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对于细胞学说,恩格斯说:“有了这个发现,有机的、有生命的自然产物的研究,不仅比较解剖学、生理学,而且还有胚胎学,才获得了巩固的基础。”细胞学说也被称为现代生物学的基石之一,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了( )
A.动植体结构的统一性
B.植物是由植物细胞构成的
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具有多样性
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有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RN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真核生物的细胞中有细胞核
3.据《中国风物志》记载“襄阳大头菜入口脆嫩味美、生津开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铁、钙、磷、氮等多种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铁、钙、磷、氮等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B.蔗糖、麦芽糖、纤维素水解后的产物均只有葡萄糖
C.蛋白质可能含有C、H、O、N、Fe、S等多种元素,均属于大量元素
D.氮、镁均为叶绿素分子的组成元素,缺乏氮、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4.李斯特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该菌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
A.李斯特菌等原核生物的最外层都为细胞壁
B.李斯特菌和硝化细菌都为异养型,且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李斯特菌和蓝细菌都含光合色素,且除拟核外质粒也含DNA
D.李斯特菌和酵母菌都能进行有氧呼吸,都可在无氧环境中生存一段时间
5.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颤藻和小球藻细胞中都有DNA和RNA,且都以DNA为主要遗传物质
B.若细胞中的某蛋白质含有X条肽链,则其含有X个羧基
C.淀粉、淀粉酶都以碳链作为基本支架
D.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6.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能单独构成生命系统的是甲、乙、丁
B.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都含有丙
C.每个生命系统都各自具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要构成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三个以上图甲所示结构
7.农谚有云:“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和无机盐在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农作物从外界吸收的磷酸盐可用于细胞内合成DNA和RNA
B.农作物中的无机盐离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行使生物学功能
C.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
D.活性蛋白失去结合水后会改变空间结构,重新得到结合水后不能恢复其活性
8.对如图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 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向右移动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当图④视野中的64个组织细胞变为4个时,使用的镜头组合可能是 10×40
9.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激素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加工再由高尔基体分泌
B.血红蛋白含有Mg2+且参与O2运输,叶绿素含有Fe2+且吸收可见光
C.通道蛋白通过自身构象的改变来完成物质的跨膜运输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的DNA分子上和质粒上
1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BC.CD.D
11.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〇”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④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⑤和⑥
12.核酸是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包括DNA和RNA两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DNA和R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B.细胞内的核酸水解得到的8种核苷酸中含有5种碱基
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在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中,D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1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它们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B.在细胞的不同生命活动中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C.胆固醇能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又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
D.在噬菌体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
14.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下列有关检测试剂与检测对象的对应实验中,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A.AB.BC.CD.D
15.为了向科学调控小麦种子萌发提供理论依据,有学者研究了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变化。研究人员在小麦种子吸水4小时后,每隔4小时对种子中各种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小麦种子中含量丰富的二糖只有蔗糖
B.小麦种子萌发12小时后,还原糖的含量升高,发生这一变化与种子萌发12小时后蔗糖消耗迅速增加密切相关
C.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含量下降最可能得原因是蔗糖水解
D.使用斐林试剂鉴定小麦种子中的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再加入乙液
16.桑葚果实在成熟过程中葡萄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分析可知,果实中淀粉分解是葡萄糖增加的主要原因
B.此实验中,需在果实发育的五个阶段各取一个果实进行打孔取样
C.桑葚果实风干的过程中,细胞损失的水主要是自由水
D.可分别用双缩脲试剂和碘液检测葡萄糖和淀粉的含量
17.蓖麻种子的脂肪含量丰富,萌发前期鲜重和干重均具有增加趋势。100粒种子干重/g如图为蓖麻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变化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可以为种子萌发直接提供能量
B.蓖麻种子中的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可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C.种子萌发初期从环境中吸水,鲜重明显增大,代谢速率加快
D.种子萌发初期干重增加与脂肪氧化时吸收大量氧气有关
18.真核生物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磷酸化调节蛋白质活性的现象。在蛋白激酶的作用下,ATP最外侧的磷酸基团可与羟基反应,将磷酸基团转移到蛋白质上,这个过程称为磷酸化,磷酸化后的蛋白质构象发生改变;同样,磷酸化的蛋白质又可在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去磷酸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磷酸化过程中,ATP中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蛋白质中
B.图中蛋白质去磷酸化过程中,消耗了ADP和Pi
C.磷酸化后的蛋白质的部分肽键断裂导致其空间构象发生改变
D.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均受温度、pH的影响
19.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识别位点并对保持细胞间粘连及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该蛋白质共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蛋白质中含有肽键数为m﹣3,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碱基数为6m
B.该蛋白质可能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
C.该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需要核糖体、内质网等结构参与
D.皮肤癌细胞中层粘连蛋白基因表达活跃
20.如图所示,先在1~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相应的溶液(1号和2号为花生子叶匀浆,3号为麦芽糖溶液,4号为蔗糖溶液,5号和6号为豆浆);然后在1号和2号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苏丹Ⅲ和双缩脲试剂后摇匀,3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2min,5号和6号试管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双缩脲试剂和蒸馏水后摇匀;最后观察实验现象。则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1号和2号的颜色分别为红色和蓝色
B.3和4号的颜色分别为砖红色和蓝色,说明蔗糖属于非还原糖
C.5和6号的颜色分别为紫色和白色,说明豆浆中含有蛋白质
D.丙组实验有对照组,是6号试管
21.已知21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3条肽链组成,在肽链形成空间结构时,产生了4个二硫键(﹣SH+﹣SH→﹣S﹣S﹣+2H),共有肽键97个。该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 )
A.11046B.11060C.12800D.12280
22.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qNp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A.p﹣1B.q﹣1C.q﹣2D.p+1
二、非选择题
23.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利用相关工程技术可以获得抗黑腐病的黑芥一花椰菜杂种植株。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流程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过程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有 (两个名称).
