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合肥一中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及答案(九科)
2024合肥一中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生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合肥一中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生物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必须使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致病性微生物,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症状。支原体肺炎治疗中,该病原体对最常用药物阿奇霉素的抗药性高达90%,为治疗工作带来不小挑战。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头孢类药物来代替治疗
B.支原体的蛋白质是利用宿主细胞核糖体合成的
C.阿奇霉素等抗菌药的滥用使得病菌产生抗药性
D.戴口罩、勤洗手是预防支原体肺炎的主要途径之一
2.甘蔗叶肉细胞产生的蔗糖进入伴胞细胞有共质体和质外体途径,分布如下图中①②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细胞间可通过途径①的通道进行信息交流
B.质外体pH因H+-ATP酶的作用而持续降低
C.图中转运蛋白在行使功能时空间结构发生可逆变化
D.加入呼吸抑制剂将影响蔗糖进入伴胞细胞的运输速率
3.植物普遍存在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生成的产物不同(如图1)。科研人员研究了淹水胁迫对某植物根系呼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1图2
A.图1中的NADH均来源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
B.图1中丙酮酸的能量大部分没有释放出来
C.淹水胁迫时,该植物根细胞以乳酸发酵途径为主
D.ADH和LDH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其活性可被淹水激活
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中表型不一定相同
②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必须相等
③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④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⑤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合子形成的过程中
A.1项B.2项C.3项D.4项
5.为了分析某13三体综合征患儿的病因,对该患儿及其父母的13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A1~A4)进行PCR扩增,经凝胶电泳后,结果如图所示。关于该患儿致病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可能是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13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B.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可能是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13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C.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可能是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13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D.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可能是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13号染色体分离异常
6.XBB毒株是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属于单股正链RNA(+ssRNA)病毒,病毒的正链RNA(+ssRNA)可以行使mRNA的功能,其增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BB毒株的+ss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的过程
B.XBB毒株利用宿主细胞的RNA聚合酶进行+ssRNA复制
C.XBB毒株的+ss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
D.XBB毒株的+ssRNA只能翻译出子代病毒的结构蛋白
7.自2014年“冰桶挑战”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兴起。该挑战要求参与者24小时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或为“渐冻症”疾病的慈善组织捐款100美元。该活动使更多人知道“渐冻症”这一罕见疾病,并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渐冻症患者的突触后神经元多涨破坏死,“谷氨酸毒性学说”是解释“渐冻症”病因的一种重要学说,下图是该学说的部分示意图(AMPA和NMDA是相关受体),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挑战者被冰水浇湿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依次为增大、减小
B.谷氨酸释放后进入突触后神经元,使其细胞渗透压升高最终吸水涨破
C.NO通过体液调节导致谷氨酸持续释放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D.可通过注射抑制NMDA活性的药物来缓解该病症状
8.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为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了重要贡献。某儿童服用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糖丸后,其血清抗体浓度相对值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疫苗保留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原性
B.该疫苗成功诱导了该儿童的体液免疫反应
C.该疫苗制备时需用细菌培养基培养病毒
D.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活疫苗安全性更低
9.植物生长发育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三者关系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处在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之下
B.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C.图中a、b、c依次代表基因表达调控、环境因素调节、激素调节
