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展开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写明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等内容。
3.答题必须书写在各规定区域之内,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将被视为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形态和功能都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②出现第二性征③内脏功能日渐健全④睾丸和卵巢开始产生精子和卵细胞。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激素的调节而产生的是( )
A. ②③B. 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是由性激素(如睾酮、雌激素和孕激素)以及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而发生的。这些激素共同作用,推动了青春期的一系列生理和形态变化。
【详解】①在青春期,人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这一变化与多种激素有关,主要包括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甲状腺激素则影响新陈代谢率,也对生长有重要作用。
②在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这是性激素作用的直接结果。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上升,导致声音变低沉、体毛增长、肌肉发达等特征出现;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上升,引起乳房发育、体脂分布改变、月经初潮等特征。
③内脏功能日渐健全,这涉及到多种激素和身体系统的协调作用,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性激素在这里也有影响,比如它们对生殖系统成熟的影响,同时也间接促进了其他内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完善。
④睾丸和卵巢开始产生精子和卵细胞,这是性腺(睾丸和卵巢)在促性腺激素的调节下启动生殖细胞成熟的过程。睾酮和雌激素等性激素的产生,进一步促进了生殖细胞的成熟和性征的发育。
可见,①②③④的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激素的调节而产生的,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 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 30次的照相机装置拍摄到的4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图中箭头表示物体运动方向,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里运动距离不同,所以速度大小在变化,不是匀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如图所示,下列a、b、c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卵巢、子宫、生殖系统B. 蚕蛹、家蚕幼虫、变态发育
C. 雌蕊、子房、胚珠D. 味觉细胞、味蕾、舌头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中:a包含于b,b包含于c。
【详解】A.卵巢和子宫是并列的概念,它们都是女性的生殖器官,属于生殖系统,A错误。
B.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可见,蚕蛹、家蚕幼虫是并列的概念,B错误。
C.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C错误。
D.舌头上约有9000个味蕾,每个味蕾约有50个味觉细胞,D正确。
故选D。
4. 甲、乙、丙和丁分别是四种生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甲与乙、丙、丁的共同点是都需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B. 图中的甲、乙、丙、丁都通过产生丁图中的[a]孢子来繁殖后代
C. 丙生物具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核这些结构,可以用来酿酒
D. 乙能产生青霉素,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2.图甲是细菌的结构图,1荚膜,2细胞膜,3是DNA集中的区域,4细胞质,5细胞壁,6鞭毛;乙是青霉,有扫帚状的孢子;丙是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丁是蘑菇,a孢子,b菌盖,c菌褶,d菌柄,e菌丝。
【详解】A.图中甲与乙、丙、丁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它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属于异养生物,A正确。
B.图中的甲是细菌,用分裂的方式繁殖,而乙、丙、丁都是真菌,是通过产生丁图中的[a]孢子来繁殖后代,B错误。
C.丙生物是酵母菌,具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核这些结构;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酵母菌可以用来酿酒,C正确。
D.有的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图乙是青霉菌,能产生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D正确。
故选B。
5. 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霞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图为人脸识别系统,此系统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B. 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画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 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
D. 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答案】A
【解析】
【详解】A.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利用了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这种镜头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相同,故A正确;
B.因为光滑的舞台相当于平面镜,所以看到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即光的反射形成的,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小虫落在透镜上后,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像与原来相同,光屏上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故C错误;
D.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应用于远视眼,故D错误。
故选A。
6. 有甲乙两艘紧挨着停靠在小湖的湖面上,坐在甲船上的人用力把乙船从自己的船旁推开,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船不动,乙船动
B. 甲船动,乙船不动
C. 甲、乙两船朝同一个方向运动
D. 甲、乙两船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坐在甲船上的人用力把乙船从自己的船旁推开,自己的船也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 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自南向北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4s内甲的平均速度为4m/s
