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在实验室,用天平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A.密度B.质量C.体积D.力2.(2分)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B.马德堡半球实验
C.塑料吸盘“粘”在墙上D.拦河坝“下宽上窄” 3.(2分)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冬天,雪花纷飞B.八月,桂花飘香C.扫地时,灰尘漫天飞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多选)4.(2分)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平衡力B.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 C.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 D.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5.(2分)抽奖的转盘,指针在正上方位置,它的重心在A点,转动后它最终会停在()
A.一等奖B.二等奖C.三等奖D.谢谢参与
6.(2分)在失重空间站的“天宫课堂”实验室里,无法完成的是()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B.让乒乓球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跑步机上跑步D.让笔记本悬浮在空中
7.(2分)带有橡胶塞的口服液所配置的吸管,通常一端做成尖口,其侧面刻有棱状条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吸管尖口可以增大对橡胶塞的压力B.使用时,吸管 a端比 b端更容易插入橡胶塞 C.棱状条纹可以减小吸管与橡胶塞间的摩擦 D.棱状条纹有利于大气压将口服液压入口中
8.(2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应将指针调到刻度盘最左边,使横梁平衡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 71.6g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 80cm3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 3.57×103kg/m3
二、填空题(本题共 9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9.(3分)如图,用扳手拧螺母时,沿顺时针方向可将螺母拧紧,沿逆时针方向会让螺母变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若在A点或B点用力拧开螺丝,在
点拧更容易些,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10.(3分)今年淮安市体育中考有一项目是足球绕杆。如图所示,考生脚带球绕杆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过终点线的足球离开脚后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具
有 。假如滚动的足球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足球将 。
11.(2分)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课
堂上,李老师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入了一滴红墨水,同学们发现整杯热水变红的时间要比冷水短许多,这个实验说明了 。
12.(2分)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上了电荷,手
持其中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时,能观察到另一根玻璃棒远离的现象,说明了同种电荷。
13.(1分)人类通过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认识到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
中子组成。
14.(3分)如图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火箭升空时喷气发动机喷出气体,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选填“空气”或“喷出的气体”);随着高度的增加火箭受到的大气压强 。
15.(2分)如图所示,取一根塑料吸管,在某处剪一水平切口,从切口处折弯吸管,把吸管插入水中。用力向管中吹气,发现切口处有水喷出。这是因为吹气时,切口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 ,杯中水在 的作用下上升到切口处,随气流喷出。
16.(2分)一艘轮船自重为3.0×107N,该轮船满载时的排水量为5000t,则该轮船至多可以装载 kg 的货物,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后轮船所受浮力将 (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2分)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人行道上铺设了有条状或点状凸起的盲道.其中,指引盲人向前行走的盲道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如图(a)所示;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如图(b)所示。因此,盲人在盲道上行走时,通过脚底的感觉识别盲道上的信息,不用盲杖也能正常行走。
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盲道可以帮助盲人行走的原因:;
下列现象中,和盲道帮助盲人行走的原理相同的是 。
①逃生锤尖尖锐
②书包背带较宽
③菜刀刀刃锋利
④骆驼脚掌宽大
三、解答题(本题共 11小题,共 44分.解答 25题时,写出必要推理说明、公式和演算步骤)
18.(1分)如图所示,小明将排球投出后球在空中飞行,请画出此时排球受重力的示意图。
19.(1分)在图中画出人走路时脚底 A点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20.(1分)如图,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请画出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21.(1分)如图所示,物体 A静止在斜面上,请你画出斜面受到物体 A压力的示意图。
22.(5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 方向拉动木块做 运动,此时根
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分析 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大小有关;
甲图中,若拉着物块A 匀速前进的速度由0.03m/s 变为0.04m/s,在其它情况不变时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在丙图中,匀速拉动物块A 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3,在丙图的物块A 上叠放一块与A 相同的物块B,如丁图所示,匀速拉动物块A 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4,则F4F3
(选填“>”、“=”或“<”)。
23.(5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忽略绳的体积和重力)
甲图中金属块静止时受到的合力为 N;
乙图中金属块所受浮力为 N;
分析甲、丙、丁图,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 (选填“有关”
或“无关”)。
若在测量前弹簧测力计忘记校零,且指针在零刻度线下方,然后完成整个实验,则测得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
小”);
图丁与图戊中,用同样的烧杯装了体积相同的水和某液体,根据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 (选填“水”或“液体”)密度较大。
24.(6分)妈妈买了一瓶消毒用酒精,小红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 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
