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测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17919/1-17174230012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测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17919/1-17174230013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测试题(原卷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17919/1-17174230013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测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17919/0-17174229982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测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17919/0-17174229983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测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17919/0-171742299835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测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测试题原卷版docx、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测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第1-10为单项选择题;11-12为多项选择题)
1. 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
A. 1、3、6、8、9B. 2、4、5、7、10
C. 1、3、5、7、9D. 2、4、6、8、10
【答案】B
【解析】
【详解】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如紧靠竖直的墙放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与墙之间不存在力的作用);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不一定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如磁体间的相互吸引);所以2和4是正确的;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所以5是正确的;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要产生力,至少需要两个物体,所以7是正确的;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10是正确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小明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使之发生弹性形变、长度伸长。此时,“弹簧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而产生的力”是( )
①手对弹簧施加的力
②弹簧对手施加的力
③墙对弹簧施加的力
④弹簧对墙施加的力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弹簧拉手和墙,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是对手和墙的拉力,故②④正确,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用铅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 )
A. 重力的方向B. 重力的大小C. 重力的作用点D.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收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铅垂线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用重力的方向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冰壶表面打磨的光滑
B. 轮胎上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
C. 行驶的磁悬浮列车不接触导轨
D. 给自行车的后轴上机油
【答案】B
【解析】
【分析】(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详解】A.冰壶表面打磨得光滑,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A选项不符合题意;
B.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B选项符合题意;
C.磁悬浮列车是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给自行车的后轴上机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D选项不符合题意;
选填B。
5. 如图所示,王亚平老师在做太空抛物实验。抛出后的冰墩墩不受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冰墩墩的惯性会消失
B. 冰墩墩竖直加速下落
C. 冰墩墩沿抛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冰墩墩的运动方向会不断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抛出后的冰墩墩不受外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解答。
【详解】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所以冰墩墩被王亚平抛出后,冰墩墩的惯性不会消失。故A错误;
BCD.抛出后的冰墩墩不受外力作用,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冰墩墩将沿抛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故C正确,B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6. 如图所示,重为3N的贡柑,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同时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对于贡柑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于3N,方向向上;B. 小于3N,方向向上;
C. 大于3N,方向向下;D. 小于3N,方向向下.
【答案】D
【解析】
【详解】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空气阻力竖直向上,因此合力大小等于重力减去空气阻力,故合力大小小于3N,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选D.
7. 如图所示,在北京冬奥会男子大跳台比赛中,苏翊鸣成为中国首位单板滑雪冬奥冠军。下列关于他运动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他跳起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平衡力的作用
B. 他能在空中持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作用
C. 他滑行时弯着腰,分开腿是为了增加稳定程度
D. 他从斜坡上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他跳起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他滑行时弯着腰,分开腿降低了重心的位置,是为了增加稳定程度,故C正确;
D.他从倾斜雪坡上下滑过程中,重力是竖直方向的,地面对其支持力是垂直于斜面向上的,他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8. 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沿图中虚线将其分割成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并取走a部分。剩下的b部分(未倾倒)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将正方体分割成体积相等a、b两部分,并取走a部分。剩下的b部分的体积相等。因为正方体质量分布均匀,故剩下b部分的质量、重力都相等,则剩下b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由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题中D图剩下b部分的受力面积最小,则D图中剩下的b部分(未倾倒)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最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 如图取A 、B两个弹簧测力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按着甲、乙方式,把它们的挂钩挂在一起,甲:静止时A 、B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乙:静止时A、B的示数分别为F3和F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1=F2F3=F4B. F1 > F2F3> F4C. F1< F2 F3< F4D. F1> F2 F3< F4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乙两种情况下,连在一起的两弹簧测力计挂钩之间的作用力都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两种情况下,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均相等,即F1=F2 ,F3=F4,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 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茶杯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B. 茶杯所受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C.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D. 桌子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茶杯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A符合题意;