B. 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 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 3s时乙在甲的北方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甲物体运动4s走过的路程为8m,则甲的速度为
故A错误;
B.图中2~4s内乙物体的路程时间图像为倾斜的直线,因此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4s时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静止,故C错误;
D.3s时乙走过的路程大于甲走过的路程,即乙在甲的前方,相对与甲物体乙物体在北方,故D正确。
故选BD。
8.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共设40个竞赛大项,包括31个奥运项目和9个非奥运项目,温州赛区承办龙舟和足球比赛。下图为龙舟、足球、射箭和公路自行车的体育图标,根据描述,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 ①划龙舟时用力划水,龙舟向前进
B. ②踢足球时用力踢球,球飞出去
C. ③射箭时用力拉弓,弓弦弯了
D. ④用力踩脚踏板时,自行车加速前进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划龙舟时用力划水,龙舟向前进,说明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踢足球时用力踢球,球飞出去,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射箭时用力拉弓,弓弦弯了,说明力使物体发生了形变,故C符合题意;
D.用力踩脚踏板时,自行车加速前进,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下列动物中卵生、体内受精的是( )
①牛②鲤鱼③麻雀④鲸⑤蝴蝶⑥蝙蝠⑦鸭嘴兽⑧蝮蛇
A. ①③⑤B. ③④⑤
C. ③⑤⑦D. ③⑤⑧
【答案】C
【解析】
【分析】1.自然界体外受精的生物包括鱼类与两栖类,是指精子与卵细胞在雌性生物体外结合产生受精卵的受精方式。这种受精形式一般在水中完成。精子可利用在水中运动的能力,游向卵细胞并与其结合。 凡在雌、雄亲体交配时,精子从雄体传递到雌体的生殖道,逐渐抵达受精地点(如子宫或输卵管),在那里精卵相遇而融合的,称体内受精。此方式大多发生在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动物的生殖方式有卵生、胎生、卵胎生。
【详解】①牛、④鲸和⑥蝙蝠是哺乳动物,胎生、体内受精;②鲤鱼是卵生、体外受精;③麻雀是鸟类、⑤蝴蝶是节肢动物、⑦鸭嘴兽是低等哺乳动物,它们都是卵生、体内受精;⑧蝮蛇是爬行动物,卵胎生、体内受精,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 我国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列有关生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输精管
B. 人类新生命的起源从胎儿分娩后开始
C. 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肺进行呼吸
D. 胚胎早期营养物质来自卵黄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内生殖器: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外生殖器有:阴囊、阴茎。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主要是贮存和运送精子。输精管主要是输送精子。阴囊具有保护睾丸和附睾的作用。
2.人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新生儿。
【详解】A.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A错误。
B.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人类新生命发育的起点,B错误。
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可见,胎儿在母体内不需要通过肺进行呼吸,C错误。
D.人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发育中后期胚胎的营养物质来自母体,D正确。
故选D。
11. 为研究声音和光的传播特性,小明将一个会发光的纸片小人放置于收音机喇叭上方,再将其放置于密闭玻璃罩内。随后用抽气机尽可能抽尽空气,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听得到音乐,小人在跳动、发光
B. 听不到音乐,小人不动、发光
C. 听不到音乐,小人在跳动、发光
D. 听不到音乐,小人不动、不发光
【答案】C
【解析】
【详解】收音机喇叭正在发声,喇叭在振动,纸片小人在振动,用抽气机尽可能抽尽空气,没有传播介质,故听不到音乐;光在真空中能够传播,能看到小人在跳动、发光,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我国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克隆猴,是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技术的里程碑。分析图中培育过程,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克隆后代的性别由受体动物决定;②克隆猴的受精方式属于体外受精;③克隆猴的早期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卵母细胞供体;④克隆猴的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供体动物相似
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克隆技术是一种生物技术,它是指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创建出与原细胞或生物体具有完全相同遗传物质的后代细胞或个体的过程。克隆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细胞克隆(细胞培养技术)、动物克隆(克隆羊“多莉”)。
【详解】①④在克隆动物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可见,克隆后代的性别是由图中的体外培养的体细胞(不是受体动物)决定,而克隆猴的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供体动物相似,①错误,④正确。
②体内受精是指雄性个体将精子直接输送到雌性个体的生殖道内,精子与卵细胞在雌性体内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克隆猴是无性生殖,没有经过受精过程,②错误。
③结合题图可知,克隆猴的早期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卵母细胞供体,后期胚胎的营养物质来自受体动物,③正确。
可见,③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 下列关于感觉形成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听到声音: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B. 看到事物:光线→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C. 闻到味道:味道→鼻腔→嗅神经→嗅觉神经末梢→嗅觉中枢
D. 感觉到冷:温度→皮肤→触觉小体→触觉神经→感觉中枢
【答案】A
【解析】
【分析】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机体内外感受器将接受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系统最后到大脑皮层产生感觉。
【详解】A.听觉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A正确。
B.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B错误。