0.87g/cm3,为检验该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红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向 (选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位置平衡。
将适量的酒精倒入烧杯中,通过加减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 99g。
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再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g,则该消毒用酒精的密度为 kg/m3,它 (选填“是”或“不是”)合格的。
若在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酒精时,有部分洒出,则测得的酒精密度 (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25.(4分)如图 1 所示,同学们利用微小压强计做“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甲图,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 ;
比较乙、丙两组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小明通过 两组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小华想利用微小压强计来鉴别水和酒精(已知 ρ水>ρ酒精),现有两只相同的烧杯 A和 B,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小华用自己改装并调试好的装置进行实验(如图 2),将装置的两个金属盒分别没入 A、B中相同深度时,可以判断出装酒精的是烧杯
(选填“A”或“B”)。
26.(4分)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一个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
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释放
并观察(选填“释放瞬间”或“最终”)卡片是否保持平衡。
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
27.(6分)小丽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 V)、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本实验的测量原理是;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然后用橡皮帽
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若活塞未推到底端,这将使得测量结果(偏大/不变/偏
小);
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为 F;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的长度为L;
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用V、F、L表示)。
28.(10分)先把密度为 0.5×103kg/m3,质量为 0.5kg 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后来又把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乙所示.已知 ρ水=1.0×103kg/m3,g取 10N/kg。
求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求木块漂浮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
求木块漂浮时,浸在水中的体积多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分)在实验室,用天平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A.密度B.质量C.体积D.力
【解答】解:实验时测量物体的质量,需要比较精细准确,在实验室是用天平测量质量。故选:B。
2.(2分)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B.马德堡半球实验
C.塑料吸盘“粘”在墙上D.拦河坝“下宽上窄”
【解答】解:ABC、用吸管吸饮料、马德堡半球实验、吸盘可以压在光滑的墙上,三个实例都由于大气压作用的缘故,所以这些现象都与大气压有关。故 ABC 不符合题意; D、拦河坝“下宽上窄”利用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原理,与大气压无关,故 D符合题意。
故选:D。
3.(2分)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冬天,雪花纷飞B.八月,桂花飘香C.扫地时,灰尘漫天飞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解答】解:A、雪花纷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 A 不符合题意; B、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桂花的香味。故 B符合题意;
C、灰尘满天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 C 不符合题意;
D、粉笔灰在空中飞舞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多选)4.(2分)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平衡力B.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 C.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 D.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解答】解:A、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 A 正确;
B、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边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也相等,故 B 错误;
C、由 B的分析可知,两边手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的受力面积大,右边的受力面积小,
由p=可知,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故C 正确;
D、由此实验可得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故 D错误。故选:AC。
5.(2分)抽奖的转盘,指针在正上方位置,它的重心在A点,转动后它最终会停在()
A.一等奖B.二等奖C.三等奖D.谢谢参与
【解答】解:由图可知,转盘的重心在 A点,由于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位置,所以转盘停止转动后,“谢谢参与”会停在下方,则“二等奖”就会在上方,根据指针在正上方位置可知,此时指针指在二等奖区域,故 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6.(2分)在失重空间站的“天宫课堂”实验室里,无法完成的是()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B.让乒乓球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跑步机上跑步D.让笔记本悬浮在空中
【解答】解:A、失重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但拉力还是能够产生的,在探究弹簧伸长与拉力成正比时,应用了弹力,与重力无关,故 A 可以完成;
B、在失重状态下,让乒乓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不受力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B 可以完成;
C、在失重状态下,人是漂浮不定的,不能在跑步机上跑步,故 C 不可以完成;
D、在失重状态下,笔记本悬浮在空中,故 D可以完成;故答案为:C。
