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佛山S6高质量发展联盟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4佛山S6高质量发展联盟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佛山S6高质量发展联盟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学学科
本试卷共8页,25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原核细胞为无丝分裂
B. 人体肌细胞中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通常需要表达
C. 老年人皮肤上长出的“老年斑”与相关酶活性降低相关
D. 染色体两端的端粒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
2. 如图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有丝分裂的时间顺序为⑤→③→④→②
B. 时期①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 时期③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清晰的染色体和赤道板
D. 时期④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3. 下列关于细胞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坏死是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方式
B. 细胞凋亡是受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死亡
C. 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坏死完成的
D. 机体内激烈的细胞自噬,不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4.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待豌豆花开放后除去母本所有的雄蕊
B. 豌豆的子叶黄色与花瓣红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C. 孟德尔采用豌豆自交实验检验他的假说正确与否
D. 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5. 后人根据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和解释,归纳出分离定律。下列图示能够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6.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普遍性,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在动植物育种和医学实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杂合的红花豌豆自交产生红花:白花=3:1的后代可用分离定律解释
B. 可用自由组合定律预测基因型为WwDd的南瓜测交后代的表型及其概率
C. 在杂交育种中,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可将两亲本不同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
D. 一个白化病患者的父母正常,根据分离定律可知,患者的父母一定是杂合子
7. 如图为某哺乳动物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细胞有两个四分体,含有8个姐妹染色单体
B. 图乙所示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 图丙所示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图丁所示细胞无同源染色体
D. 若丁为丙的子细胞,则丁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8. 如图表示某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9. 生物学家摩尔根潜心研究果蝇遗传问题,果蝇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相对性状来看,果蝇的白眼是隐性性状
B. 白眼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 若将F2中红眼果蝇相互交配,后代红眼:白眼=3:1
D. 该果蝇杂交实验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供了实验证据
10. 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的红绿色盲的基因型有5种,色觉表型有2种
B. 控制红绿色盲遗传病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C. 人群中男性患红绿色盲的比例远大于女性
D. 某色盲患者,其母亲一定含色盲基因,其父亲色觉一定正常
11. 下列关于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中控制变量采用了“减法原理”
B.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物质
C. 用RNA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液就失去了转化活性
D. 用胰蛋白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液转化活性不受影响
12. 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不能进入细胞的认知而选择实验材料
B. 基于噬菌体中仅蛋白质含有硫、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的认知而采用同位素标记法
C. 两组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在新形成的部分噬菌体中都会检测到放射性
D. 两组实验结果表明,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细菌的DNA遗传的
13. 某同学构建一个核酸单链模型,现有代表5种碱基的塑料片共7个,其中A、C、G各有1个,U和T各有2个。五碳糖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有7个,其他的构建材料均充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构建的RNA单链最多含有4个核糖核苷酸
B. 构建的DNA单链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 构建RNA单链时应选择A、C、G、T和核糖
D. 构建DNA单链时最多要耗费化学键材料4个
14. 将DNA双链都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分裂4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的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核
B. 被14N标记ATP为大肠杆菌细胞分裂提供原料
C. 含有15N的大肠杆菌占全部大肠杆菌的比例为1/8
D. 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为7/8
15. 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一定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 染色体是由基因和DNA组成,是基因主要载体
C. 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D. 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16. 某基因型为AaXBY(只显示部分染色体)的果蝇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细胞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甲的染色体正在分离,且移向细胞两极的均为形态互不相同的5条染色体,已知该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一次染色体分离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甲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
