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涡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安徽省涡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涡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涡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诵读经典,与情感相融。《关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男子在追求意中人的过程中,相思绵长、难以成眠;《蒹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寻的情景;《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遭贬谪后内心终究无法挣脱的落寞。
(2)品味经典,与智慧同在。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友情不会为地域所隔的阔大胸襟,表现了友谊的超时空性;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________,________”含蓄地表达求仕之心,隐喻想实现更高理想却没有途径。
【答案】 ①. 悠哉悠哉 ②. 辗转反侧 ③. 所谓伊人 ④. 在水一方 ⑤. 凄神寒骨 ⑥. 悄怆幽邃 ⑦. 海内存知己 ⑧. 天涯若比邻 ⑨. 欲济无舟楫 ⑩. 端居耻圣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悠、哉、辗、谓、凄、怆、幽、邃、涯、楫”等字的写法。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cuō,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xiè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那个“志”便指教化而言。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赋( )诗 如切如cuō( ) 巧笑倩( )兮 发xiè( )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事父事君”相同的一项是( )
A. 风和日丽B. 占领阵地C. 碧波荡漾D. 伟大祖国
(3)孔子时代,《诗经》有什么作用?请结合选文加以概括。
(4)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方法,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1) ①. fù ②. 磋 ③. qiàn ④. 泄 (2)A
(3)孔子时代,用《诗经》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
(4)同意。这种阅读方法属于选择性阅读,读整本书,特别是读《经典常谈》这种内容涉及面较广的作品时,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诗经〉第四》专门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同时也介绍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将这三篇组合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赋诗:fù shī,意思是吟诗;写诗。
如切如蹉:rú qiē rú cuō,比喻互相商讨砥砺。
巧笑倩兮:qiǎ xià qiàn xī,形容女子美好的笑容。
发泄:fā xiè,尽量散发出来,多指情绪、欲望。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短语类型。“事父事君”为并列短语。
A.并列短语;
B.动宾短语;
C.主谓短语;
D.偏正短语;
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的内容可知,孔子时代,用《诗经》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看法。先表明态度同意,然后结合《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的内容分析即可。
示例:我同意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的建议。因为《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第四》专门介绍这一诗歌总集,先读它能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起源;《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其次读它我们能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浪漫主义源头;《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同时也介绍《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再读它能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可见,这种选择性组合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3. 复兴中学举行“倡导低碳生活”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小语同学为一幅标志写了一段解说词,请你根据提示加以补充或修改。
【A】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全国低碳日》标志,它的外轮廓是大写英文字母“C”,是英语“碳(carbn)”的缩写;【B】内圈上半部分用“低碳”两个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D”和“T”作为设计元素,造成三个人手拉手的图案,下半部分被设计成地球的形状;【C】整个图形寓意着 。
①【A】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请指出并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句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③请根据解说词和标志图案,在C句横线上补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你的知识积累推断,这个标志的主色调应该是__________色;同样体现这种发展理念的节日、纪念日还有世界地球日、全国生态日、_____等。
(2)古人智慧,值得借监。请写出下列诗句中蕴含的低碳生活方式。
①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走出校园,向社区居民宣传低碳生活时,一位老大爷却说:有多少汽车,人们吃的是粗茶淡饭,家里没有空调、洗衣机等电器,那才是真正的低碳生活呢。现代社会,低碳生活不可能实现!”对此,你会怎样对他说?
