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Cl:35. 5 K:39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宋末元初文人赵孟頫有一首描绘当时的烟火,歌颂烟火匠师的诗,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人间巧艺夺天工B. 炼药燃灯清昼同C. 柳絮飞残铺地白D. 桃花落尽满阶红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间巧艺夺天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炼药燃灯清昼同,包含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柳絮飞残铺地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桃花落尽满阶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A. 阿伏加德罗B. 张青莲C. 门捷列夫D. 道尔顿
【答案】C
【解析】
【详解】A、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张青莲在相对原子质量方面有重大贡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该选项符合题意;
D、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 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B. 秸秆露天焚烧,减轻劳动成本
C. 超市购物用布袋盛装D. 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A、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既能节约资源,也能保护环境,符合这一理念,故A项错误;
B、秸秆露天焚烧,燃烧产物污染空气,不符合这一理念,故B项正确;
C、超市购物用布袋盛装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符合这一理念,故C项错误;
D、推广共享单车,节约能能,保护环境,符合这一理念,故D项错误;
故选B。
4. 民间有“小满见三鲜”的习俗,“三鲜”指的是黄瓜、蒜苔、樱桃。这三种食物中均富含的营养素是
A. 维生素B. 无机盐C. 糖类D. 油脂
【答案】A
【解析】
【详解】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是人体获取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故黄瓜、蒜苔、樱桃三种食物中均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故选A。
5.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物质是
A. 镁带B. 铁丝C. 红磷D. 硫粉
【答案】A
【解析】
【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选项正确;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选项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选项错误;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热量,选项错误。
故选A。
6. 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提倡多喝硬水补充钙元素
B. 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
C. 可以加入适量的明矾加速天然水中泥沙的沉降
D. 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但多喝硬水不利于身体健康,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则不能将硬水软化,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C、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该选项叙述正确;
D、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故选C
7.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好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B. 倾倒液体
C. 加入固体药品D. 过滤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热液体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该选项操作正确;
B、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试剂瓶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手心,且瓶塞倒放,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取用固体颗粒时,先将试管倾斜,再用镊子将固体放在试管口,慢慢将试管竖立,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图中液体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A。
8. 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莲鹤方壶表面有一层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它与稀硫酸反应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 CuCl2B. CuSO4C. H2OD. CO2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铜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和硫元素,则生成物中有且只有这几种元素,一定不含氯元素,故选A。
9. 铋位于第六周期VA族,同铅、锡、锑、铟等金属组成的低熔合金的熔点范围在47℃~262℃,可用作锅炉的安全塞。一旦发生火灾,一些水管的活塞会“自动”熔化,喷出水来。如图是铋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铋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铋原子中子数为83
C. 铋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层
D. 铋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铋,是“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3,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9;在该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8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209-83=126,故B符合题意;
C、由题干信息可知,铋位于第六周期VA族,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则铋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层,故C不符合题意;
D、由题干信息可知,铋位于第六周期VA族,则铋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在水溶液中混合后,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A. NH4Cl、NaOH、Fe2(SO4)3B. NaNO3、KCl、ZnSO4
C. MgCl2、KNO3、AgNO3D. Ba(OH)2、Na2CO3、KC1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会与氯化铵、硫酸铁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水和氢氧化铁沉淀、硫酸钠,现象是有气泡、有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钠、氯化钾、硫酸锌三者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稳定共存,符合题意;
C、氯化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镁,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铜B. 水C. 氧气D. 氯化钠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氧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通过观察颜色来区分,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钾和氢氧化钡不反应,硫酸钾和氢氧化钡反应硫酸钡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选项正确;
C、黄铜中的铜灼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铜,黄金在空气中灼烧无明显变化,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选项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具有刺激性的气味,浓硫酸没有,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故选:A。
13.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是
A. Na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pH值变化
B. 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
C.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一份加入MnO2,另一份不作任何操作
D. 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pH值会变小但不会小于等于7,故选项错误;
