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厚文化底蕴,整理·与经典相伴,联读·习英雄气概,致敬·承家国情怀,礼赞·守一方水土,探究·明英雄内涵,抒写·致平民英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人间四月,书香萦怀,我校初一年段开展“共沐书香,致敬英雄”的读书活动。
一、积累·厚文化底蕴(22分)
1. 课内名篇名句默写。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_____________,即更刮目相看。(《孙权劝学》)
(4)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5)古诗是一幅幅“画”。画中有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竞相开放、争芳斗艳的百花;有王维《竹里馆》中“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夜深人静、明月相伴的景象。
(6)古诗是一首首“曲”。曲中有李白《春夜洛城闻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浓郁思乡;有岑参《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的深情惜别。
【答案】 ①. 弹琴复长啸 ②. 关山度若飞 ③. 朔气传金柝 ④. 士别三日 ⑤. 安能辨我是雄雌 ⑥. 百般红紫斗芳菲 ⑦. 深林人不知 ⑧.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⑨.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⑩. 凭君传语报平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琴、啸、度、朔、柝、辨、雄雌、芳菲、柳。
2. 以下是此次活动的卷首语,请帮忙补全。
从古至今,诸多妇rú ① 皆知的福州先贤如星辰闪耀于 甲 (a.穹宇b.云霄)。他们中有保境安民的“开闽尊王”王审知,鞠躬尽瘁 ② 的“亘 ③ 古男儿”林则徐,留下千古至情绝笔信《与妻书》而慷kǎi ④ 赴死的林觉民, 乙 (a.攻占b.攻克)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吴孟超……他们 丙 。
(1)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字注音。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2)根据文段内容,为甲乙两处选择最佳词语(填序号)。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汇集全国各地来这里 全站资源一元不到!小初高最新试卷。(3)在丙处填入的句子,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华夏文明贡献福州内涵,为中国故事提供福州素材,为中华民族印刻福州基因。
B. 为中华民族印刻福州基因,为华夏文明贡献福州内涵,为中国故事提供福州素材。基
C. 为中国故事提供福州素材,为中华民族印刻福州基因,为华夏文明贡献福州内涵。
【答案】(1) ①. 孺 ②. cuì ③. gèn ④. 慨
(2) ①. a ②. b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妇孺皆知,fù rú jiē zhī,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亘古,gèn gǔ,整个古代;终古
慷慨,kāng kǎi,志气昂扬。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甲:穹宇:天宇、天空。云霄:天际,高空。根据前面的“星辰”可知,应用:穹宇。故选a。
乙:攻占:攻击而占据。攻克:比喻克服重大困难。根据后面的“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可知,应用:攻克。故选b。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故事”对应“素材”,“民族”对应“基因”,“文明”对应“内涵”,故最恰当的是“为中国故事提供福州素材,为中华民族印刻福州基因,为华夏文明贡献福州内涵”。
故选C。
3. 此次活动中,初一年段计划开展“寻访先贤足迹,讲好福州故事”的演讲比赛。比赛时间:2024年4月20日14点,地点:学校大礼堂。请你代表初一年段邀请语文组吴老师担任评委,将邀请函补充完整。
邀请函
尊敬的吴老师:
您好!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福州先贤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
期待您的莅临!