【答案】(1) ①. 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②. 造成 ③. 构成(形成、组成) ④. 人们齐心协力,共享低碳生活,保护地球家园 ⑤. 绿色 ⑥. 中国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
(2) ① 植树造林 ②. 节约粮食
(3)示例:老爷爷,您好!我们提倡低碳生活并不是要回到过去那种缺衣少食的艰苦生活,而是要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您说对吗?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变电符号、词语运用、补写能力。
①空,依据“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全国低碳日》标志”可知,“全国低碳日”是标志的名称,应使用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所以,应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②空,③空依据“造成三个人手拉手的图案”可知,句中的“造成”和“图案”搭配不当,可将“造成”改为“构成”(或“组成”)。
④空,依据“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全国低碳日”标志,它的外轮廓是大写英文字母‘C’,是英语‘碳(carbn)’的缩写”“内圈上半部分用‘低碳’两个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D’和‘T’作为设计元素,造成三个人手拉手的图案”可知,这是号召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营造低碳的生活环境,保护好地球这一人类家园。据此补写即可。
⑤空,依据“低碳生活”这一主题,这个标志的主色调应该是绿色,符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⑥空,只要与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有关即可。
示例:世界湿地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意思是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依据诗句的意思可知,多种植果树,也能对改善环境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诗句中体现出来的“低碳生活”是植树造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是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依据诗句的意思可知,这是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所以,诗句中体现出来的“低碳生活”是珍惜粮食。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要帮助老大爷改变错误的认识,给出正确的生活方式。
示例:老爷爷,您好!你说的要吃粗茶淡饭,家里少用或不用电器的提法是不正确的。如果这样,不又回到缺衣少食的艰苦生活年代了,社会不就退不了吗?所以,我们应践行绿色环保的理念,只要减少浪费,合理利用资源即可。让我们共同创造美丽新生活吧!
二、阅读(55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倾听湖水的声音
许春樵
①黄昏降临时,暮霭悄悄地四面合围,两座山的豁口挽留了湖面上最后一抹晚霞,粼粼波光如同细碎的金子一直铺到了视线的尽头。这时候,太平湖的湖水异常安静,能感觉到湖底的鱼全都憋住了呼吸,游弋的姿势戛然而止。湖边漫步的游客都不说话了,是怕大声说话的声音碰碎了无边的静穆,抑或是被这天地造化惊得哑口无言。
②这个夜晚临水而居。
③晚上喝了不少酒,可躺在湖滨别墅松软而适合睡眠的床上,竟睡意全无。夜色抹平了窗外的山水,可太平湖的山水却突破夜色的重围扑面而来。我看见了茶树上一叶尖芽悄无声息地绽放在湿润的夜露中,潜滋暗长的薄雾反复缭绕于茶树的四周。“猴魁”就这样在无形中得天地之精华,成为第二天早上客人品茗的光荣和梦想。推开窗户,一股清甜而滋润的水汽漫进屋内,大口大口地呼吸了几个来回,神清气爽,酒意全消。子夜的兴奋是被酒精煽动的,是被氧离子激活的。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想寻找山水气息的来路和轨迹,那当然是徒劳的。夜幕下山水沉默于无形,相互厮守,几万年如一日。只看见天上的星星在固定的位置上闪烁着有限的清辉,没有风的夜里,湖水纹丝不动。
④也没有一点声音。太平湖之夜静得有些虚无,从城市尾随而来的满腹噪杂和喧嚣在四周弥漫的寂静中慢慢稀释,直至了无痕迹。人是可以被自然重新塑造的,一个与山水有缘的人在此会过滤掉内心的杂质和不洁。城市的欲望与世俗理想修改了人的天性,割裂了人与山水之间的默契,无家可归的荷尔德林找不到归家的路。这个深夜,我想到了荷尔德林。如果在太平湖边写《归家》,会是什么样子。夜晚的想象无边无际,湖水在我近在咫尺的窗外,只做暗示,不做解释。
