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德阳什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4德阳什邡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德阳什邡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共12页。
1.制作泡菜的过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呼吸作用原理。将原料放入泡菜坛后应当怎样处理才能得到可口的泡菜( A )
A.马上密封,保持温度30~40 ℃
B.一直通风,保持温度30~40 ℃
C.先通风后密封,保持温度30~40 ℃
D.马上密封,保持温度60 ℃以上
2.《礼记·月令》提出过六个酿酒要素:“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即用水浸泡并蒸煮器具)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即酿酒时间、原料、酿酒微生物、水质、发酵器(陶器)和酿酒的温度。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酿酒过程中,谷物仅为酵母菌提供碳源
B.“湛炽”的目的是灭菌
C.精良的陶器有利于发酵过程中维持无氧环境
D.温度需控制在30~35 ℃,以利于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圣女果)为材料先进行果酒发酵,再进行果醋发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果酒发酵需要的温度高于果醋发酵需要的温度
B.整个发酵过程需要经历“缺氧→供氧→缺氧”条件
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
4.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微生物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形成的菌落
B.NH3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的氮源和能源物质
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的琼脂能提供额外的碳源和氮源
D.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营养物质,比如培养酵母菌时,要添加维生素
5.细菌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无机氮源不可能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
C.琼脂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
6.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培养基中以微小的颗粒状存在,PAHs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很慢,并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科研人员欲从被PAHs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高效降解PAHs的菌株,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甲和乙都以PAHs为唯一碳源,两者都是选择培养基
B.③过程采用的接种方法可用于微生物计数,计数结果往往偏小
C.④过程挑选的单菌落应该是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最大的
D.接种后的培养基乙应置于无菌培养箱中,无须进行倒置培养
7.接种微生物的方法很多,平板划线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如图是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①②③④。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划线操作时,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插入培养基
B.平板划线后培养微生物时要倒置培养
C.不能将第④区域的划线与第①区域的划线相连
D.在②~④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8.如图是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过程流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所用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一定要添加适量的纤维素
B.过程①不能提高所选微生物在培养物中的比例
C.过程②纯化经过③培养后获得的单细胞菌落属于种群层次
D.④的操作是挑取单菌落进行菌种鉴定并在皿盖及时做上标记
9.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工程应用的是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
B.可以通过在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基因结构
C.可以通过在细胞器、细胞或组织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有目的地来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或其产品
D.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两大领域
10.培养胡萝卜根组织可获得试管苗,获得试管苗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胡萝卜根段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试管苗,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步骤③切取的组织块中要带有形成层,原因是形成层细胞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C.步骤⑤需要光照,愈伤组织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D.步骤⑤和步骤⑥的培养基中所需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
11.动物细胞培养包含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其中原代培养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对相关处理及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容器甲中幼龄动物组织需要剪碎处理,因为细胞靠在一起限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B.锥形瓶乙中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等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因为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是
蛋白质
C.培养瓶丙应置于100%O2中培养,因为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
D.培养瓶丙需灭菌处理,培养时细胞大多具有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的特点
12.科研人员利用猴的体细胞核构建重组细胞并将之培养成重构胚,然后将重构胚移入代孕母体内,最终成功培育出克隆猴新个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构成重组细胞时需将体细胞核移植到MⅡ期的去核卵母细胞中
B.将重组细胞培养成胚胎时,气体环境中的CO2能维持培养液的pH
C.重组细胞需在添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D.常选择原肠胚用于胚胎移植,此阶段胚胎易与受体的子宫建立组织联系
13.甲、乙两种远缘植物体细胞融合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若甲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依据该原理,将抗黑胫病的黑芥与不抗黑胫病的甘型油菜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抗黑胫病的甘型油菜新品种,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④过程用到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抗黑胫病的甘型油菜染色体上整合了黑芥的染色体片段
C.②紫外线照射剂量不同会导致黑芥染色体断裂程度不同
D.可利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诱导两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
14.抗虫作物对害虫的生存产生压力,会使害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迅速提高,导致作物的抗虫效果逐渐减弱。为使转基因抗虫棉保持抗虫效果,农业生产上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下措施不能实现上述目标( )
A. 在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中混入少量常规种子
