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印象嘉陵江湿地公园动植物丰富。下列有关湿地公园生命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江边芦苇的茎是中空的——生物适应环境
B.野鸭在水中游泳,其趾间有蹼——生物适应环境
C.红嘴鸥每年从北方迁徙来湿地公园过冬——生物影响环境
D.在向阳处的植物要比背阴处的植物长得茂盛——环境影响生物
2.下列对图中所示的食物网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是农田生态系统
C.该生态系统中蜘蛛和青蛙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D.如果农作物受到DDT的污染,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是蛇
3.植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水的参与。下列有关植物吸收、运输和利用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成熟区的根毛向外突起,有利于吸收水分
B.根、茎和叶脉中的筛管相互连通,形成运输水分的管网
C.水分主要通过叶片散失,叶片表皮的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D.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是水循环的重要途径
4.某中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所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设计如图所示(铝箔将A叶片不分上下两面遮盖)。(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将该植株暗处理一昼夜,消耗和转运走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
B.实验结果变蓝的叶片为A叶片未遮盖部分和C叶片
C.通过叶片A遮盖部分和未遮盖部分的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D.通过叶片B和叶片C的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5.下列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和原理正确的是( )
A.农田适时松土——增强根的光合作用
B.合理施肥——提供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有机物
C.大棚中适当降低白天温度——抑制农作物的呼吸作用
D.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6.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分泌的胆汁中含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B.③中的消化液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C.⑤中有胆汁、肠液和胰液,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可以消化
D.⑤中的小肠绒毛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并转运给血液运往全身
7.“白肺”一般是指重症肺炎患者的肺泡填充了大量渗出物,影像检查肺部呈大片白色。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通过吸气运动降低肺内压力,使外界空气进入肺
B.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两层细胞
C.“白肺”会阻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进而造成组织细胞缺氧
D.“白肺”患者在平静状态下呼吸频率和心率偏低
8.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身体的一些疾病。下表是某患者血液化验的部分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四部分组成
B.该患者可能有头晕、乏力等症状,可以适当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C.该患者很可能身体有了炎症,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治疗
D.对该患者抽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静脉
9.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通过“任务接收——模型计算——结果反馈”模式,根据用户向它提出的问题,给出有用的答案。虽然ChatGPT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效率远超人类,但它目前还不能完全做到按人类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反应
B.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C.ChatGPT目前在处理复杂、不确定任务上不如人的大脑灵活
D.ChatGPT的运行模式中,“模型计算”相当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10.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它们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野外采摘的蘑菇煮熟后可以食用
B.把食品放在冰箱内保存,目的是低温杀死细菌防止食品腐败
C.做馒头时,往面粉里放一块发酵过的老面,这个过程相当于接种
D.如果酿酒时容器没有密封,酿酒会失败,因为酵母菌在缺氧环境中才能存活
二、读图填空题
11.图中甲、乙、丙、丁为人体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人体的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______。
(2)过程A表示细胞______,在此过程中,______先复制再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3)过程B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差异,并形成乙,乙中具有保护、分泌功能的是______。
(4)与人体相比,植物体结构层次的不同之处为______。
12.人体各结构既有分工又协调配合,使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下图中A~D代表人体的相应系统,①~⑥代表人体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人体在完成①③过程后,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______血,氧气随血液首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_。
(2)肝脏产生的尿素经血液循环运往D系统,经过⑤______作用和⑥______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
(3)如果尿液中检测出大分子的蛋白质,推测肾单位中______可能发生了病变。
13.如图表示某家族中白化病的遗传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据图可以判断该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依据是______。
(2)6号产生的精子类型是下图中的___(相关基因为A、a)。
A.B.C.D.E.