【答案】我校计划于4月20日14点在学校大礼堂开展“寻访先贤足迹,讲好福州故事”的演讲比赛,特邀请您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邀请函。首先,需要明确邀请函的基本结构和内容。邀请函通常包括称呼、正文、结尾和日期等部分。在本题中,称呼已经给出,即“尊敬的吴老师”。接下来是正文部分,这是邀请函的核心内容。在撰写正文时,需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时间、地点以及邀请对方的原因。在本题中,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福州先贤文化,时间是2024年4月20日14点,地点是学校大礼堂。邀请吴老师的原因是他在语文领域的深厚造诣和丰富教学经验,可以为此次演讲比赛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建议。因此,在正文部分,需要将这些信息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在表达时,要注意语言的礼貌和得体,以体现对吴老师的尊重和敬意。然后是结尾部分,需要表达期待对方莅临的意愿。
示例:我们初一年段计划于2024年4月20日14点在学校大礼堂举办一场主题为“寻访先贤足迹,讲好福州故事”的演讲比赛。此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通过深入研究并分享福州先贤的故事,弘扬和传承福州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为参赛同学们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建议。我们相信,您的参与将为本次演讲比赛增添更多的光彩和深度。期待您的莅临,与我们一起见证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共同感受福州先贤文化的魅力。
二、整理·与经典相伴(6分)
4. 《骆驼祥子》中,祥子积攒的第二次买车的钱被_____________敲诈。_____________为钱,出卖了思想,出卖了曹先生。(填书中人物)
【答案】 ①. 孙侦探 ②. 阮明
【解析】
【详解】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和人物的识记。初一年段
2024年4月15日
第一空,结合名著内容可知,祭灶那天晚上,祥子拉着曹先生由西城回家,一个侦探骑自行车尾随他们。曹先生吩咐祥子把车拉到他好朋友左先生家,又叫祥子坐汽车回家把太太少爷送出来。祥子刚到曹宅,便被孙侦探抓住,孙侦探是当初抓祥子的乱兵排长,他骗走了祥子所有的钱,使祥子买车的希望又一次成了泡影;
第二空,曹先生是被阮明出卖的,被出卖的原因是他的学生阮明整天忙于社会活动,功课不及格,却要求曹先生让他及格,曹先生没有答应,阮明便到党部诬告曹先生是“乱党”。
5. 圈点批注法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下面《骆驼祥子》的两处节选都有一个词“哆嗦”,它们的内涵不同,请你为两个“哆嗦”各写一段批注。
【答案】 ①. 批注①:表现出祥子经过三年努力,终于攒够钱,买自己第一辆车时的激动、兴奋心情; ②. 批注②:表现出祥子面对孙侦探的敲诈,内心不甘却无能为力的无助与憋屈、悲愤之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批注①,结合原著“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作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可知,“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中的“哆嗦”是祥子买车数钱时的动作描写,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买上了自己的第一辆车,哆嗦的手,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祥子此时内心的激动、兴奋之情。
批注②,结合原著“‘我招谁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什么也甭再说了!’”可知“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中“哆嗦”描写祥子被孙侦探敲诈时,不得已拿出钱的动作,生动形象描绘出此时祥子内心的痛苦无奈与悲愤。
三、联读·习英雄气概(22分)
【甲】
木兰诗(节选)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节选一: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
批注①:__________________
节选二:祥子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
批注②:__________________
【乙】
英烈夫人祠记(节选)
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①也。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②。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以父罪连坐③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
【注释】①梁氏:梁红玉。②行伍:指军队。③连坐:旧时一人犯法,连累有关联的人跟着受处罚。
【丙】
王昭君①(其二)
[唐]李白
昭君拂玉鞍②,上马啼红颊③。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注释】①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元帝时,将昭君赐给匈奴单于呼韩邪。后昭君出塞,单于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②玉鞍:形容华丽的马鞍。③红颊:因悲伤而泛红的脸颊。
6. 参考下表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的词。
7. 【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
B. 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
C. 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