D.从个体角度来说,植物生长发育是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10.牯牛降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山地草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乔木层优势种有黄山松、茅栗、交让木等多种植物,在灌木层生活着白鹇、白颈长尾雉等鸟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山麓到山顶出现不同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B.针阔叶混交林中黄山松和茅栗是种间竞争的关系
C.针阔叶混交林的乔木层中的优势种会固定不变
D.白鹇主要生活在灌木层中,这就是白鹇的生态位
11.某苹果园里生活着多种昆虫,害虫主要有卷叶蛾、蚜虫等;害虫天敌(即天敌昆虫)为草蛉、螳螂等。在果园中种草,天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果树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果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卷叶蛾、草蛉、螳螂等植食性昆虫都是初级消费者
C.某条食物链卷叶蛾→螳螂→黄雀,黄雀位于第三营养级
D.种草后,食物网更复杂,提高了果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1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体现了日常生活中减少生态足迹的理念,下列选项中都能减少生态足迹的是( )
①秸秆焚烧 ②自驾旅游 ③高效农业 ④桑基鱼塘 ⑤一次性餐具使用 ⑥光盘行动
A.③④⑥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⑤⑥
13.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O2和糖源匮乏时,也可以利用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
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泡菜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等参与腐乳发酵
14.某病毒对动物养殖业危害十分严重,我国学者拟以某病毒外壳蛋白A为抗原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其主要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传代培养骨髓瘤细胞时需要用胰蛋白酶等处理,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
B.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前,已免疫的脾细胞不需要通过培养扩大细胞数量
C.等量的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诱导融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
D.该单克隆抗体可以与外壳蛋白A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是否感染该病毒
15.我国科学家培养克隆猴过程中,为了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胚胎的发育率和妊娠率,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d的mRNA注入了重构胚,同时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TSA处理了它。培育克隆猴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促性腺激素对母猴进行处理
B.细胞融合前用灭活的病毒进行了短暂处理,诱导细胞融合
C.Kdm4d降低组蛋白甲基化水平,TSA降低组蛋白乙酰化水平
D.刺激重构胚发育到囊胚阶段可以胚胎移植入代孕母猴体内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科学家根据高等绿色植物利用CO2的途径,将植物分为C3植物(图1)、C4植物(图2)等类型。
图1 图2图3
(1)图1中C3植物叶肉细胞中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______。图2中检测C4植物光合产物淀粉的产生场所应选择______(填“叶肉细胞”或“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据图分析可知,Rubisc酶和PEPC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高效的C4植物光合作用相关酶转移到C3植物基因组上,是提高番茄等C3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方法之一。科学家将C4植物玉米叶片中表达量较高的β3基因转入C3植物番茄,测得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在温度25℃,光照强度1200μml/m2s下CO2浓度对光合速率影响的曲线(图3)。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保证C4植物玉米的β3基因在C3植物番茄中表达,科学家选择番茄内源M基因的启动子来驱动玉米该基因。为获得番茄M基因的启动子,______(填“能”或“不能”)从野生型植株叶片提取RNA逆转录成DNA,再进行PCR扩增获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明确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植株光合色素的差异,将相同培养条件下两组植株______叶片分别取下,利用______作提取剂提取叶片细胞色素并测量其含量。
③由图3可知在该实验的CO2浓度范围内,与野生型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的CO2固定能力更______(填“强”或“弱”),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孟德尔设计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最后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豌豆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优点。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若选用玉米进行杂交不同于豌豆杂交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以纯种高茎豌豆(DD)和纯种矮茎豌豆(dd)做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的杂交、F1的自交、测交三组实验。孟德尔的三组实验中,在现象分析阶段完成的实验是______;在检验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
(3)豌豆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花腋生对顶生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某生物兴趣小组取纯合豌豆做了如下实验:高茎腋生×矮茎顶生叶→F1高茎腋生,F1自交→F2高秆腋生∶高秆顶生∶矮秆腋生∶矮秆顶生=66∶9∶9∶16,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现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TRH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的血液中TSH浓度来鉴别病变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下表。
