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默写。
毕业在即,我们已领略过十几载的四季风光,四季的景色如同自然的交响乐,引人入胜。春天来到西湖湖畔,感受“___________, 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春花草美景;夏天流连湖畔,仿佛看见待字闺中的李清照醉眼朦胧回舟误入荷塘“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娇憨情态(李清照《如梦令》);秋天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冬日,既能看到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_________”的奇景(张岱《湖心亭看雪》),也能惊叹如春花般的雪景“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四季风光旖旎动人,真真应了那句“四时之景不同,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月夜听荷,则是另一翻情趣。在塘边,随便挑一块草地,坐下。周遭tián静,纯cuì的静。各种声息,浮游上来,像小花猫的脚尖,于午夜时分,轻轻踩过屋上的瓦片。那是露珠滑落的声音,草叶舒展的声音,风在轻喃的声音,虫在欢唱的声音, 。满塘墨色的荷的影,你映着我的,我映着你的。你想起古人写它,“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又或是,“满塘素红碧,风起玉珠落”,哪里又能描尽它的风姿?你想用千万个好来夸它,一时又无从说起。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tián静( ) 纯cuì( ) 映着( )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请把画波浪线句改为陈述句。
(4)结合语境,根据画横线句,在横线处仿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3. 《经典常谈》一书介绍了许多传统文化,阅读了《经典常谈》后小洁和小琛都觉得深有感触,于是展开了下述对话,请你把对话补充完整。
小洁:读了《经典常谈》再来赏析我们的课文,我觉得很有裨益。你看,《四书第七》的内容中就提到了《论语》,这部书不但显示孔子伟大人格,并且让我们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君子应“人不知而不愠”“切问而近思,博学而笃志”等,如学习要“时习”“择善”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结合课文《<论语>十二章》,我更理解了儒家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___。还有《经典常谈·<诗经>第四》中说:“歌谣的节奏最主要靠重叠或叫复沓……重叠可以说是原始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我就是扣住“重叠”来解读《蒹葭》的:这首诗每节开头都是用“蒹葭“白露”来起兴,三节诗用相同或相近的语句重复出现,这就是使用__________手法,从而达到回环往复的音韵美效果。
小琛:我也有同感,读过《经典常谈》后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读《<说文解字>第一》了解到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__________造的,后来到了秦朝,才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一统局面。我还学习到《_________》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所以《经典常谈》真的让我获益匪浅啊。
4. 博爱中学开展“我和国旗合个影”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1)下面是你搜集到的一则新闻材料,请你为该则新闻拟个标题。(不得超过20个字)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4周年周年华诞,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唱响爱党主旋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博爱中学组织开展了“我和国旗合个影”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向祖国致敬!活动中,同学们创意十足,纷纷设计合影造型,传递着“我爱你中国”的心声。同学们可爱又纯真的笑脸与国旗同框合影,留下了美好的瞬间。
(2)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3)班长为本次活动拟写了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
太阳升起时,无数面五星红旗将冉冉升起。【甲】无数双眼睛仰望着鲜红热烈的标识,以热泪、以微笑、以静默、以欢呼,怀揣着不同的回忆与憧憬,表达着同样的激动和祝福。【乙】今天,校团委启动《我和国旗合了一个影》征集活动,征集照片、短视频等,晒出你与国旗同框的影像资料,和祖国来一个拥抱。拿出你的手机,翻开你的相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你”与“国旗”,挑选一张你最喜爱的与国旗的影像视频资料交给我们,【丙】说出你的同框故事,共同分享新中国成立74周年中的发展故事,晒出这些岁月中的最佳注脚。
①请为【甲】句提炼出主干。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③【丙】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调整 。
二、阅读(55分)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向往一朵花开
艾庆平
①春天的时候,路过街口,瞥见一位老人正蹲在地上,面前摆放着一些花花草草。我停住了脚步,蹲下身子观看,被一盆栀子花吸引了目光。从小我就是一个爱花的人,而对栀子花更是情有独钟。那盛开后的纯白色的花朵,有着说不尽的美。
②记得老家的山里便长着许多栀子花。每年春天,我都会去采摘一些,把它插进瓶子里,这样一屋子便有了芬芳。这几年,住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远离了那山,那花,已经颇有些厌倦之感。想想客厅的阳台空空荡荡,不妨就把它放在阳台上吧!这样,阳台便有了生气,花开的时候必定有满屋的芬芳。
③每天下班,我都会去查看栀子花,看看它的长势如何。儿子有时也会跑过来,把脑袋凑过去,睁大天真好奇的眼睛问:“爸爸,什么时候开花啊?”我扭过头去看他:“到了花期,它就开了。”儿子又问:“什么叫花期呢?”我又跟他解释:“花期就是花朵开放的时间,每种花都有它的花期,比如桃花是三月开,荷花是六月开,菊花是九月开。”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又趴在阳台上观察了半天。我催促他说:“赶快去做作业。”他才极不情愿地离开。
④我看着儿子转身离去的背影,刹那间发现他的身体稚嫩而弱小,多么像植根于家庭中的一株等待着开花的植物。我突然想,他的生命之花何时绽放呢,我要等待多久?