B、锌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锌反应的速率大,在坐标曲线中斜线陡,铁的反应速率小,在坐标曲线中的斜线缓,且铁产生的气体更多,故选项错误;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错误;
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开始因温度不够未发生反应,钾元素质量分数不变,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不断减小,则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钾元素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4. 已知镁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粉末共2.0g,放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共生成0.2g氢气,则另一种金属可能是
A. 铝B. 铁C. 锌D. 钢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生成0.2g氢气需要镁、铝、铁、锌的质量分别为、、、。
、、、
,混合物固体粉末的质量为2.0g,其中一种为镁,若生成0.2g气体均为镁,需要镁的质量为2.4g,大于2.0g,则需要另一种金属生成0.2g气体时所需要的固体质量小于2.0g,而钢的成分为Fe和C,C不与稀盐酸反应。
综上,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______。
【答案】 ①. N2 ②. SiO2
【解析】
【详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化学式为N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体,故填N2;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前五种元素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则由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2,故填SiO2;
16. 华雪同学想制取“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________g。
(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需要25%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g;蒸馏水________g;配制时应选用________mL(选填“10”、“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在托盘天平的左右盘上垫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B. 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 将配制好的NaOH溶液装入玻璃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答案】(1)5 (2) ①. 20 ②. 30 ③. 50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0g×10%=5g。
【小问2详解】
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则x×25%=50g×10%,x=20g;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50g-20g=30g,体积为30mL;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50mL量筒量取30mL蒸馏水,误差最小,量筒选择合理。
【小问3详解】
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放在纸片上称量,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配制好的NaOH溶液装入玻璃试剂瓶中,塞好橡胶塞并贴上标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7. 用下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步骤I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观察到____(填“白磷”或“红磷”)燃烧。
(3)对比步骤I、Ⅱ中白磷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隔绝氧气
(2)白磷 (3)需要与氧气接触
【解析】
【小问1详解】
热水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同时隔绝氧气,使水中白磷无法接触氧气;
【小问2详解】
观察在铝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红磷,看到水中红磷不燃烧,铝片上白磷燃烧;
【小问3详解】
通过步骤I中和步骤Ⅱ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而铝片上白磷燃烧,可知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接触才可以燃烧。
18. 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将a1℃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a2℃,溶质的质量为甲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2℃时,130g甲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______g。
【答案】 ①. a1 ②. 等于 ③. 20
【解析】
【详解】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处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图示可知交点处的温度为a1℃,则此温度下甲乙溶解度相等;
②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将 a1 ℃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 a2℃,两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③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x=20g
故需要加水的质量为20g。
19. 在新农村建设中,沼气的使用起了重要作用。则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一定质量的甲烷与32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和H2O的质量比为14:27,则甲烷的质量为_____g。
【答案】 ①.
②. 9.6
【解析】
【详解】甲烷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质量的甲烷与32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和H2O的质量比为14:27,设生成CO和H2O的质量分别为14x、27x,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
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
根据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守恒,所以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x,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4=3:1,则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9x;
则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9x-6x=3x,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32=3:8,所以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为8x;
根据氧元素质量守恒,则有8x+8x+24x=32g,解得x=0.8,则甲烷的质量为3x+9x=12x=9.6g。
20. 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和C都可用于灭火,A、B、D均为常见气体,E是一种较为清洁的燃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二者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即可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A的化学式是_____,B的化学式是_____。
(2)D→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由E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1) ①. CO ②. CO2
(2) ①. ②. 化合反应
(3)(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和C都可用于灭火,则B、C可以是二氧化碳和水中的一种,E能转化为C,能转化为B,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E是一种较为清洁的燃料,则E可以是甲烷,A、B、D均为常见气体,所以B是二氧化碳,C是水,A与B能相互转化,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A是一氧化碳,C与D能相互转化,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D是氢气,代入验证,推断正确。
【小问1详解】
A是一氧化碳,化学式是CO,B是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O2;
【小问2详解】
D→C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小问3详解】
由E生成B和C的反应可以是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工业上用甲和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生成物的质量比为多少?