⑤太平湖的清晨比别的地方来得更早。黛青色的天空刚刚吐白,白鹭洲上就有了第一声鸟叫,等到百鸟闹林的时候,太阳就从山的那一边升起来了,太平湖大白于天下,渐渐有了些喧响。比太阳更早来到太平湖的是三三两两的游客。太平湖水底下卧躺着广阳古城。游客漫步湖边,这座卧底古城勾起了游客们往事如烟的想象,散落于岸边和浅滩处古窑废墟的旧陶残瓦上还原出汉代以来的历史记忆。广阳是中国最早的陶都之一,早起的游客们捡起随处可见的秦砖汉瓦的残片,如同捡起了错综复杂的历史。迎着阳光从不同角度反复玩味,居然有一种金砖玉瓦的幻觉。这当然不真实,可游客们却喜出望外。这时候,童心和天性得到了真实的流露,旧陶残片的本身已经不重要了。
⑥像是被太平湖水漂洗过一样,这里四月的春光纯净而透明。出湖的时候,游艇在水面上犁出一道道雪白的浪花。而湖水实际上是碧青色的,在绿树青山的背景下,纯净的阳光和清澈的湖水遥相呼应,共同创作了一幅“山水相依,天人合一”的人间诗画。
⑦站在八卦岛太平古城的牌坊下,你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游客,而是一个朝圣者,太平湖的山与水带给你的不是一片风景,而是一个家园,一个心灵的家园,一个神圣的家园。
⑧在太平湖游艇上,我自始至终不敢将一星烟灰弹落到湖里。
(选自《黄山日报》)
【注】荷尔德林:德国著名诗人。海德格尔曾引用荷尔德林的一句著名的诗句“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来表达他对人的存在本质的理解。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通过湖底的鱼和湖边漫步的游客的活动,突出了太平湖的湖水异常安静。
B. 文章第③段由茶树上尖芽自然联想到“猴魁”,点出了“猴魁”生长环境的得天独厚。
C. 广阳是中国最早的陶都之一,游客们捡起秦砖汉瓦的残片,就捡起了错综复杂的历史。
D. 文章详细描绘了太平湖黄昏的安静、夜晚的宁静和清晨的明亮,略写了太平古城的见闻。
5. 文章以“倾听湖水的声音”为线索,描绘了不同时间段的太平湖。请完成下面梳理。
黄昏降临时,太平湖异常安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按照要求赏析下面句子。
(1)纯净的阳光和清澈的湖水遥相呼应,共同创作了一幅“山水相依,天人合一”人间诗画。(从修辞的角度)
(2)在太平湖游艇上,我自始至终不敢将一星烟灰弹落到湖里。(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7. 文章第④段写荷尔德林和第⑤段写广阳古城,分别有什么作用?
8. 为什么说“太平湖的山与水带给你的不是一片风景,而是一个家园,一个心灵的家园,一个神圣的家园”?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答案】4. C 5. ①. 夜晚临水时,太平湖静得有些虚无 ②. 清晨来到时,太平湖渐有喧响(意思对即可)
6. (1)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阳光和湖水人格化,把太平湖的风景比作是一幅人间诗画,表现了太平湖风景之美以及作者对太平湖风景的喜爱之情。
(2)“自始至终”意为从头到尾,“一星”表明数量之少,这两个词语表现了作者对太平湖干净而透明环境的敬畏之情,不敢有一丝污染和亵渎。(意思对即可)
7. 第④段写荷尔德林。是为了说明太平湖夜晚的宁静可以让人过滤掉内心的杂质和不洁,恢复内心的宁静。第⑤段写广阳古城,表现太平湖悠久的历史,记录游客们的捡起残片的活动。表达游客们喜出望外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8. (1)因为太平湖的天地造化让人惊得哑口无言,无边的静穆让人敬畏;(2)因为人的内心的浮躁和喧嚣会在太平湖四周弥漫的寂静中消失;(3)因为游客的童心和天性可以在太平湖得到真实的流露;(4)因为太平湖“山水相依,天人合一”的画面让人感到心灵的和谐。(任答三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分析鉴赏不正确。根据⑤段“广阳是中国最早的陶都之一,早起的游客们捡起随处可见的秦砖汉瓦的残片,如同捡起了错综复杂的历史”可知,游客们捡起秦砖汉瓦的残片,如同捡起了错综复杂的历史,而非“就捡起了错综复杂的历史”。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
(1)根据题干“黄昏降临时,太平湖异常安静”的提示,找到②段“这个夜晚临水而居”和④段“也没有一点声音。太平湖之夜静得有些虚无,从城市尾随而来的满腹噪杂和喧嚣在四周弥漫的寂静中慢慢稀释,直至了无痕迹”,可概括为:夜晚临水时,太平湖静得有些虚无;
(2)根据题干“黄昏降临时,太平湖异常安静”的提示和对(1)的概括“夜晚临水时,太平湖静得有些虚无”,找到⑤段“太平湖的清晨比别的地方来得更早。黛青色的天空刚刚吐白,白鹭洲上就有了第一声鸟叫,等到百鸟闹林的时候,太阳就从山的那一边升起来了,太平湖大白于天下,渐渐有了些喧响”,可概括为:清晨来到时,太平湖渐有喧响。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1)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根据⑥段画线句“纯净的阳光和清澈的湖水遥相呼应,遥相呼应了一幅‘山水相依,天人合一’的人间诗画”中的“遥相呼应”“共同创作”等词语把阳光和湖水人格化,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幅‘山水相依,天人合一’的人间诗画”把太平湖的风景比作是一幅人间诗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平湖风景之美,蕴含着对太平湖风景的喜爱之情。
