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教师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823165/1-17175069238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教师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823165/1-17175069238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教师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823165/1-17175069238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学生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823165/0-17175069170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学生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823165/0-17175069172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学生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823165/0-1717506917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教师版docx、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05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溶酶体内pH明显低于细胞质基质,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溶酶体的消化作用可概括成三种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吞作用会导致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数量持续减少
B. 细胞质基质中的H+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运至溶酶体内
C. 细胞饥饿时自噬作用会吞噬线粒体,不利于细胞代谢的稳定
D. 次级溶酶体破裂释放出水解酶,可能会导致细胞损伤进而引起细胞凋亡
2. CL31是一种新型减肥药,为研究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某研究小组利用体外培养的小鼠脂肪细胞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设计如下表,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代表添加相关物质,“-”代表不添加相关物质。
A. 组1为阴性对照,组2为阳性对照,组3和组4为实验组
B. 小鼠脂肪细胞存在肾上腺素受体,肾上腺素使其代谢速率加快
C. 组3和组4的结果证明CL31可以阻断肾上腺素与受体的结合
D. CL31可能是通过增强脂肪细胞的代谢速率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3. 下图是体外培养的某动物细胞的电镜照片,箭头所指结构为细胞膜,图示从左到右依次显示了细胞内囊泡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
B. 图中囊泡是由内质网形成的,完成细胞分泌过程
C. 囊泡中运输的物质可以是生物大分子,也可以是小分子物质
D. 细胞可通过图示方式实现细胞膜的物质更新
4. 端粒DNA是由一系列短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这些特殊序列一般形成环状结构。如果用X射线将染色体打断,不具端粒的染色体片段末端有黏性,会与其他片段相连或两断裂末端相连而成环状。端粒复制过程如图所示,端粒酶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真核生物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具有端粒
B. 端粒具有维持染色体稳定性的重要功能
C. 端粒酶能以自身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
D. X射线打断染色体有利于端粒末端形成环状结构
5. “永生DNA链假说”解释了成体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如下图)。为了验证假说,科学家将亲代未被标记的肌肉干细胞放在含标记物CldU(参与子链合成)的培养基上培养一代,然后将子一代细胞转移到含标记物IdU(参与子链合成)的培养基继续培养一代,得到子二代细胞。下列关于该假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成体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不符合DNA半保留复制的方式
B. 子二代成体干细胞中不含CldU,但子二代所有细胞中均含有IdU
C. 子二代细胞中未被标记的DNA单链与被标记的DNA单链比值是1:4
D. “不对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更容易在成体干细胞中积累
6. 遗传是生命的根基,变异是进化的源泉。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马克进化学说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都认为物种是进化的、可变的
B. 猫的前肢和鲸的鳍在形态上差别很大,说明猫和鲸有不同的原始祖先
C. 由碱基对的改变引起DNA分子碱基序列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D. 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也是不定向的
7. 科研人员分离出光敏通道蛋白C,并将其整合到神经纤维上(如图1所示,甲、乙为电流表)。当整合成功的蛋白C吸收特定波长光子后,离子通道打开,可导致神经细胞兴奋。图2表示神经纤维受到一次有效刺激后的动作电位情况(阈电位是指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蛋白C吸收特定波长光子后,会引起Cl-顺浓度梯度内流
B. 图1中神经纤维受到有效刺激后,乙电流表能够出现图2所示的电位变化
C. 若用特定波长光子刺激神经纤维,膜内电位能从a升到b以上,说明蛋白C整合成功
D. 如果细胞外液中Na+浓度降低,图2中c点对应的电位值将升高