(1)临床上常常通过测定血液中激素含量来检测疾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上述结果可以推测甲、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能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主要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糖皮质激素(GC)的分泌。
实验发现,给健康鼠注射ACTH,会使下丘脑的C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1认为ACT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观点2认为ACTH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GC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为了探究上述观点是否正确,请补充完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
第一步:选取生长发育正常的小鼠均分为A、B两组,分别测定CRH分泌量。
第二步:对A、B两组小鼠做表中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二者的CRH分泌量。
①请补充完善实验方案:
A组的注射的物质a是______,B组切除的部位b是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相应的解释。
若观点1正确,预测出现的结果是______组CRH分泌量明显减少。若实验结果为A、B两组CRH的分泌量均明显减少,则给健康鼠注射ACTH,CRH分泌减少的原因可描述为______。
(4)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肾上腺皮质)之间存在分级调节,分级调节的意义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19.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是______演替。
(2)该地草本植物的演替速度______(填“快”或“慢”),木本植物的演替速度______(填“快”或“慢”)。
(3)演替过程中乔木代替灌木成为优势物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若该弃耕农田位于半干旱地区,群落演替最可能发展到______阶段。
20.PHB2蛋白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为初步探究某动物PHB2蛋白抑制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原因,研究者从基因数据库中获取了该蛋白的基因编码序列(简称phb2基因),大小为0.9kb(1kb=1000碱基对),利用大肠杆菌表达该蛋白。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取phb2基因,提取该动物肝脏组织的总RNA,再经______过程得到cDNA,将其作为PCR反应的模板,并设计______来扩增目的基因。
(2)图1为所用载体图谱示意图,图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见下表。为使phb2基因(该基因序列不含图1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与载体正确连接,在扩增的phb2基因两端分别引入______和______两种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图1
(3)转化前需用______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以提高转化效率。
(4)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随机挑取菌落(分别编号为1、2、3、4)培养并提取质粒,用(2)中选用的两种限制酶进行酶切,酶切产物经电泳分离,结果如图2,______号菌落的质粒很可能是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图2
注:M为指示分子大小的标准参照物;小于0.2kb的DNA分子条带未出现在图中
合肥一中最后一卷生物试卷答案解析
1.D
解析:
A.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头孢类药物不能发挥作用,A错误。
B.支原体是原核细胞,其蛋白质合成利用自身核糖体完成,B错误。
C.抗药性的变异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抗菌药的滥用对病菌进行选择,C错误。
D.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避免戴口罩、勤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
2.B
解析:
A.高等植物细胞间可以形成通道,细胞间可通过通道进行信息交流,A正确
B.H+在H+-ATP酶的作用下运出细胞,但会在蔗糖-H+同向运输器的作用下再进入细胞中,故质外体的pH是相对稳定的状态,B错误。
C.由图可知,图中转运蛋白均为载体蛋白,载体蛋白拥有能与被运载物结合的特异的受体结构域,该结构域对被运载物有较强的亲和性,在被运载物结合之后,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得结合了被运载物的结构域向生物膜另一侧打开,转运结束后恢复其原有结构,C正确。
D.加入呼吸抑制剂会抑制细胞呼吸,影响ATP的生成,从而影响H+-ATP酶转运H+,进而影响细胞对蔗糖的吸收,D正确。
3.C
解析:
A.由细胞无氧呼吸过程可知,第二阶段消耗的NADH均来源于第一阶段,A正确。
B.丙酮酸能量大部分留在了乳酸或乙醇中,B正确
C.由图可知,水淹组和对照组相比,水淹组ADH和LDH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但ADH的活性增加量要远远大于LDH,所以淹水胁迫时,该植物根细胞以酒精发酵途径为主,C错误。
D.无氧呼吸两个阶段均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图2显示淹水胁迫,ADH和LDH的活性均提高,D正确。
4.A
解析:
①表型会受环境影响,因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中表型不一定相同,①正确。
②由于雌雄配子数目不等,所以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②错误。
③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未表型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③错误。
④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而不是只含有一个基因,④错误。
⑤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是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⑤错误。
故而,正确选项只有1项,选A。
5.D
解析:
据图分析,父亲的基因型是A2A3,母亲的基因型是A1A4,患儿的A2、A3基因来自父亲。如果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则同源染色体上分布有A2、A3基因,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也分布有A2、A3基因。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13号染色体分离异常或减数第二次13号分离异常,A2、A3所在的染色体均可进入同一精子,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则A2、A3基因只分布在同源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上为相同的基因。所以可能是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13号染色体分离异常,A2、A3所在的染色体进入到同一个细胞所致,不可能是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13号染色体分离异常所致。故A、B、C正确,D选项错误。