(2)要求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⑧段“在太平湖游艇上,我自始至终不敢将一星烟灰弹落到湖里”中的加点词“自始至终”意为从头到尾,这里写的是我在太平湖游艇上游览的过程中;“一星”就是一点儿,表示数量极少。这两个加点词,写出了“我”在游览过程中不敢把一点烟灰弄到湖里,怕污染了湖水的行为和心情,蕴含着作者对太平湖干净而透明环境的敬畏之情。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根据④段“人是可以被自然重新塑造的,一个与山水有缘的人在此会过滤掉内心的杂质和不洁。城市的欲望与世俗理想修改了人的天性,割裂了人与山水之间的默契,无家可归的荷尔德林找不到归家的路。”可知,此处写荷尔德林,是为了说明太平湖夜晚的宁静可以让人过滤掉内心的杂质和不洁,恢复内心的宁静;
根据⑤段“游客漫步湖边,这座卧底古城勾起了游客们往事如烟的想象,散落于岸边和浅滩处古窑废墟的旧陶残瓦上还原出汉代以来的历史记忆。广阳是中国最早的陶都之一,早起的游客们捡起随处可见的秦砖汉瓦的残片,如同捡起了错综复杂的历史”可知,此处段写广阳古城,写出了太平湖悠久的历史,揭示了游客们的捡起残片的活动的原因,表现了游客们喜出望外的心情。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键语句理解。
根据①段“湖边漫步的游客都不说话了,是怕大声说话的声音碰碎了无边的静穆,抑或是被这天地造化惊得哑口无言”可知,因为太平湖的天地造化让人惊得哑口无言,无边的静穆让人敬畏;
根据④段“太平湖之夜静得有些虚无,从城市尾随而来的满腹噪杂和喧嚣在四周弥漫的寂静中慢慢稀释,直至了无痕迹”可知,因为人的内心的浮躁和喧嚣会在太平湖四周弥漫的寂静中消失;
根据⑤段“这时候,童心和天性得到了真实的流露,旧陶残片的本身已经不重要了”可知,因为游客的童心和天性可以在太平湖得到真实的流露;
根据⑥段“在绿树青山的背景下,纯净的阳光和清澈的湖水遥相呼应,共同创作了一幅‘山水相依,天人合一’的人间诗画”可知,因为太平湖“山水相依,天人合一”的画面让人感到心灵的和谐。
【二】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牛排原切怎么说?0riginalCutting”“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什么是独立?听世界的意见,保留自己的判断”……你能想到吗?这些话并非出现在学校教室,而在直播间内。这几天,董宇辉火了,曾经的新东方老师在直播带货的同时科普知识、妙语连珠,让网友高呼“学到了”“真上头”。
②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生活方式。而众多网红的应运而生,资本与流量的纷纷入场,为直播行业贴上了娱乐至上、景观世界、消费主义等标签,一时泥沙俱下。事实上,人们在一划而过的快浏览外,也希望有从容不迫的慢享受;在段子奇观的冲击外,也希望能有信息知识的增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刘畊宏,还是董宇辉,都让我们看到了直播的另一种可能:除了买衣服、化妆品,也可以下单健身器材、纸质书;除了哈哈一笑、点赞互动,也可以传递知识、启迪思考。
【材料二】
【材料三】
①随着网络娱乐形式的不断更迭,网络直播火爆。作为网络直播的重要受众群体之一,青少年如何看待和参与网络直播成为重要议题。
②青少年对世界存在猎奇心理,表达欲旺盛,希望受到他人的肯定。更多富有创意、内容丰富的直播内容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青少年需求。但同时,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极易被网络直播牵着鼻子走,对自身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科学看待网络直播现象,理性参与网络直播至关重要。
③首先,科学看待网络直播火爆现象。网络直播火爆,原因复杂,但综其所有,这一现象是互联网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从最初的青涩探索逐渐发展成熟,迎来当今的火爆,但最终也会在时间的推移中趋于平静,成为长期存在的网络输出形式,这是一个自然又必然的发展过程。处于网络直播火爆的节点上,青少年的头脑要冷静沉着,把握网络直播由盛转衰的发展规律,科学看待当今的火爆。
④其次,有了冷静客观的认识,下一步就是要理性参与网络直播。打开网络直播的界面,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从惬意放松的生活日常,到紧张刺激的各色游戏;从诱人味蕾的美味吃播,到热火朝天的直播带货;从惠及莘莘学子的网络授课,到面向千家万户的时事新闻……直播火爆的当下,直播内容愈发纷繁丰富,每个直播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青少年尚无定力的心。在如此多种网络直播形式的“轰炸”之下,规划观看时长、明确观看目的,从而精选观看内容,成了青少年理性参与网络直播的正确路径。例如,预计观看时长为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目的是拓宽视野、学习新知,那么时长适中、内容充实的新闻直播间将是上佳选择。这样在头脑中规划、挑选的过程就像是一把钥匙,有了它,青少年便能打开正确的直播大门。
