NaCl的离子键强弱,设计如下图所示的Brn-Haber循环。
由此可得U/(kJ/ml)为( )
A.+746.9B.-746.9C.+749.6D.-749.6
17.(2024·河北石家庄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mlN2(g)生成2mlN需要吸收946kJ的能量,1mlO2(g)生成2mlO需要吸收498kJ的能量,1mlN与1mlO形成1mlNO(g)释放632kJ的能量,则N2(g)和O2(g)生成N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已知SO2(g)+O2(g)=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则2SO3(g)=2SO2(g)+O2(g) △H= kJ/ml。
(3)盖斯定律是化学热力学发展的基础,盖斯定律的具体内容是 。
(4)已知:乙炔(C2H2)的燃烧热为1300kJ/ml,氢气的燃烧热为286kJ/ml。常温下,将21.2g由乙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共放出1097.2kJ的热量,则混合气体中乙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5)用F2代替N2O4和液态肼(N2H4)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大。
已知:①N2H4(l)+O2(g)=N2(g)+2H2O(g) △H=-534kJ/ml;
②2HF(g)=H2(g)+F2(g) △H=+538kJ/ml;
③2H2O(g)=2H2(g)+O2(g) △H=+484kJ/ml。
则液态肼和氟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氟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03 原电池 化学电源
1.(2024·河北邢台王岳联盟高三联考)我国最近在太阳能光电催化一化学耦合处理硫化氢研究中获得新进展,相关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装置中能量转化形式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b极为正极
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3+
D.电路中每通过1 ml e-,可处理34 g H2S
2.(2023·浙江省诸暨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可充放电锂硫电池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在能量密度、工作温度、电压稳定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为被碳材料包装起来的硫单质,放电时Li与S8化合成Li2S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B.充电时,Li+向碳材料电极移动
C.正极的电极反应:S8+16Li++16 e-=8Li2S
D.该电池通常不选择水系电解液
3.(2024·西安陕西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短路质电化学电池,利用这种电池可以消除空气中的CO2,该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短路膜和常见的离子交换膜不同,它既能传递离子还可以传递电子
B.当负极生成1ml CO2时,理论上需要转移1ml电子
C.负极反应为:H2-2e-+2OH-= 2H2O
D.当反应消耗(标况)O2时,理论上需要转移4ml电子
【答案】C
4.(2024·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高三联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某课题组发明一款可充放电的全固态钠电池,本发明提供的固态钠离子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电极电势N极高于M极
B.充电时,由M极迁移至N极
C.充电时,M极电极反应式为Na3V2(PO4)3+2e-=NaV2(PO4)3+2Na+
D.为了降低成本,可以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换为Na3PO4溶液
5.(2024·江西赣州中学高三月考)利用细菌处理有机废水产生的电能可以进行脱硫,从而达到废物利用同时有利于环境保护。脱硫原理:利用羟基自由化基(,氧元素为-1价)将燃煤中的含硫物质(主要是FeS2)氧化除去,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为阴离子交换膜
B.a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3COO-+2H2O-8e-═2CO2↑+7H+
C.理论上处理12.0gFeS2,b极消耗标况下空气(氧气占空气体积分数21%)约为42L
D.利用羟基自由基除去煤中FeS2的离子方程式:FeS2+15·OH=Fe3++2 SO42-+7H2O+H+
6.(2024·湖北省腾云联盟高三联考)以金属镍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Ni(NO3)2溶液的浓差电池,盐桥中电解质为KNO3,其工作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极的电势:a极B.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2++2e-=Ni
C.Ni2+从右池经盐桥流向左池导致两池最终c(Ni2+)相等
D.当电路中转移0.2ml电子时,负极区溶液质量增加
7.(2024·河南平顶山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地下水是隐藏的资源。最近文献报道的一种可用于修复被NO3-污染的地下水的模拟装置如图所示,石墨做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装置是原电池,乙池中石墨作正极
B.装置工作时,质子从甲池进入乙池
C.当处理含1mlNO3-的废水时,有6mlH+通过质子膜
D.甲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6H12O6-24e-+6H2O=6CO2+24H+
8.(2024·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联考)一种环保的水激活“纸基”电池(如图所示)主要由1个平方厘米的电池单元组成,还包含3种印在长方形纸带上的油墨,纸带上分布着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上述3种油墨分别为含石墨薄片的油墨、含锌粉的油墨、含石墨薄片和炭黑的油墨(作导体)。