D. 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
8. 下列是关于三篇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言词句
方法借鉴
解释
愿驰千里足
课内积累法
(1)
父祖皆行伍
课内迁移法:火伴皆惊忙
(2)
于是意少懈
查阅字典法:①意料;②意识;③情趣。
(3)(填序号)
腰腹为敌刃割裂
成语解词法:鲜为人知
(4)
A. 【甲】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诗中有多处以书面语化的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
B. 【乙】文中“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传达出梁红玉身为女子,却渴望拥有男子般力量的心理。
C. 【丙】诗中后两句“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李白是想借此表达对朝廷不识人才的愤慨。
D. 三篇选文均刻画“女英雄”形象,打破传统认知中“男英雄”的形象定式,表明女性亦可有作为。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
10. 三篇选文塑造了花木兰、梁红玉、王昭君三位巾帼英雄,但在内容、主题思想方面各有异同。【甲】诗选段侧重写木兰战后归来与家人团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乙】文选段侧重写梁红玉与金人作战的激烈画面,刻画了梁红玉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她的赞扬;【丙】诗前两句李白想描绘的画面是________________(请发挥联想与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抒发了对王昭君的怜悯之意。
【答案】6. (1)赶马快跑 (2)全、都 (3)② (4)被 7. B 8. A
9. (1)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美丽的头发,贴上好看的花黄。
(2)梁氏的血浸透了几重铠甲,她冲入敌阵又杀死十几个敌人,气力衰竭落马而死。
10. ①. 向往和平生活/厌恶战争 ②. 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甘愿为国捐 ③. 王昭君轻拂着玉鞍,准备上马,她的脸颊上还挂着晶莹的泪珠,她的泪水,仿佛染红了脸颊,让人感受到她心中的悲痛与离别的哀愁。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①句意:希望骑上千里马。驰:赶马快跑;
②句意:父祖皆行伍:父亲与祖父都出自军队。火伴皆惊忙:伙伴们都很吃惊。根据课内迁移法可知,皆:都;
③句意:于是心里渐渐懈怠下来。意:心情。根据查字典法可知,选②;
④句意:腰腹被敌人的兵器割裂。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根据成语法可知,为:被。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注意结合句子翻译及语法成分分析。
句意:梁氏力气很大,能挽强弓,在两百步内射击没有不射中目标的。梁氏为主语,“多力”“通技击”为并列关系,属于梁氏的两个特点,故在“技击”后断句;“能开强弓”属于动宾短语,“强弓”是宾语,故在其后断句;因此可断句为: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A.有误,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帖花黄:帖”通假字,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2)句重点词语:甲:铠甲;入:冲入;复:又。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
《木兰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如写军中的征战生活就很简括,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作者塑造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的人物形象,同时木兰辞官回乡恢复女儿装束也表达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对于战争的厌恶。
【乙】文“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以及“今日报国”话语,表现出梁氏不怕牺牲、英勇善战、以身报国的人物形象。
【丙】“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意思是王昭君拍拂着玉鞍,上马后啼哭污染面颊红装。“拂玉鞍”“啼红颊”是对木兰的神态、动作描写,刻画出木兰不舍离开大汉时痛哭流涕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王昭君的怜悯。据此拟写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乙】英烈夫人梁氏,是韩蕲王的妾。梁氏的祖籍在池州,祖父与父亲都出自军队。梁氏力气大,精通击敌技术,能挽强弓,在两百步内射击没有不中的。因为父亲犯罪而连带受罚被没收入教坊,梁氏说:“遗憾的是自己不是男儿,才到如此下场。”……梁氏在山阳、宿迁与金军多次交战,都获得了胜利,于是心里渐渐懈怠下来。八月丁卯日,梁氏率领轻骑兵袭击金国人的粮道,遭遇对方的伏击。金国派出十倍人数的精兵将梁氏包围。梁氏身受多处创伤,腰腹被敌人的兵器割裂,肠子流出了三尺长,她用腰带裹住腹部。梁氏知道自己此次不免一死,就对身边的人说:“今天我将以死报国。”说完再次冲向敌阵。敌人的箭像雨一样密集,射在梁氏的铠甲上就像刺猬一样。梁氏的血浸透了几重铠甲,她冲入敌阵又杀死十几个敌人,最终气力衰竭,落马而死。四、致敬·承家国情怀(21分)
将军的母亲
程步涛
①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年头,将军率领队伍穿行在太行山中的一片密林中,忽然,林隙间闪过一个身影。
②对将军来说,这是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了,多少次想她、念她,在梦中见她,甚至在马背上打个盹儿的工夫,都会走到她的身边。
③只一眨眼工夫,那熟悉的身影已经走上另一条山路。
④将军略微交代了一下,带着几个人拨马赶了过去。马蹄得得,林涛飒飒,很快,便到了那人的近前。那人放下挎着的篮子,转过身来,摇了摇头,她的头发已经花白了,犹如冬天里太行山上的积雪。
⑤将军跳下马背紧走几步,急急地喊了声:“娘!”
