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江模拟选择题——离子平衡选择题57道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40129/0-17158352566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浙江模拟选择题——离子平衡选择题57道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40129/0-171583525671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浙江模拟选择题——离子平衡选择题57道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740129/0-1715835256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 浙江省高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2023浙江模拟选择题——离子平衡选择题57道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浙江模拟选择题——离子平衡选择题57道解析版,共6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3·浙江宁波·统考模拟预测)已知的电离常数、。常温下,难溶物BaX在不同浓度盐酸(足量)中恰好不再溶解时,测得混合液中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线上任一点均满足:
B.M点:
C.N点:约为
D.约为
2.(2023·浙江·校联考一模)25℃时,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弱酸HA、CuSO4、FeSO4三种溶液,pM随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p表示负对数,M表示c(HA)/c(A-)、c(Cu2+)、c(Fe2+)等】,已知Ksp【Cu(OH)2】c() > c(ClO-)
D.b点时,c(Na+) + c(H+) = c(Cl-) + c() + c(OH-) + c(ClO-)
49.(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25℃时,用调节二元弱酸溶液的,假设不同下均有。使用数字传感器测得溶液中含R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25℃时,溶液的
B.溶液和溶液中:前者大于后者
C.的溶液中,
D.25℃时的,在足量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发生反应:
50.(2023·浙江温州·统考二模)分离废水中的和,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已知: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时,该离子沉淀完全。25℃时,的电离常数,,有关物质的如下表:
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与废水混合,生成的沉淀成分为、
B.25℃时,反应达到平衡,则溶液中
C.25℃时,用溶液调节废水的pH至8.0,能沉淀完全
D.将溶液逐滴加入浓度均为的和混合溶液中,当完全沉淀生成时,
51.(2022上·江苏常州·高三统考期中)已知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含硫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1:测得溶液pH=4.1
实验2:向10mL溶液中逐滴加入5mL水,用pH计监测过程中pH变化
实验3:向10mL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pH=7
实验4:向5mL中滴加10mL溶液,产生粉色沉淀,再加几滴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1可知:溶液中
B.实验2加水过程中,监测结果为溶液的pH不断减小
C.实验3所得溶液中存在:
D.由实验4可知:
52.(2022上·河南·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赖氨酸[,用HR表示]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常温下,赖氨酸与足量盐酸反应可得盐酸盐(H3RCl2),H3RCl2呈酸性,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01 H3RCl2的水溶液稀释10倍后,pH=3
B. H3RCl2的水溶液中
C. H3RCl2水溶液中
D.NaR水溶液中R-的水解平衡常数与的关系为
53.(2022·北京顺义·统考二模)用1 ml/L氨水(控制1滴/s逐滴加入,下同)滴定60 mL0.02 ml/L硫酸铜溶液;氨水稍过量后,再用1 ml/L的硫酸反滴定铜氨配合物溶液。实验记录如下:
