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上3.2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 层级练习(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747236/0-17159629473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上3.2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 层级练习(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747236/0-17159629474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上3.2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 层级练习(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747236/0-17159629474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共11页。
【基础练习】
1.我国圆满完成了“嫦娥五号”探月工程,并采回月球土壤样品。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核聚变原料——氦-3,有望解决地球能危机。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由题意可知,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由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所以氦-3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故答案为:B。
2.如图为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B. 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C. 氟原子易失电子
D. 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
【答案】 C
【解析】A. 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 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A. 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故符合题意;
B. 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C. 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不符合题意;
D. 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原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A. 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不符合题意。
B. 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不符合题意。
C.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7,为原子,符合题意。
D. 质子数=7,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He B. H2 C. C D. NaCl
【答案】 D
【解析】A、氦气由氦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微粒一定是( )
A. 阳离子 B. 阴离子
C. 分子 D. 原子
【答案】 B
【解析】核电荷数=质子数,当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微粒是原子,当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时,微粒是阳离子,当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时,微粒为阴离子,
故答案为:B。
7.下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B. 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
C. 该粒子是阴离子
D.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到电子
【答案】 C
【解析】A、该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该粒子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的,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不符合题意;
B、该粒子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故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不符合题意;
C、该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符合题意;
D、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下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粒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B. 该粒子呈电中性
C. 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 该粒子易形成阳离子
【答案】 D
【解析】A. 该粒子圆圈里的数子不是原子的质子数,所以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该粒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粒子呈电中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该粒子质子数是17 ,为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易形成阴离子,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如图所示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x=8,则该粒子为阴离子
B. 若x=9,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而形成
C. 若x=10,则该粒子为原子
D. 若x=11,则该粒子符号为Na+
【答案】 B
【解析】A. 若x=8,8<10,即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阴离子,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若x=9,9<10,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而形成,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 若x=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若x=11,11>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即钠离子,粒子符号为Na+,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下列关于Na、 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 比Na稳定;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
A. ①②⑤ B. ②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 失去一个电子变为 ,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核外电子数均发生改变,由于核电荷数=质子数,两者均不变;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失去一个电子对质量影响很小,质量几乎相等; 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比 稳定.故①③④⑤正确;
故答案为:C。
1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B. 分子、原子都能保持所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
C. 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D. 原子得失电子后成为阴阳离子
【答案】 A
【解析】A.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B. 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微粒,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最小微粒,分子、原子都能保持所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原子得失电子后带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为离子,带正电为阳离子,带负电为阴离子,原子得失电子后成为阴阳离子,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其符号为________
【答案】 10;阴离子;O2-
【解析】①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表示原子,a=2+8=10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 当a=8时,该粒子得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其符号为:O2-。
13.(1)已知某粒子符号为 ,其核外电子数为n,则其质子数为________;
(2)一个OH-中所含质子数为________,电子数为________,原子核个数为________。
【答案】 (1)m+n
(2)9;10;2
【解析】(1)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已知某粒子符号为 ,为阳离子,由R原子失去m个电子形成, 核外电子数为n,则其质子数为m+n;
(2)一个OH-中所含质子数为8+1=9(个),电子数为8+1+1=10(个),原子核个数为2。
1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化学学习要让学生既能够“见微知著”,也能够“见著知微”。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下图为氯化钠形成的示意图。
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
(1)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 ________ ,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 “失去”)电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 ________决定的。
(3)构成氯化钠的离子是________(填微粒符号)。
【答案】 (1)3;失去
(2)最外层电子数
(3)Na+ 、Cl-
【解析】(1)从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得到,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填3;
钠原子的最外层上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很容易失去一个电子,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达8电子稳定结构,故填失去。
(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决定着电子的得失,一般来说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去电子,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达8电子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较易得到电子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决定,故填最外层电子数。
(3)由图可知,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其离子符号为Na+和 Cl- , 故填Na+ 、Cl-。
【能力提升】
1.(2021·河池模拟)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
A. F B. S2- C. D.
【答案】 D
【解析】A.F为氟原子,得到电子可变成离子,不符合题意;
B.硫离子是硫原子得电子形成,要变成原子需失去所得电子,不符合题意;
C.图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得到电子变成氧离子,不符合题意;
D.图为镁离子结构示意图,要变成原子需得到电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某元素原子A的质子数为m,已知B3+和A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 )
A. m+1 B. m
C. m-1 D. m+2
【答案】 A
【解析】设元素B的核电荷数是y,A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m,因为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A2+的核外电子数等于m-2,同理阳离子B3+的离子中带有(y-3)个电子。因为B3+和A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m-2=y-3,即y=m+1。
故答案为:A。
3.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B. 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
C. 它们的质量完全相同 D. 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答案】 A
【解析】A.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则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符合题意;
B.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变,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C.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尽管电子的质量很小,但它们的质量不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D.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2020·耿马模拟)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关于各粒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属于原子 B. ①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C. ④属于阴离子 D. ③④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 D
【解析】A、①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②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均属于原子,说法不符合题意。
B、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说法不符合题意。
C、④中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说法不符合题意。
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③④的原子分别为氟原子、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7、6,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化学性质不相似,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变成稀有气体元素氖的原子
B. 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变成了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
C. 两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答案】 B
【解析】A. 原子失去电子后原子核没有变化,故质子数不会变化,所以原子的种类就不会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氩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而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核外也有18个电子,故会变成了和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离子;故符合题意;
C. 两种粒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相同,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氖原子和钠离子,只能说都比较稳定,但化学性质不可能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在不停运动的,而原子和离子是不能运动的
B. 原子得到电子后可以转化为阳离子
C.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组成和结构都不同
D. 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这三种微粒构成的
【答案】 C
【解析】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在不停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B. 原子得到电子后,质子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8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课后作业题,共15页。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