B. 细胞甲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XBY或AXBY
C. 细胞甲产生的全部子细胞都不含同源染色体
D. 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全部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均异常
17. 科学家通过体外诱导成纤维细胞,获得了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称为iPS细胞。该细胞能够“转化”为各种类型的动物体细胞,其培养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成纤维细胞iPS细胞胰岛细胞、神经元、肠上皮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血细胞等各种细胞
A. iPS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 成纤维细胞与胰岛细胞形态结构不同,说明两细胞所含遗传物质不同
C. 在体外培养环境,成纤维细胞的分化状态一直保持不变
D. 由iPS细胞能培育出各种体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18. 马的毛色有栗色(B)和白色(b)两种,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产1匹马驹。现有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M,为鉴定M的基因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一匹白色母马,产生了一匹白色马驹,说明M为纯合子
B. M×一匹白色母马,产生了一匹栗色马驹,说明M为纯合子
C. M×一匹栗色母马,产生了一匹白色马驹,说明M为杂合子
D. M×一匹栗色母马,产生了一匹栗色马驹,说明M为纯合子
19. 人类性染色体上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Ⅰ片段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B. Ⅱ片段上的基因能发生互换
C. 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
D. 性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能控制性别
20. 果蝇的灰身基因(B)对黑身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基因(W)对白眼基因(w)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纯合黑身红眼雌蝇与一只纯合灰身白眼雄蝇杂交得F1,F1再自由交配得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F1中雌雄果蝇均为灰身红眼
B. F1中雄果蝇的基因B、W来自父本
C. F2中黑身白眼果蝇所占比例为1/16
D. F2灰身红眼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2/9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
21. 果蝇的长翅与短翅由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与白眼是由等位基因R/r控制。两只果蝇杂交,F1雌果蝇中长翅红眼:长翅白眼:短翅红眼:短翅白眼=6:0:2:0,雄果蝇中长翅红眼:长翅白眼:短翅红眼:短翅白眼=3:3:1:1。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红眼遗传方式是____,等位基因A/a位于____染色体上。
(2)F1的长翅红眼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一只基因型为AaXRY的果蝇产生了基因型为AaXR的精细胞,在此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____期。
(3)一只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长翅白眼果蝇杂交,后代雌果蝇中长翅白眼占比为3/8,由此推断亲本长翅红眼的基因型是____。
22. 图示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____(填序号),细胞③的名称为____。
(2)若图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数、DNA数和染色单体数的变化,则a代表____。图甲中细胞②对应图乙中的____(填序号)。
(3)图丙中,AB时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
23. “端稳中国碗,装满中国粮”,二倍体作物M的品系甲有抗虫、高产等多种优良性状,但甜度不高。为了改良品系甲,增加其甜度,科研人员进行如下杂交育种。在种质资源库中选取乙、丙两个高甜度的品系,用三个纯合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乙品系甜味基因与丙品系的甜味基因属于____(“等位”或“非等位”)基因,判断依据是____。
(2)组合①中,F2中不甜植株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
(3)若甲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则乙品系和丙品系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则组合③中,F1的基因型为____,F2中甜味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
24. DNA两条单链的碱基数量关系是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下图是DNA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④表示____,图中左边的单链碱基序列为5'—____—3'。
(2)已知双链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C+G)/(C+G+A+T)=m,则双链DNA分子中(A+T)/(C+G+A+T)比值为____。如果DNA分子一条链中C占16%,互补链中的C占22%,则在整个DNA分子中C占____。
(3)DNA复制过程中,需要的酶有____,DNA复制的意义是____。
25. 某研究小组在南极冰层中发现一种全新的病毒,为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做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取健康且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小白鼠若干,随机均分成四组,编号分别为A、B、C、D。
②将下表补充完整,并将配制溶液分别注射入小白鼠体内。
③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各组小白鼠的发病情况。
(2)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说明D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②___,说明___。
(3)若该病毒遗物物质为DNA,则其彻底水解产物有___种。组合
亲本
F1表型
F2表型
①
甲×乙
不甜
1/4甜、3/4不甜
②
甲×丙
甜
3/4甜,1/4不甜
③
乙×丙
甜
13/16甜、3/16不甜
组别
A
B
C
D
注射溶液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RNA酶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___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
___
2023—2024学年下学期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
高一年级期中联考试卷
生物学学科
本试卷共8页,25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增殖方式有丝分裂,原核细胞为无丝分裂
B. 人体肌细胞中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通常需要表达
