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 (29分)
1. 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4)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在江苏省镇江市焦山夕阳楼有一副楹联,下联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的句子,请写在横线上。
上联:夕阳无限好 下联:_____________
(7)诗词中常用典抒怀,加深诗词意境。如王绩在《野望》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商末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的典故,表达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隐逸山林的愿望;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_____________”借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2.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的“黄金台”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其实指的是燕昭王的招贤台。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分别概括两位诗人借此台所表达的情感。
知识卡片:《战国策·燕策一》记载:“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黄金台为燕昭王尊师郭隗之所,后多用来形容招纳贤才的地方或人才荟萃之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盛行潮汕地区的英歌舞,主要取材于梁山好汉的故事,故而动作戚猛阳刚,表演刚劲豪放。表演时舞者手执一对木棒,翻转叩击,舞至高潮,整齐的踏步声、扣棒声、锣鼓声、喝叫声响彻四方,场面声音zhèn ěr yù lóng,气势刚劲磅礴,令人 。女子英歌舞不同于男子英歌舞的豪迈cū guǎng,是在 了男性英歌舞的基本步法和动作的基础上,表现的更加qīng yíng活泼, 飒爽多姿。
英歌舞凭借炫酷的动作、令人热血沸腾的节奏、色彩鲜艳的服饰,以及 的勇往直前、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等,火爆出圈。因为这些特征无一契合着年轻人的审美,“又老又潮”英歌舞就能“俘获”他们的心,
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zhèn ěr yù lóng ( ) (2) cū guǎng( ) (3) qīng yíng ( )
4.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拍手称快 汲取 隐含B. 叹为观止 汲取 蕴含
C. 拍手称快 采取 蕴含D. 叹为观止 采取 隐含
5.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因为这些特征无一不契合着年轻人的审美,“又老又潮”英歌舞就能“俘获”他们的心。
B. 只有这些特征无一契合着年轻人的审美,“又老又潮”英歌舞才能“俘获”他们的心。
C. 虽然这些特征无一不契合着年轻人的审美,“又老又潮”英歌舞就能“俘获”他们的心。
D. 因为这些特征无一不契合着年轻人的审美,“又老又潮”英歌舞才能“俘获”他们的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22日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获得联合国会员国和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和踊跃支持。这份名为《会议时地分配办法》的决议承认“农历新年具有重要意义,请设在总部和庆祝此节日的其他工作地点的联合国机构避免在农历新年这天举行会议”。自此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预示着中国推动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得到世界的认可和赞扬。
材料二
①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贴春联就是一种带有强烈仪式感的习俗。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②贴对联时要注意方法:按照古书读法,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上、下联有格律规定、上联的最后一个字要用仄声字结尾,下联最后一个字则要用平声字结尾。春联除了上、下联外,还有横批,横批是对上下联内容意义的总结概括和延伸。横批的字正常情况下也应该是从右往左读。
6. 材料一是某报刊发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
7. 上图是一副春联,这样贴对吗?请结合材料二中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名著阅读(6分)
8. 阅读名著时,我们要讲究方式方法。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小阳想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会推荐《经典常谈》中的哪些篇目? ( )
A. 《<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
B. 《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C. 《<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
D. 《<诗经>第四》《四书第七》《诗第十二》
9. 你觉得以下哪一句诗句更能体现出简·爱的性格特点?请结合书中有关情节说明理由。
A.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B.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C.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我选_________(填选项),理由: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41分)
