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赤壁赋》《登泰山记》课件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赤壁赋》《登泰山记》课件101
    《赤壁赋》《登泰山记》课件102
    《赤壁赋》《登泰山记》课件103
    《赤壁赋》《登泰山记》课件104
    《赤壁赋》《登泰山记》课件105
    《赤壁赋》《登泰山记》课件106
    《赤壁赋》《登泰山记》课件107
    《赤壁赋》《登泰山记》课件108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赤壁赋》《登泰山记》课件1

    展开
    这是一份《赤壁赋》《登泰山记》课件1,共25页。

     新教材 • 语文 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自然情怀——文学阅读与写作(三)第16课 赤壁赋 *登泰山记【素养目标】1.体会两篇古代写景抒情名篇中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感受作者的精神境界。2.探讨历代文人寄托在赤壁与泰山上的不同情思,探究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情境任务】探寻文化视域中的“自然”。世界读书日临近,学校清泉文学社发起了一个以“登高览胜,文化寻根”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准备刊发一期文化专刊。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为“中国文人的赤壁、泰山情结”,活动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品读赤壁水月与泰山景观;二是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三是探寻赤壁与泰山的文化意义。第1课时学习任务一 品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中国文化传统,而赤壁水月与泰山景观无疑是文人乐于吟咏的对象。活动:《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为风骨”,富有层次地写了赤壁所见、历史之中、哲理感悟的江月;《登泰山记》按时间顺序先写登临景象,后浓墨重彩写日出景观,之后写沿途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重点语句,并概括景物各自的特点。课时任务与活动任务单1任务单2参考答案 任务单1任务单2学习任务二 悟境研究探讨赤壁和泰山所承载的文人的精神境界与文化情结。活动1:梳理《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变化脉络,分析文中的景与情是怎样完美融合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赤壁赋》的情感起伏变化脉络非常清晰:先写清风明月之美,表现出玩赏之乐;再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中的苦闷与悲伤;继而对“变与不变”的辩证哲理进行阐释,以此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最后归于旷达乐观。展示出作者的豁达胸襟和乐观态度。其中,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中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沉沦于个人愁怀,而是主动丢开思想包袱,以江水明月作比,从庄子的哲学中寻找人生之路,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了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色彩。活动2:《登泰山记》为何详细叙述描写登山的过程以及沿途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境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登泰山记》写登山的艰难和登上山巅之后所见的雄浑开阔,“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目的是为了突出泰山的高峻。介绍沿途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均为泰山的名胜古迹,有些远古石刻的字迹已经模糊或缺失,表现的是泰山的古老风貌。《登泰山记》再现了泰山的高峻壮美和古老文化,彰显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名山大川的精神境界。第2课时学习任务三 赋体游记,各臻其妙研究性学习不仅要研究文章的内容,还要关注文章的表达。查阅资料,研究赋体和游记文章在表达上的特色。活动1:《赤壁赋》写景充满了诗情画意,且采用了赋体文章经常用的“主客问答”的说理方式,这其实是苏轼内心世界中两个自我的辩论,也是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对话。请从文中找出几处体现儒家与道家思想的语句,并体会苏轼的复杂情思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习提示](1)儒家:核心为“入世” ——入世为官济天下,得志则悦于以天下为己任,怀才不遇则苦闷不平或独善其身。(2)道家:核心为“出世”,即顺其自然、无为不争、超然物外、看淡一切、平和处世(从内在讲)、浪迹山林、潜隐人世(从外在讲)。任务单参考答案 (示例)活动2:桐城派文章有“重学问和考据”的特色,《登泰山记》是一篇学者游记,请找出文中的考证文字,并分析其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登泰山记》中的考证文字有:(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2)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3)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4)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登泰山记》中的考证文字,充分表现了姚鼐“重学问和考据”的治学精神和文章风格。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做学问和写文章一贯提倡“义理”(内容合理)、考据(材料确切)、词章(文词雅洁)的统一,三者不可偏废。第3课时学习任务四 登高览胜,探寻文化文学社社刊拟开辟专栏,刊发一组有关赤壁、泰山文化研究的文章,并将本次研究性活动的成果结集成册。活动:请借助多媒体,搜集一些写赤壁和泰山的诗文,探讨历代文人寄托在赤壁和泰山上的不同情思,并探究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完成一篇文化小论文。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一)赤壁、泰山诗文△写赤壁的诗文有:李白《赤壁歌送别》杜牧《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苏辙《赤壁怀古》文天祥《读赤壁赋前后二首》何景明《题苏子瞻游赤壁图》袁枚《赤壁》△写泰山的诗文有:谢灵运《泰山吟》陆机《泰山吟》李白《游泰山六首》《送范山人归泰山》杜甫《望岳》梅尧臣《登泰山日观峰》苏辙《游泰山四首》张养浩《登泰山》姚鼐《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二)文化小论文中国古代文人的赤壁情结(节选)文/刘磊在苏轼以后的中国文学史上,传统文人不断追慕苏轼、崇拜苏轼,成为一种有趣味且有意味的文化现象,而其中,“黄州赤壁”成为崇拜苏轼现象中一个绕不过的节点。清雍正《湖广通志》卷一一八记载:“江汉间言赤壁者五,汉阳、汉川、黄州、嘉鱼、江夏。”也就是说,长江流域湖北段称“赤壁”的地方至少有五处,黄州赤壁因苏轼被贬黄州而闻名天下,后人为了与赤壁之战的发生地“武赤壁”蒲圻赤壁(即《湖广通志》中的“嘉鱼赤壁”)区分,亦称之为“文赤壁”“东坡赤壁”。有研究者认为,从宋代到近代,吟咏赤壁的诗词共计一千余首,苏轼以后吟咏赤壁的作品,一般都是吟咏黄州赤壁的。吟咏黄州赤壁的作品创作数量之多,思想内容之丰,持续时间之久,都充分体现出苏轼对后代文人的深远影响。根据中西学者对“情结”的表述,我们认为,后苏轼时代中国古代文人的“赤壁情结”又可以细化为赤壁风景礼赞、三国英雄崇拜、坡仙景仰三个具体情结,这些情结容纳了寄情山水、建功立业、适时归隐、全身而退、哀叹英雄等儒道交织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人在封建制度条件下不断受到前代文化影响与思想因袭而生成的“集体无意识”结晶。黄州赤壁,因其景色奇丽,被苏轼及其后时代的许多文人咏叹。关于黄州赤壁景色的奇丽,联系历代诗作,我们认为黄州赤壁之奇,在其色、其高、其变。赤壁之奇,奇在其色。黄州赤壁本来叫“赤鼻矶”,这座小山的山崖是红色的,就像一只红色的鼻子伸到江里,所以当地人叫它“赤鼻矶”。黄州赤壁的这种颜色也是诗人们关注的对象,如南宋辛弃疾词作《霜天晓角·赤壁》中“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明代王世贞《游赤壁二首》(其一)中“战血至今高壁色,词源终古大江声”等。赤壁之奇,奇在其高。黄州赤壁,突兀高耸,宛若石脚插水,又似一拳伸云。故而黄州赤壁“乱石穿空”之高境亦成为后人咏叹的一个方面。清代汪引芝《赤壁八景》中《二赋堂》诗首联即言:“赤壁山横万仞堂,为披云汉绘天章。”盛赞了黄州赤壁之高。赤壁之奇,奇在其变。高耸赤壁,与大江相表里,与云雾相映衬,使得此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南宋戴复古《黄州栖霞楼即景》写出了气象恢宏、变化多端的赤壁景色。本课结束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赤壁赋》《登泰山记》课件1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