(2)过程①所需的酶是 ,过程②中PEG的作用是 ,经过过程②操作后,需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黑芥叶肉细胞的 (填写细胞器名称)存在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原生质体经过细胞壁再生,再经过 过程,最终形成杂种植株。
(4)将杂种植株栽培在含有 的环境中,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
24.某女性的线粒体携带某种严重致病基因,她的前两个孩子因患该病夭亡,后来她接受一个健康女性捐赠的卵母细胞,生有了一个拥有“三父母”的婴儿,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请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健康婴儿培育过程中依次涉及 、 ,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2)图中取自健康女性的卵母细胞是 (填“A”或“B”)。取卵之前对该女性需要注射 (填激素)。
(3)哺乳动物胚胎的培养液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物类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 等物质。
(4)据图分析,理论上医疗团队在进行胚胎移植时没有必要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选择,理由是 。
25.表面展示技术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将外源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组装成融合蛋白,从而可展示在细胞表面。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将芽孢表面蛋白基因ctB与外源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组装成融合蛋白,还需要 结构一起可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2)芽孢表面蛋白是实现表面展示技术的关键蛋白,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该蛋白在表面展示技术中的作用是 。
(3)导入基因表达载体后的芽孢杆菌接种在含有 的固体培养基上,以获得携带载体的单菌落,该过程被称为微生物的 培养。
(4)培养基中可能既有含基因表达载体的单菌落,也有含空载体的单菌落,因此还需要对DNA进行提取,常用酒精初步分离DNA和蛋白质,这里酒精的作用 。
(5)若要确定表面展示技术在芽孢杆菌上构建成功,应在紫外光环境下对其进行 水平的检测。
26.科学家的发现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想象,他们采集了某深海海域的沉积物样品,分离、鉴定得到其中的深海放线菌,以期获得具有前景的抗生素替代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欲筛选出深海放线菌进行研究,取1g沉积物样品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摇瓶培养,稀释后取菌液通过 法接种到高氏一号(加数滴质量分数为10%的酚)培养基表面以获得单菌落。
(2)通过PCR技术扩增分离得到的放线菌的16SrRNA基因可进行菌株的种属鉴定。PCR技术中起关键作用的酶是 。该技术能在放线菌总的DNA中专一性扩增出16SrRNA基因的原因是 。PCR产物一般可通过 鉴定。
(3)科学家还将Oct3/4、Sx2、c﹣Mc和KIf4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转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2~3周后,这些细胞显示出ES细胞的形态、具有活跃的分裂能力,它们就是iPS细胞。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逆转录病毒的作用是 。
如何证明iPS细胞的产生不是由于培养基的作用?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对于细胞学说,恩格斯说:“有了这个发现,有机的、有生命的自然产物的研究,不仅比较解剖学、生理学,而且还有胚胎学,才获得了巩固的基础。”细胞学说也被称为现代生物学的基石之一,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了( )
A.动植体结构的统一性
B.植物是由植物细胞构成的
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具有多样性
【答案】A
【分析】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解答】解:A、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A正确;
B、植物是由植物细胞构成的,但这不是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B错误;
C、魏尔肖指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是这不是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C错误;
D、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没有指出生物体细胞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明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有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RN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真核生物的细胞中有细胞核
【答案】B
【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二者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解答】解:A、真核生物也有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酵母菌等,A错误;
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有可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真核)、蓝细菌(原核)、消费者:大多数动物(真核)、根瘤菌(原核)和分解者:秃鹫(真核)、大多数细菌(原核),B正确;
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均为DNA,C错误;
D、真核生物的细胞中不都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要求学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3.据《中国风物志》记载“襄阳大头菜入口脆嫩味美、生津开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铁、钙、磷、氮等多种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铁、钙、磷、氮等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B.蔗糖、麦芽糖、纤维素水解后的产物均只有葡萄糖
C.蛋白质可能含有C、H、O、N、Fe、S等多种元素,均属于大量元素
D.氮、镁均为叶绿素分子的组成元素,缺乏氮、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答案】D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解答】解:A、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中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A错误;
B、蔗糖水解后的产物有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纤维素水解后的产物均只有葡萄糖,B错误;
C、C、H、O、N、S等多种元素属于大量元素,Fe属于微量元素,C错误;
D、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N、Mg均为叶绿素分子的组成元素,缺乏N、Mg影响叶绿素的合成,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李斯特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该菌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
A.李斯特菌等原核生物的最外层都为细胞壁
B.李斯特菌和硝化细菌都为异养型,且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李斯特菌和蓝细菌都含光合色素,且除拟核外质粒也含DNA
D.李斯特菌和酵母菌都能进行有氧呼吸,都可在无氧环境中生存一段时间