(一) (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10.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北冥有鱼
(2)志怪者也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乙】
余曾有横事①被拘,为群小所使,将致之深议②,友人救护得免。遂作《穷鱼赋》。
有一巨鳞, 东海波臣。映红莲而得性,戏碧波以全身。宕而失水,届于阳濒。渔者观焉,乃具竿索,集朋党,凫趋雀跃,风驰电往,竞下任公之钓③,争陈豫且之网④,蝼蚁见而甘心,獨獭闻而抵掌。
大鹏过而哀之,曰:“昔余为鲲也,与子游乎。 自余羽化,之子其孤。”俄抚翼而下,负之而趋,南浮七泽东泛五湖是鱼也已相忘于江海而渔者犹怅望于泥途。
(选自《全唐文》,有删改)
【注】①横事:遭遇横祸。横祸指作者卢照邻因为诗歌《长安古意》得罪权贵,被直接下狱。②深议:从重论罪。③任公之钓:指巨大的钓钩。④豫且之网:指巨大的渔网。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友人救护得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 集朋党/沙鸥翔集
C. 獨獭闻而抵掌/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D. 负之而趋/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13. 请用“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南浮七泽东泛五湖是鱼也已相忘于江海而渔者犹怅望于泥途。
14. 根据【甲】【乙】两篇选文,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
(二) (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
朱光潜
①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含义极广。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②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件的反应不同。
③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的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绝不至于岑寂,也绝不至于烦闷。朱子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你姑且闭目一思索,把这幅图画印在脑里,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恰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到的趣味。
④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⑤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
⑥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语便源源而来。这便是忙中静趣。
⑦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你对着有趣味的人,你并不必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你有时大概也发生同样感想吧?
(选自《疯狂作文·素材控》2023年第3期,有修改)
15.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开篇点出“感受”的含义及因个人天资境遇不同,感受程度也会不同。
B. 第③段引用朱熹《观书有感》一诗,阐明了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是世界上最快活的人。
C. 人只有在静中才能感受到趣味,能领略生活中心界空灵的美好感受的,大多是闲人。
D. 选文用问句收尾,既是作者与读者亲切交流,又能引发读者进一步感受文章主旨。
16. 下面这段话是从原文抽取出来的,应该放在哪个自然段之后?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再比方街上有一个乞丐,我只能见到他的蓬头垢面,觉得他很讨厌;你见他便发慈悲心,给他一个铜子;旁人见到他也许立刻发下宏愿,要打翻社会制度。
这段话应该放在_____(填序号)后,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读了此文,小语、小文两位同学对标题“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有不同理解。你支持哪位同学?请结合选文阐明理由。
小语:寂静的环境才能让人产生静趣。
小文:心界的空灵才能让人产生静趣。
我支持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玉兰花开
刘芳芳
①清晨,阳光柔和地洒落在玉兰树上,那一朵朵洁白如玉的花儿仿佛沐浴在金色的梦境之中。走近玉兰花,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望着树下走过的新兵,我的思绪飘回与李嘉悦相遇的那年春天。
②那天,连长通知我,新兵8点到,我和连队的一个班长在营院门口等候。不一会儿,接兵的车就停到单位门口,走下来9个新兵。她们每个人身背一个背囊、手提一个背包,整整齐齐站成一排。她们就是那年分到我们通信连的新兵。
③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话务员,要过耳功、脑功、口功、手功四道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新兵们进步很快,有的已是崭露头角,达到优秀水平。然而,无论是背记号码还是听音识人,李嘉悦的成绩始终垫底,甚至一些简单的勤务用语也会出错。她的班长王雷苦着脸跟我说:“从没见过这么难带的兵!”
④一次野外拉练,正值3月,万物复苏,路边的小草刚刚冒出嫩芽,各色花木争抢着秀出美丽的花苞。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女兵们许久没有看到过这么美丽的景色了。她们饶有兴致地欣赏着春天的姹紫嫣红。然而,我注意到唯独李嘉悦一个人沉默地走在队伍的后面,似有心事。
⑤我特意到队尾和她并排向前走,两个人就这样交谈起来。
⑥“喜欢当兵吗?”