B. 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并施用杀虫剂
C. 转基因抗虫棉与小面积常规棉间隔种植
D. 转基因抗虫棉大田周围设置常规棉隔离带
15.培育肉是利用动物体内分离的成肌细胞或全能干细胞,采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培养出类似于动物肌肉的肉丝,同时添加了人体所需的元素如铁、钙等,使之营养更加丰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胃蛋白酶处理肌肉组织,可以获得分裂能力强的肌肉母细胞
B.生物反应器内应控制温度适宜,并充入一定量的CO2,保证培养液pH相对稳定
C.培养液中的支架提供了更多的细胞附着面积,有利于细胞贴壁生长
D.“人造牛肉”的培养有利于牛肉的工厂化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16 .有关DNA粗提取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它能溶于2ml/L 的NaCl溶液
用同样的方法从等体积的兔血和鸡血中提取的DNA量不同
C.鉴定DNA时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沸水浴即可观察到较为明显的显色反应
D. DNA在95%的酒精中能沉淀析出
17.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科学家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目的是降低转基因奶牛分泌的乳汁中乳糖的含量
②人生长激素基因工程菌产生的生长激素属于该工程菌的初生代谢物
③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都需要在分子水平对基因进行操作
④蛋白质工程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获取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信息
A. 一项B. 二项C. 三项D. 四项
18.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安全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植物上,可能出现对农业不利的“超级杂草”
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转基因在自然条件下可增殖和扩散,形成基因污染
D.转基因食品转入的新基因产生的异种蛋白不可能使人引起食物过敏
19.下列有关克隆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克隆人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B.克隆人证明了人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C.在现有克隆技术条件下,成功率为100%,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D.“设计试管婴儿”和“试管婴儿”都是一种有性生殖方式,都需要胚胎移植,但前者还要进
行基因检测
20.野生红豆杉是濒危植物,其树皮产生的紫杉醇对癌症有一定的疗效。如图是红豆杉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流程图,图中②为愈伤组织,通过B过程可最终产生新的植株,通过C过程可产生大量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过程是脱分化,该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B.B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会导致细胞中部分基因丢失
C.紫杉醇属于细胞代谢的产物,可以从⑤中获取
D.培养⑤一般采用的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21. 新冠病毒的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域(RBD)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相互作用感染细胞。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LCB1,可与S蛋白RBD紧密结合,以干扰新冠病毒的感染。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LCB1的作用机理与S蛋白的抗体类似
B. LCB1可依据S蛋白的RBD结构进行设计
C. LCB1是通过细胞中原有基因表达产生的
D. 可用蛋白质工程进行LCB1的设计和生产
22.如图1为果酒、果醋制作装置,图2为果酒发酵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的整个过程中,夹子①②均关闭,制作果醋时,夹子①②均打开
B.制作果酒时应将图1装置放在18~30 ℃环境中,制作果醋时应将温度提高至30~
35 ℃
C.图2曲线a~b段,瓶内有大量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导致瓶内气压增大
D.随着发酵时间的推进,葡萄糖含量降低,乙醇的产生速率先上升后趋于稳定
23.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A→B过程中一般用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并加入两种引物
B. B→C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常选用的受体细胞是卵母细胞
C. A→B过程利用了DNA(双链)复制原理,需要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D. B→D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其中④过程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24.植物细胞工程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人参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培养——细胞增殖
25.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不足1 600只,为保护和繁殖大熊猫,科研人员进行了如图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克隆熊猫培育成功的部分原因是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具有调控细胞核发育的作用
B.图中用激素处理可使供体超数排卵,而代孕受体在移植前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
C.图中的熊猫甲与亲代雌性大熊猫的性状基本相同
D.熊猫乙和熊猫丙的基因型和表型一定都相同
26.细胞融合技术有着广泛应用,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形成过程中,a和b需要通过细胞膜接触完成识别和结合
B.乙形成过程中培养液渗透压略大于细胞质,有助于植物细胞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C.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
D.若a和b分别为基因型AaBB、aaBb植株的花粉细胞,则去除细胞壁后两两融合可得到4种基因型的细胞
27. 如图表示构建重组质粒和筛选含人胰岛素原基因的细菌的过程,其中I和II表示抗性基因,①—⑦表示过程,其它数字表示菌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⑦过程表示用灭菌绒布从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中蘸取菌种,再按到含四环素培养基中培养)
A. ①②只能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进行切割
B. I表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II表示抗四环素基因
C. 3、5菌落是筛选出的含有人胰岛素原基因的细菌
D. 该基因工程成功的标志是细菌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
28.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备“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B. 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
的细菌
C. 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的细菌
D. 目的基因成功导入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产生人的生长激素
29. 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I、BamHI、MbI、SmaI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 G↓GATCC、↓GATC、CCC↓GGG.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若用限制酶MspI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会破坏2个磷酸二酯键
B. 若图1用限制酶SmaI完全切割后会产生4种不同的DNA片段
C. 若切割图2中的质粒以便拼接目的基因D应选择限制酶BamHI和MbI
D. 导入含有目的基因D的重组质粒的细菌在添加抗生素A和B的培养基上不能存活