资料:ⅰ.实验中产生的浅蓝色沉淀为碱式硫酸铜,化学式为Cu2(OH)2SO4;
ⅱ.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中传导电流的能力。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a之前未加氨水,溶液pH<7的原因是Cu2++2H2OCu(OH)2+2H+
B.ab段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u2++SO+2NH3·H2O=Cu2(OH)2SO4↓+2NH
C.d点混合溶液pH<7,与反应后生成的NH水解有关
D.根据a′b′与b′c′ 段曲线变化趋势,说明溶液的电导率仅与反应前后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
54.(2020上·湖北十堰·高三房县第一中学阶段练习)常温下,向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浓度均为的溶液和盐酸,混合溶液的随所加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的
B.溶液中,
C.N点:;P点:
D.水的电离程度
55.(2018·四川资阳·统考二模)已知298K时,Ksp(NiS)=1.0×10-21,Ksp(NiCO3)=1.0×10-7;p(Ni)=-lgc(Ni2+),p(B)=-lgc(S2-)或-lgc(CO)。在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i(NO3)2溶液产生两种沉淀,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浓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NiCO3的溶解度大于NiS的溶解度
B.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对应阴离子的钠盐,d点向b点移动
C.对于曲线Ⅰ,在b点加热,b点向c点移动
D.P为3.5且对应的阴离子是CO
56.(2021·广东佛山·统考一模)草酸钙具有优异光学性能.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T1>T2).已知T1时Ksp(CaC2O4)=6.7×10-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的数量级为10-2
B.升高温度,m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m沿mq线向q方向移动
C.恒温条件下,向m点的溶液加入少量Na2C2O4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曲线向n方向移动
D.T1时,将浓度均为0.03ml/L的草酸钠和氯化钙溶液等体积混合,不能观察到沉淀
57.(2016·吉林长春·统考一模)常温下,将体积均为1 mL、浓度均为0.10 ml/L的XOH和X2CO3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 mL,pH随lg V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XOH是弱碱
B.pH=10的两种溶液中的c(X+):XOH>X2CO3
C.已知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远大于Ka2,则Ka2约为1.0×10−10.2
D.当lg V=2时,若X2CO3溶液的温度升高,溶液碱性增强,则减小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往饱和溶液中通入
溶液变浑浊
与反应生成,可说明溶解度小于
B
溶液与溶液混合
产生沉淀并有气泡冒出
电离产生的与结合促进平衡正移。使增大,从面产生气体
C
将溶液加少量水稀释
溶液的碱性增强
稀释可以破坏之间的氢键,使得增大,碱性增强
D
将溶液加热
溶液pH先减小后增大
加热促进和的电离,使增大,pH减小,后由于分解生成,溶液pH增大
模拟工业废水的离子浓度(ml/l)
0.10
0.010
0.0040
0.0010
0.141
BaSO4(白)
BaCO3(白)
AgCl(白)
Ag2S(黑)
Ag2CrO4(砖红)
1.1×10-10
2.6×10-9
1.8×10-10
6.3×10-50
2.0×10-7
离子
混合溶液
①
②
③
4
3
2
5.7
7.7
5.3
7.3
物质
或
物质
实验现象
反应过程中的pH和电导率变化对比曲线
滴加氨水时,先不断产生浅蓝色沉淀;后来沉淀逐渐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
滴加硫酸时,先不断产生浅蓝色沉淀;后来沉淀逐渐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参考答案:
1.C
【分析】由BaX+2H+=Ba2++H2X结合H2X的Ka1、Ka2可知c(Ba2+)≈c(H2X)。
【详解】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H+)+2c(Ba2+)=c(OH−)+c(Cl−)+c(HX-)+2c(X2−),A错误;