⑥那人是将军的母亲。
⑦母亲居住的阜平县城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成了一片废墟。开始,母亲在废墟上搭了个棚子,用几块砖垒了个灶,指望着以后再把房子建起来。但是,紧接着日本人便占领了县城,又杀又抢,母亲的儿女都在八路军的队伍里,她不敢再在县城里待下去,就和乡亲们一起踏上了逃难的路。渐渐,人走散了,母亲开始独自在大山里流浪……春去秋来,风霜雪雨,真想象不出母亲每一天是怎样熬过来的,在太行山中段,每一条山路几乎都留有母亲的足迹。
⑧遇到也在流浪的乡亲一起说话,一起歇脚,母亲从来不说自己的儿子是位抗日将领,只是夜宿在残破的寒窑或冰冷的山洞里时,才凑着一把火,想象儿子的模样……动荡岁月,国恨家仇,苦日子苦捱,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就这样,母亲在大山里已经流浪了好几个春秋。
⑨八路军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在太行山扎下了根。消息风一样传遍了山山岭岭,这消息真叫人解气啊!最高兴的要数母亲了,因为她的儿子带着队伍就在这一带与日寇周旋。只是,她从来没有想过去找儿子,但她希望能在哪一天碰见儿子。今天,真的就这么碰上了,但她又闪开了,她担心儿子知道自己在乞讨流浪会难过,会分心,分打日本鬼子的心。
⑩面对母亲,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只是轻轻将母亲那被山风吹乱的鬓发理好。母亲在大山里流浪他不是不知道,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请地方组织帮忙,给母亲找个固定住处。又一想,兵荒马乱,在外流浪乞讨的,难道就你一个人的母亲吗!倭寇不灭,百姓难安,刚萌生的念头又打消了。
⑪临别,将军将自己的干粮袋留给了母亲,其他同志也都解下各自的干粮袋要给母亲留下,将军不允。
⑫将军继续挥师鏖战,母亲继续在山里流浪,直到抗战胜利。
⑬将军姓李,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被授予上将军衔。⑭我是在将军家中的客厅里听将军说及这件往事的。记得那天我从将军那里回到家中,找出来一盘录音带反复播放,那带子的第一首歌便是《战斗在太行山上》,歌里有这样两句歌词:“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⑮将军征战,母亲流浪,这是在那场民族战争中,一位将军和他的母亲所作出的牺牲。对这样的牺牲,现在的不少人可能难以置信,然而,这是事实。国歌里唱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张扬的不就是这种与民族共患苦难的伟大精神吗?
⑯这种伟大精神,过去需要,现在更为需要。
(摘自《光明日报》2020年08月28日,有删减)
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军率领队伍穿行在太行山中的一片密林时,不经意遇见日思夜想的母亲。
B. 文章运用不少四字句,有音韵美感,增强感染力,如“马蹄得得,林涛飒飒”。
C. 文章以“我”的听闻和感受叙述故事,表现将军母子的高尚品质,感人至深。
D. 最后两段采用了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12. 将军在太行山遇到母亲前,母亲有什么不幸遭遇?请简要概括。
13.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分析。
(1)那人放下挎着的篮子,转过身来,摇了摇头,她的头发已经花白了,犹如冬天里太行山上的积雪。(在朗读时,语速应缓慢,请说说理由)
(2)消息风一样传遍了山山岭岭,这消息真叫人解气啊!(修辞角度赏析)
14. “与民族共患苦难的伟大精神”在将军及母亲身上怎样体现?请简要分析。
15. 文学作品中引用歌曲意蕴丰富,或烘托人物形象,或表达中心思想……本文引用歌曲《战斗在太行山上》,课文《邓稼先》同样也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请简要分析两者各有什么意蕴。
【链接材料】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邓稼先》
【答案】11. D 12. 房子被日本飞机炸成了一片废墟;日本人占领县城后和乡亲们一起逃难;独自在大山里流浪了好几年。
13. (1)缓慢的语气能突出母亲的外貌和动作,让人感受到母亲常年流浪的苍老和悲怆,表现了母亲不想惊扰儿子的冷静/将军对母亲的怜惜。
(2)比喻,写出消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
14. 母亲不添乱影响抗战,深明大义;将军忠孝难两全、舍小家顾大家;母子间的互相体谅、牺牲自我精神。(意思对即可)
15. 《将军的母亲》:家庭的支持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赞美老百姓的奉献精神,使将军和母亲的形象更具普遍意义。《邓稼先》:烘托邓稼先就是一个有理想、有气魄/有建功立业之志的中国男儿形象,赞美了他为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D.有误,最后两段主要是议论和抒情,并没有记叙的内容。这两段文字主要是在总结将军和母亲的事迹,并表达了对这种伟大精神的赞扬和呼唤,而不是记叙了具体的事件或情节;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⑦母亲居住的阜平县城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成了一片废墟。开始,母亲在废墟上搭了个棚子,用几块砖垒了个灶,指望着以后再把房子建起来。但是,紧接着日本人便占领了县城,又杀又抢,母亲的儿女都在八路军的队伍里,她不敢再在县城里待下去,就和乡亲们一起踏上了逃难的路。渐渐,人走散了,母亲开始独自在大山里流浪……春去秋来,风霜雪雨,真想象不出母亲每一天是怎样熬过来的,在太行山中段,每一条山路几乎都留有母亲的足迹“可概括为:房子被日本飞机炸成了一片废墟,日本人占领县城后和乡亲们一起逃难,独自在大山里流浪了好几年。