7.(2分)带有橡胶塞的口服液所配置的吸管,通常一端做成尖口,其侧面刻有棱状条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吸管尖口可以增大对橡胶塞的压力B.使用时,吸管 a端比 b端更容易插入橡胶塞 C.棱状条纹可以减小吸管与橡胶塞间的摩擦 D.棱状条纹有利于大气压将口服液压入口中
【解答】解:AB、吸管一端做成尖口,插入时,胶塞的受力面积比平口小,根据 p=
可知,压力大小相等时,尖口对胶塞产生的压强比平口大,吸管容易插入胶塞中,因此使用时,吸管 b 端比 a 端更容易插入橡胶塞,故 AB 错误。
CD、棱状条纹作用:空气进入瓶内,使瓶内气体与大气相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入口服液,不是为了减小吸管与橡胶塞间的摩擦,故 D 正确,C 错误。
故选:D。
8.(2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应将指针调到刻度盘最左边,使横梁平衡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 71.6g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 80cm3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 3.57×103kg/m3
【解答】解:A、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故 A 错误; 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 0.2g,石块的质量 m=50g+20g+1.4g=71.4g,故 B 错误; C、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 6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 80mL,则石块的体积 V=80mL
﹣60mL=20mL=20cm3,故 C错误;
D、石块的密度ρ===3.57g/cm3=3.57×103kg/m3,故D正确。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共 9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9.(3分)如图,用扳手拧螺母时,沿顺时针方向可将螺母拧紧,沿逆时针方向会让螺母变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力的方向有关;若在A点或B点用力拧开螺丝,在A
点拧更容易些,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力的作用点有关。
【解答】解:用扳手拧螺母时,沿顺时针方向可将螺母拧紧,沿逆时针方向会让螺母变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若在 A点或 B点用力拧开螺丝,在 A点拧更容易些,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答案为:力的方向;A;力的作用点。
10.(3分)今年淮安市体育中考有一项目是足球绕杆。如图所示,考生脚带球绕杆说明了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过终点线的足球离开脚后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具
有 惯性。假如滚动的足球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足球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考生脚带球绕杆使得球的运动方向改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过终点线的足球离开脚后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
假如滚动的足球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足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运动状态;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
11.(2分)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选填“引力”或“斥力”),课堂
上,李老师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入了一滴红墨水,同学们发现整杯热水变红的时间要比冷水短许多,这个实验说明了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解答】解: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分子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热水变红的时间要比冷水短许多。
故答案为:引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12.(2分)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上了正 电荷,手
持其中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时,能观察到另一根玻璃棒远离的现象,说明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答】解:
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玻璃棒带的电荷是相同的,手持其中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发现被吊起的玻璃棒被推开,这表明同种电荷之间是相互排斥的。
故答案为:正;相互排斥。
13.(1分)人类通过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认识到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
中子组成。
【解答】解:人类通过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认识到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故答案为:原子核。
14.(3分)如图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火箭升空时喷气发动机喷出气体,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使火箭获得上升的推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喷出的气体
(选填“空气”或“喷出的气体”);随着高度的增加火箭受到的大气压强 减小。
【解答】解:火箭升空时喷气发动机喷出气体,火箭给喷出的气体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喷出的气体给火箭一个向前的推力;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随着高度的增加火箭受到的大气压强减小。
故答案为:相互;喷出的气体;减小。
15.(2分)如图所示,取一根塑料吸管,在某处剪一水平切口,从切口处折弯吸管,把吸管插入水中。用力向管中吹气,发现切口处有水喷出。这是因为吹气时,切口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 小 ,杯中水在 大气压 的作用下上升到切口处,随气流喷出。
【解答】解: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往管中吹气,切口处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减小,杯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强作用下沿吸管上升到切口处,上升的水在长管气流的作用下,随气流喷出。
故答案为:小;大气压。
16.(2分)一艘轮船自重为 3.0×107N,该轮船满载时的排水量为 5000t,则该轮船至多可以装载 2×106kg的货物,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后轮船所受浮力将 不变(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
m排=5000t=5×106kg,轮船排开水的重力为:
G排=m排 g=5×106kg×10N/kg=5×107N,轮船受到的浮力为:
F浮=G排=5×107N,而轮船漂浮在水面上, G 船=3.0×107N,
货物的重力为:
G 货=F 浮﹣G 船=5×107N﹣3.0×107N=2×107N,
由 G=mg可得,最大载货量为:
m 货===2×106kg;
(2)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后,自身重力不变,轮船漂浮,根据 F浮=G可知轮船受到的浮力不变。