(3)10号父母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_____,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原因是______。
14.某校学生在学习了健康地生活相关知识后,制作了《卫生保健知识手册》。如图是手册关于传染病的部分内容。请结合手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甲流病毒是引起甲型流感的______。
(2)为了预防甲流的传播,我们可以通过______(任答一项)的方式切断传播途径。
(3)注射甲流疫苗后,淋巴细胞在疫苗的刺激下产生了抵抗甲流病毒的______,从而提高对甲流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免疫。
(4)手册中增加一项关于出血和止血的急救措施。某伤员上肢出血,血液呈暗红色,缓慢而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这时应压迫出血点的______(选填近心端或远心端)。
三、填空题
15.2021年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习近平指出,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
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着上千只野生大熊猫,占全国总数70%以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是野生东北虎、东北豹定居和繁育区域。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海南长臂猿唯一分布地,是热带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武夷山国家公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被誉为“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
请分析资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动物可分为两类,蛇、昆虫分别属于______动物。鸟、大熊猫、东北虎等动物的结构更复杂,体温______,在进化中更高等。
(2)资料中提到的五个国家公园动植物种类都非常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______多样性。
(3)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提高生态系统______能力,维持生态平衡。设立国家公园这类措施属于建立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四、实验题
16.为探究烟草的危害,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不同烟草浸出液浓度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
材料与要求:在室温条件下,选用20只大小、营养状况一致的健康成年水蚤;
四份等量的香烟烟丝中分别加入20mL、30mL、40mL、50mL的蒸馏水浸泡1天的浸出液。
步骤一:将20只水蚤放在清水中,观察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设为A组数据;
步骤二:将水蚤分成4组各5只,分别放入20mL、30mL、40mL、50ml的烟草浸出液中,观察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设为B、C、D、E组数据。
数据处理:计算各组实验数据平均值,将数据绘制成如图折线图。请分析问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中各组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
(3)根据折线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4)根据上述实验及生活常识,请你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写一条宣传标语: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江边芦苇的茎是中空的,内充空气,是对江边土壤内缺少空气的一种适应,属于生物适应环境,A正确。
B.野鸭趾间有蹼,利于野鸭在水中划水、游泳,是野鸭对水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属于生物适应环境,B正确。
C.北方冬天的温度低,红嘴鸥每年从北方迁徙来湿地公园过冬属于环境影响生物,C错误。
D.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在向阳处的植物要比背阴处的植物长得茂盛,属于环境影响生物,D正确。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农作物→鼠→蛇;农作物→昆虫→青蛙→蛇;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农作物→昆虫→蜘蛛→鸟;农作物→昆虫→鸟,A正确。
B.由于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B错误。
C.该生态系统中青蛙以蜘蛛为食,同时青蛙和蜘蛛共同竞争昆虫,因此,蜘蛛和青蛙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C正确。
D.如果农作物受到DDT的污染,沿着食物链有毒物质积累,越往食物链后端有毒物质越多,因此,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是蛇,D正确。
故选B。
3.答案:B
解析:A.成熟区着生大量根毛,根毛细胞细胞壁薄、液泡大,根毛向外突起,增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水分,A正确。
B.植物体内运输物质的管道包括运输有机物的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根、茎和叶脉中的导管相互连通,形成运输水分的管网,由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错误。
C.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散失。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完成,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和水分散失的“门户”,C正确。
D.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意义:降低叶面温度;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为植物吸收和运输水提供动力;促进植物水循环,D正确。
故选B。
4.答案:A
解析:A.实验前将该植株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消耗和转运走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影响,A错误。
B.A叶片未遮盖部分和C叶片都进行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B正确。
C.叶片A遮盖部分和未遮盖部分是以光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C正确。
D.叶片B和叶片C是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A。
5.答案:D
解析:A.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根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为植物根提供能量,A错误;
B.合理施肥,主要是为植物提供无机盐,B错误。
C.大棚中适当提高白天温度,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强度,提高产量,C错误。
D.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D正确。
故选D。
6.答案:A
解析:A.①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脂肪酶,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错误。
B.③胃中的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B正确。
C.小肠中有胆汁、肠液和胰液,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可以被最终消化,C正确。
D.⑤小肠中的小肠绒毛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营养物质,并转运给血液,通过循环系统运往全身,D正确。
故选A。
7.答案:D
解析:A.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因此,人体通过吸气运动降低肺内压力,使外界空气进入肺,A正确。
B.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因此,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两层细胞,B正确。
C.“白肺”是指重症肺炎患者的肺泡填充了大量渗出物,使外界空气难以进入肺泡,阻碍了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进而造成组织细胞缺氧,C正确。
D.由于“白肺”会造成组织细胞缺氧,因此,“白肺”患者在平静状态下呼吸频率和心率都偏高,D错误。
故选D。
8.答案:A
解析: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A错误。