C.嗅觉的形成包括外界气味中的物质进入鼻腔,溶于黏液中后刺激嗅觉感受器,传入嗅神经进入大脑皮层形成嗅觉。可见,闻到味道:味道→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嗅觉中枢,C错误。
D.感觉到冷的路径大致是:环境温度下降→皮肤的冷觉感受器被激活→冷觉信号通过传入神经→脊髓→上行传导到大脑的温度感知中枢(包括丘脑和大脑皮层)→大脑整合信息后产生冷的感觉。可见,感觉到冷:温度→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低级中枢→大脑皮层相应的感觉中枢,D错误。
故选A。
14. 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传统乐器。如图,演员正在进行表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演员用手按住缶面时,我们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无法再进行传播
B. 当演员重新开始击打缶面时,坐在最后一排的观众会先看到演员的动作,再听见击缶的声音,是因为光的传播比声音快
C. 演员敲击缶面的力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会发生变化
D. 坐在前排的观众捂住耳朵可以使听见的缶的声音变小,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声音
【答案】B
【解析】
【详解】A.当演员用手按住缶面时,阻碍缶面的振动,不能再发声了,故A错误;
B.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108m/s,声音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40m/s,光速远大于声音的速度,故坐在最后一排的观众会先看到演员的动作后听到声音,故B正确;
C.响度与振幅有关,演员敲击缶面的力越大,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
D.坐在前排的观众捂住耳朵,可以防止声音进入人耳,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声音,故D错误。
故选B。
15. 不合理蛙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其在幼体阶段时,体长特别大,甚至可超过25cm(如图),而成年后的蛙却逐渐变得越来越小,这也是不合理蛙名称的由来。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不合理蛙为卵生动物,体内受精
B. 不合理蛙在成长的过程中不遵循变态发育的过程
C. 不合理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 蝗虫是不合理蛙的食物之一,其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蛹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春末夏初是青蛙的繁殖季节。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方式称为体外受精。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蝌蚪外形像鱼,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通过尾部的摆动产生运动;青蛙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裸露湿润且富含毛细血管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因此,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详解】A.不合理蛙是两栖动物,为卵生动物,体外受精,A错误。
B.不合理蛙在成长的过程中遵循变态发育的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B错误。
C.结合分析可知,不合理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C正确。
D.蝗虫是不合理蛙的食物之一,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经历蛹期,D错误。
故选C。
16. 下列实验中,不能够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是( )
A. 敲响大钟,固定在大钟上的铅笔在纸上留下锯齿状的曲线
B. 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塑料泡沫球,塑料泡沫球被弹起
C. 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塑料泡沫会随着音乐起舞
D. 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答案】D
【解析】
【详解】A.敲响大钟,固定在大钟上的铅笔在纸上留下锯齿状的曲线,说明发声的大钟振动带动笔在振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塑料泡沫球,塑料泡沫球被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振动带动泡沫球振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塑料泡沫会随着音乐起舞,说明发声的音箱在振动带动泡沫塑料振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说明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 如图是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飞机起降前,乘客咀嚼口香糖可保持④两侧的气压平衡
B. 鼻咽喉感染病菌后,病菌可通过⑤到达中耳,引发中耳炎
C. 生活中一些人晕车、晕船,这是由于②和③过于敏感造成的
D. 遇到巨响时,如果处理不当,最容易损伤耳的结构①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中:①鼓膜,②半规管,③是前庭,④是耳蜗,⑤是咽鼓管,⑥是听小骨。
【详解】A.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故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将口张开可以使咽鼓管张开,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可见,飞机起降前,乘客咀嚼口香糖可保持①鼓膜(不是④耳蜗)两侧的气压平衡,A错误。
B.咽鼓管连通了咽喉部和鼓室。因此,鼻咽喉感染病菌后,病菌可通过⑤咽鼓管到达中耳,引发中耳炎,B正确。
C.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会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通常说的晕车、晕船。可见,生活中一些人晕车、晕船,这是由于②半规管和③前庭过于敏感造成的,C正确。
D.当我们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咽鼓管的管口开放,空气由此进入鼓室,可以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若某一侧的压力过大,鼓膜可能会被震破,人的听力就会受损。闭嘴、堵耳也能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可见,遇到巨响时,如果处理不当,最容易损伤耳的结构①鼓膜,D正确。
故选A。
18. 海棠又名“落地生根”,因为它的叶子一落到土壤中,就会生根发芽,长出新的植株,请选出与海棠繁殖方式相同的是( )
①无法自然生育的夫妻采用试管婴儿的方式孕育出下一代
②种子温室育苗,实现玉米育秧的工厂化
③农民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小块种植
④一种野菜——蕨菜的繁殖
⑤人工授粉实现玉米的增产