B.由题干信息可知,直线MN的方程式为:lg(Ba2+)=1-pH,故M点为lg(Ba2+)=0.4,pH=0.6,根据分析可知c(H2X)≈c(Ba2+)=10-0.4ml/L,c(H+)=10-0.6ml/L,此时溶质为BaCl2和H2X,故c(Cl−)> c(H2X)>c(H+),B错误;
C.由题干信息可知,直线MN的方程式为:lg(Ba2+)=1-pH,故N点pH=0.8,lg(Ba2+)=0.2,故c(H2X)≈c(Ba2+)=100.2ml/L,c(H+)=10-0.8ml/L,c(HX-)==≈2×10-7ml⋅L,C正确;
D. 根据分析,结合H2XH++HX-,HX-H++X2-,故Ka1=,Ka2=,Ka1Ka2==,得到c(X2-)=,Ksp(BaX)=c(Ba2+)c(X2-)=,由题干图示信息,当pH=1时,lg(Ba2+)=0即c(H+)=0.1ml/L,c(Ba2+)=1.0ml/L,故Ksp(BaX)=c(Ba2+)c(X2-)==≈6×10-23,D错误;
故答案为:C。
2.D
【分析】Cu(OH)2、Fe(OH)2的结构相似,二者的 pM 随pH的变化曲线应该是平行线,故③代表滴定 HA 溶液的变化关系,根据曲线③pM=0时,溶液的 pH=5.0,可得K(HA)=10-5;根据曲线①pM=0时,溶液的pH=4.2,可得 Ksp=10-19.6;根据曲线②pM =0时,溶液的pH=6.5,可得 Ksp=10-15,Cu(OH)2更难溶,故①②分别代表滴定 CuSO4溶液FeSO4溶液的变化关系,且Ksp(Cu(OH)2)=10-19.6,Ksp(Fe(OH)2)=10-15。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Ksp (Fe(OH)2)=10-15,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氢氧化铜Ksp=10-19.6,pH=7,则溶液中c(Cu2+)=10-5.6ml/L小于10-5ml/L,故B正确;
C.即,可得:,c(OH-)=10-6ml/L,因此,则p(Fe2+)=3,故C正确;
D.的K值为,平衡常数较大,故反应能发生,故D错误;
故选正确D。
3.C
【分析】曲线I为滴定HF的pH变化曲线,发生pH突跃时为滴定终点,则消耗9mL NaOH溶液,曲线II为混合酸的滴定曲线,且两溶液中HF浓度相同,所以滴定混合溶液中的HF也需消耗9mLNaOH溶液,曲线II共消耗15mLNaOH溶液,则HNO3消耗6mLNaOH溶液。
【详解】A.滴定HF溶液至终点时,HF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F,溶液中F-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因此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A正确;
B.当两种酸混合溶液被滴定时,如果两者电离程度相差不大,则滴定曲线只出现一个突跃点,B正确;
C.HF是弱电解质,滴定时生成NaF是强电解质,因此导电能力也会有增强,不会一直降低,C错误;
D.混合溶液滴定时,先反应的是强酸,硝酸只需要6 mL NaOH溶液就反应完全,a点时消耗9mLNaOH溶液,此时HF已经参与反应,D正确;
故选C。
4.D
【分析】向某浓度H2A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时,由于二者发生反应,所以H2A逐渐减少,-lgc(H2A)会逐渐增大,所以图中呈上升趋势的为-lgc(H2A)与pH变化关系,为曲线①;H2AH++HA-,HA-H++A2-,A2-会逐渐增大,-lgc(A2-)会逐渐减小,但是不会等于0,所以呈下降趋势且与横坐标无交点的为-lgc(A2-)与pH变化关系,为曲线③;另一条则是-lg与pH的变化图,为曲线②,以此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②代表变化,曲线③代表,故A正确;
B.电离常数的表达式为Ka1=,Ka2=,当pH=3.05时,-lgc(A2-)与-lgc(H2A)相等,即c(A2-)=c(H2A)代人Ka1·Ka2中,可得人Ka1·Ka2=(10-3.05)2=10-6.1,又由图中②可知,当pH=5.3时,=0,即c(A2-)=c(HA-),即Ka2=10-53,所以,故B正确;
C.NaHA溶液中HA-既存在电离又存在水解,所以c(Na+ )>c(HA-),HA-H++A2-,HA-+H2O=H2A+OH-,所以c(A2-)与c(H2A)的大小取决于电离和水解的程度,Ka2=10-5.3,即HA-的水解常数Kh===10-13.2c(Cl-)>c(Cl),反应②的平衡常数远大于反应①,且次氯酸的电离微弱,所以c(Cl)>c(ClO-),综上所述,有c(H+)>c(Cl-)>c(Cl)>c(ClO-),C项正确;
D.b点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 + c(H+) = c(Cl-) + c() + c(OH-) + c(ClO-),D项正确;
故选A。
49.D