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红细胞的数值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值,说明患有贫血,需要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B正确。
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白细胞的数值高于正常值,可能体内有炎症,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C正确。
D.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在抽血和输液(俗称打吊针)时,医生把针刺入静脉血管,D正确。
故选A。
9.答案:B
解析:AB.人类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反应,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A正确、B错误。
C.由题干的表述“虽然ChatGPT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效率远超人类,但它目前还不能完全做到按人类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利用”可知,ChatGPT目前在处理复杂、不确定任务上不如人的大脑灵活,C正确。
D.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ChatGPT的运行模式中,“模型计算”相当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D正确。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A.野外采摘的蘑菇煮熟后也不可以食用,因为有些蘑菇可能有毒,A错误。
B.把食品放在冰箱内保存,目的是低温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防止食品腐败,B错误。
C.在制作馒头的过程中,加入已经发酵过的面团(老面)是为了引入酵母菌,这相当于为新的面团接种了发酵所需的酵母菌,C正确。
D.如果酿酒时容器没有密封,酿酒会失败,因为酵母菌在缺氧环境中进行无氧呼吸,才能产生酒精,D错误。
故选C。
11.答案:(1)受精卵
(2)分裂;染色体
(3)上皮组织
(4)没有系统
解析:(1)人体的产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因此,人体的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受精卵。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A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故A表示细胞分裂。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完成复制加倍,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原来细胞内的染色体相同。
(3)过程B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差异,形成组织。 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等,其中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排泄和吸收功能。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大到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与人体相比,植物体结构层次的不同之处为没有系统。
12.答案:(1)动脉;左心房
(2)过滤/滤过;重吸收
(3)肾小球
解析:(1)①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经过这两个过程后,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氧气随血液首先通过肺静脉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左心房。如图所示:
(2)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因此,肝脏产生的尿素经血液循环运往D泌尿系统,经过⑤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
(3)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会被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若某人尿检时,尿液中出现了大量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则可能是⑤肾小球发生病变。
13.答案:(1)6、7号正常,10号为白化病/10号父母正常,10号为白化病
(2)DE
(3)3/8;XY
(4)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增加
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6号个体和7号个体都正常,其子女10号为白化病患者,说明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
(2)已知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其基因组成是aa,6号个体和7号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Aa。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选项中,ABC的染色体都成对存在,不属于生殖细胞,且AB中成对的基因也与6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不匹配;DE的染色体和基因都是成单存在的,为生殖细胞。
因此,6号产生的精子类型是图中的D或E。故DE正确,ABC错误。
故选DE。
(3)10号父母即6号个体和7号个体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生男生女的概率是(50%),因此,10号父母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如图所示:
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4)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近,近亲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婚配容易导致致病基因形成纯合体,使隐性遗传病得以表达,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14.答案:(1)病原体
(2)戴口罩(或常通风,勤洗手等,答对一点即可)
(3);抗体;特异性
(4)远心端
解析:(1)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甲型流感病毒是导致甲流的病原体。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预防甲流的传播,能够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有常通风。戴口罩等。
(3)接种新冠疫苗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他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
(4)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静脉出血在远心端止血。
15.答案:(1)脊椎动物、无脊椎;恒定
(2)基因
(3)自动调节;自然保护区
解析:(1)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蛇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昆虫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变温动物,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其他动物都为变温动物。鸟、大熊猫、东北虎等动物属于恒温动物,体温恒定。
(2)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资料中提到的五个国家公园动植物种类都非常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提高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设立国家公园这类措施属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16.答案:(1)烟草浸出液浓度;形成对照
(2)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可信度
(3)促进
(4)吸烟有害健康,请远离香烟。(意思对即可)
解析:(1)分析实验可知,在本实验中,变量是烟草浸出液浓度,起对照作用的是A组。
(2)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根据曲线,我们可知随着烟草浸出液的浓度增大,水蚤的心率加快。说明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具有促进作用,浓度越高,则心率越快。
(4)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写出宣传标语是:“少吸几口、健康常有”、“吸烟有害健康,请远离香烟”。
血常规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3.8×1012/L
(4.0~5.5)×1012/L
WBC(白细胞)
16.8×109/L
(4.0~10.0)×109/L
Hb(血红蛋白)
85g/L
120~160g/L
PLT(血小板)
210×109/L
(100~300)×109/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