6.C
解析:
A.XBB毒株的+ssRNA的复制是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而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A错误。
B.XBB毒株所需的RNA聚合酶是由+ssRNA为模板翻译出来的,不是由宿主细胞提供的,B错误。
C.XBB霉株的+ssRNA的复制是以+ss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出-RNA,再以-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出+ssRNA,C正确;
D.由图可知,XBB霉株的+ssRNA可以翻译出RNA聚合酶、子代病毒的结构蛋白,D错误。
7.D
解析:
A.在寒冷环境中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都增大,A错误。
B.谷氨酸是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它与突触后膜受体AMPA结合,并不进入突触后神经元,B错误。
C.谷氨酸与AMPA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引起NMDA打开,促进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激活NO合酶进而产生过量的NO,过多NO又会导致谷氨酸的过量释放,这形成了正反馈调节过程,C错误。
D.从图中看出渐冻症发病的原理是突触间隙中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Ca2+过度内流,突触后神经元细胞渗透压升高,细胞吸水涨破导致死亡,因此抑制谷氨酸释放、抑制谷氨酸与AMPA的结合、抑制NMDA的活性、抑制NO合酶的活性等药物可缓解症状,D正确
8.C
解析:
AB.由图可知,该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抗体,说明该疫苗保留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原性,且刺激了该儿童体内发生了体液免疫,AB正确;
C.病毒依赖于活细胞增殖,故培养病毒不能用细菌培养基,而是用活细胞做培养基,C错误;
D.减毒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在人工条件下使其丧失致病性,但仍保留其繁衍能力和免疫原性,以此制成减毒活疫苗,所以灭活疫苗安全性更高,D正确。
9.C
解析:
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基因适时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之下。对于多细胞植物体来说,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同时,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个体层次上,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休眠,实际上是植物响应环境变化,调控基因表达以及激素产生、分布,最终表现在器官和个体水平上的变化。因而a、b、c依次代表激素调节(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环境因素调节。故A、B、D正确,C错误。
10.B
解析:A.垂直结构是某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从山麓到山顶出现的不同森林类型,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B项中黄山松和茅栗都是乔木,会竞争阳光等资源,存在种间竞争关系,B项正确。C.针阔叶混交林的乔木层中的优势种会发生改变,C项错误。D项中白娴的生态位包括栖息地,食性还有与其他物种的关系,D项错误。
11.D
解析:A项中流入果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所有生产者包括果树和杂草等植物,A项错误。
B项中草蛉和螳螂是害虫天敌,属于次级消费者,B项错误。
C项中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C项错误。
D项中,增加杂草,增加了生态系统中的组分,食物网变复杂了,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项正确。
12.A
解析:自驾旅游会增加化石燃料燃烧,秸秆燃烧产生过多二氧化碳,一次性餐具使用会增加木材消耗,都会增加生态足迹。
13.B
解析:A项中糖原匮可以进行醋酸发酵,但需要通氧气。A项错误。C项中乳酸发酵不需要通气培养,C项错误。D项中腐乳发酵不需要毛霉产生纤维素酶,D项错误。
14.C
解析:C项中等量的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除了杂交瘤细胞之外,还有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还有未融合的细胞。
15.C
解析:C项中TSA提高了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
16.(11分,见标注)
(1)ATP和NADPH(少一个不得分)(1分) 维管束鞘细胞(1分) 将CO2固定到有机物中(或将CO2固定到C3或C4中,其他合理也得分)(1分)
(2)①不能(1分),因为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来的DNA不含启动子(或启动子不转录成RNA)(2分)②同一位置(1分)无水乙醇(1分)③强(1分),由图可知转基因植株呼吸速率略低于野生型植株,但转基因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比野生型植株高得多(2分)。
解析:
(1)图1中过程①是CO2的固定,此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②的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NADPH和ATP。由图2可知,C4植物中,C5固定CO2和C3还原的过程(即卡尔文循环)都发生在维管束鞘细胞;Rubisc酶催化C5和CO2反应生成C3,PEPC酶催化C3形成C4,二者都是将CO2固定到有机物中。
(2)①因为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不会转录成RNA,所以采用逆转录—PCR得不到M基因的启动子。
②遵从实验的控制无关变量原则,应选择相同培养条件下两组植株同一位置的叶片进行色素提取,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
③由图可知野生型植株呼吸速率略高于转基因植株,转基因植株的CO2补偿点低于野生型植株。超过CO2补偿点以后,两组的光合速率高于呼吸速率,随着CO2浓度的不断增加,植株净光合速率不断上升,且转基因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比野生型植株高得多。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因而转基因植株CO2固定能力较野生型有所提高。
17.(12分,每空2分)
(1)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子代数目多等(两点写不全不给分)母本不用去雄直接套袋
(2)杂交、F1自交测交