【答案】D
【分析】李斯特菌、硝化细菌和蓝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解答】解:A、李斯特菌等原核生物的最外层大多都为细胞壁,但原核生物中的支原体没有细胞壁,A错误;
B、硝化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生物,B错误;
C、蓝细菌都含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说明李斯特菌是异养型微生物,不含光合色素,C错误;
D、李斯特菌和酵母菌都是兼性厌氧细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都可在无氧环境中生存一段时间,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题中各种生物的类别,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5.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颤藻和小球藻细胞中都有DNA和RNA,且都以DNA为主要遗传物质
B.若细胞中的某蛋白质含有X条肽链,则其含有X个羧基
C.淀粉、淀粉酶都以碳链作为基本支架
D.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答案】C
【分析】1、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它们的细胞质遗传物质和细胞核遗传物质均为DNA。
2、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作为基本支架。
3、蛋白质中的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基的总数﹣肽键数。
【解答】解:A、颤藻和小球藻细胞中都有DNA和RNA,且都以DNA为遗传物质,A错误;
B、若细胞中的某蛋白质含有X条肽链,由于R基中可能含有羧基,则其至少含有X个羧基,B错误;
C、淀粉、淀粉酶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作为基本支架,C正确;
D、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但组成人体细胞的化合物不一定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如血红蛋白,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的核酸种类和遗传物质,理解蛋白质的结构,识记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支架,理解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6.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能单独构成生命系统的是甲、乙、丁
B.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都含有丙
C.每个生命系统都各自具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要构成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三个以上图甲所示结构
【答案】B
【分析】1、甲为神经细胞,乙为病毒,丙为转运RNA,丁是染色体。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神经元,乙为病毒,丙为tRNA,丁为染色体。乙、丁不能单独构成生命系统,A错误;
B、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细胞中都含有tRNA,B正确;
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外,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错误;
D、最简单的反射弧仅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如膝跳反射的反射弧,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注意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7.农谚有云:“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和无机盐在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农作物从外界吸收的磷酸盐可用于细胞内合成DNA和RNA
B.农作物中的无机盐离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行使生物学功能
C.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
D.活性蛋白失去结合水后会改变空间结构,重新得到结合水后不能恢复其活性
【答案】B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渗透压。
【解答】解:A、DNA和RNA的元素组成均为C、H、O、N、P,含有磷元素,故农作物从外界吸收的磷酸盐可用于细胞内合成DNA和RNA,A正确;
B、无机盐离子具有多种作用,如无机盐可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不一定溶解在水中才能行使生物学功能,B错误;
C、由于水分子的极性,一个水分子的氧端靠近另一水分子的氢端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就形成一种弱的引力,这种弱的引力称为氢键;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C正确;
D、蛋白质失活后,其活性不能恢复,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水和无机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对如图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 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向右移动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当图④视野中的64个组织细胞变为4个时,使用的镜头组合可能是 10×40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及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学生在使用时应该正确操作,体会成像特点,掌握使用技巧。
【解答】解:A、图①为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若将显微镜镜头由 a 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A错误;
B、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上下颠倒的图像,若要观察清楚 c 细胞的特点,则应适当地向左移动装片,B错误;
C、若题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C错误;
D、④视野中充满了细胞,计算细胞数目时应考虑面积问题,若此时放大倍数为100倍,当放大倍数为400倍时,圆形视野内细胞数量由64个变为 64÷4÷4=4(个),使用的镜头组合可能是 10×40,D正确;
故选:D。
【点评】高中生物新课标对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是一个高考重要考点,1.放大倍数问题;2.物像移动与实物关系;.3.显微镜视野大小,明亮问题,;4.低倍镜换成高倍镜问题;5.物镜和目镜区别;6.判断异物位置。考生应熟记这些知识点,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9.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激素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加工再由高尔基体分泌
B.血红蛋白含有Mg2+且参与O2运输,叶绿素含有Fe2+且吸收可见光
C.通道蛋白通过自身构象的改变来完成物质的跨膜运输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的DNA分子上和质粒上
【答案】D
【分析】1、性激素能够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属于固醇类物质。
2、物质出入细胞方式分为跨膜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跨膜运输包括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依赖于浓度差,协助扩散还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
【解答】解:A、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A错误;
B、血红蛋白含有Fe2+且参与O2运输,叶绿素含有Mg2+且吸收可见光,B错误;