⑥变形虫从一个变到两个实现数量的增加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⑤C. ③④⑥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海棠繁殖方式”、“③农民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小块种植”、“④蕨菜的繁殖”、“⑥变形虫从一个变到两个实现数量的增加”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都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而“①无法自然生育的夫妻采用试管婴儿的方式孕育出下一代”、“②种子温室育苗,实现玉米育秧的工厂化”和“⑤人工授粉实现玉米的增产”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9. 将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从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由依次由a到b多种颜色组成的彩色光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和b是单色光
B. 当太阳光垂直三棱镜的左侧入射时,这一现象仍会出现
C. 单色平行光照射同一个凸透镜时,a的焦距比b长
D. 将温度计放到b以下的地方温度会升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发生光的色散现象,光屏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其中a为红光,b为紫光,都是单色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太阳光垂直三棱镜的左侧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但从玻璃三棱镜射出时,仍会发生偏折,不同的色光会发生色散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光的色散现象可知,a为红光,偏折能力弱,b为紫光,偏折能力强,因此,单色平行光照射同一个凸透镜时,a的焦距比b长,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b为紫光,紫光之外有紫外线,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但热效应弱,不能使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升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0. 一束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产生了如图所示的三束光线,已知∠AOB=∠AOC。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B一定是反射光线
B. AO一定是入射光线
C. 三束光线中OC的能量最大
D. AO和OB两束光线可能同时在水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分一下三种情况分析:
①OA、OB分别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则OC为折射光线;
②OA、OC分别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则OB为折射光线;
③OB、OC分别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则OA垂直于反射面,不成立。
A.由以上分析可知,OB可能是反射光线、可能是折射光线,故A错误;
B.AO一定是入射光线,故B正确;
C.因为入射光线能量最大,所以能量最大的是AO,故C错误;
D.由题意可知,一束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AO是入射光线,在空气中,故D错误。
故选B。
21. 由种子直接繁殖出的桃树结出的桃子叫毛桃,其个小味道又不佳。桃树种植户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这样就能长出好吃的桃子。下列关于这一繁殖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 要想使嫁接过程尽可能成功,接穗上需保留较多的树叶
B. 嫁接成功后,种植户为了增加桃子产量,需要摘除顶芽
C. 为了提高植株的存活率,需要在嫁接时将形成层尽量分开
D. 通过这种繁殖方式,可以获得更多新品种的桃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
2.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
3.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如果摘除顶芽,侧芽会很快就发育成枝条。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顶端优势原理,对作物、果树、花卉等进行整枝、打杈或摘心,调整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发育状况,提高作物和果树产量以及花卉的观赏价值。
【详解】A.要想使嫁接过程尽可能成功,接穗上需保留较少的树叶,以减少接穗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A错误。
B.通常对树干进行打顶处理,目的是抑制顶端优势,让枝条向四周伸展。可见,嫁接成功后,种植户为了增加桃子产量,需要摘除顶芽,B正确。
C.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C错误。
D.嫁接属于无性繁殖,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可见,通过嫁接,不能获得更多新品种的桃子,D错误。
故选B。
22. 正值春日好风光,杭州城里到处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景色宜人,吸引了各处的游客前来游玩。你也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物体为什么会五颜六色?下列针对物体颜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隔着棕色透明墨镜看黄色郁金香,郁金香是黑色的
B. 如果在室外游玩时,需要穿浅色衣服,避免衣服大量吸热
C. 穿白衣服的游客站到红色透明伞下时衣服会呈现红色
D. 西湖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吸收绿色光
【答案】D
【解析】
【详解】A.棕色透明墨镜只能透过棕色光,所以隔着棕色透明墨镜看黄色郁金香,郁金香是黑色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浅色衣服反射光的能力较强,所以在室外游玩时,需要穿浅色衣服,避免衣服大量吸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白衣服能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穿白衣服的游客站到红色透明伞下时衣服会呈现红色,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西湖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反射绿色光,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3. 如图为水稻花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稻花的花粉多而轻,柱头常分叉,能吸引昆虫
B. 由于水稻花的结构,长时间下雨也不会使水稻减产
C. 由图可知,水稻是雌雄同花的植株
D. ①产生的花粉,落到②上时会萌发花柱
【答案】C
【解析】
【分析】1.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外力主要有昆虫和风力。靠昆虫为媒介进行传粉方式的称虫媒,借助这类方式传粉的花,称虫媒花。靠风力传送花粉的传粉方式称风媒,借助这类方式传粉的花,称风媒花。
2.根据雄蕊和雌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的花叫单性花,单性花分为雌花和雄花。
3.题图中:①花药,②柱头,③子房。
【详解】 A.水稻花的花粉多而轻,柱头常分叉,属于风媒花,没有艳丽的颜色或花蜜,通常不能吸引昆虫,A错误。
B.长时间下雨可能会影响花粉的传播和受精过程,从而影响水稻的产量,B错误。
C.由图可知,水稻的花中,具有雄蕊和雌蕊,因此水稻是雌雄同花的植株,C正确。
D.结合题图可知,①花药产生的花粉,落到②柱头上时会萌发花粉管,不是花柱,D错误。
故选C。
24. 现今许多人上街只带手机扫一扫即可完成各项付款。手机扫描二维码时相当于给二维码拍照,识别软件通过二维码颜色深浅来完成并转换数字信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维码各块区域对光的反射能力不同