(3)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3∶1,腋生和顶生的比也为3∶1 F2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不为9∶3∶3∶1
解析:
(1)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后代数目多等优点,所以常用来做遗传学实验材料。在杂交实验中,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故用玉米进行杂交不同于豌豆杂交的步骤为玉米的母本不用去雄直接套袋处理。
(2)孟德尔以高茎纯种豌豆和矮茎纯种豌豆做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杂交、F1自交、F1测交的实验,按照“分析现象→提出假说→检验假说→得出结论”的基本步骤,最后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孟德尔的三组实验中,在现象分析阶段完成的实验是纯合亲本的杂交、F1的自交;孟德尔在检验假说阶段进行的实验是F1的测交,因为能够根据测交实验的后代判断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3)在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杂合子F1自交后代如果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或者变式,说明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在两对相对性状实验中,杂合子F1自交后代如果出现性状分离比为9∶3∶3∶1或者变式,说明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①分析实验结果,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66+9)∶(9+16)=3∶1,腋生和顶生的比=(66+9)∶(9+16)=3∶1,所以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但F2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不等于9∶3∶3∶1,所以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8.(13分,见标注)
(1)激素微量、高效随血液流到全身,一旦体内激素含量偏离了生理范围,就会严重影响机体机能。(2分)
(2)下丘脑、垂体(2分)甲注射适量的TRH后,垂体分泌的TSH水平恢复至接近正常,表明垂体是正常的。乙适量注射TRH后,垂体分泌的TSH水平并未明显恢复。(2分)
(3)GC(1分)切除肾上腺皮质(1分)B(1分)ACTH可通过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和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GC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两种方式,使下丘脑的CRH分泌减少(2分)
(4)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2分)
解析:
(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因此,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水平。激素是份和动物体内微量、高效的生物活性物质。因此,一旦体内激素含量偏离了生理范围,就会严重影响机体机能,这也是临床上常常通过测定血液中激素含量来检测疾病的原因。
(2)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甲注射TRH后,垂体分泌的TSH水平恢复至接近正常,表明垂体是正常的。乙注射TRH后,TSH的浓度基本不变,说明乙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不是下丘脑,而是垂体。
(3)为了探究CRH分泌量的减少,是ACTH直接导致,还是通过引起GC分泌增加,间接导致的,故该实验的因变量是CRH的分泌量,所以第一步:选取生长发育正常的小鼠均分为A、B两组,分别测定CRH分泌量,以确定初始状态的CRH分泌量。第二步:对A、B两组小鼠做表中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二者的CRH分泌量。A、B两组互为对照,A组摘除垂体,注射GC排除垂体分泌的ACTH导致内源GC分泌量增加造成干扰,B组注射ACTH,为避免GC的影响,需要摘除分泌GC的肾上腺皮质。若观点1正确,即并非由GC分泌增加抑制下丘脑导致,则A组由于只增加了GC,并不会抑制下丘脑的作用,故仅B组CRH分泌量明显减少。若实验结果为A、B两组CRH的分泌量均明显减少,即不管是GC,还是ACTH增多,都可以抑制下丘脑分泌CRH,则说明ACTH抑制下丘脑分泌GRH有两种途径,即ACTH可通过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也可以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GC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使下丘脑的CRH分泌减少。
(4)分级调节的意义是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19.(10分,每空2分)
(1)次生
(2)快慢
(3)乔木与灌木在争夺阳光、空间等资源中处于优势,灌木给乔木提供了湿润的土壤环境草本植物或(稀疏的)灌木
解析:(1)弃耕的农田闲置后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或土壤中的植物种子、其他繁殖体,故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据表可知,该地草本植物起始数值大,且几年间变化较快,但木本植物在15年前都较少,说明该地草本植物的演替速度快,木本植物的演替速度慢。
(3)优势种是指数量很多、对其他物种的影响很大的物种,演替过程中乔木代替灌木成为优势物种的原因是乔木与灌木在争夺阳光、空间等资源中处于优势,灌木给乔木提供了湿润的土壤环境;并非所有的演替最终都能达到森林阶段,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若该弃耕农田位于半干旱地区,群落演替最可能发展到草本植物或(稀疏的)灌木阶段。
20.(9分,见标注)
(1)逆转录(2分)一对特异性引物(2分)(2)EcRI(1分)PvitⅡ(1分)
(3)Ca2+(1分)(4)3(2分)
解析:(1)PCR的模板是DNA,提取的是RNA需要经过逆转录形成CDNA,作为模板,并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能与模板链特异性结合。
(2)BamHI会破坏标记基因,HindⅢ会破坏启动子,KpnI会使终止子片段丢失,PstI会破坏终止子,所以用EcRI PvitII
(3)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会使其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
(4)phb2基因大小为0.9kb,只有3号菌落电泳结果使有0.9kb的条带
组别
TSH浓度(mU/L)
注射前30min
注射后min
健康人
9
30
甲
2
29
乙
1
2
组别
切除部位
注射物质
A组
垂体
a______
B组
b______
ACTH
年数
1
4
15
25
40
乔木
0
0
0
14
23
灌木
0
3
4
12
19
草本植物
28
27
26
30
34
总计
28
30
30
56
76
年数
1
4
15
25
4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 生物 Word版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必须使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必须使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