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 实践出真知 创新增才干第7课 实践出真知教案
展开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第一个“阅读与思考”:袁隆平培育高产杂交水稻
(1)设计意图该“阅读与思号”通过袁隆平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背景、实践与成就,创设情
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选用杂交水稻培育过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具行典型性,袁隆平更具榜样性,另外学生对袁隆平及其主要贡献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对材料的理解。
(2)操作建议:该案例可以作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目的导入案例使用,也可以作为主体案例贯穿本目教学。本案例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袁隆平开始杂交水稻研究的国情背景;第二部分对当时关于杂交水稻的普遍认知与袁隆平的实践结果进行了比较;第三部分介绍袁隆平进一步开展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与成果。案例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对引导学生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很有启发性。课堂使用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教学:第一,布置课前任务。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开展一些调查活动,例如,查阅袁隆平和团队进行高产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的具体事例,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搜集我国水稻种植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亩产情况以及杂交水稻技术传播到了哪些国家。第二,课堂介绍人物事迹。可以播放有关袁隆平的视频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对袁隆平的事迹进行简要介绍:袁隆平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第三,带着问题阅读分析材料。该材料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可以围绕“袁隆平通过实验培育
出高产杂交水稻的经历”设计如下问题:袁隆平为什么要选择做杂交水稻研究?袁隆平是怎样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他的研究成果有什么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第四,归纳总结,导入本课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指出这些问题从哲学层面上看,涉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从而导入正文讲解。
(3)问题解析:袁隆平通过实验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可能会从爱国情怀、敬业精神等多种角度理解这一问题,教师应当给予肯定。同时,结合学生回答,注意引导学生从实践与认识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教学中可参考如下分析: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时国家亟待解决温饱问题,这给农业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问题与要求,推动科研工作者进行新的探索研究。这体现了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袁隆平和团队成员常年的杂交种植研究是杂交水稻育种认知的来源。第三,袁隆平团队经过杂交种植研究,发现水稻中一些杂交组合有育种优势,这不同于当时人们的普遍认识。袁隆平团队最终成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证实了自己认识的正确性,这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袁隆平团队就是这样通过实践检验,不断发展和完善关于杂交水稻的认识。第四,袁隆平团队的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为解决中国和全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袁隆平团队将获得的正确认识用于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综上所述,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是认识的基础,同时,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4)注意事项:教学中注意挖掘袁隆平及其团队的榜样示范作用,并落脚在培育学生的政治认
同、职业精神、健全人格等学科核心素养上。做课堂导入案例使用时,教师并不需要全面分析出以上所有角度,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多从哲学层面思考、从而导入实践与认识关系的教学。
2.第一个“相关链接”:实践的基本类型和个人获得知识的两个部分
(1)设计意图:该“相关链接”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进行了拓展解读,进一步闻释了人类认识的来源和个人获得知识的两个部分。
(2)操作建议:第一,设疑引思。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有同学认为:“我坐在教室里
学习是通过书本和教师讲解获得知识,并没有去亲身实践。因此、认识的产生可以离开实践。”第二、阅读材料,讨论交流。可以小组先讨论,再全班发言。第三,教师讲解,深化理解。要讲清楚两点:首先、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有三种基本类型,即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可以进一步提问:袁隆平团队的实践活动属于哪一种类型。其次,认识的来源和获得知识的两个部分要加以区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个人获得知识的两部分。一个人的多数知识来自间接经验,是从他人传授以及书本、网络等媒介获得的。但就知识的本源来说,任何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最终都来源于实践。
(3)注意事项:在学习第二框第二目“知行合一”中谈到的“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时,可再回顾此“相关链接”内容。
3.第二个“相关链接”:李四光“让事实说话”
(1)设计意图:该“相关链接”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予以事例佐证。对于西方学者断言的“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认识,李四光“让事实说话”一通过科考实践搜集了翔实的证据,推翻了西方学者的错误认识。该案例具有典型性,同时,这一案例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操作建议:第一,创设情境,阅读讨论。教师或学生可以介绍材料内容的时代背景、人物事
迹,激发爱国情怀,可以对材料提出相关问题,例如,李四光是如何用事实“说话”的?李四光用事实说明了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资料,进行讨论回答,挖掘其中蕴含的哲理。第二、联系自身,指导生活。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身边事例展开思考,例如,在专业学习中,你是否有和其他人观点不同的时候,你是如何解决的?你有没有“让事实说话”?李四光“让事实说话”的事迹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从而引导学生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运用到学习与生活中,学以致用。第三,教师点拨,总结提升。实践为什么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明确三点:一是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足否相符;二是认识本身不能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作为认识的对象也不可能回答人的认识是否同它相符的问题;三是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把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的特性,这个特性使得实践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启思导行”:“知行合一 助成”交流分会
(1)设计意图:该栏目结合专业实践开展课堂交流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关系、从而对本框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反思,学以致用,并在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中,能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统一起来,知行合一、学用相长。
(2)操许建议:由于该交流分享会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密切和关,建议思政课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合作进行,如果能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开展并辅以一个实际的专业实:操项目,则更加具有实效性和说服力、也能有力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如条件不具备,可以在某门专业实操活动前将表格发给学生,在实操活动结束后进行填写。建议分三个步骤进行教学:第一步,专业实操活动前准备。教师通过与班主任、专业教师、学生交谈或问卷填写等途径,提前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操状况。和专业教师配合,在某个难度比较大的专业实训项目开始前将表格发给学生,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有关问题。第二步,进行专业实操。学生进行专业实操时,思政课教师可以进入相关课堂,观察学生的实操情况,特别要关注实操中遇到困难的同学怎么解决困难,专业教师如何带助他们解决困难,也可提示学生从专业理论课堂、课本、专业教师、同伴等多种渠道寻求解决方案。第三步,回到思政课堂完成表格填写、分组讨论交流。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用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要求进行思考。可以设置一些引导问题,如你的专业实操活动是在什么专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在专业实
操活动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或问题?你有什么解决方案?对比一下专业实操活动前后你对有关专业内容的认识,你觉得有什么提升与深化?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操活动的关系?等等。第四步,小结提升。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积极实践,坚持做中学、学中做,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3)问题解析:略。
先让学生分组进行填写,教师再规范引导。
活动:简明扼要描述参加了什么具体的专业实操活动,建议按照“在学习了····专业理论课后、我到····进行了·····专业实操活动”的句式进行描述,明确实践活动是在认识指导下进行的,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过程。困难或问题:简明扼要描述遇到的困难或问题。
解决方案:简明扼要描述如何解决,解决问题的方向可以是再重新学习相关的理论,加深
理解、纠正错误认识;可以是在实践中继续锻炼能力,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学用相长;可以是向专业教师请教或同伴互助(从专业教师或同伴处得到传授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
总结提升:从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要求方面进行总结提升,指导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提高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增长才干。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12课 实现人生价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a href="/zz/tb_c403725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2课 实现人生价值教案设计</a>,共8页。
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3课 追求人生理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a href="/zz/tb_c403723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课 追求人生理想教学设计</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第7课 实践出真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a href="/zz/tb_c403724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7课 实践出真知教学设计</a>,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