【分析】用调节二元弱酸溶液的,随pH升高,H2R的浓度降低、HR-的浓度先增大后降低、R2-的浓度升高,b表示H2R的物质的量浓度随的变化,a表示HR-的物质的量浓度随的变化,c表示R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的变化。根据a、c曲线的交点pH=4.2,25℃时,的;b、c曲线的交点,则, 。
【详解】A.由a、c曲线的交点可知,25℃时,的,故A正确;
B.的水解常数,的,H2R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溶液和溶液中,前者大于后者,故B正确;
C.因为,所以当溶液中时, ,根据电荷守恒,,所以,故C正确;
D.25℃时的,酸性:,在足量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生成次氯酸和Na2R,发生反应:,故D错误;
选D。
50.D
【详解】A.的水解平衡常数为,推出c(OH-)。C2+和完全生成CCO3、沉淀所需的浓度分别和。C2+和完全生成、沉淀所需的浓度分别和。随混合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和OH-的浓度发生改变,生成的沉淀可能为、、、,A项错误;
B.,B项错误;
C.由得,C2+无法完全沉淀,C项错误;
D.C2+以CS完全沉淀即,则溶液中,根据 可知,Ni2+也已经完全沉淀,则,D项正确;
故选D。
51.C
【详解】A. pH=4.1,则,,的电离以一级电离为主,所以,根据二级电离常数,可得,故A正确;
B.存在的电离和水解,其中,其电离常数小于水解常数,可知以水解为主,溶液显碱性,稀释过程中溶液pH减小,故B正确;
C.若与NaOH刚好反应生成,则溶液呈碱性,所以向10mL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pH=7,则加入的NaOH体积小于10mL,其反应后的溶质为和,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可得,设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为VmL,消耗的物质的量为,生成的物质的量为,其浓度为,剩余的浓度为,则由物料守恒,即,因为,所以,V在数值上大于0,小于10,所以,故C错误;
D.向5mL中滴加10mL溶液,产生粉色沉淀,其中溶液过量,再加几滴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说明粉色沉淀转化成黑色沉淀,即,由难溶向更难溶转化,故D正确;
故选C。
52.B
【详解】A.,0.01 H3RCl2的水溶液稀释10倍后,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n(H+)增大,pH<3,A不正确;
B.H3RCl2的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对水电离产生抑制作用,,B正确;
C.H3RCl2水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则,C不正确;
D.NaR水溶液中R-的水解平衡常数与的关系为=KW=10-14,D不正确;
故选B。
53.D
【详解】A.a之前未加氨水,溶液中溶质为CuSO4,该盐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Cu2+发生水解反应:Cu2++2H2OCu(OH)2+2H+,消耗水电离产生的OH-,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H+)>c(OH-),因此溶液pH<7,A正确;
B.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时,产生浅蓝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结合物质的拆分原则,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SO+2NH3·H2O=Cu2(OH)2SO4↓+2NH,B正确;
C.d点混合溶液pH<7,溶液显酸性,是由于溶液中含有(NH4)2SO4,该盐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NH发生水解反应,消耗水电离产生的OH-产生NH3∙H2O,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H+)>c(OH-),导致溶液pH<7,故与反应生成的NH水解有关,C正确;
D.根据a′b′与b′c′ 段曲线变化趋势,说明溶液的电导率不仅与反应前后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而且也与离子的种类有关,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54.B
【分析】溶液中加入盐酸后,pH值会下降,可确定 pH值下降的线为加入盐酸的线,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钾后pH值会上升,可确定pH值上升的线为加入氢氧化钾的线,可根据所加的酸碱的量确定出P点和N点溶液的成分。
【详解】A.P点为和物质的量之比=1:1的混合液,根据,可知;由于P点B元素的物质的量不变溶液体积加倍,,代入;N点为溶液,根据,可知,则;由于N点B元素的物质的量不变溶液体积加倍,,代入的水解常数表达式,因此,的,A正确;