C、通道蛋白是通过形成亲水性通道实现对特异溶质的跨膜转运,而载体蛋白才是通过自身构象的改变以实现物质的跨膜转运,C错误;
D、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的DNA分子上和质粒上,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体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意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分析】蛋白质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称之为结构蛋白;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血红蛋白;起信息传递的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大多数的催化酶都是蛋白质等。
【解答】解:A、通道蛋白分布于生物膜上,其功能是运输物质(如某些离子、水分子等),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A正确;
B、RNA聚合酶可以催化RNA的合成,其分布于细胞内,B正确;
C、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只由浆细胞合成,C错误;
D、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参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〇”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④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⑤和⑥
【答案】D
【分析】据分析可知,①中“〇”中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中“〇”中为腺嘌呤,③中“〇”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④中“〇”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⑤中“〇”为腺苷(由一个腺嘌呤和一个核糖构成),⑥中“〇”为腺苷。
【解答】解:A、由题图知,④为RNA链,其中“〇”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为DNA的基本单位,其中的“〇”是腺嘌呤碱基,二者含义不同,A错误;
B、由题图知,②为DNA的基本单位,其中的“〇”是腺嘌呤碱基,③为DNA分子,其中的“〇”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二者含义不同,B错误;
C、由题图知,③为DNA分子,其中的“〇”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④为RNA链,其中的“〇”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二者含义不同,C错误;
D、由题图知,⑤为ATP的结构简式,其中的“〇”是腺苷(由一个腺嘌呤和一个核糖构成),⑥为RNA的基本单位,其中的“〇”也是一个腺嘌呤和一个核糖构成的腺苷,二者含义相同,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几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图,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中核酸的种类、组成,明确ATP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12.核酸是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包括DNA和RNA两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DNA和R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B.细胞内的核酸水解得到的8种核苷酸中含有5种碱基
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在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中,D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答案】B
【分析】1、核酸:只由C、H、O、N、P组成,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解:A、细胞内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A错误;
B、细胞内的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因此其水解得到的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中含有5种碱基(A、C、G、T、U),B正确;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错误;
D、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但不同细胞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在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中,DNA的种类相同,但DNA数量不一定相同(如体细胞中核DNA含量是生殖细胞的2倍),RNA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不同,同种组织细胞相同,不同种细胞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核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分布和化学组成,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它们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B.在细胞的不同生命活动中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C.胆固醇能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又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
D.在噬菌体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
【答案】C
【分析】1、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2、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1)氨基酸分子的种类不同;
(2)氨基酸分子的数量不同;
(3)氨基酸分子的排列次序不同;
(4)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3、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解答】解:A、DNA分子的空间结构一般均为双螺旋结构,因此DNA分子的多样性与空间结构无关,A错误;
B、在基因表达的翻译阶段,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B错误;
C、胆固醇能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又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C正确;
D、噬菌体只含有DNA一种核酸,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4种,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蛋白质和DNA的多样性、核酸的组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4.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下列有关检测试剂与检测对象的对应实验中,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A.AB.BC.CD.D
【答案】D
【分析】1、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2、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相同点:①都由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构成; ②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都为0.1g/mLNaOH溶液。不同点:①CuSO4溶液浓度不一样:斐林试剂乙液为0.05g/mL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为0.01g/mLCuSO4溶液。 ②配制比例不一样。 ③使用方法不一样:斐林试剂是甲、乙液一起混合后再使用,双缩脲试剂则是先向待鉴定材料加入A试剂摇匀后,再加入试剂B。 ④鉴定的对象不一样:斐林试剂鉴定的是还原糖,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蛋白质。 ⑤反应本质及颜色反应不一样。