故答案为:2×106;不变。
17.(2分)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人行道上铺设了有条状或点状凸起的盲道.其中,指引盲人向前行走的盲道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如图(a)所示;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如图(b)所示。因此,盲人在盲道上行走时,通过脚底的感觉识别盲道上的信息,不用盲杖也能正常行走。
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盲道可以帮助盲人行走的原因:人走在盲道上,脚底与路面
的接触面积减小,在压力一定时,脚底受到的压强增大;
下列现象中,和盲道帮助盲人行走的原理相同的是①③。
①逃生锤尖尖锐
②书包背带较宽
③菜刀刀刃锋利
④骆驼脚掌宽大
【解答】解:(1)盲道的路面有凹凸刻纹,人走在盲道上,脚底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在压力一定时,脚底受到的压强增大,从而使盲人通过脚底能感觉出来,方便行走;
①逃生锤尖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和盲道帮助盲人行走的原理相同;
②书包背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和盲道帮助盲人行走的原理不相同;
③菜刀刀刃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和盲道帮助盲人行走的原理相同;
④骆驼脚掌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和盲道帮助盲人行走的原理不相同。
故选:①③。
故答案为:(1)人走在盲道上,脚底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在压力一定时,脚底受到的压强增大;(2)①③。
三、解答题(本题共 11小题,共 44分.解答 25题时,写出必要推理说明、公式和演算步
骤)
18.(1分)如图所示,小明将排球投出后球在空中飞行,请画出此时排球受重力的示意图。
【解答】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排球重心(球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 G 表示,如图所示:
19.(1分)在图中画出人走路时脚底 A点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解答】解:
人在走路时,后脚向后蹬地,脚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所以地面对脚有向前的摩擦力,由此作出脚底 A 点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0.(1分)如图,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请画出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解答】解: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从潜水艇的重心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标上符号 F 浮,如图所示:
21.(1分)如图所示,物体 A静止在斜面上,请你画出斜面受到物体 A压力的示意图。
【解答】解: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从作用点起,垂直斜面画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22.(5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 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 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根
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分析 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大小有关;
甲图中,若拉着物块 A 匀速前进的速度由 0.03m/s 变为 0.04m/s,在其它情况不变时 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在丙图中,匀速拉动物块A 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3,在丙图的物块A 上叠放一块与A 相同的物块B,如丁图所示,匀速拉动物块A 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4,则F4>F3
(选填“>”、“=”或“<”)。
【解答】解: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故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甲、丙两次实验中,压力相同,丙中接触面较粗糙,滑动摩擦力也较大,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图甲中,若他拉着物块 A 匀速前进的速度由 0.03m/s 变为 0.04m/s,在其他情况不变时,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 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不变;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丙图中,匀速拉动物块
A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F3,在丙图的物块 A上叠放一块与 A相同的物块 B,因压力变大,
故滑动摩擦力变大,根据二力平衡,故 F4>F3。
故答案为:(1)水平;匀速直线;(2)甲、乙;粗糙程度;(3)不变;(4)>。
23.(5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忽略绳的体积和重力)
甲图中金属块静止时受到的合力为 0N;
乙图中金属块所受浮力为 1.6N;
分析甲、丙、丁图,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 无关(选填“有关”
或“无关”)。
若在测量前弹簧测力计忘记校零,且指针在零刻度线下方,然后完成整个实验,则测得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真实值相比 不变(选填“偏大”、“不变”或“偏
小”);
图丁与图戊中,用同样的烧杯装了体积相同的水和某液体,根据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 液体(选填“水”或“液体”)密度较大。
【解答】解:(1)金属块静止,受平衡力作用,合力为 0;
根据图甲可知,物体的重力为:G=6N,根据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 4.4N,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6N﹣4.4N=
1.6N;
对比实验步骤甲、丙、丁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液体的密度相同,浸没在水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若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那么两次测量结果都应加上或减去测量前弹簧测力计示数,那么所得浮力大小应不变;
由丁、戊可知,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在水中的示数小,所以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比在水中浮力大,所以液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故答案为:(1)0;(2)1.6(3)无关;(4)不变;(5)液体。
24.(6分)妈妈买了一瓶消毒用酒精,小红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 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
0.87g/cm3,为检验该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红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向 左(选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位置平衡。