【答案】(1)
(2)丙:丁=27:14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甲是NH3、乙是O2、丙是H2O、丁是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由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6×18):(2×28)=27:14。
22. 向一定量的硝酸铝、硝酸铜、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测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段(不含两端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
(3)选择在e点处进行过滤,得到滤渣,并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__?
【答案】(1)
(2)Al2(NO3)3、Zn(NO3)2、Fe(NO3)2
(3)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呈浅绿色
【解析】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铝>锌>铁>氢>铜,向一定量的硝酸铝、硝酸铜、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不能与硝酸铝反应,锌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待硝酸铜反应完全,锌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ab段(不含两端点)发生的反应即为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bd段发生的反应为锌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而c点在bd段上,所以c点表示硝酸亚铁还没有反应完全,硝酸铜反应完全,所以c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铝、硝酸锌、硝酸亚铁,化学式为Al2(NO3)3、Zn(NO3)2、Fe(NO3)2;
【小问3详解】
e点表示锌粉过量,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和锌,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可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呈浅绿色。
23. 数字化实验能够把实验结果以数据形式显示出来,使实验结果更直观、精确。如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时溶液的pH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将_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或“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2)加入的液体体积为V1mL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
(3)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
【答案】(1)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2)NaOH、Na2SO4
(3)硫酸中的氢离子和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反应生成水分子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变化溶液的pH是由大于7到小于7,故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小问2详解】
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V1mL时,pH大于7,说明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2SO4;
【小问3详解】
该反应的实质是稀硫酸中的氢离子和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的反应。
24. 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蒸发海水可得粗盐,粗盐中除了NaCl外,还含有MgSO4、CaCl2等杂质。为制得精制的NaCl,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1)得到的氯化钠溶液蒸发得到固体氯化钠,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2)写出一个加入过量Na2CO3溶液时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溶液乙中若加入稍过量的盐酸对结果无影响,其原因是什么?(提示你:不要想的太复杂,很简单)
【答案】(1)搅拌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溅出;
(2)##
(3)盐酸具有挥发性,稍过量的盐酸在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可被除去
【解析】
【小问1详解】
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溅出;
【小问2详解】
溶液甲为氢氧化钡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后,可以与氢氧化钡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与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答案为:或;
【小问3详解】
溶液乙加入稍过量的盐酸后,得到氯化钠和盐酸的混合溶液,盐酸具有挥发性,稍过量的盐酸在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可被除去。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粗盐提纯。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看广泛的应用。
(1)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酸和碱中一定都含有氢、氧元素
B.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盐的水溶液的pH一定等于7
D. 盐的水溶液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2)化学兴趣小组又利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实验操作和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该实验中,乙溶液是__________。
②加入甲溶液6mL时,烧瓶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写出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
①大家一致认为该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
②为了确定该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4)取10g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加水全部溶解后,滴加氢氧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5g沉淀。计算该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1)D (2) ①. 稀盐酸 ②. HCl、NaCl ③.
(3) ①. ②. 产生白色沉淀 ③.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4)47%
解:设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该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g-5.3g=4.7g;
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47%;
答:该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7%。
【解析】
【小问1详解】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盐的水溶液的pH不一定等于7,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故选项说法选项错误;
D、盐的水溶液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如氯化铵是一种盐,其溶液不含金属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小问2详解】
①该实验中,溶液pH由小于7逐渐升高,则乙溶液是稀盐酸,故填:稀盐酸;
②加入甲溶液6mL时,稀盐酸过量,烧瓶中的溶液溶质成分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氢,故填:HCl、NaCl;
③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3详解】
①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②实验结论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则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因此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结论是氢氧化钠固体已部分变质,说明还含有氢氧化钠,则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故填: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小问4详解】
见答案。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氧气和二氧化碳
观察颜色
B
氯化钾和硫酸钾
分别取样溶于水, 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观察现象
C
黄金和黄铜
分别取样, 在空气中灼烧, 观察现象
D
浓硫酸与浓盐酸
打开瓶塞, 观察现象
A
B
C
D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后,滴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__________
固体中含有碳酸钠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
__________
该氢氧化钠固体已部分变质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卷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