8. 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NAA)、赤霉素(GA3)分别对某植物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待种子萌发后对苗长和根长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主要合成部位都是幼嫩的芽、叶和种子,根部几乎不合成
B. 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需要设置3个以上的重复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C. 在本实验中GA3对幼苗苗长和根长的促进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
D. 实验不能说明NAA对根长的调控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9. 小鼠背毛颜色受常染色体上3对等位基因控制,C基因通过指导酪氨酸酶的合成控制色素的合成,A、B基因能够调控C基因的表达。A基因单独作用时小鼠呈浅灰色,B基因单独作用时呈黑色,二者共同作用时呈深灰色,二者都不发挥作用时呈银灰色。c基因纯合时表现为白色。现有四个纯合品系:深灰色野生型、黑色品系甲、浅灰色品系乙和白色品系丙,并且品系甲、乙、丙分别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不同。取甲×丙、乙×丙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得F2,两组实验的F2均出现3种表型且比例为9: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组杂交组合的F2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银灰色个体
B. 以上两组实验证明这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 两组杂交组合的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均有3种,其中纯合子占1/2
D. 甲×丙的F2代的深灰色个体自由交配,白色在子代中的比例是1/4
10.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手段。如图表示首次使用脊髓灰质炎疫苗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质A和物质B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 细胞①②③⑤都能识别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应答
C. 细胞②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细胞③结合有利于细胞③的活化
D. 细胞⑤能在机体被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迅速分泌抗体
11. 某种榕小蜂进入榕果内产卵繁殖并专一性地帮助传粉,另一种榕小蜂也将卵产在榕果内但不帮助传粉。它们产卵时间存在分化,如果非传粉小蜂先进入榕果产卵,该榕果常常会脱落;如果非传粉榕小蜂在传粉小蜂之后或同期进入榕果产卵,榕果会分泌一些次生代谢物,导致这两种小蜂幼体发育受到影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榕树和传粉榕小蜂的寄生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B. 传粉榕小蜂与非传粉榕小蜂的数量均会周期性波动
C. 次生代谢物的气味可作为物理信息调节种间关系
D. 传粉榕小蜂与非传粉榕小蜂的竞争将导致该系统崩溃
12. 人为干扰通过改变地上植被物种组成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时,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
B. 和温带森林相比,热带雨林土壤的有机物较少,土壤微生物分解能力弱
C. 人为干扰导致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的变化是不可逆的
D. 土壤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后,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13. 研究人员采集某富营养化的表层水体,将其梯度稀释后涂布,挑取单一菌落进行划线,最终筛选出对水华鱼腥藻(蓝藻的一种)具有溶藻作用的溶藻细菌SLW6。细菌的溶藻有直接作用(与藻细胞直接接触)和间接作用(分泌胞外物质溶藻)两种方式,可用叶绿素a的含量来衡量对藻的灭杀效果。为探究SLW6的溶藻方式,研究人员设计相关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其中用培养基培养的原菌液经离心后获得含胞外分泌物的上清液和菌体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完成平板划线后应立即将接种后的平板倒置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B. 溶藻菌SLW6可能是通过破坏鱼腥藻的类囊体薄膜来抑制其光合作用
C. 空白组应将鱼腥藻与无菌水混合培养,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D. 据图分析,溶藻菌SLW6以直接溶藻为主,间接溶藻为辅
14. 植物体细胞杂交可分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细胞杂交两类。前者是直接将两个亲本原生质体诱导融合,形成重组细胞。后者指利用紫外线照射等方法使供体亲本染色质片段化,再与未处理的受体亲本融合。研究人员尝试培育产紫杉醇的柴胡,将红豆杉愈伤组织(2n=24)和柴胡愈伤组织(2n=12)进行了非对称性细胞杂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中需要用紫外线照射柴胡细胞,使其染色体片段化
B. 在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加入聚乙二醇可诱导细胞融合
C. 将染色体数目多于12条的杂种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即可得到产紫杉醇的柴胡
D. 对称性细胞杂交技术中不同物种间基因表达的干扰程度高于非对称性细胞杂交技术
15. 2023年11月,青岛农业大学成功完成了我国优良地方猪种里岔黑猪的克隆工作,成功产下20头雄性里岔黑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使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去除由核膜包被的卵母细胞的细胞核
B. 利用电融合法使供受体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形成重构胚