C. 老年人皮肤上长出的“老年斑”与相关酶活性降低相关
D. 染色体两端的端粒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在个体发育中,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衰老可能是由于自由基的产生导致的,也可能是端粒DNA序列缩短导致的。
【详解】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原核细胞通过二分裂进行增殖,A错误;
B、人体肌细胞中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不表达,B错误;
C、老年人皮肤上长出的“老年斑”与细胞内色素积累相关,C错误;
D、染色体两端的端粒受到损伤,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可能会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D正确。
故选D。
2. 如图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有丝分裂的时间顺序为⑤→③→④→②
B. 时期①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 时期③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清晰的染色体和赤道板
D. 时期④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图中①表示分裂间期,②表示分裂末期,③表示分裂中期,④表示分裂后期,⑤表示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图中有丝分裂的时间顺序为⑤→③→④→②,A正确;
B、时期①(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
C、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C错误;
D、时期④(后期)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D正确。
故选C。
3. 下列关于细胞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坏死是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方式
B. 细胞凋亡是受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死亡
C. 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坏死完成的
D. 机体内激烈的细胞自噬,不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
【详解】A、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方式,坏死是细胞非正常死亡,A错误;
B、细胞凋亡是受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死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B正确;
C、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凋亡完成的,C错误;
D、机体内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D错误。
故选B。
4.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待豌豆花开放后除去母本所有的雄蕊
B. 豌豆的子叶黄色与花瓣红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C. 孟德尔采用豌豆自交实验检验他的假说正确与否
D. 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答案】D
【解析】
【分析】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发现F2都是3:1的分离比;揭示实验现象时孟德尔提出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提出假说,依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假说能解释自交实验,但是否成立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最终得出结论。
【详解】A、对母本除去未成熟花所有的雄蕊,即去雄,A错误;
B、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豌豆的子叶黄色与花瓣红色不是一对相对性状,B错误;
C、孟德尔采用豌豆测交实验检验他的假说正确与否,C错误;
D、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D正确。
故选D。
5. 后人根据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和解释,归纳出分离定律。下列图示能够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图③中Dd是杂合子,含有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等位基因分离产生D和d两种配子,比例为1: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普遍性,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在动植物育种和医学实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杂合的红花豌豆自交产生红花:白花=3:1的后代可用分离定律解释
B. 可用自由组合定律预测基因型为WwDd的南瓜测交后代的表型及其概率
C. 在杂交育种中,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可将两亲本不同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
D. 一个白化病患者的父母正常,根据分离定律可知,患者的父母一定是杂合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杂合的红花豌豆自交产生红花:白花=3:1的后代可用分离定律解释,A正确;
B、可用自由组合定律预测基因型为WwDd的南瓜测交后代的表型及其概率,B正确;
C、在杂交育种中,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将两亲本不同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培养所需要的优良品种,C错误;
D、一个白化病患者的父母正常,根据分离定律可知,患者的父母一定是杂合子,D正确。
故选C。
7. 如图为某哺乳动物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细胞有两个四分体,含有8个姐妹染色单体
B. 图乙所示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 图丙所示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图丁所示细胞无同源染色体
D. 若丁为丙的子细胞,则丁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甲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图乙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丁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详解】A、图甲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为有丝分裂前期,无四分体,A错误;
B、图乙为有丝分裂后期,其特征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错误;
C、图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故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图丁细胞无同源染色体,C正确;
D、若丁为丙的子细胞,则丁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D错误。
故选C。