B.茶杯所受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大小等于桌子的重力和茶杯的重力大小之和,桌子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之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 物体不受力,它的运动状态不变
C.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 此定律是在实验和大量事实基础上推理得出的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错误;
B.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运动状态不变,故B正确;
C.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C错误;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故D正确。
故选BD。
12. 下列所描述的现象符合实际的是( )
A. 匀速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的情景
B. 用力快速的向下击打纸条,立在纸条右端的钢笔帽不会倾倒
C. 汽车在快速行驶时突然刹车,司机没系安全带易发生危险
D. 由于地球高速自转,当人竖直向上跳起时,会看到地面快速经过脚下,这样我们就可以免费旅游世界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由运动变静止,车上的乘客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倾倒,故A符合题意;
B.纸条被抽出,而钢笔帽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钢笔帽不会随之运动,故B符合题意;
C.汽车在快速行驶时突然刹车,司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倾倒,如果司机没系安全带易发生危险,故C符合题意;
D.地球自转,人竖直跳起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和地球一样的速度运动,因此不会看到地面快速经过脚下,而是落回原地,更不会免费游世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二、非选择题
13. 如图所示,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请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1)________;
(2)_______。
【答案】 ①.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
【详解】[1]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给了另一只船一个作用力,另一只船同时也给了他坐的船一个反作用力,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小明用力推另一只小船,小船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 如图所示,两手指略为用力压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左侧手指所受压力______右侧手指所受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再结合对比两侧手指的感受,能够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等于 ②. 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析】
【详解】[1]两手指略为用力压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受力平衡,则左侧手指所受压力等于右侧手指所受压力。
[2]合对比两侧手指的感受,能够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15. 用厚玻璃瓶、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容器和水,来证明玻璃瓶可发生微小形变。请完成方案中的空白部分。
(1)器材的安装:厚玻璃瓶内盛满水,瓶口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严。
(2)操作的方法:用手挤压瓶壁,观察细玻璃管中水柱的变化。
(3)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4)玻璃瓶发生微小形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玻璃管中升起水柱 ②.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析】
【详解】(3)[1]用手挤压瓶壁,观察到发生的现象:玻璃管中升起水柱。
(4)[2]玻璃瓶发生微小形变的原因是: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
16. 如图所示,小明想体验力的大小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他应该在B点施加满足如下条件: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力,观察____________来比较力的作用效果。
【答案】 ①. 力的方向相同,但力的大小不同 ②. 门打开的容易程度
【解析】
【详解】[1] [2]小明想体验力的大小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他应该在B点施加满足力的方向相同,但力的大小不同的两个力,然后观察门打开的容易程度来比较力的作用效果。
17. 如图所示,当向左水平拉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M,待木块N稳定时,木块N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弹簧测力计______(选填“A”或“B”)的示数反映了木块N与木板M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答案】 ①. 左 ②. B
【解析】
【详解】[1]如图,水平向左拉动木板M,待木块N稳定时,此时木块N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即摩擦力和测力计B的拉力平衡,因为摩擦力和测力计B的拉力平衡,测力计B的拉力向右,故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反映了木块N与木板M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18. 被誉为“经典力心力学奠基人”的物理学家牛顿总结出:一切物体在____________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为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物理学中用他的名字作为____________(填物理量名称)的单位。
【答案】 ①. 不受外力作用 ②. 力
【解析】
【详解】[1][2]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总结笛卡尔、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为了纪念他对力学做出的杰出贡献,物理学以牛顿的名字命名力的基本单位。
19. 如图所示,有两组同样的砖放在水平桌面上,A组一块,B组两块,每块砖长∶宽∶高之比为4∶2∶1,则此时A、B两组砖对地面压强之比为_____,若将A 组侧放,要使B组与A 组对桌面压强相等,B组的放法可以是并排_____(选填“平放”、“侧放”或“立放”)。
【答案】 ①. 1∶2 ②. 侧放
【解析】
【详解】[1] A、B两组砖对地面压强之比为
[2]若将A组侧放,要使B组与A组对桌面压强相等,根据,B组对地面的压力是A组对地面压力的2倍,B组并排放置时的受力面积也要是A组2倍才行,只有并排侧放时B组的受力面积才是A组2倍,故要并排侧放。
20. 嫦娥四号月背之旅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是同一面背对地球,这一面被称为月球背面.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
月球背面与地球间的通讯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该问题,我国在2018年5月成功发射了人类史上首个月球信号中继卫星“鹊桥”(如图甲所示).2018年12月8日,我国又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嫦娥四号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和落月过程,最终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为人类史上首个着陆于月球背面的无人探测器.为避免嫦娥四号在着陆瞬间“闪着腰”,工作人员给它研制了4条强有力的“腿”,让它既能平稳着陆,又能有效“吸收”着陆时产生的冲击力,防止它携带的设备被震坏.在嫦娥四号的“腿”上,还“长着”脸盆一样的圆形“大脚掌”(如图乙所示).“大脚掌”中央装有一个形如足弓的金属构件,可以有效分散冲击力.
嫦娥四号由着陆器与巡视器(即月球车,又称“玉兔二号”)组成,2019年1月3日,巡视器与着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利用其底部6个带齿纹的轮子有效增大了与月面间摩擦,顺利在月背表面行驶.“玉兔二号”配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等科学探测仪器,总质量仅135kg,是世界上质量最小的月球车.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鹊桥”中继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受到的力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2)嫦娥四号探测器“腿”上的圆形“大脚掌”可 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对月面的压强;
(3)为增大与月面间的摩擦,“玉兔二号”采用的装置是______;
(4)若“玉兔二号”每个轮子触月面积为100cm2,则“玉兔二号”对水平月面的压强为 ______Pa(地球上g取10N/kg).
【答案】 ①. 不是 ②. 减小 ③. 带齿纹的轮子 ④. 3750
【解析】
【详解】(1)“鹊桥”中继星在轨道上运行时不是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也就是运动状态不断变化,所以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2)嫦娥四号探测器“腿”上的圆形“大脚掌”可以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月面的压强;
(3)“玉兔二号”利用其底部6个带齿纹的轮子,可以增大与月面间摩擦;
(4)“玉兔二号”对水平月面的压力:F=G=mg=×135kg×10N/kg=225N,
受力面积:S=6×100cm2=600cm2=006m2,
则“玉兔二号”对水平月面的压强:p==3750Pa.