⑤总之,青少年要牵着网络直播火爆这一现象的鼻子走,正确认识、理性参与,形成青年与网络直播火爆现象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选自《中国青年报》)
9.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网红的引领,资本与流量的加入,使得网络直播应运而生。
B. 无论是刘畊宏,还是董宇辉,都让我们看到了直播娱乐至上的特点。
C. 2017—2020年,我国在线直播用户年增长率逐年递减。
D. 我国三大直播平台用户性别均是女性多于男性。
10. 【材料一】开头写董宇辉直播有什么作用?
11. 【材料三】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2. 请分析【材料三】的论证思路。
13. 已经初三的小文最近一直沉迷网络直播,她梦想着做一名网络女主播。作为她的同学,请你结合【材料三】和生活实际对她进行劝说。
【答案】9. C 10. 是为了引出下文网络直播行业的论述,显得有新颖,能够吸引读者。
11. 青少年要科学看待网络直播现象,理性参与网络直播。
12. 首先由网络直播火爆的现象引出了论题“青少年如何看待和参与网络直播”,然后第二、三段分别从“科学看待网络直播火爆现象”“有了冷静客观的认识,接着是要理性参与网络直播”两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一段再一次强调论点,总结全文。
13. 小文你好,作为一个初三的学生,我们的心智还不成熟,而直播内容纷繁丰富,极易被网络直播牵着鼻子走,对自身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理性参与网络直播。还有在面临中考的关键时刻,我们还是把心思多放在学习上,专心备考,等长大以后有机会再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吧。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A.结合【材料一】第②段“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生活方式。而众多网红的应运而生,资本与流量的纷纷入场,为直播行业贴上了娱乐至上、景观世界、消费主义等标签,一时泥沙俱下”可知,选项表述有误;
B.结合【材料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刘畊宏,还是董宇辉,都让我们看到了直播的另一种可能:除了买衣服、化妆品,也可以下单健身器材、纸质书;除了哈哈一笑、点赞互动,也可以传递知识、启迪思考”可知,“看到了直播娱乐至上的特点”有误;
D.由【材料二】右图可知,我国三大直播平台中,淘宝、抖音男性用户均多于女性;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结合【材料一】①段“这些话并非出现在学校教室,而在直播间内。这几天,董宇辉火了,曾经的新东方老师在直播带货的同时科普知识、妙语连珠,让网友高呼‘学到了’‘真上头’”、②段“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生活方式。而众多网红的应运而生,资本与流量的纷纷入场,为直播行业贴上了娱乐至上、景观世界、消费主义等标签,一时泥沙俱下”等内容可知,【材料一】首段写董宇辉的直播,意在引出后文对网络直播行业的论述;同时以当前热点话题为切入点,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点提炼。
①段由网络直播引出论题“青少年如何看待和参与网络直播成为重要议题”;②段论述青少年容易被网络直播影响的原因;③—④分别从科学看待网络直播和理性参与网络直播两方面进行论证;结尾段再次点明论点——青少年要科学看待网络直播现象,理性参与网络直播。因此本文的中心论点为:青少年要科学看待网络直播现象,理性参与网络直播。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
结合【材料三】第①段“作为网络直播的重要受众群体之一,青少年如何看待和参与网络直播成为重要议题”、②段“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极易被网络直播牵着鼻子走,对自身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科学看待网络直播现象,理性参与网络直播至关重要”等内容可知,首先由网络直播火爆的现象引出了论题“青少年如何看待和参与网络直播”;联系第③段“首先,科学看待网络直播火爆现象”、④段“其次,有了冷静客观的认识,下一步就是要理性参与网络直播”可知,接着作者分别阐述科学看待网络直播和冷静客观分析的重要性;结合第⑤段“总之,青少年要牵着网络直播爆火这一现象的鼻子走,正确认识、理性参与,形成青年与网络直播火爆现象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互惠互利、实现双赢”可知,最后作者再次点明论点,强调青少年要科学看待网络直播现象,理性参与网络直播。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拓展运用。