B.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内才能成清晰的像
C. 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能将接受的光转换成数字信号
D. 当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时,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折射后形成了实像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维码各块区域对光的反射能力不同,因此摄像头识别的图案不同,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清晰的像,B错误,故B符合题意;
C.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是将接受的光转换成数字信号传输信息,C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当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时,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折射后形成了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5. 在科学学习时需要经常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下实验中,对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
A. 将电铃放入真空罩,逐渐将气体抽出,发现听到的声音减弱,推理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实验推理法
B. 在做音叉实验时,观察乒乓球的振动情况来判断音叉是否振动;模型法
C. 探究温度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时,将三颗种子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下;控制变量法
D. 在探究光的性质时,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转换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将电铃放入真空罩,逐渐将气体抽出,发现听到的声音减弱,推理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运用了理想实验推理法,故A正确;
B.在做音叉实验时,观察乒乓球的振动情况来判断音叉是否振动运用了转换法,故B错误;
C.探究温度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时,将三颗种子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下运用了对比法,故C错误;
D.在探究光的性质时,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运用了模型法,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26. 如图1为人类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图2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A]是________________,[C]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2)人胚胎发育主要部位是图2中的[ ]_____________。胎儿依靠______________获得营养物质。
(3)男孩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现象,代表其生殖器官基本成熟。
【答案】 ①. 睾丸 ②. 输卵管 ③. 3子宫 ④. 胎盘 ⑤. 遗精
【解析】
【分析】图1中:A睾丸,B卵细胞,C受精卵,D分娩。
图2中:1是卵巢,2是输卵管,3是子宫,4是阴道。
【详解】(1)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输卵管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结合题图可知:图1中,[A]是睾丸,[C]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输卵管。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可见,人胚胎发育的主要部位是图2中的3子宫,胎儿依靠胎盘获得营养物质。
(3)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在雄性激素的促进下,男性出现遗精,遗精是男性性成熟标志。
27. 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种子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乙中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发育来的。
(2)植物开花后,花粉散落到图丙中①上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在这之后,⑥中的________________会经过一系列的发育变成新植株的幼体。
(3)在丁中,我们所食用的部分是由图丙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发育而来。
(4)在实际生活中,相比于用种子进行培育,花农和果农多采用如图戊的方式进行繁育,请说出这样做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胚芽 ②. 传粉 ③. 受精卵 ④. 子房壁 ⑤. 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⑥. 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
【解析】
【分析】图甲是种子的萌发形成的幼苗:①叶、②茎、③根。
图乙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
图丙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④花药、⑤花丝、⑥胚珠。
图丁中:⑦果皮、⑧种子。
图戊中:代表扦插,是无性生殖。
【详解】(1)雌蕊子房中的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可发育成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种子中的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结合题图可知,图甲中的①是叶,是由图乙中②胚芽发育来的。
(2)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受精卵可发育成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花粉散落到图丙中①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在这之后,⑥胚珠中的受精卵会经过一系列的发育变成新植株的幼体。
(3)结合上述分析和图丁可知,我们所食用的部分是果皮,是由图丙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来。
(4)图戊的繁殖方式是扦插,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用 扦插的方式繁殖,能够使植物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能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
28. 如图甲所示,是某司机在行驶时从倒车镜中看到的情景,为了扩大观察范围,汽车的倒车镜选择________(选填“凹面镜”或“凸面镜”)。若从倒车镜中看到后车A侧的转向灯闪烁,则该司机判断后车准备向___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转向。在图乙和图丙中,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则大卡车是向________(选填“东”或“西”)运动的。
【答案】 ①. 凸面镜 ②. 左 ③. 东
【解析】