【13题详解】
(1)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在朗读“那人放下挎着的篮子,转过身来,摇了摇头,她的头发已经花白了,犹如冬天里太行山上的积雪”这句话时,语速应缓慢。这是因为缓慢的语气能够突出母亲的苍老和悲怆,通过描绘她花白的头发和比喻为冬天太行山上的积雪,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感受到母亲常年流浪的艰辛和不易。同时,这种缓慢的语气也表现了母亲不想惊扰儿子的冷静和将军对母亲的怜惜之情。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从修辞角度赏析“消息风一样传遍了山山岭岭,这消息真叫人解气啊!”这句话,可以看出它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消息的传播比喻为风一样迅速,生动地写出了消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这种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也突出了八路军打了胜仗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欣慰,表达了作者对八路军胜利的赞赏和欣喜之情。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结合⑨段中“八路军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在太行山扎下了根。消息风一样传遍了山山岭岭,这消息真叫人解气啊!最高兴的要数母亲了,因为她的儿子带着队伍就在这一带与日寇周旋。只是,她从来没有想过去找儿子,但她希望能在哪一天碰见儿子。今天,真的就这么碰上了,但她又闪开了,她担心儿子知道自己在乞讨流浪会难过,会分心,分打日本鬼子的心”可知,母亲选择独自在大山里流浪,尽管生活艰难,但她从未想过要去找儿子,因为她担心会给儿子带来困扰,影响他抗日的工作。这体现了母亲深明大义,愿意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幸福和安宁。
结合⑩段中“面对母亲,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只是轻轻将母亲那被山风吹乱的鬓发理好。母亲在大山里流浪他不是不知道,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请地方组织帮忙,给母亲找个固定住处。又一想,兵荒马乱,在外流浪乞讨的,难道就你一个人的母亲吗!倭寇不灭,百姓难安,刚萌生的念头又打消了”,⑫段中“将军继续挥师鏖战,母亲继续在山里流浪,直到抗战胜利”可知,将军忠孝难两全、舍小家顾大家;
母子之间互相体谅和牺牲精神也体现了“与民族共患苦难的伟大精神”。母亲不愿意让儿子分心,将军则更专注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这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对比阅读。
本文引用歌曲《战斗在太行山上》的意蕴在于强调抗战时期军民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共同奋斗的精神。歌曲中的歌词“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恰好与文章中将军征战、母亲流浪的情节相呼应,凸显了家庭的支持在抗战胜利中的重要地位。这种支持不仅是对将军个人的鼓励,更是对整个抗战事业的贡献,赞美了老百姓在抗战中的奉献精神。通过引用这首歌曲,文章使将军和母亲的形象更具普遍意义,强调了军民一心、共同抵抗外敌的重要性。
在《邓稼先》中,引用“五四”时代的歌曲《中国男儿》的意蕴则在于烘托邓稼先的英雄形象,并表达对他崇高精神品质的赞美。歌曲中的歌词“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描绘了具有广阔胸怀、雄伟气魄的中国男儿形象,这与邓稼先为国防科研事业献身、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的崇高精神品质相契合。通过引用这首歌曲,文章更加生动地展现了邓稼先的英雄形象,并深化了对他精神品质的赞美。
五、礼赞·守一方水土(10分)
沙漠英雄树的今生前世
刘建全
①在人们的印象里,沙漠往往是风沙漫天、荒原漫漫、不见草木的生命绝境。②可是在我国西部沙漠边缘,人们却能看到这样的奇景:一种高大乔木常常聚集成林,每到秋天,树上树下的金色叶子连成一片,金光闪闪,把沙漠变成一个梦幻般的金色童话世界。这就是胡杨,维吾尔族人叫它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在沙漠的严酷环境中,胡杨作为唯一的成林树种,就像守护神一样守卫着沙漠外的绿洲,用它们不屈不挠的身躯阻挡着风沙对绿洲的侵袭,用它们永生永世的孤寂注满了戈壁滩的宏阔与画意。所以人们又热情地赞美它是沙漠的英雄树。
③因为常年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长期的盐分累积使沙漠成为盐碱地。那么多种类的乔木,为什么只有胡杨能在这种地下水盐离子浓度类似海洋的沙漠中生存下来呢?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胡杨体内有十类与盐离子搬运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基因在胡杨体内或者增加了数量,就像搬运东西增加了人数一样,或者提高了表达量,还有的发生了快速的突变,就像人长大增加了力量一样。它们共同作用,使搬运盐离子的转运蛋白能够快速将细胞中多余的钠离子抽出,同时将细胞需要的钾离子从细胞外搬到细胞内。胡杨树就是这样通过调节自身细胞的盐离子浓度来增强吸水能力,保证自己细胞的水分平衡。