8. 如图表示某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来自一个精原细胞的精细胞基因组成相同或互补,根据这一点可以判断①④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②⑥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③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⑤来自一个精原细胞,故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 生物学家摩尔根潜心研究果蝇遗传问题,果蝇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相对性状来看,果蝇的白眼是隐性性状
B. 白眼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 若将F2中红眼果蝇相互交配,后代红眼:白眼=3:1
D. 该果蝇杂交实验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供了实验证据
【答案】C
【解析】
【分析】亲本红眼和白眼杂交,子代全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A、从相对性状来看,F1均为红眼,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性状,白眼是隐性性状,A正确;
B、白眼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若红眼和白眼受B/b控制,将F2中红眼(XBXB、XBXb、XBY)果蝇相互交配,后代白眼的比例为1/2×1/4=1/8,后代红眼:白眼=7:1,C错误;
D、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供了实验证据,D正确。
故选C。
10. 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的红绿色盲的基因型有5种,色觉表型有2种
B. 控制红绿色盲遗传病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C. 人群中男性患红绿色盲的比例远大于女性
D. 某色盲患者,其母亲一定含色盲基因,其父亲色觉一定正常
【答案】D
【解析】
【分析】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
【详解】A、人的红绿色盲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Xb、XBY、XbY,5种,色觉表型有2种(正常和色盲),A正确;
B、控制红绿色盲遗传病的基因(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位于细胞核中)遵循分离定律,B正确;
C、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中男性患红绿色盲(只要带有隐性致病基因就患病)的比例远大于女性,C正确;
D、某色盲患者(XbXb或XbY),其母亲一定含色盲基因,其父亲色觉可能正常,也可能患色盲,D错误。
故选D。
11. 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中控制变量采用了“减法原理”
B.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C. 用RNA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液就失去了转化活性
D. 用胰蛋白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液转化活性不受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将细胞提取物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出现了S型活细菌。然后,他们对细胞提取物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后再进行转化实验,结果表明分别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用DNA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就失去了转化活性。
【详解】A、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进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
B、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B正确;
C、用RNA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液转化活性不受影响,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液就失去了转化活性,C错误;
D、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细胞的提取物,会使DNA失去作用,导致细菌失去转化的特性,用胰蛋白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液转化活性不受影响,D正确。
故选C。
12. 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不能进入细胞的认知而选择实验材料
B. 基于噬菌体中仅蛋白质含有硫、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的认知而采用同位素标记法
C. 两组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在新形成的部分噬菌体中都会检测到放射性
D. 两组实验结果表明,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细菌的DNA遗传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对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更具说服力的实验,即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其实验步骤是: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基于两组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不能进入细胞,A错误;
B、基于噬菌体中仅蛋白质含有硫、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的认知而采用同位素标记法,B正确;
C、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组别,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不能检测到放射性,C错误;
D、两组实验结果表明,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噬菌体的DNA遗传的,D错误。
故选B。
13. 某同学构建一个核酸单链模型,现有代表5种碱基的塑料片共7个,其中A、C、G各有1个,U和T各有2个。五碳糖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有7个,其他的构建材料均充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构建的RNA单链最多含有4个核糖核苷酸
B. 构建的DNA单链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 构建RNA单链时应选择A、C、G、T和核糖
D 构建DNA单链时最多要耗费化学键材料4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脱氧核糖组成。由于构成DNA的含氮碱基有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因而脱氧核苷酸也有四种。
【详解】A、根据题意“五碳糖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有7个”可知,构建的RNA单链最多含有4个核糖核苷酸,A正确;
B、构建的DNA单链只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
C、构建RNA单链时应选择A、C、G、U和核糖,C错误;
D、构建DNA单链时最多要耗费化学键材料7个,D错误。
故选A。
14. 将DNA双链都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分裂4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的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核