【详解】[1]凸面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因此倒车镜选择凸面镜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2]镜中看到后车A侧的转向灯闪烁,A为汽车的左侧,则说明后方车准确向左转向。
[3]由乙图变为丙图,大卡车在小轿车的后方,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东运动的。
29. 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空气泡下方处较______(选填“亮”或“暗”),这是因为太阳光射向空气泡和水如同射向______透镜一样,出射光线会______(选填“发散”或“会聚”)。
【答案】 ①. 暗 ②. 凹 ③. 发散
【解析】
【分析】
【详解】[1][2][3]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在气泡的下面对应的位置较暗。
30. 现在网络发达,各项电子工具的传播广泛,有同学没有注意保护眼睛,导致视力下降。
(1)近视时成像情况如图甲所示,那么同学们近视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2)全飞秒近视手术应用了新一代近视矫正技术。如图乙所示,削去眼角膜上的一部分组织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镜,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3)用全飞秒近视手术矫正视力后,以下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物体成像的位置
B.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
C.经过眼球折光系统所成像的性质
【答案】 ①. 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强 ②. 晶状体曲面过大 ③. 凹透镜 ④. B
【解析】
【详解】(1)[1][2]图甲中,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强或晶状体的曲面过大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2)[3]全飞秒近视手术,在眼角膜上削去一部分并 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形成一个凹透镜,由于凹 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4]用全飞秒近视手术矫正视力后,像成在视网 膜上,物体成像的位置不变,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变大,经过眼球折光系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的性质不变,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三、作图题(共8分,每小题2分)
31. 请按照要求作图:请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先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为法线,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为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32. 如图所示,河里C处有一条小鱼,人眼在A处看见该鱼的位置为B处,请你画出眼睛位于A处看见河里小鱼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连接眼睛A和鱼的像B,与分界面有一个交点O,即为折射点,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的位置,再根据在B的下方,确定鱼的位置C,如图所示:
33. 图中为物体AB的像A'B',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作出A'、B'两点的对称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如下图所示:
34. 请在图中画出光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凹透镜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平行光线同侧的虚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作图如下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35. 入春以来,降雨量比较多,小洲发现刚成熟不久还未进行收割的水稻在穗上就已经发芽了,极大的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小洲和几名同学一起做了以下实验:
①收集资料后,小洲发现水稻穗发芽的原因是由于水稻穗部湿度过大,湿度反应的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越高。
②小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她通过控制烧杯中的水量使得密封容器中的湿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她将400颗新鲜水稻种子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的湿度中,观察其发芽情况:
③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1)表中A组种子起到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在其他组水稻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是________。
(2)为什么小洲要采用多颗种子进行实验?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比以上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
(4)小洲认为,水稻穗上发芽的原因只与空气湿度有关,由此你认为小洲设计的实验有无可改进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对照 ②. 胚乳 ③. 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④. 水稻在穗上发芽和湿度有关,而且在湿度为70%时,水稻的发芽率最高 ⑤. 小洲设计的实验有可改进的地方,应考虑除空气湿度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因素,如温度、光照等,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变量实验
【解析】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能够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该实验中,唯一变量是湿度,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可见,表中A组种子(湿度0%)起到的作用为对照。
水稻种子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子叶只有一片,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主要储存于稻谷中的胚乳中。因此,在其他组水稻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是胚乳。
(2)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的数量要多,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可见,小洲要采用多颗种子进行实验是为了: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组比较,能得出的结论是:水稻在穗上发芽和湿度有关,而且在湿度为70%时,水稻的发芽率最高。
(4)虽然小洲的实验聚焦于湿度对水稻穗发芽的影响,但在自然界中,种子发芽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温度、光照等。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水稻穗上发芽的原因,实验设计应该更加完善,引入这些变量,并进行这些变量进行对照实验。