④科学家还发现胡杨体内一些负责细胞壁形成的基因也发生了变化,使细胞壁的厚度增加,提高了木质素含量,以抵抗风沙的摧残。所以胡杨的木质更硬、更加耐腐。据民间传说,胡杨有三个“千年”——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科学研究似乎为这些传说给出了一定的注解。
⑤胡杨一生静观世上风云变幻,日落日出,比其他树活得更长,那么胡杨这个物种也很古老吗?早期人们以为,沙漠地区的树木应是古地中海退却后留下的孑遗植物,起源都很早。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胡杨起源不会早于200万年前,与一些起源动辄千万年前的树种相比,胡杨还是非常年轻的。“古老而又年轻”,是英雄树胡杨独有的特点。
16.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沙漠的边缘,胡杨守卫着沙漠外的绿洲,所以人们赞美它为英雄树。
B. 乔木中,只有胡杨能在地下水盐离子浓度类似海洋的沙漠中生存下来。
C. 科学家发现,胡杨起源虽早于200万年前,但相比其它树种还是年轻的。
D. 本文在说明中穿插描写胡杨树的语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的特点。
17. 下面是小语和小文在阅读文章后的讨论,请完成他们的对话。
小语:本文围绕胡杨林先介绍________________以及人们对胡杨的评价,然后介绍胡杨在沙漠中得以生存的原因,最后总结胡杨“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小文:第④段,我发现划线句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有力地说明_________________。
小语:我还发现,根据③④段能知道胡杨林在沙漠中得以生存两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 C 17. ①. 生长环境 ②. 古老而年轻 ③. 胡杨木质坚硬,耐腐蚀性强的特点 ④. 胡杨通过调节自身细胞的盐离子浓度来增强吸水能力,保证细胞的水分平衡 ⑤. 胡杨细胞壁的厚度增加,提高了木质素含量,以抵抗风沙的摧残
【解析】【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由尾段“科学家最近发现,胡杨起源不会早于200万年前,与一些起源动辄千万年前的树种相比,胡杨还是非常年轻的”可知,选项“早于200万年前”曲解原意。
故选C。
【17题详解】
①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第一段(①):作者先介绍生长环境,描述了沙漠通常给人的印象——一个环境恶劣、生命难以存活的地方。
第二段(②):介绍西部沙漠边缘的奇景——胡杨林。胡杨在沙漠中成林,秋天金色的叶子为沙漠带来了梦幻般的美景。作为唯一的成林树种,胡杨像守护神一样保护着绿洲不受风沙侵袭,因此被人们赞美为沙漠的英雄树。
第三段(③):说明胡杨能在沙漠这种高盐碱环境中生存的原因。科学家发现胡杨体内的某些基因发生变化,使其能有效调节细胞内的盐离子浓度,增强吸水能力,保持水分平衡。
第四段(④):继续解释胡杨的生理特点,指出其体内负责细胞壁形成的基因也发生了变化,使得细胞壁更厚、木质素含量增加,从而更加坚硬和耐腐。这些变化似乎科学地解释了民间关于胡杨“千年不死、不倒、不朽”的传说。
第五段(⑤):讨论胡杨物种的年龄问题。早期观点认为沙漠植物可能是古地中海遗留的古老物种,但最新研究发现胡杨起源不会超过200万年前,相较于其他更古老的树种,胡杨其实是一个年轻的物种。最后,总结胡杨的特点:“古老而又年轻”。
②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引用民间关于胡杨“千年不死、不倒、不朽”的传说,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有效地说明了胡杨木质坚硬、耐腐蚀性强的特点,增强了描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这种引用方式不仅展示了胡杨非凡的物理特性,也体现了胡杨在人们心中的特殊地位和对其顽强生命力的敬佩。
③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第③段“胡杨树就是这样通过调节自身细胞的盐离子浓度来增强吸水能力,保证自己细胞的水分平衡”以及第④段“科学家还发现胡杨体内一些负责细胞壁形成的基因也发生了变化,使细胞壁的厚度增加,提高了木质素含量,以抵抗风沙的摧残”直接提炼得出答案。
六、探究·明英雄内涵(9分)
材料一:
①近年国产影片正在逐渐摆脱西方电影的叙事框架,将镜头聚焦到家庭、社会和时代议题,讲述属于中国观众的情感记忆和文化认同。有几部电影改编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讲述时代背景下不同行业的奋斗故事,这些散落的故事碎片共同拼贴出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图景,不同背景的平民英雄汇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
②这种更加注重个体经验的叙事转向,体现出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价值观念的流变。通过对个人经验的书写,观众更容易产生共情,于是个人记忆再度与国家叙事交错重叠,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在观众产生的情感认同中,其文化教育、社会治理的功能得以实现。