将适量的酒精倒入烧杯中,通过加减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 99g。
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再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61g,则该消毒用酒精的密度为0.95×103kg/m3,它 不是(选填“是”或“不是”)合格的。
若在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酒精时,有部分洒出,则测得的酒精密度 偏大(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答】解:(1)图甲所示指针向右偏,故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图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 2mL,此时量筒的示数为 40mL,故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40mL=40cm3;
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50g+10g+1g=61g;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m=99g﹣61g=38g,
酒精的密度为:
ρ===0.95g/cm3=0.95×103kg/m3>ρ医用酒精,所以它不是合格的;
若考虑将酒精倒入量筒时有一部分洒出,会使测出的体积偏小,由密度计算公式 ρ
=可知会导致算出的酒精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1)左;(3)61;0.95×103;不是;(4)偏大。
25.(4分)如图 1 所示,同学们利用微小压强计做“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甲图,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 相平;
比较乙、丙两组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深度有关;
小明通过 丙、丁两组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小华想利用微小压强计来鉴别水和酒精(已知 ρ水>ρ酒精),现有两只相同的烧杯 A和 B,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小华用自己改装并调试好的装置进行实验(如图 2),将装置的两个金属盒分别没入 A、B中相同深度时,可以判断出装酒精的是烧杯 B
(选填“A”或“B”)。
【解答】解:(1)在实验前,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
比较乙、丙两组实验可知,两杯中的液体密度相同、金属盒所处的深度不相同,深度越深,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需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金属盒的方向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故选丙、丁两次实验即可;
压强计两金属盒分别浸入两种液体深度相同,由图 2可知,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说明烧杯 A 中液体对金属盒的压强较大,根据 p=ρgh 可知深度相同时,密度大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大,所以烧杯 A 中液体的密度较大,则 A 是水,B 是酒精。
故答案为:(1)相平;(2)深度;(3)丙、丁;(4)B。
26.(4分)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一个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相等 。
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释
放并观察释放瞬间(选填“释放瞬间”或“最终”)卡片是否保持平衡。
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减小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解答】解:(1)保持两个拉力在同一直线上,调整细线两端的钩码,当两端钩码的质量相等时,对小卡片的拉力相等,小卡片平衡;
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并保持两个拉力方向相反,松开手后观察释放瞬间小卡片能否平衡;
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虚线迅速剪断小卡片,由于二个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选择比较轻的卡片,是减小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故答案为:(1)相等;(2)扭转一定角度;释放瞬间;(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4)减小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7.(6分)小丽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 V)、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本实验的测量原理是 p=;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 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然后用
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若活塞未推到底端,这将使得测量结果 偏小 (偏大/不
变/偏小);
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L;
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用V、F、L 表示)。
【解答】解:(1)本实验的测量原理是:p=;
将活塞推至底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注射器活塞未推到底端,即注射器内有残余气体,注射器内还会有一定气压,这样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
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所受的大气压力相等,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 L;
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
故答案为:(1)p=;(2)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偏小;(3)刚开始滑动;(4)有刻度部分;(5)。
28.(10分)先把密度为 0.5×103kg/m3,质量为 0.5kg 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后来又把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乙所示.已知 ρ水=1.0×103kg/m3,g取 10N/kg。
求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求木块漂浮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
求木块漂浮时,浸在水中的体积多大?
【解答】解:(1)木块的体积V===10﹣3m3,正方体木块的边长L===0.1m,
木块的底面积 S=0.1m×0.1m=0.01m2,木块的重力 G=mg=0.5kg×10N/kg=5N,
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p====500Pa;
木块漂浮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F 浮=G=5N;
木块漂浮时,浸在水中的体积V排===5×10﹣4m3。答:(1)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500Pa;
木块漂浮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5N;
木块漂浮时,浸在水中的体积为 5×10﹣4m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