【解答】解:A、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A错误;
B、花生种子匀浆中的脂肪,不需要制作临时装片,B错误;
C、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先加A液再加B液,不能A液和B液混合后加,C错误;
D、小麦匀浆含有淀粉,直接加入碘液呈现蓝色,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组织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鉴定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操作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5.为了向科学调控小麦种子萌发提供理论依据,有学者研究了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变化。研究人员在小麦种子吸水4小时后,每隔4小时对种子中各种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小麦种子中含量丰富的二糖只有蔗糖
B.小麦种子萌发12小时后,还原糖的含量升高,发生这一变化与种子萌发12小时后蔗糖消耗迅速增加密切相关
C.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含量下降最可能得原因是蔗糖水解
D.使用斐林试剂鉴定小麦种子中的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再加入乙液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小麦种子萌发12小时后,还原糖的量逐渐增加,淀粉含量下降,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含量有所下降,可见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转变为了还原糖、蔗糖分解生成还原糖。
【解答】解:A、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小麦种子中含量丰富的二糖包括蔗糖和麦芽糖,A错误;
B、由图示可知,小麦种子萌发12小时后,还原糖的含量升高,而淀粉的含量迅速下降,发生这一变化与种子萌发12小时后淀粉消耗迅速增加密切相关,B错误;
C、据图可知,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的含量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蔗糖被蔗糖酶水解,形成葡萄糖和果糖,C正确;
D、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需要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糖类的分类、功能和检测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6.桑葚果实在成熟过程中葡萄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分析可知,果实中淀粉分解是葡萄糖增加的主要原因
B.此实验中,需在果实发育的五个阶段各取一个果实进行打孔取样
C.桑葚果实风干的过程中,细胞损失的水主要是自由水
D.可分别用双缩脲试剂和碘液检测葡萄糖和淀粉的含量
【答案】C
【分析】由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随着桑葚果实成熟的阶段的增加,淀粉的含量逐渐降低,葡萄糖的含量逐渐增加,据此推测可能是淀粉水解产生了葡萄糖;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
【解答】解:A、据图分析可知,在前一段,淀粉下降幅度较大,而葡萄糖含量升高幅度较小,后一段,淀粉下降幅度较平缓,葡萄糖含量却急剧上升,因此推测果实中淀粉分解不是葡萄糖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A错误;
B、此实验中,需在果实发育的五个阶段各取一个果实进行打孔取样,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B错误;
C、桑葚果实风干的过程中,细胞损失的水主要是自由水,C正确;
D、双缩脲试剂可用于检测蛋白质,不能检测还原糖,可分别用斐林试剂和碘液检测葡萄糖和淀粉的存在,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糖的种类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糖的种类和鉴定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7.蓖麻种子的脂肪含量丰富,萌发前期鲜重和干重均具有增加趋势。100粒种子干重/g如图为蓖麻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变化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可以为种子萌发直接提供能量
B.蓖麻种子中的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可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C.种子萌发初期从环境中吸水,鲜重明显增大,代谢速率加快
D.种子萌发初期干重增加与脂肪氧化时吸收大量氧气有关
【答案】A
【分析】如图所示,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先是无明显变化,而后增大(脂肪代谢中吸收了氧原子转化为糖类),再逐渐减小(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解答】解:A、脂肪不能为种子萌发直接提供能量,A错误;
B、植物脂肪由甘油和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蓖麻种子富含脂肪,B正确;
C、种子萌发初期从环境中吸水,鲜重明显增大,随着萌发代谢速率加快,萌发后期,鲜重明显减小,C正确;
D、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种子萌发初期,脂肪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糖类中氧的含量大于脂肪中氧的含量,因此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18.真核生物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磷酸化调节蛋白质活性的现象。在蛋白激酶的作用下,ATP最外侧的磷酸基团可与羟基反应,将磷酸基团转移到蛋白质上,这个过程称为磷酸化,磷酸化后的蛋白质构象发生改变;同样,磷酸化的蛋白质又可在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去磷酸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磷酸化过程中,ATP中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蛋白质中
B.图中蛋白质去磷酸化过程中,消耗了ADP和Pi
C.磷酸化后的蛋白质的部分肽键断裂导致其空间构象发生改变
D.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均受温度、pH的影响
【答案】D
【分析】磷酸化是指蛋白质在蛋白激酶的作用下,其氨基酸的羟基被磷酸基团取代,变成有活性有功能的蛋白质;去磷酸化是指磷酸化的蛋白质在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去掉磷酸基团,复原成羟基,失去活性的过程。
【解答】解:A、磷酸化过程中,ATP最外侧的磷酸基团可与羟基反应,将磷酸基团转移到蛋白质上,并将ATP中的小部分能量转移到蛋白质中,A错误;
B、图中蛋白质去磷酸化过程中,释放磷酸基团,B错误;
C、磷酸化后的蛋白质空间构象发生了改变,但又可在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去磷酸化,说明肽键未断裂,C错误;
D、因为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均受温度、pH的影响,所以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均受温度、pH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19.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识别位点并对保持细胞间粘连及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该蛋白质共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蛋白质中含有肽键数为m﹣3,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碱基数为6m