B. 被14N标记ATP为大肠杆菌细胞分裂提供原料
C. 含有15N的大肠杆菌占全部大肠杆菌的比例为1/8
D. 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为7/8
【答案】C
【解析】
【分析】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新形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DNA分子复制又称为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所需原料为4种脱氧核苷酸。
【详解】A、大肠杆菌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无细胞核,A错误;
B、培养液中用14N标记的是4种脱氧核苷酸,B错误;
CD、DNA双链都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分裂4次,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及细胞分裂过程可推知,共产生的24=16个DNA分子分别存在于16个大肠杆菌的细胞中;在这16个DNA分子,有2个DNA分子的1条链含有15N、另1条链含有14N,其余的14个DNA分子的2条链都含14N,因此含有15N的大肠杆菌占全部大肠杆菌的比例为2/16=1/8,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为100%,C正确,D错误。
故选C。
15. 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一定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 染色体是由基因和DNA组成,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 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D. 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答案】D
【解析】
【分析】1、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2、萨顿运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或RNA片段,A错误;
B、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B错误;
C、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错误;
D、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D正确。
故选D。
16. 某基因型为AaXBY(只显示部分染色体)的果蝇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细胞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甲的染色体正在分离,且移向细胞两极的均为形态互不相同的5条染色体,已知该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一次染色体分离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甲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
B. 细胞甲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XBY或AXBY
C. 细胞甲产生的全部子细胞都不含同源染色体
D. 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全部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均异常
【答案】D
【解析】
【分析】果蝇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雄果蝇细胞内含有三对常染色体和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因此雄性果蝇的体细胞内含有五种形态的染色体。
【详解】AB、已知该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一次染色体分离异常,且细胞甲移向每一极的都有形态互不相同的5条染色体,因此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该细胞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减数分裂Ⅰ后期X、Y这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因此细胞甲中同时含有X和Y两条染色体,所以细胞甲的基因型为AAXBXBYY或aaXBXBYY,AB错误;
C、细胞甲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含有X和Y染色体,这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其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
D、由于减数分裂异常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因此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全部配子的染色体数目都异常,D正确。
故选D。
17. 科学家通过体外诱导成纤维细胞,获得了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称为iPS细胞。该细胞能够“转化”为各种类型的动物体细胞,其培养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成纤维细胞iPS细胞胰岛细胞、神经元、肠上皮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血细胞等各种细胞
A. iPS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 成纤维细胞与胰岛细胞形态结构不同,说明两细胞所含遗传物质不同
C. 在体外培养环境,成纤维细胞的分化状态一直保持不变
D. 由iPS细胞能培育出各种体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干细胞的分类:
1)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
2)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
3)专能干细胞:只能向一种或两种密切相关的细胞类型分化。如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各类神经细胞,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等各类血细胞。
【详解】A、iPS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错误;
B、成纤维细胞与胰岛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B错误;
C、在体外培养环境,成纤维细胞的分化状态可以改变,转变为未分化状态,C错误;
D、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iPS细胞可培育出各种体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故选D
18. 马的毛色有栗色(B)和白色(b)两种,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产1匹马驹。现有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M,为鉴定M的基因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一匹白色母马,产生了一匹白色马驹,说明M为纯合子
B. M×一匹白色母马,产生了一匹栗色马驹,说明M为纯合子
C. M×一匹栗色母马,产生了一匹白色马驹,说明M为杂合子
D. M×一匹栗色母马,产生了一匹栗色马驹,说明M为纯合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鉴定动物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采用测交的方法,即选择该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若后代全是栗色马,则可能是纯合子;若后代白色马:栗色马=1:1,则M是杂合子。