30.精氨酸依赖型菌株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但可作为鸟氨酸发酵的优良菌种。如图为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经诱变获得精氨酸依赖型菌并进行筛选的过程示意图,其中乙获得的菌落是通过影印甲培养得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野生型菌液的培养皿中不会出现菌落
B.乙培养基与甲相比可能缺少了精氨酸
C.紫外线照射可导致谷氨酸棒状杆菌发生可遗传变异
D.乙中的菌落A为鸟氨酸发酵的优良菌种
31.(14分)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醋酸菌的部分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纯化醋酸菌的接种方法是 (1分);完成步骤④的操作,接种环共需要________次灼烧处理,其中最后一次灼烧的目的是A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划线的某个平板经培养后,第一次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次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上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2个即可)。
(3)配制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检测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高效降解农业秸秆废弃物,研究人员利用从土壤中筛选获得的3株纤维素分解菌,在37 ℃条件下进行玉米秸秆降解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在该条件下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的是菌株________(1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人心肌细胞中的肌钙蛋白由三种结构不同的亚基组成,即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C(cTnC),其中cTnI在血液中含量上升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为制备抗cTnI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完成了以下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培养中,培养液常用__________________(1分)方法灭菌。每隔2周用cTnI作为抗原注射小鼠1次,共注射3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次免疫后第3天,取脾脏内部分组织制成细胞悬液与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常用的化学诱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甲、乙、丙中,只含杂交瘤细胞的是__________,②过程表示将乙细胞接种到多孔培养板上,进行抗体阳性检测,之后稀释、培养、再检测,并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其目的是筛选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是医学上常用的定量检测抗原的方法,具体原理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均能与抗原结合,这是由于不同抗体能与同一抗原表面的不同部位结合。该检测方法中,酶标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通过测定产物量来判断待测抗原量。
33.(12分)下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养体细胞时需要创造无菌无毒的环境,“无菌无毒环境”中的“毒”是指有害代谢产物。对培养液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操作,可创造无菌无毒的环境。
(2)植物组织培养有一项应用是培育“脱毒苗”,脱毒苗中的“毒”主要是指__________,此过程常常选取茎尖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核移植技术中常用的去核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胚胎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的结果。
(4)若将上述结果用于白血病病人的骨髓移植,如果图中患者是A型血,提供卵母细胞的女性是AB型血,则骨髓移植成功后患者的血型是________型。按上述方法克隆的器官在移植方面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A
Ti质粒
B
草莓
叶盘
农杆菌
幼苗
C
Ti质粒
抗氨苄青
霉素基因
Sal = 1 \* ROMAN \* MERGEFORMAT I
A
B
抗四环素基因
BamH = 1 \* ROMAN \* MERGEFORMAT I
BamH = 1 \* ROMAN \* MERGEFORMAT I
Hind = 3 \* ROMAN \* MERGEFORMAT III
Hind = 3 \* ROMAN \* MERGEFORMAT III
Sal = 1 \* ROMAN \* MERGEFORMAT I
34. (12分)转基因草莓中有能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由此可获得用来预防乙肝的一种新型疫苗,其培育过程如下图甲所示(①至④代表过程,A至C代表结构或细胞):
(1)图中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A的途径有多种,其一就是根据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DNA的序列,再通过化学方法合成A。现已知目标蛋白中的一段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丝氨酸-精氨酸-,请写出A中该段氨基酸序列对应的碱基对序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相应氨基酸的对应密码子如下:亮氨酸-UUG,精氨酸 -CGC,丝氨酸-AGC,甘氨酸 -GGA)
(2)借助农杆菌将B导入叶盘细胞后,通过③④过程培养成草莓幼苗的技术工程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分),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D
C
B
A
(3)过程①的具体过程如图乙所示,现有SalI、BamHI、HindIII三种限制酶均可切割质粒和A,应选用限制酶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切割,以保证它们定向连接。限制酶切断的是DNA分子中特定部位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键,下图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_。(表示限制酶作用部位)
(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常用运载体——质粒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质粒通常是来自于细菌的环状DNA分子,使用质粒运载体是为了避免目的基因被分解
B.质粒运载体只能在与目的基因重组后进入细胞
C.质粒上具有多种限制酶切点,以便于切割后与目的基因连接。没有限制酶就无法使用质粒运载体
D.质粒运载体的复制和表达也遵循中心法则
35. (12分,每空2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植物。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种纯合体玉米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需进行人工传粉,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F1自交,F₂中雌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F₂中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F2的雌株中,与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
(3)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糯玉米纯合体与非糯玉米纯合体(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糯与非糯的显隐性。若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非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菌株
秸秆总重/g
秸秆残重/g
秸秆失重/%
纤维素降解率/%
A
2.00
1.51
24.50
16.14
B
2.00
1.53
23.50
14.92
C
2.00
1.42
29.00
23.3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四川省什邡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什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什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什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德阳市什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