材料二:
为了更好地开展此次活动,初一年段对学生进行了“我最崇拜的人物”问卷调查。下图是开展活动前后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材料三:
2024年1月31日,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在重庆市大足区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点赞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2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上榜好人中,有4年行程6万余公里寻访和书写30多位老英雄事迹,让烈士精神世代传扬的作家王英;有巡检途中勇救落水者,用生命完成最后托举的铁路巡防员郭字宏;有4年举全家之力替去世儿子还清90万元债务的七旬老人姚西田;有持之以恒刻苦训练摘得多枚金牌的奥运冠军汪顺;有以柔弱双肩撑起全家一片天的00后大学生刘盈钠……他们源于平凡却不平凡,他们坚定文化自信,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18. 对以上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国产影片已经摆脱西方电影的叙事框架,讲述属于中国观众文化认同。
B. 电影通过讲述时代背景下不同行业的奋斗故事,汇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
C. 观众因为对电影产生情感认同,电影的文化教育、社会治理的功能得以实现。
D. “中国好人榜”中的上榜好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平民英雄。
19. 阅读材料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简述。
20. 结合材料一、三,你对“英雄”有怎样的理解?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答案】18. A 19. ①活动前,学生对艺体明星的崇拜比例高于革命英雄;②活动后,学生对革命英雄的崇拜比例高于艺体明星;③学生对其他人物的崇拜比例变化不大。(写出两点即可)
20. 英雄来自身边挺身而出的普通人;他们散落在各个角落;英雄心怀天下、舍己为人;始终葆有赤子之心、爱国热情;英雄是实现了自我价值并引领更多的人去做英雄的人。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辨析。
A.根据材料一第①段“近年国产影片正在逐渐摆脱西方电影的叙事框架,将镜头聚焦到家庭、社会和时代议题,讲述属于中国观众的情感记忆和文化认同”可知,近年国产影片正在逐渐摆脱西方电影的叙事框架,说明还没有完全摆脱,本项“近年国产影片已经摆脱西方电影的叙事框架”有误;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根据材料二可知,活动开展前对革命英雄的崇拜率约为20%,活动后约为80%;活动开展前对艺体明星的崇拜率约为80%,活动后不到20%。由此可得:活动前,学生对艺体明星的崇拜比例高于革命英雄;活动后,学生对革命英雄的崇拜比例高于艺体明星;
根据材料二可知,活动开展前对其他人物的崇拜率不到20%,活动后的崇拜率也不到20%,但高于活动前,可得出:学生对其他人物的崇拜比例变化不大。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材料一第①段“有几部电影改编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讲述时代背景下不同行业的奋斗故事,这些散落的故事碎片共同拼贴出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图景,不同背景的平民英雄汇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材料三“他们源于平凡却不平凡,他们坚定文化自信,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等内容进行回答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一方面,英雄可以是在不同行业中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奋斗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虽然是个体的经历,但却汇聚成了强大的国家力量;另一方面,英雄也包括那些在生活中展现出高尚品德和非凡行为的人,如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身边好人,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他们可能来自不同领域,身份平凡,但他们的行为和精神却闪耀着光辉,令人敬佩和赞叹,他们坚定文化自信,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展现出英雄的特质。
七、抒写·致平民英雄(60分)
2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凡人,虽微小,并不意味着卑微。就算是一泓清泉,也能激起一朵白色的浪花;就算是一棵小草,也能摇曳出春天的气息。普通的平凡人也是我们身边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如同萤火,总能给人慰藉;如同阳光,总能给人温暖;如同书籍,总能给人启迪。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请以《致平凡的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定文意;不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致平凡的你