A.印有含石墨薄片的油墨的一面为正极
B.滴水激活“纸基”电池一段时间后,该电池的质量会减小
C.当有3.25×10-3g锌粉溶解时,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为1×10-4NA
D.该电池能够减少低功率废弃电子器件带来的环境影响
9.(2024·湖北武汉市场部分学校高三调研考试)我国科技工作者设计了一种CO2转化的多功能光电化学平台,实现了CO生产与塑料到化学品的协同转化,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催化电极的电势:a>b
B.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
C.正极区的电极反应为CO2 + 2e—+2HCO3-= CO +2CO32-+H2O
D.当电路中转移1ml电子时,正极区溶液质量增大39g
04 电解原理
1.某二氧化氯复合消毒剂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电后,产生成分为ClO2、Cl2、O3、H2O2的混合气体甲,被水吸收后可制得具有更强的广谱杀菌灭毒能力的二氧化氯复合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端为电源正极,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B.产生ClO2的电极反应式为Cl-+5e-+2H2O=ClO2↑+4H+
C.通电后d口所在极室pH升高,e口排出NaOH溶液
D.标准状况下,b口每收集到2.24 L气体乙,电路中转移电子0.4NA
2.(2024·云南楚雄高三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催化剂作用下电解还原CO2以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方法之一,将CO2转化为CH4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法拉第常数为,法拉第常数与电子物质的量的乘积等于电量。
A.电极b应该连接电源的正极
B.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
C.电极a上生成0.5mlO2时,理论上可还原(标准状况下) CO2
D.若电解效率为,则处理(标准状况下) CO2需要的电量
05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2024·广东省六校高三三模)利用原电池原理可以避免金属腐蚀,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来探究铁片的腐蚀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中的铁片附近会出现蓝色
B.甲中形成了原电池,锌片作正极
C.乙中铜片附近会出现红色
D.乙中的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2.(2024·广东广州高三联考)全世界每年因钢铁锈蚀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保护地下的钢铁输水管所采取的措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B.导线与Zn块连接为牺牲阳极法
C.导线应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
D.导线与Cu块连接也可保护钢铁输水管
3.(2023·河北省沧州市三模)出土于陕西的两千多年前的越王剑(主要成分为铁),现藏于广州博物馆,该剑剑格左右侧皆以鸟虫书体铸刻“王戊”二字,剑色为水银古,时至如今,依然锋利。剑脊含铜量较多,韧性好,不易折断;刃部含锡高,硬度强,可见其性能优异,锻造技术优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已知:剑在地下因构成原电池发生了腐蚀,导致生锈(Fe2O3)。
A.铁与铜、锡构成原电池时,铁为负极
B.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3e-=Fe3+
C.酸性环境下剑腐蚀的过程中会产生氢气
D.生成80gFe2O3时理论上转移3ml电子
4.《本草纲目》中载有一药物,名“铜青[Cu2(OH)2CO3]”。铜青则是铜器上绿色者,淘洗用之。时珍曰:近时人以醋制铜生绿,取收晒干货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在空气中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B.铜在O2、CO2、H2O存在时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C.用硝酸清洗铜器可以除去铜绿,保护铜器
D.每生成111g Cu2(OH)2CO3,转移1ml电子
5.(2023·河北省邢台市九师联盟高三联考)利用烧结的铁碳混合材料可除去废水中的污染物,在有、无溶解氧的条件下均可在溶液中生成絮凝剂,实现高效转化,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过程中,铁极为正极
B.在强酸性污水中处理效果更好
C.富氧时,碳极电极反应式主要为O2+2H2O+4e-=4OH-
D.工作过程中电子从铁极流出,通过溶液被运输至碳极表面
6.实验室利用如下装置模拟探究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的腐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活性炭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从活性炭经电流表流向铝箔
C.NaCl既是离子导体又是电极反应物
D.总反应为4Al +3O2 + 6H2O =4Al( OH)3,生成的Al(OH)3进一步脱水形成白斑
7.金属的腐蚀除化学腐蚀和普通的电化学腐蚀外,还有“氧浓差腐蚀”,如在管道或缝隙等处的不同部位氧的浓度不同,在氧浓度低的部位是原电池的负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铁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
B.钢铁吸氧腐蚀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C.海轮在浸水部位镶一些铜锭可起到抗腐蚀作用
D.在图示氧浓差腐蚀中,M极处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8.糕点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脱氧过程是吸热反应,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