⑤窗台上摆放着一个专门给花喷水的塑料壶,每天下班或是周末我便用它给栀子花浇水。儿子又跑将过来,不停地叫嚷:“爸爸,爸爸,我要浇。”我把水壶交给他,儿子用手紧紧抓住,提起,倾斜,喷口的水像春天的细雨一样洒在碧绿的叶子上。儿子一边浇,一边说:“爸爸,我浇了水,栀子花一定不口渴了,不口渴,一定会长得很快。”我微笑着看儿子,伸出手抚摸他的头,说:“是啊,有了你的浇灌,你的爱心,它当然会鼓足劲生长了。”儿子又不解地问,什么叫爱心呢?我说:“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精心地呵护你,这种付出就叫爱心。”儿子又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⑥在我和儿子的精心照料下,栀子花长势良好。
⑦一天,我像往常一样给它浇水,儿子又跑过来趴在窗台上察看,他突然惊喜地说:“爸爸,你快来看,这花苞已经变白了,是要开花了么?”我回答道:“是的,等到花苞完全变白,它就要开花了。”儿子说:“那一定很好看。”
⑧花苞的绿色越来越浅,白色越来越浓。儿子每天都兴致盎然地跑过来察看,从他那期待的眼神里,我知道,他正向往着一朵花开。只是,他不知道,我更加向往着另一朵花开。
⑨一天放学,刚走入房间,我便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快步走到窗台,只见栀子花已经开了数朵,在绿叶的衬托下,娇美动人。我连忙呼唤儿子,儿子放下手中的笔,跑进窗台,用童音发出一声惊叹:“好美啊!”然后把头伸过去,用鼻子深呼吸:“好香啊!”我回头去看,儿子的脸上满是陶醉的表情。
⑩向往一种美好,等它成为了现实,真是一件令人快乐满足的事情。
⑪又过了些日子,满枝的花朵已经怒放,就像儿子稚嫩的脸庞。我想儿子的花期什么时候来临呢?那时我是否也幸福满足着。
⑫一种温柔的触动在心底泛起,向往一朵花开,不正是每个为人父母者最大的人生期待么?为人父母的不都是用爱心去照料那朵用自己血脉凝结的生命之花,向往着日后他们能拥有幸福的人生么?
⑬原来,向往一朵花开,便是向往着美好、幸福,向往着眼前所有的付出能够换来一个花季,让花朵的芬芳浸透岁月,温暖无数个曾殷殷期待的日子。
5. 文中第②段使用了何种记叙顺序?为何这样安排?
6.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表达效果。
7. 第⑫段文字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8. 本文的标题“向往一朵花开”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9. 你也是父母期盼的那朵“花”,你即将绽放。此时此刻,你想对一直以来辛勤“浇灌”呵护你的父母说些什么呢?