由【材料三】第②段“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极易被网络直播牵着鼻子走,对自身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科学看待网络直播现象,理性参与网络直播至关重要”、③段“首先,科学看待网络直播火爆现象”、④段“其次,有了冷静客观的认识,下一步就是要理性参与网络直播”等内容提炼概括进行劝说即可。
示例:小文,我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心智尚不成熟。此时极易被网络直播牵着鼻子走,对自身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还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我们要科学看待网络直播现象,理性参与网络直播,将更多时间用在学习之中,全力迎接即将到来的中考吧!
【三】(16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②,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③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如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选自陶渊明《搜神后记》,有删改)
【注】①囷(qūn):这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②樵:柴。③斫:砍削。
14.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欲穷其林 穷: ______________ (2)阡陌交通 交通:______________
(3)深入忘反 反: ______________ (4)异之 异:______________
15.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欲 还 失 道 遇 伐 薪 人 问 径 仅 得 还 家。
16.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17. 《桃花源记》中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中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14. ①. 尽 ②. 交错相通 ③. 通“返”,返回 ④. 对……感到奇怪
15. 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
16. (1)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2)走了几十步,眼前就明亮起来,里面情景不同于人世间的景象。
17. ①暗示神秘美好的境界是虚构的,在当时是不存在的;②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1)句意: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
(2)句意: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交错相通。
(3)句意:深入衡山忘了返回反:通“返”,返回。
(4)句意:这两人对此感到很奇怪。异:对……感到奇怪。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
“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意思是:想要返回却已经迷失了道路,遇到砍柴的人,(刘子骥)就向砍柴人问路,只能找到回去的路(罢了)。整个句子描述了“迷路”“询问”“回家”的过程。据此断句为: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
(1)平旷:平坦开阔;俨然:整齐的样子;良田:肥沃的田地;美池:美丽的池沼;桑:桑树;竹:竹林;属:类。
(2)行:走;数十步:几十步;开明朗然:明亮的样子;不异世间:不同于人世间。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桃花源记》中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意思是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乙】文中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意思是想要再次去寻找(那个地方),不再能知道它在哪里。作者是有意这样安排的,这说明文中所写这神秘美好的境界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点睛】参考译文:
