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二)-2024年中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解析)(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797014/0-17169845405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二)-2024年中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解析)(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797014/0-17169845406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二)-2024年中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解析)(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797014/0-17169845406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中考考前20天最后冲刺卷-化学(含答案)
化学(二)-2024年中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解析)(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二)-2024年中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解析)(含答案),共109页。
TOC \ "1-3" \h \u \l "_Tc166347636" 物质的分类、构成与组成 PAGEREF _Tc166347636 \h 3
\l "_Tc166347637" 化学式与化合价 PAGEREF _Tc166347637 \h 19
\l "_Tc166347638" 质量守恒定律 PAGEREF _Tc166347638 \h 31
\l "_Tc166347639" 化学方程式 PAGEREF _Tc166347639 \h 43
\l "_Tc166347640" 化学与社会发展 PAGEREF _Tc166347640 \h 57
\l "_Tc166347641" PAGEREF _Tc166347641 \h 85
物质的分类、构成与组成
近年来,大部分地区对空气和氧气的考查主要以填空题为主,偶尔也会在简答题中涉及,分值在5~8分。考查的考点主要有微粒的性质及应用、原子结构、元素。有关本章知识点的试题历年的得分率都比较高,虽然知识点容易掌握,但本章知识点内容较多,出题灵活多变。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需要将相关的基础知识灵活掌握,并在生活中多发现问题、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可。
物质与元素、原子、分子以及离子的区别和联系等均是中考的热点,特别是与之相关的高科技信息题是近几年中考的命题方向。命题中形式多样,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将抽象具体化,对比记忆是复习的有效方法。
结构示意图及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知识点,常以图片或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并且会结合热点新闻、新材料为素材考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的题目将会成为主流。在备考时要对所给信息进行科学评价、判断正误,进行知识迁移。
【思维导图】
知识点一、微粒的性质及应用
1.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如水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属铁、铜等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2.分子和原子
特别提醒:
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和原子的体积大小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热胀冷缩,改变的是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间隔,分子(或原子)的大小不变。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它们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变化过程: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4.分子运动现象实验
实验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
装置拓展
如图,增加了乙装置,其目的是证明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知识点二、原子结构
1.原子的结构
(1)结构
eq \a\vs4\al(原,子)eq \b\lc\{(\a\vs4\al\c1(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核\b\lc\{(\a\vs4\al\c1(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2)原子中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易错警示
①虽然原子中质子和电子带电荷,但原子不带电。
②并非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排布规律:原子的核外电子最少的只有一层,最多的有七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最多排2个,如果第一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
(2)原子结构示意图(以硫原子为例)
①原子数的应用:决定元素的种类。
②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
3.离子
(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eq \b\lc\{(\a\vs4\al\c1(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 团),如Na+、Ca2+等,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 团),如Cl-、SOeq \\al(2-,4)等))
(3)离子符号的意义
4.原子和离子的区别
5.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eq \f(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符号为Ar)。
(2)计算公式: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eq \f(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f(1,12))
易错警示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将“1”省略不写。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知识点三、元素
1.元素
(1)元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不同最根本的原因是质子数不同。
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同种元素的原子、离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如Mg与Mg2+。
(2)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居前四位):氧、硅、铝、铁,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3)元素的分类:元素包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含稀有气体元素)。
2.元素符号
(1)书写原则
①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如O表示氧元素。
②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如氯Cl、铜Cu、钙Ca。
(2)元素符号的意义(以铁为例)
Feeq \b\lc\{(\a\vs4\al\c1(宏观意义\b\lc\{(\a\vs4\al\c1(表示铁元素,表示铁(这种物质))),微观意义\b\lc\{(\a\vs4\al\c1(表示一种铁原子,表示一个铁原子))))
易错警示
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计量数),那么该符号只有微观意义。如:2Fe只能表示两个铁原子。
(3)符号周围数字的表示(以氧为例)
3.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号。
(2)横行(周期):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其特点为: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但电子层数相同。即周期数=电子层数。
(3)纵行(族):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4)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
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②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③同一周期(第一层除外)的最外层电子数由1逐渐递增至8。
④由金属元素开始―→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5)由元素周期表一格获取的信息(以铁元素为例)
①判断元素名称、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②元素种类的判别
元素eq \b\lc\{(\a\vs4\al\c1(金属元素:“钅”字旁(除汞外),非金属元素\b\lc\{(\a\vs4\al\c1(固态:“石”字旁,液态:“氵”旁,气态:“气”字头))))
③相关计算:在原子中有两个等量关系式:a.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利用这两个等量关系式,可进行质子数或中子数或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关计算。
典例1(2023·云南省中考真题)“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弄花香满衣”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的质量很小
【答案】C
【解析】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被闻到。故选C。
典例2(2023·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真题)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B.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C