【详解】A、栗色公马M的基因型为BB或Bb,M×一匹白色母马(bb),产生了一匹白色马驹(bb),说明M为杂合子,A错误;
B、M×一匹白色母马,产生了一匹栗色马驹,M的基因型为BB或Bb,B错误;
C、M×一匹栗色母马,产生了一匹白色马驹,说明M为杂合子,C正确;
D、M×一匹栗色母马,产生了一匹栗色马驹,M的基因型为BB或Bb,D错误。
故选C。
19. 人类性染色体上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Ⅰ片段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B. Ⅱ片段上的基因能发生互换
C. 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
D. 性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能控制性别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I片段上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同源区段Ⅱ上存在等位基因,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减数分裂时该染色体片段位置可发生交叉互换;Ⅲ片段是位于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Y遗传,患病者全为男性。
【详解】A、Ⅰ片段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该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A正确;
B、Ⅱ片段为X、Y的同源区段,该片段上的基因在同源染色体联会能发生互换,B正确;
C、Ⅲ片段是Y染色体特有的区段,是伴Y遗传病,患者都是男性,C正确;
D、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并非都能控制性别,但其遗传往往与性别相关联,如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不控制性别,D错误。
故选D
20. 果蝇的灰身基因(B)对黑身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基因(W)对白眼基因(w)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纯合黑身红眼雌蝇与一只纯合灰身白眼雄蝇杂交得F1,F1再自由交配得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F1中雌雄果蝇均为灰身红眼
B. F1中雄果蝇的基因B、W来自父本
C. F2中黑身白眼果蝇所占比例为1/16
D. F2灰身红眼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2/9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干分析:亲本的基因型是bbXWXW、BBXw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BbXWY、BbXWXw。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亲本为bbXWXW×BBXwY,F1为BbXWXw、BbXWY,即F1中雌雄果蝇均为灰身红眼,A正确;
B、结合第一小问可,F1中雄果蝇的基因B来自父本,基因W来自母本,B错误;
C、F1中雌雄果蝇杂交,即BbXWXw×BbXWY,F2中黑身白眼果蝇bbXwY所占比例为=1/16,C正确;
D、F2灰身红眼果蝇(B-XW-)中纯合子(BBXWXW、BBXWY)的比例为()×()=2/9,D正确。
故选B。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
21. 果蝇的长翅与短翅由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与白眼是由等位基因R/r控制。两只果蝇杂交,F1雌果蝇中长翅红眼:长翅白眼:短翅红眼:短翅白眼=6:0:2:0,雄果蝇中长翅红眼:长翅白眼:短翅红眼:短翅白眼=3:3:1:1。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红眼遗传方式是____,等位基因A/a位于____染色体上。
(2)F1的长翅红眼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一只基因型为AaXRY的果蝇产生了基因型为AaXR的精细胞,在此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____期。
(3)一只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长翅白眼果蝇杂交,后代雌果蝇中长翅白眼占比为3/8,由此推断亲本长翅红眼的基因型是____。
【答案】(1) ①.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②. 常
(2) ①. 2/9 ②. 减数分裂Ⅱ后
(3)AaXRXr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分裂Ⅰ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分裂Ⅰ: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分裂Ⅱ: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小问1详解】
根据F1果蝇表型及比例分析,雌果蝇中长翅:短翅=3:1,雄果蝇中长翅:短翅=3:1,与性别无关,说明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眼色与性别相关联,红眼对白眼显性,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红眼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小问2详解】
根据(1)的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XRXr、AaXRY,F1为(3A-+aa)(XRXR+XRXr+XRY+XrY),长翅红眼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3×2/3=2/9。一只基因型为AaXRY果蝇产生了的基因型为AaXR的精细胞,在此过程中,减数分裂Ⅰ时等位基因A/a没有分离,等位基因A/a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小问3详解】
一只长翅白眼果蝇与一只长翅红眼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长翅白眼占3/8=3/4×1/2,由于子代中雌果蝇出现白眼,因此亲本基因型只能为AaXRXr×AaXrY,故亲本长翅红眼的基因型是AaXRXr。
22. 图示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____(填序号),细胞③的名称为____。
(2)若图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数、DNA数和染色单体数的变化,则a代表____。图甲中细胞②对应图乙中的____(填序号)。
(3)图丙中,AB时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
【答案】(1) ①. ① ②. 次级卵母细胞
(2) ①. 染色体 ②. ②
(3) ①. DNA分子的复制 ②. 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小问1详解】
图甲中细胞①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③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处在减数分裂Ⅱ的后期,该细胞的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
【小问2详解】
染色单体会随着着丝粒的分开而分离,所以存在0的时期,据图乙可知,b表示染色单体,当染色单体存在时,DNA分子的数目等于染色单体的数目,当染色单体不存在时,DNA分子的数目等于染色体的数目,所以图乙中a表示染色体,c表示DNA分子。图甲中细胞②同源染色体分离,存在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DNA数目:染色单体数=4:8:8,所以对应图乙中的②。
【小问3详解】
图丙中,AB时段可表示细胞分裂的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分裂Ⅰ的间期,进行的DNA的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数目由2变为1。