⑦她先是犹豫了一下,又使劲地点了点头,随即又低下头,眼睛直盯着脚上那双沾满泥土的作战靴。
⑧“排长,是不是没有取得工号就不是好兵?”她突然抬起头望着我,我注意到她眼神里的失落和迷茫。
⑨取得工号是话务员能够独立值勤的标志。每个话务员在取得工号之前都要经历一番练习,做到脑中熟记信息、耳可听音识人、手能迅速接转、口能清晰表述。
⑩“当然不是。每名军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岗位,对炊事班的战士们来说,做好每一顿饭就是好兵,对于警卫连的战士们来说,站好每一班岗也是好兵。”行进途中,我们继续交流。她说,她特别想当特战女兵,最向往的就是跳伞。每当看到女兵从直升机上一跃而下,伴随着巨大伞花在空中降落时,她都羡慕不已。
⑪“那才是真正的军人!”我看到她在说这些的时候,眼眸里闪着亮光。
⑫“嘟嘟嘟……组织休息。”对讲机里传来值班员的口令。休息时,我看到距离我们不远处有一棵玉兰树。那棵玉兰,树干高大挺直,站在那儿像是威严的士兵。千枝万蕊的玉兰花莹洁清丽、朵朵向上,散发着阵阵清新淡雅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⑬“好漂亮的玉兰花!”李嘉悦不禁赞叹道。
⑭“玉兰花固然美丽,但是如果没有粗壮的枝干输送水分和养料,也无法开出令人惊艳的花朵。这就好比我们话务兵,常年坐在三尺机台上,虽不能像特种兵那样冲锋在前,但作为通信保障力量,我们的工作关系着指挥员和各个战位的信息沟通,也很重要啊。”我转过头,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继续说:“我们的通信工作在战场上就像是为玉兰花输送养分的一根根脉管,虽然看不到它,但是伞兵的垂直降落、特战队员的迅猛出击,都离不开通信保障工作。”
⑮李嘉悦走到树下,抚摸着玉兰树那挺拔的躯干,抬头望着朵朵洁白如玉的花儿,若有所思。
⑯拉练结束返回后,我和班长王雷制订了帮助李嘉悦的计划方案,在日常点滴中也更加关注她的变化,给她指导和帮助。令人欣喜的是,她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一大早,机房里就会响起她练习勤务用语的声音。一天深夜,我到训练机房检查,看到一个女兵正坐在电脑前全神贯注地练习打字,走近后才发现是李嘉悦。她看到我后,起身向我问好。这时我才注意到她的手边有一个小本,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码,由于她随身携带、刻苦练习背记,已经被翻得有些褶皱了。
⑰不久,连里组织了一场基础专业考核。当考核开始的指令发出时,我看到李嘉悦眼神专注、指尖有条不紊地在键盘上飞速跳跃。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考场上的气氛也紧张了起来。“停!”所有人双手离开键盘,值班员开始报告成绩。当李嘉悦听到自己的成绩时,脸上露出惊讶和欣喜的神情。战友们也发出惊叹的声音。然而,对她的成绩和进步我并不感到意外。
⑱一天晚上,我正在图书室看书,李嘉悦突然跑来,骄傲地指了指挂在左胸前的工号牌,微笑着说:“排长,我授号了!”我也微笑着对她说:“23,恭喜你!”
⑲“我一定好好干!”此时的李嘉悦眼神熠熠闪光,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如同在阳光下绽放的玉兰。
(2024年4月 10 日《解放军报》, 有删改)
18. 第⑱自然段中写到了两处“微笑”,它们的含义有何不同?
19. 你会选下列哪种方案来朗读文章第⑪段划线句子,请说明原因。
方案A:急促的语速、上扬的语调
方案 B: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
我选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章以“玉兰花开”为题,“玉兰花”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1. 《特区青年报》的编辑想刊登本文,特邀你写一段100-150字导语,从文章的内容、语言、创作意图方面解说,帮助读者理解作品。
三、作文 (50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罗曼·罗兰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含着泪水继续奔跑的人。
请结合自己经历和感悟,以“我含泪奔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有真情实感;(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4)不少于 500 字。
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司马初中学校等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司马初中学校等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司马初中学校等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司马初中学校等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