B.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Fe-3e-===Fe3+
C.脱氧过程中碳作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D.含有1.12 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336 mL(标准状况)
9.(2023·广东省深圳市高三期中)某航天发生器的点火接头金属由合金钢加工成型。该金属接头端面发生锈蚀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合金钢中Fe作负极,长条状硫化物作正极
B.合金钢腐蚀速度与空气相对湿度无关
C.正极的电极反应有O2+2H2O+4e-=4OH-
D.可使用酒精棉球擦拭清洗并均匀涂抹润滑脂防锈
10.全世界每年因钢铁锈蚀造成巨大损失,钢铁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铁腐蚀过程不只发生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B.钢铁腐蚀的正极反应为:Fe-2e-=Fe2+
C.电解质溶液浓度可影响钢铁腐蚀的速率
D.将地下铁管与铜块连接,可保护铁管
1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模拟钢铁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铁极发生还原反应
B.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X极发生还原反应
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可加快铁的腐蚀
D.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可加快铁的腐蚀
12.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不久便会因被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腐蚀过程中,负极是C
B.Fe失去电子经电解质溶液转移给C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D.C是正极,O2在C表面上发生还原反应
13.钢铁的防护有多种方法,下列对于图中的方法描述错误的是( )
A.a、b以导线连接,辅助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a、b以导线连接或以电源连接,辅助电极的材料可能都含有Zn
C.a、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辅助电极流向钢铁闸门
D.a、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正极,该方法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14.硫酸盐还原菌SRB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泛,通过多种相互作用发挥诸多潜力。但在水体中,会促使许多金属及合金发生腐蚀。某种Fe合金在硫酸盐还原菌存在条件下腐蚀的机理如图所示。对于该反应机理相关信息分析错误的是 ( )
①升高温度有利于硫酸盐还原菌(SRB)对金属的腐蚀;
②硫酸盐还原菌(SRB)对金属的腐蚀作用是在有氧环境下进行的;
③在硫酸盐还原菌(SRB)作用下,Fe腐蚀后最终会生成Fe2O3·xH2O;
④电化学腐蚀中负极电极反应为 Fe-2e-=Fe2+;
⑤当1ml SO42-在SRB的作用下转化为硫离子时,理论上正极反应会消耗8 ml水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③⑤
15.研究发现,CuCl在青铜器的腐蚀过程中起催化作用,下图是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有害锈Cu2(OH)3Cl原理示意图。已知Cu2(OH)2CO3比Cu2(OH)3Cl更难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uCl增大了反应的活化能
B.腐蚀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4H+ +4e- =2H2O
C.若生成2.145 g Cu2(OH)3Cl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24L
D.修复青铜器时,可将文物置于含Na2CO3的缓冲溶液浸泡,使Cu2(OH)3Cl转化为难溶的Cu2(OH)2CO3
物质
O2(g)
N2(g)
NO2g)
C(s,石墨)
CH4(g)
CO2(g)
相对能量/ kJ·ml−1
0
0
x
0
-75
-393.5
解离总耗能/kJ
498
946
632
717
1656
y
选项
已知条件
热化学方程式
A
H2的燃烧热为a kJ·ml-1
H2+Cl2eq \(=====,\s\up7(点燃))2HCl ΔH=-a kJ·ml-1
B
1 ml SO2、0.5 ml O2完全反应,放出热量98.3 kJ
2SO2(g)+O2(g)2SO3(g) ΔH=-98.3 kJ·ml-1
C
H+(aq)+OH-(aq)===
H2O(l) ΔH=-57.3 kJ·ml-1
H2SO4(aq)+Ba(OH)2(aq)===
BaSO4(s)+2H2O(l) ΔH=-114.6 kJ·ml-1
D
31 g白磷比31 g红磷能量多b kJ
P4(白磷,s)===4P(红磷,s)
ΔH=-4b kJ·ml-1
专题02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讲义)-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02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讲义)-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共18页。
专题14 有机合成与推断(题型突破)(练习)-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14 有机合成与推断(题型突破)(练习)-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共13页。
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草纲目》中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