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1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专题强化】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强化训练
展开第一,用什么资料,怎样使用资料;第二,在那些核心考点上有所突破,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第三,用时多长,怎样合理分配。
二、怎样查漏。
第一,教师根据一轮复习的基本情况做出预判;第二,通过检测的方式了解学情。
三、怎样补缺。
1、指导学生针对核心考点构建本专题的知识网络;
2、针对学生在检测或考试当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做好系统性讲评;
3、教育学生在对待错题上一定要做到:错题重做,区别对待,就地正法。
4、抓好“四练”。练基本考点,练解题技巧,练解题速度,练答题规范。
2024年高考二轮专题强化训练(选择题)
专题01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
新课标要求:
1.了解化学与材料、人类健康、自然资源和能源、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的关系。
2.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古代化学史,如陶瓷文化、冶金文化、本草医药、炼丹术、酿酒制醋和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年1月·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根据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可推测其性能变化,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AB.BC.CD.D
2.(2023·全国甲卷·统考高考真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
3.(2023·福建·统考高考真题)唐代陆羽《茶经·三之造》中记载茶叶制作过程:“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以下操作中最不可能引起化学变化的是
A.蒸B.捣C.焙D.封
4.(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我国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体现了大国担当。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A.碳原子B.二氧化碳C.碳元素D.含碳物质
5.(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化学的迅速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突出贡献。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为增强药效,多种处方药可随意叠加使用
B.现代化肥种类丰富,施用方法其依据对象营养状况而定
C.规范使用防腐制可以减缓食物变质速度,保持食品营养价值
D.在种植业中,植物浸取试剂类医药也应慎重选用
6.(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科教兴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舟六号”为中国空间站送去推进剂气,是第族元素
B.火星全球影像彩图显示了火星表土颜色,表土中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C.创造了可控核聚变运行纪录的“人造太阳”,其原料中的与互为同位素
D.“深地一号”为进军万米深度提供核心装备,制造钻头用的金刚石为金属晶体
7.(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
A.泰山墨玉B.龙山黑陶C.齐国刀币D.淄博琉璃
8.(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铜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质为合金
B.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D.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9.(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列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的是
A.液氮-液氢B.液氧-液氢C.液态-肼D.液氧-煤油
10.(2024届·甘肃·联考模拟预测)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lO2既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又可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
B.废旧电池必须回收处理,防止造成汞、镉及铅等重金属污染
C.CaF2与浓H2SO4糊状混合物可用于刻蚀玻璃
D.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是依据碳氢酸钠加热分解反应的原理
11.(2024届·吉林·统考模拟预测)“银朱”主要成分为。《天工开物》记载:“凡将水银再升朱用,故名曰银朱…即漆工以鲜物采,唯(银朱)入桐油则显…若水银已升朱,则不可复还为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银朱”可由和S制备B.“银朱”可用于制作颜料
C.“桐油”为天然高分子D.“水银升朱”不是可逆反应
12.(2024届·河南·统考模拟预测)人类生活品质的提升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为纳米苂光材料的碳量子点属于胶体
B.食品脱氧剂使用后,其中的铁粉转化成
C.人工转化二氧化碳合成的己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环型碳、环型碳和金刚石均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13.(2024届·贵州·统考模拟预测)奋进中的贵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下列成就涉及的化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天眼”所使用的钢铁结构圈梁属于金属合金材料
B.“大数据中心”的电子设备芯片使用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中国桥梁看贵州”,建造桥梁的水泥属于硅酸盐材料
D.“县县通高速”,高速路面使用的改性沥青是有机材料
14.(2024届·广东湛江·统考模拟预测)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在广东珠海建造完工,开创了我国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新模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海基一号”成功从深海开采石油和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属于新能源
B.深海开采勘察船采用的新型钛合金材料硬度大、韧性好,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
C.石油的分馏和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D.导管架海水浸泡区可采用镶嵌铜块的方法从而保障钢材不易被腐蚀
15.(2024届·广东·联考三模)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A.AB.BC.CD.D
16.(2024届·吉林·统考模拟预测)拥有中国血统的“雅万高铁”在东南亚刮起了一股中国速度风,成为擦亮中国高铁的“金名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铁列车使用的大丝束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高铁列车依托5G技术实现超高清信号长时间稳定传输,5G芯片主要材质是SiO2
C.高铁列车车厢连接部位使用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含有σ键和π键,能使溴水褪色
D.高铁列车马桶的下水口是纳米硅胶材料,保证了卫生间毫无异味,硅胶还常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17.(2024届·四川乐山·统考一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造纸工业常用处理纸浆,利用了的漂白性
B.尼龙和棉布的主要成分都是天然纤维
C.氢氧燃料电池绿色无污染,属于二次电池
D.硅胶和生石灰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18.(2024届·陕西西安·统考模拟预测)“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保持温泉水恒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热能
