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5讲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65621/0-17163174811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5讲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65621/0-1716317481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5讲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65621/0-17163174812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5讲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5讲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共20页。
考点一 化学平衡移动
1.化学平衡移动
(1)原因:反应条件改变引起v正≠v逆。
(2)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①v正>v逆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v正<v逆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影响因素
在一定条件下,aA(g)+bB(g)mC(g) ΔHa,即溶液pH从a变到b的过程中,溶液中c(H+)减小,所以 eq \f(c(H+)·c2(CrO eq \\al(\s\up1(2-),\s\d1(4)) ),c(Cr2O eq \\al(\s\up1(2-),\s\d1(7)) )) 的值将增大。
答案: ①BD
②当溶液pH=9时, eq \f(c(CrO eq \\al(\s\up1(2-),\s\d1(4)) ),c(Cr2O eq \\al(\s\up1(2-),\s\d1(7)) )) >104,因此可忽略溶液中Cr2O eq \\al(\s\up1(2-),\s\d1(7)) ,即c(HCrO eq \\al(\s\up1(-),\s\d1(4)) )+c(CrO eq \\al(\s\up1(2-),\s\d1(4)) )=0.20 ml·L-1,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2= eq \f(c(H+)·c(CrO eq \\al(\s\up1(2-),\s\d1(4)) ),c(HCrO eq \\al(\s\up1(-),\s\d1(4)) )) = eq \f(10-9×c(CrO eq \\al(\s\up1(2-),\s\d1(4)) ),c(HCrO eq \\al(\s\up1(-),\s\d1(4)) )) =3.3×10-7,联立两个方程式可得c(HCrO eq \\al(\s\up1(-),\s\d1(4)) )≈6.0×10-4 ml/L
③λ3 增大
课时精练(三十五)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eq \a\vs4\al(\f(对应学生,用书P414))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1.一定条件下:2NO2(g)N2O4(g) ΔH<0。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
A.温度0 ℃、压强50 kPa
B.温度130 ℃、压强300 kPa
C.温度25 ℃、压强100 kPa
D.温度130 ℃、压强50 kPa
D [测定二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要使测定结果误差最小,应该使混合气体中NO2的含量越多越好,为了实现该目的,应该改变条件使平衡尽可以地逆向移动。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可以通过减小压强、升高温度使平衡逆向移动,则选项中,温度高的为130 ℃,压强低的为50 kPa,结合二者选D。]
2.已知反应式:mX(g)+nY(?)pQ (g)+2mZ(g),达到平衡时c(X)=0.3 ml·L-1。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 eq \f(1,2) ,重新平衡后c(X)=0.5 m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B.Y 可能是固体
C.系数n>m D.Z 的体积分数减小
C [平衡时c(X)=0.3 ml·L-1,将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 eq \f(1,2) 的瞬间,X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即为0.6 ml·L-1,重新平衡后c(X)=0.5 ml·L-1,说明平衡在增大压强时向正向移动。A项,从以上分析可知,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故A错误;B项,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说明反应物的系数之和大于生成物的系数之和,若Y 是固体,反应物的系数之和小于生成物的系数之和,所以Y是气体,故B错误;C项,根据B的分析,系数m+n>p+2m,即n>p+m,所以n>m,故C正确;D项,平衡正向移动,所以Z 的体积分数增大,故D错误;故选C。]
3.有两个相同带活塞的容器,向容器a中充入NO2(g),待颜色不再变化,再向容器b中充入溴蒸气,使两容器的颜色相同和体积相等[注意:同浓度的NO2和Br2蒸气颜色相同,2NO2(g)N2O4(g)(无色)],迅速将两容器同时压缩(假设气体不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a′过程中,颜色突然加深,然后逐渐变浅,最终颜色比原来的浅
B.若对a和b以极慢的速度缓缓压缩,则a和b的颜色均慢慢加深,但在每一个相同的时间点,b的颜色总比a的深
C.假设容器和活塞均为无色,从容器左侧观察a和a′,a′的颜色比a浅
D.气体的物质的量:na′一定大于nb′
B [a→a′过程中,增大压强,2NO2N2O4平衡正向移动,有一定量的NO2转化成N2O4,但是新平衡时各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比旧平衡时大;b→b′过程中,溴蒸气的物质的量不变,浓度增大。A项,a→a′过程中,开始时容器的容积瞬间减小,NO2的浓度瞬间增大,则颜色突然加深,2NO2N2O4平衡正向移动,NO2的浓度逐渐减小,则颜色又逐渐变浅,但是新平衡时各气体物质的浓度均比旧平衡时大,则最终颜色比原来的深,故A错误;B项,在以极慢的速度缓缓压缩的过程中,a中2NO2N2O4平衡正向移动,有一定量的NO2转化成N2O4,而b→b′过程中,溴蒸气的物质的量不变,但在每一个相同的时间点,溴蒸气的浓度总是比NO2的浓度大,故b的颜色总比a的深,故B正确;C项, 由A项分析知,从容器左侧观察a和a′,a′的颜色更深,故C错误;D项,a′中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而b′中气体分子数不变,故na′一定小于nb′,故D错误;故选B。]
4.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X(g)+3Y(g)2Z(g)绘制如下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依据图甲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在图乙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后X的转化率
C.图丙可表示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依据图丁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Δ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分层练习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5讲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移动(附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2讲化学平衡,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3洛阳一检]向容积为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21]第七章第21讲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含解析),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