在这个世界上,繁星点点,每一颗都独一无二,但最令我感动的,是那些平凡如尘埃,却闪耀着不平凡光芒的你。
记得那年春天,小区里的樱花树盛开得格外绚烂。你,一位普通的清洁工,身穿一身朴素的制服,手持扫帚,默默地清扫着地面上的落叶和花瓣。你并不引人注目,但我却被你那一丝不苟的态度所吸引。你弯下腰,仔细地捡起每一片花瓣,仿佛它们是你眼中的珍宝。那一刻,我明白了,即使是再平凡的工作,也能因为用心而变得不平凡。
夏天,烈日炎炎,你依旧坚守在岗位上。汗水浸湿了你的制服,你却从未抱怨过一句。每当有人路过,你总是微笑着点头致意,那笑容如同夏日里的一缕清风,给人带来凉爽和舒适。你的善良和乐观,让我看到了平凡中的伟大。
秋天,树叶纷纷落下,你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但你却从不抱怨,反而更加努力地工作。你告诉我,每一片落叶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它们应该被尊重。你的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冬天,寒风刺骨,你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你的双手被冻得通红,但你从未退缩过。你用你的行动告诉我,什么是责任和担当。你的这种精神,让我对平凡有了更深的敬意。
你是如此的平凡,却又如此的不平凡。你用你的双手,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你用你的笑容,为我们带来了温暖和力量;你用你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你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但你却用自己的方式,点亮了这个世界。你如同一颗平凡的星星,虽不耀眼,却默默地散发着光芒。你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英雄。
致平凡的你,谢谢你为世界带来的美好和温暖。愿你永远保持那份善良和乐观,继续在你的人生道路上闪耀着不平凡的光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题目《致平凡的你》是一个情感丰富、寓意深刻的作文题目。首先,我们要明确“平凡的你”指的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身份,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但正是这些普通人,构成了我们社会的基础,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立意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赞美平凡中的伟大:强调即使是普通人,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可能不是英雄,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同样值得我们尊敬和赞美。揭示平凡中的不平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闪光点,这些故事和闪光点或许不显眼,但却能给人带来深深的感动和启示。表达对平凡人的感激和敬意:感谢这些平凡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第二,构思选材。在构思和选材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选择具体的平凡人物:可以是你的亲人、朋友、老师,也可以是路边的清洁工、商店的售货员、公交车的司机等。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他们的平凡与伟大。挖掘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之处: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思考他们的品质和精神,找出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善良、勤奋、乐观、坚韧等。表达你的情感和感受:通过你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你对这些平凡人的感激、敬意和赞美。你可以描述他们的外貌、动作、语言,也可以写下你与他们交往的经历和你的内心感受。采用生动的描写和感人的叙述:在文章中,要尽量使用生动的描写和感人的叙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的情感和感受,从而与你产生共鸣。结尾点题,升华主题: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可以通过总结全文、引用名言或抒发感慨等方式,点明主题,升华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可以强调“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或者“平凡也是一种伟大”等观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