B.该蛋白质可能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
C.该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需要核糖体、内质网等结构参与
D.皮肤癌细胞中层粘连蛋白基因表达活跃
【答案】D
【分析】1、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有关计算:脱水的个数=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
2、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即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
3、通过题干信息可知,层粘连蛋白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含有三条肽链(一条重链和两条轻链),具有识别作用;糖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还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及高尔基体的再加工、分类、包装等.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解答】解:A、由题意和题图可知,该蛋白质含有三条肽链、由m个氨基酸形成,因此所含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m﹣3,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碱基数=氨基酸数×6=6m,A正确;
B、由题意和题图可知,层粘连蛋白是高分子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所以层粘连蛋白可能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
C、由题意可知,层粘连蛋白是糖蛋白,糖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还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及高尔基体的再加工、分类、包装等,C正确;
D、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会使癌细胞在体内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可推知皮肤癌细胞中层粘连蛋白较少,层粘连蛋白基因表达不活跃,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以粘连蛋白为素材,结合其结构图,考查蛋白质的合成、细胞膜的功能、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等内容,要求考生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能利用题中的条件进行简单的计算;识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尤其是糖蛋白的功能;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0.如图所示,先在1~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相应的溶液(1号和2号为花生子叶匀浆,3号为麦芽糖溶液,4号为蔗糖溶液,5号和6号为豆浆);然后在1号和2号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苏丹Ⅲ和双缩脲试剂后摇匀,3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2min,5号和6号试管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双缩脲试剂和蒸馏水后摇匀;最后观察实验现象。则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1号和2号的颜色分别为红色和蓝色
B.3和4号的颜色分别为砖红色和蓝色,说明蔗糖属于非还原糖
C.5和6号的颜色分别为紫色和白色,说明豆浆中含有蛋白质
D.丙组实验有对照组,是6号试管
【答案】A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解答】解:A、1号和2号为花生子叶匀浆,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苏丹Ⅲ和双缩脲试剂后摇匀,因此1号和2号的颜色分别为橘黄色和浅紫色(花生子叶中含有少量蛋白质),A错误;
B、3号为麦芽糖溶液,4号为蔗糖溶液,3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2min,因此3和4号的颜色分别为砖红色和蓝色,4号试管没有出现砖红色,说明蔗糖属于非还原糖,B正确;
C、5号和6号为豆浆,5号和6号试管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双缩脲试剂和蒸馏水后摇匀,5和6号的颜色分别为紫色和白色,说明豆浆中含有蛋白质,C正确;
D、丙组实验有对照组,未作出处理的即为对照组,6号试管加入的是蒸馏水,属于对照组,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1.已知21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3条肽链组成,在肽链形成空间结构时,产生了4个二硫键(﹣SH+﹣SH→﹣S﹣S﹣+2H),共有肽键97个。该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 )
A.11046B.11060C.12800D.12280
【答案】A
【分析】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解答】解: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在肽链形成空间结构时,生成了4个二硫键,失去8个H,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失去的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失去H的质量=(97+3)×128﹣97×18﹣2×4=8=11046。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在计算过程中善于利用氨基酸数、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以及肽链条数等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22.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qNp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A.p﹣1B.q﹣1C.q﹣2D.p+1
【答案】B
【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
3、分析分子式为CxHyOqNpS的多肽彻底水解后所得的四种氨基酸:
在半胱氨酸、丙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中,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一个羧基(两个O原子),因此可以根据氧原子数目计算出氨基酸的数目;只有赖氨酸含有2个氨基(2个N原子),因此再根据氮原子数可计算出赖氨酸的数目。
【解答】解:该多肽链中的O原子是q个,组成该多肽链的氨基酸中都含有一个羧基,即2个O原子,设该多肽链含有X个氨基酸,根据“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有2X﹣(X﹣1)=q,解得X=q﹣1个,即该多肽水解会得到q﹣1个氨基酸。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多肽链及水解得到的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
23.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利用相关工程技术可以获得抗黑腐病的黑芥一花椰菜杂种植株。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流程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过程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有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 (两个名称).
(2)过程①所需的酶是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过程②中PEG的作用是 促进(或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 ,经过过程②操作后,需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黑芥叶肉细胞的 叶绿体 (填写细胞器名称)存在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原生质体经过细胞壁再生,再经过 脱分化、再分化 过程,最终形成杂种植株。