C. 在胚胎移植之前,需要切取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鉴定性别
D. 克隆出的20头雄性里岔黑猪的遗传物质均只与供体细胞有关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线粒体合成ATP是通过F0F1-ATP合酶完成的,该酶分为F0和F1两部分。F0是膜内的蛋白复合体,嵌入线粒体内膜;F1位于线粒体基质一侧,松散地连接在F0上。当H+通过F0进入线粒体基质时,在该酶作用下合成AT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0具有转运蛋白的功能,叶绿体基质中也大量存在
B. 线粒体产生的H+主要来自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 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的H+浓度应该高于线粒体基质
D. 线粒体进行主动运输可能会消耗NADPH中能量
17. Hlliday模型是同源染色体间基因重组的模型,揭示了交叉互换的分子机制。其过程是:①在四分体的两个非姐妹DNA的相应位点上,分别切割每个DNA的一条链,形成四个断裂点;②不同的断裂点间交互连接,形成被称为Hlliday连接体的交联体;③Hlliday连接体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完成交叉互换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Hlliday连接体的观察,应选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细胞
B. 可以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来判断交叉互换是否完成
C. 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的过程,会出现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
D.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DNA间的交叉互换,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18.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妊娠前无糖尿病,在妊娠期间出现高血糖的现象。GDM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Ⅱ型糖尿病可能性增加。下表是某医院对GDM孕妇、正常妊娠妇女的相关数据统计结果。已知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雌激素、孕激素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经递质、葡萄糖都是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号分子
B. 正常妊娠组进餐后,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
C. GDM患者空腹胰岛素比正常组高,因而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无效果
D. 胰岛素抵抗指数越高,表明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越低
19. 科研人员为研究捕食者是否能够通过改变捕食行为响应变化的环境,统计了2017-2020年某地块增温组和未增温组洛桑尖蛛结网网眼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已知网眼大小与捕食对象有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温导致洛桑尖蛛的生态位发生改变
B. 增温引起的网眼变化是基因定向突变的结果
C. 增温会引起食物链改变,这是对生物和无机环境变化的适应
D. 可推测,增温后洛桑尖蛛提升了中小体型猎物的捕食比例
20. TaIBH1-2D是小麦中一个调控千粒重的关键基因。为验证TaIBHI-2D的功能,研究人员构建了过表达株系,可利用酶切法检验TaIBH1-2D与载体是否连接,图1三个泳道分别是用不同的限制酶完全酶切后(只考虑图示酶切位点),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同时构建了敲除TaIBH1-2D基因的突变体。图2统计了不同植株的千粒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泳的缓冲液中含指示剂,可在紫外灯下被检测出来
B. 泳道1为单酶切空载体,泳道2为单酶切的重组载体
C. 泳道3为双酶切的重组载体,且目的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
D. 由图2分析,TaIBH1-2D负调控小麦千粒重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 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依赖光系统Ⅰ(PSⅠ)和光系统Ⅱ(PSⅡ)。PSⅡ复合体含有光合色素,能吸收光能并分解水。研究发现,捕光色素复合体捕获传递的光能超出光系统“使用量”时,会发生光抑制现象。高温胁迫也会导致PSⅡ产生光抑制现象,机理如图所示(活性氧ROS氧化性非常强,会破坏细胞组分)。
(1)结合上述信息分析,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外部因素主要有______。
(2)PSⅡ复合体分解水会产生______,其中______可用于形成NADPH。
(3)研究发现,高温胁迫导致PSⅡ处的放氧复合体(OEC)及光合电子传递链失活,从而导致光抑制。此外,ROS过量合成,一方面通过______,另一方面通过______,引起PSⅡ光抑制。
(4)当植物处于高温环境中,会通过代谢调节过程,使叶绿素含量降低,引起叶片衰老。该过程积极意义是______。
22. 下图是某自交不亲和二倍体植物的遗传机制:自交不亲和受同一条染色体上复等位基因(H1、H2、H3……,共显性)和复等位基因(R1、R2、R3……,共显性)控制,H基因和R基因完全连锁不发生重组。在受精的过程中,R基因只在雌蕊的花柱中表达,编码R酶,能抑制花粉管的伸长,导致精子不能与卵细胞结合;H基因只在雄蕊的花粉中表达,编码H蛋白,能识别降解进入花粉管的R酶,但对相同来源的R基因编码的R酶无效(如H1蛋白对R1酶无效)。
(1)等位基因H1、H2和R1、R2的遗传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图中的两个亲本杂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将F1自由交配后产生基因型为H1H2R1R2个体的比例是______。
(2)研究人员想要短期内获得纯合子,可采用单倍体育种方式。