B.起始时溶液显酸性,推测溶液由于HB-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使溶液显酸性,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B错误;
C.N点为溶液,其质子守恒式为:;P点为和物质的量之比的混合液,其物料守恒式为:,C正确;
D.N点为溶液,发生水解而促进水的电离;M点为和的混合液,由水电离出的;P点为和的混合液,抑制水的电离,故水的电离程度:,D正确;
故选B。
55.C
【详解】A.常温下Ksp(NiS)=1.0×10-21,Ksp(NiCO3)=1.0×10-7,Ksp(NiS)<Ksp(NiCO3),NiS和NiCO3属于同种类型,则常温下NiCO3的溶解度大于NiS的溶解度,A项正确;
B.Ksp(NiS)<Ksp(NiCO3),则曲线Ⅰ代表NiS,曲线Ⅱ代表NiCO3,在d点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NiS(s)Ni2+(aq)+S2-(aq),加入Na2S,S2-(aq)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Ni2+(aq)浓度减小,d点向b点移动,B项正确;
C.对曲线Ⅰ在b点加热,NiS的溶解度增大,S2-(aq)和Ni2+(aq)浓度浓度增大,b点向a点方向移动,C项错误;
D.曲线Ⅱ代表NiCO3,a点c(Ni2+)=c(CO),Ksp(NiCO3)=c(Ni2+)×c(CO)=1.0×10-7,c(Ni2+)=c(CO)=10-3.5,p(Ni)=p(B)=3.5,且对应的阴离子为CO,D项正确。
故选C。
56.B
【详解】A.Ksp(CaC2O4)=c(Ca2+)×c(C2O)=6.7×10-4,则图中a的数量级为10-2,A说法正确;
B.升高温度,CaC2O4溶液中c(Ca2+)=c(C2O),则m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m沿0m线向远离0点方向移动,B说法错误;
C.恒温条件下,向m点的溶液加入少量Na2C2O4固体,c(C2O)浓度增大,温度未变,Ksp(CaC2O4)不变,则溶液组成由m沿曲线向n方向移动,C说法正确;
D.T1时,将浓度均为0.03ml/L的草酸钠和氯化钙溶液等体积混合,c(Ca2+)=c(C2O)=0.015ml/L,Qc=0.015ml/L×0.015ml/L=2.25×10-4<Ksp(CaC2O4),不能观察到沉淀,D说法正确;
答案为B。
57.C
【分析】A.根据图知,0.1ml/L的XOH的pH=13,说明XOH溶液中c(OH-)=c(XOH);
B.XOH是强碱溶液、X2CO3是强碱弱酸盐溶液,要使两种溶液的pH相等,则c(XOH)<c(X2CO3),再结合物料守恒判断;
溶液的pH=11.6,则该溶液中c(OH-)=c(HCO3-)=ml/L=10-2.4 ml/L,c(CO32-)=0.1ml/L,Kh1==,则Ka2==;
D.当lgV=2时,则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的100倍,升高温度,促进水解,第一步水解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所以溶液中c(CO32-)减小,c(HCO3-)增大。
【详解】A.根据图知,0.1ml/L的XOH的pH=13,说明XOH溶液中c(OH-)=c(XOH),XOH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选项A错误;
B.XOH是强碱溶液、X2CO3是强碱弱酸盐溶液,要使两种溶液的pH相等,则c(XOH)<c(X2CO3),再结合物料守恒得c(X+):XOH小于X2CO3,选项B错误;
溶液的pH=11.6,则该溶液中c(OH-)=c(HCO3-)=ml/L=10-2.4 ml/L,c(CO32-)=0.1ml/L,Kh1===,则Ka2====1.0×10-10.2,选项C正确;
D.当lgV=2时,则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的100倍,升高温度,促进水解,第一步水解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所以溶液中c(CO32-)减小,c(HCO3-)增大,所以增大,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及计算能力,为高频考点,明确电离平衡常数与水解平衡常数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二元弱酸中存在Kh1.Ka2=Kw,为易错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浙江模拟选择题——速率平衡选择题42道解析版,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浙江模拟选择题——离子反应选择题32道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浙江模拟选择题——电化学选择题34道解析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