(4)将杂种植株栽培在含有 黑腐病菌 的环境中,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
【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促进(或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 叶绿体
(3)脱分化、再分化
(4)黑腐病菌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的流程图,其中①表示采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的过程;②表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之后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即可得到杂种植株。
【解答】解:(1)图示表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抗黑腐病的黑芥一花椰菜杂种植株的过程。
(2)①表示采用酶解法除去细胞壁,所用的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过程②使用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后,需要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可以通过观察杂种细胞是否含有黑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来进行判断。
(3)原生质体融合后经过诱导生成新的细胞壁,然后经过脱分化、再分化过程,最终形成杂种植株。
(4)将杂种植株栽培在含有黑腐病菌的环境中,只有具有抗性的植株才能够存活,从而将抗黑腐病的黑芥一花椰菜杂种植株筛选出来。
故答案为:
(1)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促进(或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 叶绿体
(3)脱分化、再分化
(4)黑腐病菌
【点评】本题结合培育抗黑腐病杂种植株的流程图,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概念、过程及意义,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4.某女性的线粒体携带某种严重致病基因,她的前两个孩子因患该病夭亡,后来她接受一个健康女性捐赠的卵母细胞,生有了一个拥有“三父母”的婴儿,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请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健康婴儿培育过程中依次涉及 核移植 、 体外受精 ,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2)图中取自健康女性的卵母细胞是 A (填“A”或“B”)。取卵之前对该女性需要注射 促性腺激素 (填激素)。
(3)哺乳动物胚胎的培养液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物类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 血清 等物质。
(4)据图分析,理论上医疗团队在进行胚胎移植时没有必要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选择,理由是 因为受精卵的细胞质由健康女性提供,无论胚胎是男性还是女性,其线粒体都不会携带致病基因,所以都不会患病 。
【答案】(1)细胞核移植 体外受精
(2)A 促性腺激素
(3)血清
(4)因为受精卵的细胞质由健康女性提供,无论胚胎是男性还是女性,其线粒体都不会携带致病基因,所以都不会患病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首先对卵母细胞A去核,对卵母细胞B去核,然后进行细胞核移植,再经过体外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通过早期胚胎培养形成早期胚胎,最后进行胚胎移植。
【解答】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三亲男婴从受精卵到三亲婴儿的孕育过程中依次使用了核移植、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2)图示过程中,重组的卵细胞获取可卵母细胞A中的细胞质,说明A的细胞质基因是正常的,因此代表健康女性的卵母细胞是A;取卵之前,该母亲需要注射促性腺激素,进行超数排卵。
(3)哺乳动物胚胎的培养液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物类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
(4)据题图分析,因为受精卵的细胞质由健康女性提供,无论胚胎是男性还是女性,其线粒体都不会携带致病基因,所以都不会患病,所以理论上医疗团队在进行胚胎移植时没有必要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选择。
故答案为:
(1)细胞核移植 体外受精
(2)A 促性腺激素
(3)血清
(4)因为受精卵的细胞质由健康女性提供,无论胚胎是男性还是女性,其线粒体都不会携带致病基因,所以都不会患病
【点评】本题以“三父母”婴儿为题材,考查了胚胎工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示信息确定过程中所运用的胚胎工程技术,识记受精作用过程的实质以及受精卵中细胞质的来源。
25.表面展示技术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将外源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组装成融合蛋白,从而可展示在细胞表面。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将芽孢表面蛋白基因ctB与外源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组装成融合蛋白,还需要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 结构一起可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2)芽孢表面蛋白是实现表面展示技术的关键蛋白,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该蛋白在表面展示技术中的作用是 芽孢表面蛋白是一种定位表面的蛋白质,在与外源蛋白形成整合蛋白后,可将外源蛋白展示/定位在芽孢杆菌表面。 。
(3)导入基因表达载体后的芽孢杆菌接种在含有 氨苄青霉素(Ampr) 的固体培养基上,以获得携带载体的单菌落,该过程被称为微生物的 选择 培养。
(4)培养基中可能既有含基因表达载体的单菌落,也有含空载体的单菌落,因此还需要对DNA进行提取,常用酒精初步分离DNA和蛋白质,这里酒精的作用 DNA不溶于酒精,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 。
(5)若要确定表面展示技术在芽孢杆菌上构建成功,应在紫外光环境下对其进行 个体(细胞) 水平的检测。
【答案】(1)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复制原点)
(2)芽孢表面蛋白是一种定位表面的蛋白质,在与外源蛋白形成整合蛋白后,可将外源蛋白展示/定位在芽孢杆菌表面。
(3)氨苄青霉素( Ampr) 选择
(4)DNA不溶于酒精,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
(5)个体(细胞)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解答】解:(1)基因表达载体是载体的一种,除目的基因、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等结构。其中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序列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上游,紧挨转录的起始位点,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2)根据题意,表面展示技术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将外源蛋白质展示在细胞表面。故芽孢表面蛋白在表面展示技术中的作用是可以定位在细胞表面,在与外源蛋白形成融合蛋白后,可将外源蛋白展示(定位在芽孢杆菌表面)。
(3)由于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Ampr基因,则若转基因成功能够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所以可以将芽孢杆菌接种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固体培养基上,以获得携带载体的单菌落,该过程被称为微生物的选择培养。
(4)培养基中可能既有含基因表达载体的单菌落,也有含空载体(不含目的基因的载体、不含外源基因的载体)的单菌落,因此还需要对DNA进行提取,然后进行鉴定,由于DNA不溶于酒精,但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所以可以用酒精初步分离DNA和蛋白质。