36. 小洲在实验室中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下面是她做的一些操作。
(1)如图甲所示,小洲在实验室中随机拿取了一个凸透镜,她将凸透镜放到光具座上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调节光屏位置后,上面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2)小洲继续进行实验中,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则C蜡烛在光屏上成像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_______;
(3)小洲经过不断移动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后,若她将蜡烛和屏的位置进行调换,则光屏上__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4)小洲做完实验后,另一个同学小芳重新将实验仪器进行了组装,她将蜡烛放在如图乙中C的位置,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屏上找到像的位置,请你提出一个可能的原因。________;
(5)请指出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答1点)
【答案】 ①. 10.0cm ②. 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 投影仪 ④. 能 ⑤. 有可能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无法成在光屏上 ⑥. 蜡烛燃烧过程中变短,像偏离光心
【解析】
【详解】(1)[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2][3]乙图中蜡烛C处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投影仪就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
(3)[4]凸透镜成清晰的像之后,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能看到清晰的像,因为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5]实验中图乙中C的位置,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屏上找到像的位置,可能的原因是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无法成在光屏上。
(5)[6]随实验时间的增长,蜡烛的高度逐渐变短,所成的像会偏离光心。
37. 小洲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为探究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洲选择了一支_____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这种确定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洲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棋子,其都在玻璃板中有两个像,一个较亮、另一个较暗。如图甲所示,则较亮的像是光线经________________(选填“MM'”或“NN'”)面反射形成的;
(3)经过改进后,在找准像的位置后,小洲在白纸上标记出a、b、c三点,如图乙所示;她应分别测出________________(选填“a、b”或“b、c”或“a、c”)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比较;
(4)如图所示,若小洲想要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关系,则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未点燃 ②. 等效替代法 ③. MM′ ④. a、c ⑤. D
【解析】
【详解】(1)[1][2]如果点燃玻璃板后方的蜡烛,平面镜则因为光太亮而不易分清镜中的烛焰是像的烛焰还是对面蜡烛的烛焰,难以确定像的位置,从而对实验造成影响,所以实验过程中对面的蜡烛不需要点燃,故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2)[3]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前面的玻璃MM′表面反射的光较多成的像较亮,后面的玻璃NN′表面由于光的反射后,物体反射的光减弱,故成的像较暗。
(3)[4]由图知道,要分别测出物体和像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物体和像的两端位置对应作比较,则应分别测出 a、c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
(4)[5]由图知道,四个模型分别为A、X、I、S,从模型上看,只有S左右不同,而A、X、I左右相同,所以当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模型A、X、I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只有S左右不同,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五、解答题(共1题;共8分,35题2分,36题6分)
38. 如图所示,当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以同样的角度对着黑板和大理石照射时,发现黑板上出现的光斑明显比光滑的大理石墙面上的光斑明亮。请根据所学知识对此现象进行合理地解释和分析。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用激光笔对着黑板照射时,发生的是漫反射;当他用相同的角度对着光的滑大理石墙面照射时,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由于漫反射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更多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中,所以黑板上出现的光斑明显比光滑的大理石墙面上的光斑明亮。
39. 超速和酒驾是目前最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两个原因。为了安全驾驶,需严禁酒驾和超速行为。杭州市区内设置道路最高限速为60km/h。有一个司机在驾车前行时,突然发现前方120m处有摄像头。司机从发现摄像头到踩刹车减速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有无超速?
(2)摄像头测速原理为判断车辆经过测速范围内的时间,行车记录仪显示该车减速后经过摄像头时的速度为54km/h,若该车经过测速区间的时间为1.2s,则该摄像头的测速范围为多少米?
【答案】(1)超速;(2)18m
【解析】
【详解】解:(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
故汽车制动前的速度超速。
(2)经过摄像头时的速度为54km/h=15m/s,该摄像头的测速范围路程为
答:(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有超速;
(2)该摄像头的测速范围为18m。时间
分组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A组种子(湿度0%)
0
0
0
0
0
0
B组种子(湿度50%)
0
0
0
3
10
12
C组种子(湿度70%)
0
0
5
16
46
80
D组种子(湿度90%)
0
0
0
1
7
14
2024年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二模科学试卷和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二模科学试卷和答案,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卷,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分析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