【解析】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合理;
B、端午时节粽飘香,是因为粽子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粽香,故选项解释合理;
C、夏天汽车轮胎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增大,故选项解释不合理;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合理。
故选C。
典例3(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探究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A烧杯内的溶液逐渐变为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实验说明 。
(2)图2: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a管内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图3: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
【答案】
(1)分子在不断运动;
(2) H2 ;氢、氧元素;
(3)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解析】(1)浓氨水与酚酞溶液不接触,但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2)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由图可知,a中收集的气体较多,则为氢气,化学式为H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元素守恒,则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3)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但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是因为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以上,则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典例4(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下图为氟、钠、氯、溴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
(2)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3)钠元素和溴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4)上述元素中,与溴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有______。
【答案】(1)9 (2)三/3 (3)NaBr (4)氟元素和氯元素
【解析】(1)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根据信息示意图可知,氟元素原子序数为9,故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
(2)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故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故钠原子核外有三层电子层,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该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故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3)由(2)问解析可知,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易失去1个电子,显+1价,由溴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易得到一个电子,显-1价,根据写元素、上标价、交叉约简写右下的书写原则,钠元素和溴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Br。
(4)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而氟原子和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为7,故与溴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氟元素和氯元素。
典例5(2023·四川乐山统考模拟预测)原子和离子可以用结构示意图表示,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A、该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符合题意;
B、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
C、该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不符合题意;
D、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
典例6(2023·新疆中考真题)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电子层数B.质子数
C.中子数D.核外电子数
【答案】B
【解析】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故选B。
典例7(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下图为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钙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钙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
(3)由钙和氯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_____(填序号)。
A.佝偻病B.贫血C.龋齿
【答案】
(1)金属; (2)20; (3)CaCl2;(4)A
【解析】(1)钙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2)由钙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20,表示质子数,故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0;(3)由钙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故钙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故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由钙和氯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2;(4)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故选A。
典例8(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上册中的图。
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排在同一横行的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核外 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2)排在同一纵行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相同,但 元素除外。
(3)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氟元素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答案】(1)电子层数;(2)氦/He;(3)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解析】(1)排在同一横行的元素(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2)排在同一纵行的元素(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相同,但氦元素除外,氦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其同一主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3)最外层电子数是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氟元素和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预测1 (2023·吉林松原·校联考一模)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都由原子构成
B.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没有带电的粒子
预测2 (2023·广东清远·统考一模)钿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铟属于金属元素
B.铟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D.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预测3(2023·山东聊城·统考一模)将宏观、微观以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根据图示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和丁的质量之和
B.该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预测4.(2023·河南信阳·校考一模)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表示N2
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C.核外电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二)-2024年中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化学二-2024年中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原卷版docx、化学二-2024年中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一)-2023年中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共179页。
这是一份化学(四)-2023年中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共15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查探究中提出问题或猜想的能力,考查设计和实施实验的能力,物质组成元素的探究,8,说明乙同学的猜想不成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