(5)由于绿色荧光蛋白在紫外光下会产生绿色荧光,所以可在紫外光环境下对芽孢杆菌进行个体水平进行检测,对于芽孢杆菌来说个体水平即细胞水平。
故答案为:
(1)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复制原点)
(2)芽孢表面蛋白是一种定位表面的蛋白质,在与外源蛋白形成整合蛋白后,可将外源蛋白展示/定位在芽孢杆菌表面。
(3)氨苄青霉素( Ampr) 选择
(4)DNA不溶于酒精,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
(5)个体(细胞)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6.科学家的发现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想象,他们采集了某深海海域的沉积物样品,分离、鉴定得到其中的深海放线菌,以期获得具有前景的抗生素替代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欲筛选出深海放线菌进行研究,取1g沉积物样品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摇瓶培养,稀释后取菌液通过 稀释涂布平板 法接种到高氏一号(加数滴质量分数为10%的酚)培养基表面以获得单菌落。
(2)通过PCR技术扩增分离得到的放线菌的16SrRNA基因可进行菌株的种属鉴定。PCR技术中起关键作用的酶是 耐高温DNA聚合酶 。该技术能在放线菌总的DNA中专一性扩增出16SrRNA基因的原因是 引物能与16SrRNA基因特异性结合 。PCR产物一般可通过 琼脂糖凝胶电泳 鉴定。
(3)科学家还将Oct3/4、Sx2、c﹣Mc和KIf4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转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2~3周后,这些细胞显示出ES细胞的形态、具有活跃的分裂能力,它们就是iPS细胞。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逆转录病毒的作用是 逆转录病毒是载体,能将外源基因ct3/4、Sx2、c﹣Mc和KIf4送入小鼠成纤维细胞 。
如何证明iPS细胞的产生不是由于培养基的作用?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将转入外源基因的细胞和没有转入外源基因的细胞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基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如果只有转入外源基因的细胞转化成了iPS细胞,则可以证明iPS细胞的产生不是由于培养基的作用 。
【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
(2)耐高温DNA聚合酶 引物能与16SrRNA基因特异性结合 琼脂糖凝胶电泳
(3)逆转录病毒是载体,能将外源基因ct3/4、Sx2、c﹣Mc和KIf4送入小鼠成纤维细胞
将转入外源基因的细胞和没有转入外源基因的细胞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基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如果只有转入外源基因的细胞转化成了iPS细胞,则可以证明iPS细胞的产生不是由于培养基的作用
【分析】1、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高温解旋)
第二步:复性,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延伸,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
2、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此法所计算的菌数是培养基上长出来的菌落数,故又称活菌计数法。
【解答】解:(1)分离和纯化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题干信息提示菌液已经先经过稀释,推知这里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2)PCR技术的变性(90℃以上)、复性(50℃左右)、延伸(72℃左右)阶段需要的温度都比较高,所以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引物是一段能与DNA母链部分碱基互补配对的短单链核酸,因此能特异性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该PCR中引物能与16SrRNA基因特异性结合,因此能在放线菌总的DNA中专一性扩增出16SrRNA基因。PCR扩增的产物是DNA分子,DNA分子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条件下,这些基团可以带上正电荷或者负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的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因此PCR产物一般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
(3)逆转录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相当于是载体,故逆转录病毒的作用是作为载体,能将外源基因ct3/4、Sx2、c﹣Mc和KIf4送入小鼠成纤维细胞。将转入外源基因的细胞和没有转入外源基因的细胞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基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如果只有转入外源基因的细胞转化成了iPS细胞,则可以证明iPS细胞的产生不是由于培养基的作用。
故答案为:
(1)稀释涂布平板
(2)耐高温DNA聚合酶 引物能与16SrRNA基因特异性结合 琼脂糖凝胶电泳
(3)逆转录病毒是载体,能将外源基因ct3/4、Sx2、c﹣Mc和KIf4送入小鼠成纤维细胞
将转入外源基因的细胞和没有转入外源基因的细胞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基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如果只有转入外源基因的细胞转化成了iPS细胞,则可以证明iPS细胞的产生不是由于培养基的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选项
名称
分布或来源
功能
A
通道蛋白
分布于生物膜上
运输物质(如某些离子、水分子等)
B
RNA聚合酶
分布于细胞内
催化RNA的合成
C
抗体
由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合成
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D
细胞因子
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
参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组别
试剂
检测有机物
常用材料
条件
颜色反应
A
斐林试剂
葡萄糖、蔗糖
梨、苹果匀浆
50~65℃温水浴
砖红色沉淀
B
苏丹Ⅲ
脂肪
花生种子匀浆
制作临时装片
橘黄色
C
双缩脲试剂
蛋白质、多肽
豆浆、鲜肝研磨液
混合后加入
紫色
D
碘液
淀粉
小麦匀浆
直接加入
蓝色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除支原体外都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
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DNA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选项
名称
分布或来源
功能
A
通道蛋白
分布于生物膜上
运输物质(如某些离子、水分子等)
B
RNA聚合酶
分布于细胞内
催化RNA的合成
C
抗体
由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合成
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D
细胞因子
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
参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一般是单链结构
组别
试剂
检测有机物
常用材料
条件
颜色反应
A
斐林试剂
葡萄糖、蔗糖
梨、苹果匀浆
50~65℃温水浴
砖红色沉淀
B
苏丹Ⅲ
脂肪
花生种子匀浆
制作临时装片
橘黄色
C
双缩脲试剂
蛋白质、多肽
豆浆、鲜肝研磨液
混合后加入
紫色
D
碘液
淀粉
小麦匀浆
直接加入
蓝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光明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五营养级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