①研究者获得突变体N,用N给自交不亲和的普通二倍体植株授粉,会产生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种子(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胚乳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对亲子代该基因进行PCR扩增,然后电泳,结果如图所示,请判断F1单倍体胚和F1二倍体胚分别对应电泳图中的数字______,且F1单倍体胚是由______发育而来。
②为便于筛选单倍体种子,研究者设计了如下实验:向N中转入能在胚和胚乳中表达的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得到转基因纯合子N+。用N+给自交不亲和的普通二倍体植株授粉,通过检验胚和胚乳来区分单倍体种子和二倍体种子,预期实验结果:______。
③将获得的单倍体经______处理,筛选出纯合子。
23. 已知S菌可由皮肤侵入机体并激活免疫防御功能,但不会引起皮肤受损和炎症反应,因此可以用S菌携带抗原进行免疫学研究。黑色素瘤是皮肤黑色素细胞癌变形成的肿瘤,研究人员将S菌和黑色素瘤抗原OVA进行改造,并将不同种类的改造S菌分别涂抹到小鼠皮肤上,一段时间后检测针对OVA的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1)细胞毒性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机体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______功能。
(2)结合对照组,对比b、c组,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对比c、d组,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除抗原刺激以外,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还需要______细胞的参与,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该细胞还参与激活B细胞。
(4)肿瘤的早期筛查非常重要,如下是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a浓度的过程:用纯化的小鼠肿瘤坏死因子a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抗体的微孔中先加入待检样品,再加入HRP酶标记的肿瘤坏死因子a抗体,经过彻底洗涤后加TMB显色。TMB能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最后用仪器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与颜色深浅有关)。请分析,彻底洗涤的目的是______,通过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进行检测的原理是______。
24.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某地打造了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保证“田园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可定期用______法调查东亚飞蝗幼虫的种群密度。如图是“田园综合体”中部分食物网,假设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胡蜂获取植物和蝗虫的能量比例是4:1,若将比例调整为1:1,则调整后承载胡蜂的数量是调整前的______倍(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不考虑其它食物)。在上世纪后期,河南省黄河的20个断流年份中,有15年出现了100头/m2以上的高密度蝗情。推测______是蝗虫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2)“田园综合体”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区分生态农业群落和传统农业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田园综合体”中的生活垃圾常常会发酵处理,这样可______(填“扩大”或“缩小”)生态足迹。
(3)在生态采摘园中,放养鸭、鹅等动物能控制园中的杂草和害虫,从而使作物增产,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意义是______。鸭、鹅作为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原因是______。
25. 某种雄性不育水稻是由野生型水稻的核基因M突变为m所致,科研团队构建转基因智能不育系的思路是:将育性恢复基因OsNP1(在原始生殖细胞中表达)、花粉失活基因ZM-AA(在花粉中表达)两个基因一起构建重组Ti质粒。然后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愈伤组织细胞,从转基因后代中筛选m位点是纯合的但是两个转基因位点是杂合的可育植株。
(1)图1为已导入ZM-AA基因的重组Ti质粒,图2为OsNP1基因和相应的酶切位点,其中A链为转录模板链。为使OsNP1基因与图1中Ti质粒正确连接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应选择的酶有______;采用PCR技术扩增图2中的OsNP1基因时,会出现长、中、短三种长度的单链,一个OsNP1基因在第n次循环中新合成的短链数为______。
(2)重组Ti质粒中的新霉素抗性基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具体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
(3)若使两个基因分别在不同的细胞中表达,需将两个基因分别与______重组在一起。
(4)在不考虑其他变异的情况下,筛选出的杂合体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会出现______种基因型。从转基因安全性的角度分析,构建此转基因智能不育系的优点是______。
组1
组2
组3
组4
生理盐水
+
+
+
+
肾上腺素
-
+
-
-
CL31
-
-
+
+
肾上腺素受体抗体
-
-
-
+
组别
空腹血糖水平
(mml/L)
餐后2h血糖水平
(mml/L)
空腹胰岛素
(mU/ml)
胰岛素抵抗指数
GDM组
7.53
9.3
6.57
3.66
正常妊娠组
4.97
4.4~6.7
3.04
1.3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四模考试生物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四模考试生物试题教师版docx、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四模考试生物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