【甲】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此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似乎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乙】南阳的刘子骥,喜欢游山玩水。曾经到衡山采药,深入衡山忘了返回。路上看到一道山涧,水的南面有两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门,一扇关一扇开。水极深,水面相当宽广,他无法渡到对岸去。想要返回却已经迷失了道路,遇到砍柴的人,刘子骥就向砍柴人问路,只能找到回去的路罢了。有的人说石门里都是仙家的药方和灵验的药以及各种奇妙的东西。刘子骥想要再次去寻找那个地方,不再能知道它在哪里。
长沙的醴陵县有一条小河,有两个人乘船去砍柴,看到河岸下面的一个土洞当中有水顺着河流的方向流出,其中有新砍削的木片随着水漂出来。深山中有人活动的踪迹,这两人对此感到很奇怪。他们互相商量道:“可以试着到水里,看看是什么原因有这木片漂出来的。”其中一个砍柴人就用斗笠护着自己进入了河岸边的洞穴。一开始洞穴仅能容一人通过。走了几十步路,眼前就明亮起来,里面的景象不同于人世间的景象。
三、写作(60分,含卷面书写5分)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处处有惊喜:初春枝头绽放的一朵小花是惊喜;苦苦思索后的茅塞顿开是惊喜;久违的朋友意外重逢是惊喜;困境中他人的真诚帮助是惊喜……用心采撷一片片惊喜,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请以“ 的惊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提示和要求】
(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可以选择合适的文体进行写作;(3)不要抄袭和套作,不要透露个人身份信息;(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答案】例文
父亲节的惊喜
父亲节马上就要来了,我打算在父亲节,表达我对爸爸的爱。以感谢他这么多年对我的关心和疼爱。
我特别想送给爸爸一个惊喜,想来想去没什么好主意。这时,妈妈提议:“你给爸爸颁发一个证书吧。”这个主意真不错!我决定明天一早就开始行动。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悄悄开始准备各种用具,有卡纸、不织布、双面胶、丝带和剪刀。
我先剪了两张卡纸,一张和普通证书的内页一样大小,一张稍微大点。然后,我按大卡纸的尺寸剪下一块红色的不织布,再用双面胶把不织布贴到大卡纸上。接着,我摊开黄色的不织布,开始做最重要的工作——剪出“证书”两个字。剪字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一不小心就会把字弄“残疾”了。我还是挺有经验的,完好无缺地把字剪了出来,并贴到了封面上。接下来,我在奖状的四个角上贴上丝带,再把小卡纸的四角卡进丝带与大卡纸之间,然后写上“祝贺×××同志荣获本年度最佳爸爸奖”。证书终于做好了!我好激动啊,我都等不及要发给爸爸啦!
上午,我把证书带到学校,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夸赞,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就会傻笑。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中午回家。我和妈妈约定好分头行动。妈妈上网找了颁奖的进行曲,我把证书准备好,然后去厨房把爸爸叫了出来。我让爸爸闭上眼睛,在乐曲声中,妈妈开始主持颁奖仪式了。当她说到“下面由俏俏将本年度最佳爸爸奖颁发给×××同志”时,我赶紧把证书从身后拿出来,让爸爸睁开眼睛。爸爸顿时愣住了,表情呆呆的。妈妈边鼓掌边提醒爸爸:“快抱抱颁奖人啊!”爸爸这才接过证书,亲了亲我。紧接着,他竟然直冲向厨房,嘴里喊着:“火——”“哈哈——”我和妈妈相对大笑。这个爸爸啊!
父亲收到礼物后洋溢在脸上的惊喜是对我的礼物的最大的肯定了。
我爱我的父亲。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惊喜”可做动词,表示又惊又喜;也可做名词,用来表示在没有事先预知的情况下,突然获得某件心仪的物品或突然遭遇某件奇妙的事情。根据材料“生活中处处有惊喜……”的提示可知,本题作名词用,应写一件表现惊喜的事。这个“惊喜”可以是别人给自己的,也可以是自己给别人的。补题应填写带来惊喜的事物,点明惊喜的内涵。生活中能给人带来惊喜的事物很多,根据材料“初春枝头绽放的一朵小花是惊喜;苦苦思索后的茅塞顿开是惊喜;久违的朋友意外重逢是惊喜;困境中他人的真诚帮助是惊喜……”的提示可知,可以填人、事、物、景等任一事物,如妈妈、运动会、蜘蛛、初春等。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买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写成记叙文。
(2)选材构思。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完成补题,如生日的惊喜、考试后的惊喜、意外的惊喜等,然后根据补题叙写有关的故事。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刻画人物“惊喜”时的表现,如表情、动作、语言等。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立意之所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