B.火山附近的温泉常因含有游离态硫而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C.石膏泉是一种以含有硫酸钙为主的温泉,硫酸钙属于强电解质
D.温泉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偏硅酸,偏硅酸通常简称为硅酸,是一种可溶性的弱酸
19.(2024届·四川绵阳·统考一模)古代和现代的生产、生活、技术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冬日诗》“曛雾蔽穷天”:雾属于胶体分散系,对光产生了散射作用
B.推广使用煤的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推广使用合成的可降解聚碳酸酯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
D.民谚:青铜和铁器“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半干半湿条件下最易发生吸氧腐蚀
20.(2024届·黑龙江·联考模拟预测)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科技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B.奥运火炬“飞扬”外壳采用的耐高温碳纤维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采用的高强度新型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纳米铁粉主要通过物理吸附作用除去污水中的、、
21.(2024届·广西·统考模拟预测)2023年中国航天大会的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下列关于航天飞船上所用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航天飞船上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主要成分为SiO2
B.航天飞船制作发动机喷管套筒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发射航天飞船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应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煤油是烃的混合物
D.航天飞船上用于燃气管路隔热层的纳米二氧化硅是胶体
22.(2024届·河南新乡·统考一模)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神舟十六号返回舱在着陆前会先抛掉多余的推进剂——水合肼,水合肼难溶于水
B.神舟十六号太阳敏感器光学窗口上的石英玻璃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侧壁金属壳体用的是铝合金材料,其硬度比纯铝的大
D.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外衣”中的酚醛树脂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3.(2024届·吉林长春·统考一模)新材料的发明与制造,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阻率低、热导率高的石墨烯可用于制作超级导电材料
B.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华为4nm芯片即将上市,芯片的主要成分是高纯硅
D.“蛟龙号”深潜器外壳使用的特种钛合金硬度高、耐高压、耐腐蚀
24.(2024届·甘肃·统考模拟预测)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
B.豆腐制作过程中可使用氯化镁作凝固剂
C.聚四氟乙烯可用作不粘锅内侧涂层材料
D.制白砂糖时用活性炭脱色属于化学变化
25.(2024届·湖南郴州·统考一模)化学与材料、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
B.在北京冬奥会中,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在日常生活中,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化学腐蚀
D.生产宇航服所用的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材料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6.(2024届·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我国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列措施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A.研发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
B.将煤炭转化为CO后再燃烧
C.通过开采可燃冰代替煤作燃料
D.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27.(2024届·宁夏银川·统考一模)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空间站的食物可谓太空一绝,航天员喜欢吃的“宫保鸡丁”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B.“可燃冰”是一种有待大量开发的新能源,开采过程中发生大量泄漏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C.清华大学打造的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的主要材料与光导纤维的相同
D.用于制造“山东舰”上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8.(2024届·云南大理·统考模拟预测)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炼铜中通常利用某些细菌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铜盐
B.用来生产电闸、灯口等产品的酚醛树脂属于聚酯类化合物
C.太阳电池翼采用的碳纤维框架和玻璃纤维框架均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D.天然橡胶硫化后转变为网状结构,硫化程度越高,强度越大,而弹性越差
29.(2024届·陕西商洛·统考一模)我国古籍中蕴涵了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中“磁石”的主要成分为
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猛烈,能蚀五金。强水为电解质
C.“欲试药金(铜锌合金),烧火有五色气起”,通过焰色反应可检验金属元素
D.“三月打雷麦谷堆”,在雷电作用下最终转化成能被农作物吸收的化合态氮
30.(2024届·辽宁鞍山·统考一模)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La-Ni合金储氢是利用其与H2形成金属氢化物
B.石墨烯可做礼服材料是利用烯烃碳碳双键发生加聚反应
C.点卤制豆腐是利用蛋白质变性的原理
D.Al2O3陶瓷可做灯具是利用金属材料能导电的特点
材料
组成和结构变化
性能变化
A
生铁
减少含碳量
延展性增强
B
晶体硅
用碳原子取代部分硅原子
导电性增强
C
纤维素
接入带有强亲水基团的支链
吸水能力提高
D
顺丁橡胶硫
疏化使其结构由线型转变为网状
强度提高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交警检查酒驾
检测仪中橙红色的与乙醇反应变为蓝绿色的
B
理发师给客人烫发
烫发药水能使头发中的二硫键(-S-S-)发生断裂和重组
C
园丁给树干涂石灰水
碱能使蛋白质变性
D
舞台师给舞台造“烟雾”缭绕
与水反应可生成碳酸
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STSE 传统文化 化学用语: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STSE 传统文化 化学用语,文件包含专题01STSE传统文化化学用语解析版docx、专题01STSE传统文化化学用语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专题01 化学与STSE及传统文化(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专题01 化学与STSE及传统文化(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苏轼的《格物粗谈》中记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3 专题过关检测1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附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突破系列(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03 专题过关检测1 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附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化学大二轮专题突破系列(全国通用),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汉书·货殖列传》中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