(二)(20分)
材料一:
①“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中国人向着月球、火星、太阳等星球不断进发,叩问苍穹的脚步不曾停歇,远古神话梦想一个个变成现实。“诸神传说”的成真,承载着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雄心与浪漫,跨越星球的背后是航天央企和无数航天人的智慧与心血。
②2020年12月,就在嫦娥五号顺利从月球带回约2公斤月壤之际,一张旧报纸爆红网络。这份2005年的《科学发现报》报道了中国探月“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及时间表,同一版面还列举了日本、印度、俄罗斯及美国的探月计划。但令人唏嘘的是,只有中国如期实现了自己立下的“探月Flag”。“只有中国当真了”。回望“嫦娥”奔月之路,这是一条稳扎稳打的跨越之旅。前不久,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于2024年5月3日迎来历史性的发射时刻。这一任务的着陆区域是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这是一个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可能蕴藏着月球形成和演化的重要信息。此次任务的核心目标是对月球背面的地形地貌进行深度探测,并开展地质背景勘察工作,以期发现并采集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为科学界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这将是人类首次尝试从月球背面采集并返回样品。
③从月球到火星,意味着从38万公里到4亿公里的跨越。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④“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2021年随着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中国也迈入了“探日”时代。卫星取名灵感源自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羲和,此举象征着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人们将“羲和号”视为我国首位太阳专属“摄影师”。“羲和号”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运行于517千米高度太阳同步轨道,主载荷是太阳Ha成像光谱仪,可以获得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不同高度处的太阳图像,相当于对太阳大气进行CT扫描。2022年8月份,“羲和”探日成果正式发布,创下5个国际首次,包括国际首次空间太阳Ha波段光谱扫描成像、国际首台原子鉴频太阳测速导航仪在轨验证等。
⑤目前,中国在空间科学和探测方面已经实现了“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对太阳系的主要天体种类进行了全覆盖。从月球到火星,再到太阳,中国人跨越星球的步伐迈得更稳更远。
材料二:
①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之旅,杨利伟成功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自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②载人航天发展至今,大家关注已久的神舟十八号飞船在2024年4月25日晚上已经成功发射升空了,3名航天员即将开始为期6个月的太空飞行之旅。神舟十八号飞船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按照计划,这次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有几个,其中一个任务就是完成和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的在轨轮换、交接工作。这次飞行任务的时间大约为6个月,航天员们会进行一系列的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试验,还会进行航天员出舱活动以及货物的进出舱,同时还会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材料三:
①2024年5月1日上午8时许,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福建舰,人民海军航母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改装到国产、从滑跃到弹射的升级跨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中国速度”,新时代的人民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
②俄罗斯著名军事评论家瓦西里·卡申就对卫星网的记者表示称,虽然“福建”号的吨位只是和美军已经退役的“小鹰”号大致相当,而且该舰也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和美军10万吨级核动力超级航母还有较大差距,但是“福建”号航母在电磁弹射技术方面已经赶上,甚至可以说超越了美国。而且“福建”号航母沿用了我国在055型驱逐舰上应用成功的舰载雷达和电子系统,而且从外观上不难看出,中国海军的电子设备整合程度更高,而“福建”号航母的舰岛也更为简洁,其烟囱尺寸明显小于美国同级别的“小鹰”号航母。这些无疑都是中国航母在技术上优于美国航母的地方。
材料四:
①航天城管理局首席专家高军曾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航天发展历程、航天国际合作与国际交流、文昌国际航天城发展现状和未来、职业发展机遇等内容,并结合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斗精神等,阐释了在航天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国航天人铸就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内涵。福建舰的投入使用,不仅是海军实力的飞跃,也是民族复兴的强音。它的每一次航行,都是对世界展示中国海军力量与决心的宣言。同时,福建舰的建造促进了国内相关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见证了中国科技进步与制造业的高水平成就。这一切的背后,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与工人的心血与汗水,他们是这一壮丽篇章背后的无名英雄,值得我们深深敬仰。
②科技探索永无止境。我国科研人员将继续锐意创新、勇攀高峰,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实现技术上的新突破、科学上的新发现,为人类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10.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一项是( )
A. 嫦娥六号发现并采集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为科学界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这是人类首次尝试从月球背面采集并返回样品。
B. 神舟十八号飞船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按照计划,这次飞行的任务就是完成和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的在轨轮换、交接工作。
C. 俄罗斯著名军事评论家认为,“福建”号的吨位虽然只是和美军已经退役的“小鹰”号大致相当,但是“福建”号航母在各项性能上已经赶上,甚至可以说超越了美国。
D. 前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事业的发展成就,用事实证明,我国科技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不断创新,勇往直前。
11. 请简述材料一的写作思路。
12.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神舟”升空这三个项目名称中任选一个补充下联。
上联:“羲和”逐日领略金乌风采 下联:___________
13. 材料三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4.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受。(60字左右)
(三)(15分)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课文《<庄子>二则》)
【乙】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①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④。”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智之如目: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②睫:眼睫毛。③庄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④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15.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志怪者也
(2)野马
(3)臣患智之如目
(4)而欲伐越
16. 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17. 用“/”给画线句断句。(断一处)
臣 患 智 之 如 目 也 能 见 百 步 之 外 而 不 能 自 见 其 睫
18. 庄子善于用寓言的方式讲道理,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带给你哪些启示。
三、作文(55分)
19. 作文题目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经年累月,我们脚踏实地,期待厚积薄发。世事难料,不一定会成功,但必须在路上。
——余世存《时间之书》
这两句话引发了你怎样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600字以上。
05,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05,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共17页。
2024年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部分多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部分多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24年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部分多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教师版docx、2024年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部分多校联考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安徽省芜湖市2024年九年级毕业暨升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pdf、2024年初三语文三模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