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演练(二)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42631/0-17159033044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演练(二)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42631/0-1715903304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演练(二)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42631/0-171590330450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演练(二)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42631/1-17159033076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演练(二)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42631/1-17159033076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演练(二)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42631/1-171590330764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演练(二)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演练(二)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演练二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演练二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Ti48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科技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臭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B. 奥运火炬“飞扬”外壳采用的耐高温碳纤维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 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采用的高强度新型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 纳米铁粉主要通过物理吸附作用除去污水中的、、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的空间填充模型:B. N,N-二甲基甲酰胺的结构简式:
C. 分子的球棍模型:D. 的电子式:
3. 甘草素是从甘草中提炼制成的甜味剂,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存在手性碳原子B. 分子中含有酯基
C 能与饱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D. 1ml甘草素最多能与2mlNaOH反应
4.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易溶于,可从和都是非极性分子的角度解释
B. 对羟基苯甲酸存在分子内氢键,是其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酸高的主要原因
C. 溶于氨水,是由于与反应生成了可溶性配合物
D. 熔融能导电,是由于熔融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和
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非极性键数目5NA
B. 0.1 ml 中含有的键数目为1.1NA
C. 3.9 g 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
D. 0.1 ml/L NH4HCO3溶液中含有NH数目小于0.1NA
6. 叔丁基溴在乙醇中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1:
反应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渡态能量:①>②>③
B. 可以逆向转化为,但不会转化为
C. 若将上述反应体系中的叔丁基溴改为叔丁基氯,则的值增大
D. 向的乙醇溶液中加入并适当升温,可以得到较多的
7. 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SiO2,Fe2O3和A12O3)为原料制备高纯镁砂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浸出时产生的废渣中有SiO2,Fe(OH)3和Al(O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浸出镁的反应为
B. 浸出和沉镁的操作均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C. 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NH3、NH4Cl
D. 分离Mg2+与Al3+、Fe3+是利用了它们氢氧化物Ksp的不同
8. 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①进行钠的燃烧反应B. 用装置②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
C. 用装置③制备无水MgCl2D. 用装置④在铁片上镀铜
9. BHET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科学家利用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制备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的化学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元素的电负性:
B. 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 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
D. 和均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
10. 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11. 某有机化合物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组成,Y、Z同主族且Z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该化合物的质谱图如下,m/z为139时,其碎片离子组成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负性:
B 氢化物沸点:
C. 化合物、、均为直线型分子
D. 溶液与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12. 硅与镁能够形成二元半导体材料,其晶胞如图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r nm。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原子位于硅原子所构成的正八面体空隙中,空隙填充率为100%
B. 晶体中硅原子的配位数为4
C. 该晶体中两个硅原子间的最短距离为nm
D. 晶体密度为g/cm3
13. 科学家设计了一种以镍基普鲁士蓝为电极材料的“热再生电化学循环”转化电池(如图所示),用于收集废热,提高能源利用率。该电池以KCl溶液和Ni(NO3)2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极之间用多孔隔膜分隔,工作时发生反应:K2Ni[Fe(CN)6]+AgClKNi[Fe(CN)6]+K++Ag+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收集废热时,阴极上附着的AgCl减少
B. 收集废热时,阳极发生的反应为K2Ni[Fe(CN)6]-e-=KNi[Fe(CN)6]+K+
C. 低温工作时,K+通过多孔隔膜移向Ag电极
D. 低温工作时,Ag电极增重7.1g,理论上外电路转移电子0.2ml
14. 某废水中含有和,浓度远大于。用溶液调节该废水(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上层清液中铜元素的含量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在溶液中可形成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段:随升高,平衡逆向移动
B. b~c段:发生反应
C. c-d段:随升高,溶液中的浓度上升,再次出现沉淀
D. 推测d点以后,随升高,上层清液中铜元素含量持续下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磁性材料FexSy与石墨烯构成的复合材料,用于高性能锂硫电池。某化学小组按如下装置测定该磁性材料FexSy的组成。
(1)仪器N的名称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实验时管式炉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三颈烧瓶中产生白色沉淀,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若管式炉内反应的温度为600~700℃,长玻璃管M除了导气外还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没有长玻璃管会导致测定的y值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取2.960g试样放入管式炉充分反应后,再通入O2一段时间,然后将三颈烧瓶中的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9.320g,操作过程中,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小组成员提出用浓硝酸代替H2O2,其他小组成员提出反驳意见,反驳的理由是___________。
(5)充分反应后,取管式炉中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溶液变红,证明溶液中含有Fe3+;另取少量溶液,加入K3[Fe(CN)6]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则管式炉中固体的颜色是_______,管式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6. 醋酸铟是一种化工产品,以ITO靶材废料(主要由、组成)为原料制备醋酸铟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和可反应生成偏铟酸铯(CsInO2),也可以与反应生成,据此判断属于___________(填“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或“两性氧化物”)。写出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酸浸时,铟的浸出率在不同温度和硫酸浓度下的数值如下表,锡的浸出率小于20%。
由上表信息可得出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铟的浸出率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温度越高,硫酸浓度对铟的浸出率影响___________。
(3)酸溶时无气泡产生,则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现有一份和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加入锌粉,测得析出固体的质量随加入锌粉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混合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
17.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一直是能源研究的热点,水煤气变换反应可用于大规模制,反应原理如下:
(1)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数据,计算______。
(2)实验发现其他条件不变,在体系中投入一定量可以增大的体积分数,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
(3)某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加入催化剂使其发生上述反应(忽略其他副反应),测得该反应中初始压强为,分压如图甲所示(t时刻前,的分压未给出),则A点坐标为(t,______)、平衡常数__________。
(4)反应的Arrhenius经验公式的实验数据如图乙中曲线所示,已知经验公式为(其中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该反应的活化能______。当使用更高效催化剂时,请绘制关系示意图_______________。(假定实验条件下,催化剂对C值无影响)
(5)储氢合金能有效解决氢气的贮存和运输问题。某储氢合金的结构属六方晶系,晶体结构及俯视图分别如图(a)、(b)所示。已知a、b两点的分数坐标分别为、,则c点坐标为______。X射线衍射测定两晶面间距为(见图b),高为,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则密度为______。(列出表达式)
18. 已知间苯二酚可以合成中草药的活性成分Psralidin(化合物P),合成路线如图:
P
已知:①2 equiv即加入2倍物质的量的试剂
② ③
(1)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D→E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
①与溶液反应显紫色
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2:1:1
(5)H+→Psralidin+J的反应原理如图。J的名称为___________。
(6)G→H的过程中分为三步反应。K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K→M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实验目的
主要仪器
试剂
A
分离和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和混合物、蒸馏水
B
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试管、烧杯、酒精灯
淀粉的稀硫酸溶液、银氨溶液
C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试管、胶头滴管
澄清石灰水
D
测定溶液浓度
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
溶液、0.1000草酸溶液
温度
30℃
50℃
70℃
90℃
的溶液
56%
72%
83%
91%
的溶液
68%
81%
89%
94%
化学键
键能
803
x
463
43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演练(一)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一种含镓的药物合成方法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高考适应性演练(二)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化学一中_2pdf、化学答案一中-2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高考适应性演练(二)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化学一中_2pdf、化学答案一中-2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