21. 锤子的锤头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套紧在锤柄上,如图所示。用有关物理知识解释这种做法。答:开始时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当____________,最终锤头就套紧在锤柄上。
【答案】锤柄撞在凳子上由于受力而停止运动,锤头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下运动
【解析】
【详解】开始时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当锤柄撞在凳子上由于受力而停止运动,锤头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下运动,从而套紧在锤柄上。
22. 如图所示,沿着倾斜的木板往卡车上推重力是900N的油桶。请画出此时油桶所受的重力的图示。(作用点O已给出)
【答案】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油桶重900N,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O上,画出标度,过重心沿竖直向下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长度等于标度的2倍,大小为900N,如图所示:
23. 如图所示,物块A在水平传送带上,与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请画出物块A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相对于传送带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然后过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和竖直向上的方向表示出重力和支持力。如图所示:
24. 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砝码均相同。
(1)将物体A分别置于水平木板上,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方向拉动物体A,使其做______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实验中测量摩擦力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3)分析上图中甲、乙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4)小明认为“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若想证明他的观点是否正确,需要收集的证据是: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水平 ②. 匀速直线 ③. 二力平衡条件 ④.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⑤. 同一物体平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不同的速度运动时,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对应的运动速度的关系
【解析】
【详解】(1)[1] [2]测量摩擦力,需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
(2)[3]实验中测量摩擦力依据的原理是二力平衡的条件。
(3)[4]分析甲、乙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压力不同,乙图压力较大,滑动摩擦力也较大,可以得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5]把同一物体平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不同的速度运动时,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对应的运动速度关系。
25.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采用了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给实验带来的影响;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通过调整____________来改变和的大小;
(3)在乙图中,保持与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移动到靠近左边的滑轮处,此时左边砝码比右边砝码低,放手时小车会______;(填“静止”或“向右运动”)
(4)实验过程中,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放手后小车扭转回来,这个操作是为了探究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____________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答案】 ①.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②. 减小 ③. 砝码的质量 ④. 静止 ⑤. 不在同一直线
【解析】
【详解】(1)[1][2]甲组同学物块与桌面之间是滑动摩擦力,乙组同学小车与桌面之间是滚动摩擦力,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为了减小摩擦力可以用滚动摩擦替代滑动摩擦。
(2)[3]如图所示,可以通过改变砝码的质量来改变砝码盘对绳的拉力大小,从而改变绳子对车拉力的大小。
(3)[4]保持F1与F2相等,小车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力等于向右的力,小车受力平衡,故放手时小车会静止。
(4)[5]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小车受到两个拉力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放手后小车会偏转,这样是为了证明两个力要在同一直线才能保持小车处于平衡状态。
26. 300多年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面是模拟伽利略“推断物体不受力时运动情况”的实验.如图是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四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玻璃板、纸板、棉布、毛巾)
(1)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有_____,其合力为_____;在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这个力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是_____.
(2)为了便于推理得出结论,请将图中的四次实验排出合理的顺序:_____.
(3)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得出:一切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_____状态,这一普遍规律奠定了牛顿的力学基础.
【答案】 ①. 重力和支持力 ②. 零 ③. 减小车的速度 ④. (b)(d)(c)(a) ⑤.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分析】(1)根据小车受力情况分析答题.
(2)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移动的距离越远,根据图示情景分析答题,
(3)根据实验事实进行合理的推理,然后得出结论.
【详解】(1)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的用,使小车的运动速度减小;
(2)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时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不同,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小车运动得越远,所以接触面应该逐渐变光滑即毛巾、棉布、纸板、玻璃板,故合理的顺序为:(b)(d)(c)(a);
(3)牛顿在伽利略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得出:一切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一普遍规律奠定了牛顿的力学基础.
故答案为(1)重力和支持力;零;减小车的速度;(2)(b)(d)(c)(a);(3)匀速直线运动.
【点睛】本题考查了探究力与运动关系的实验,对小车正确受力分析、分析图示实验情景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7. 一座公路桥头立着一块如图所示的警示标志,一辆载有10根原木的4轮卡车想要通过此桥。已知:空车质量为5t,每根原木重,卡车每条轮胎与地面的受力面积为(g取10N/kg)。
(1)该警示标志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2)这辆载有原木的卡车是否能安全通过这座公路桥___________?
(3)这辆载有原木的卡车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允许通过该桥的车辆的最大质量不超过30吨 ②. ,所以,这辆卡车能安全通过这座桥 ③.
【解析】
【详解】解:(1)[1]允许通过该桥的车辆的最大质量不超过30吨。
(2)[2]原木的总重力为
由,得原木的质量为
车和木的总质量为
比较:,所以,这辆卡车能安全通过这座桥
(3)[3]总质量为
车对地面的压力为
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正方
反方
观点
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
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9.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中学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测试题和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13中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测试题和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