23. “端稳中国碗,装满中国粮”,二倍体作物M的品系甲有抗虫、高产等多种优良性状,但甜度不高。为了改良品系甲,增加其甜度,科研人员进行如下杂交育种。在种质资源库中选取乙、丙两个高甜度的品系,用三个纯合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乙品系甜味基因与丙品系的甜味基因属于____(“等位”或“非等位”)基因,判断依据是____。
(2)组合①中,F2中不甜植株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
(3)若甲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则乙品系和丙品系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则组合③中,F1的基因型为____,F2中甜味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
【答案】(1) ①. 非等位 ②. 组合③中F2的分离比符合“9:3:3:1”的变式,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2)甜:不甜=1:5
(3) ①. aabb、AABB ②. AaBb ③. 7
【解析】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利用“拆分法”解决自由组合计算问题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3、由组合③中F2的分离比符合“9:3:3:1”的变式,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组合①、 ②、③F2的表型及比例可推出甲为AAbb,乙为aabb,丙为AABB。
【小问1详解】
根据组合③中F2的分离比符合“9:3:3:1”的变式,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乙品系甜味基因与丙品系的甜味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
【小问2详解】
甲×乙,即AAbb×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不甜植株(1/3AAbb、2/3Aabb)自交,甜味的比例为2/3×1/4=1/6,甜:不甜=1:5;
【小问3详解】
若甲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则乙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丙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则组合③中,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甜味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7种。
24. DNA两条单链的碱基数量关系是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下图是DNA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④表示____,图中左边的单链碱基序列为5'—____—3'。
(2)已知双链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C+G)/(C+G+A+T)=m,则双链DNA分子中(A+T)/(C+G+A+T)比值为____。如果DNA分子一条链中C占16%,互补链中的C占22%,则在整个DNA分子中C占____。
(3)DNA复制过程中,需要的酶有____,DNA复制的意义是____。
【答案】(1) ①.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②. AGCT
(2) ①. 1-m ②. 19%
(3) ①. DNA聚合酶和解旋酶 ②. 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①表示磷酸,②表示脱氧核糖,③表示胞嘧啶,④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⑤表示腺嘌呤,⑥表示鸟嘌呤,⑦表示胞嘧啶,⑧表示胸腺嘧啶,⑨表示氢键。
【小问1详解】
图中④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胞嘧啶组成,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图中左边的单链碱基序列为5'—AGCT—3'。
【小问2详解】
在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中(C+G)/(C+G+A+T)=m,则双链DNA分子中(C+G)/(C+G+A+T)=m,双链DNA分子中(A+T)/(C+G+A+T)=1-m。如果DNA分子一条链中C占16%,互补链中的C占22%,则在整个DNA分子中C占的比例为(16%+22%)÷2=19%。
【小问3详解】
DNA复制过程中,需要的酶主要是DNA聚合酶和解旋酶,DNA复制的意义是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25. 某研究小组在南极冰层中发现一种全新的病毒,为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做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取健康且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小白鼠若干,随机均分成四组,编号分别为A、B、C、D。
②将下表补充完整,并将配制溶液分别注射入小白鼠体内。
③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各组小白鼠的发病情况。
(2)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说明D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②___,说明___。
(3)若该病毒的遗物物质为DNA,则其彻底水解产物有___种。
【答案】(1) ①. DNA酶 ②. 生理盐水
(2) ①. A、C组发病,B、D组未发病 ②. B、C组发病,A、D组未发病 ③. 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3)6
【解析】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2、酶的催化特性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小问1详解】
根据酶的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DNA酶可以催化DNA水解,最终产物中没有DNA;RNA酶可以催化RNA的水解,最终产物中没有RNA。因此表中B处加入的是DNA酶。探究实验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还需要设置对照组,即D处应该注射的是生理盐水。
【小问2详解】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D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则B组DNA被水解,而A、C组DNA完好,因此A、C组小鼠发病,B、D组小鼠未发病;
②若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则A组RNA被水解,而B、C组RNA完好,因此B、C组小鼠发病,A、D组小鼠未发病。
【小问3详解】
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碱基。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共有A、G、C、T4种碱基,故DNA彻底水解产物有磷酸、脱氧核糖、A、G、C、T4种碱基,有6种。
组合
亲本
F1表型
F2表型
①
甲×乙
不甜
1/4甜、3/4不甜
②
甲×丙
甜
3/4甜,1/4不甜
③
乙×丙
甜
13/16甜、3/16不甜
组别
A
B
C
D
注射溶液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RNA酶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___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
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S6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共7页。
这是一份2024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