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2024.4试卷.docx
    • 答案
      2024.5月考答案.docx
    • 试卷
      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二年级期中测试语文学科试卷答题卡.pdf
    2024.4试卷第1页
    2024.4试卷第2页
    2024.4试卷第3页
    2024.5月考答案第1页
    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二年级期中测试语文学科试卷答题卡第1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文件包含20244试卷docx、20245月考答案docx、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二年级期中测试语文学科试卷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材料一:
    疫苗和疫苗接种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最早是我国发明的,并在治病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对抗天花病毒的“时苗”,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时称“痘苗”。明代发明了更为安全的“熟苗”。
    在隆庆年之前,明朝暴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天花瘟疫,致死率竟然高达80%以上。“嘉靖甲午年春,痘毒流行,病死者什(十)之八九。”正是这场天花的大流行,促成了熟苗种痘法的推广。明代医生在大规模接种痘苗的过程中,通过正反方面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发明了“熟苗”接种法。《种痘新书》记载:“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就是说用“熟苗”接种,八九千人中不能救治的仅有二三十人。显示出这种接种技术对预防天花的安全高效。
    18世纪初,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被引入欧洲。英国医师爱德华·金纳创造了第一个生物制品——牛痘疫苗。19世纪巴斯德制作出更加有效的现代疫苗,给人接种达到预防目的。虽然大规模的现代疫苗制剂是由西方发明普及的,但疫苗和接种疫苗最初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我们祖先发明的。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有些患过传染病而康复的人,一般不再患同样的疾病,于是他们用物理方法(如捣碎、研磨)处理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制成最原始的疫苗。早在公元4世纪初,东晋葛洪所著《肘后方》中,就有关于防治狂犬病的记载,其中“治卒猢犬凡所咬毒方”有云:“仍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杀掉咬人的狂犬,以其脑浆敷于被咬处,体现了“以毒攻毒”的思维方式。11世纪中国就有接种人痘获得成功的例子,17世纪逐渐普及。早期人痘接种,使用的都是人身上自然发出的天花的痂,人们把它叫“时苗”。由于“时苗”毒性很大,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被接种者的生命安全,“苗顺者十无一死,苗凶者十之八存”。因此,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熟苗”接种之法。所谓“熟苗”指的是以接种发出来的痘作为种苗,经过“养苗”“选炼”,连续种七代后,火毒汰尽,用来给健康人种就非常安全了。《种痘新书》记载:“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这样高度赞扬人痘接种:“我听说100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样的习惯;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来自《疫苗最早起源于中国》)
    材料二:
    巴斯德认为传染病的微生物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变成防病的疫苗。因此他大胆地从一位五岁狂犬病患者身上采集唾液稀释后注射到兔子体内,兔子相继发病死去。巴斯德又接着采集这些死兔的唾液稀释后继续注射到其他健康兔子体内,毫无例外这些兔子也都死掉了。如此重复试验100多次后,他打开病兔子的脑壳,提取病原菌并进行培养,稀释成不同浓度继续给兔子试验。
    到将“毒性最弱的病菌液”注射于狗,这只狗在28天后恢复正常。隔一段时间后,又给这只狗注射“毒性最强的病菌液”,这只狗成功地活了下来。巴斯德推论出狂犬病病毒应该都集中于神经系统,因此他大胆地从病死的兔子身上取出一小段脊髓,悬挂在一支无菌烧瓶中,使其“干燥”。将干燥后的脊髓和蒸馏水混合注入狗的身体,狗都神奇的活了下来。这只狗的存活坚定了巴斯德疫苗研制的信念。巴斯德二百多年前发明的疫苗,为其他一系列现代疫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人类防治传染病的新时代。
    (选自《第一支疫苗怎么诞生的》)
    材料三:
    但是,该怎么研究人病毒呢?科学家们有时依靠的是人的英雄主义精神。著名的美国军医沃尔特·里德招募志愿者,让他们被最近吸过黄热病患者血的蚊子叮咬,证明了黄热病是由蚊子携带的一种病毒引起的。里德的同事杰西·拉齐尔就是在1900年那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实验中感染身故的。
    (来自《疫苗竞赛:人类对抗疾病的代价》梅雷迪丝·瓦德曼著,罗爽译)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古代人民能用物理方法制成最原始的疫苗,体现了中国人与疾病斗争的智慧。
    B.中国人痘接种历史悠久,并发明了成功率高的“熟苗”接种法,这些得到伏尔泰赞扬。
    C.巴斯德意识到病菌的存在,全程使用生物技术反复试验,并成功研制出狂犬病疫苗。
    D.巴斯德的试验为后世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其疫苗制作也是采用以毒攻毒的思维方式。
    2.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痘科金镜赋集解》中写道,“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宁国府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传之家,由此蔓延天下”。
    B.宋代丞相王旦,因孩子均有出天花之疾,遂请人为其幼子王素种痘,种痘7日后发热,12日后结痂,这成为史料记载最早的人痘接种成功案例。
    C.清代医书《御纂医宗金鉴》记载用“人痘法”接种天花疫苗,是将痂或脓汁直接作为痘苗,吹到接种者鼻孔内,出症状略轻的痘,从而获得免疫力。
    D.英国的医师爱德华·金纳通过用牛痘豆浆或痘痂接种儿童,预防天花,从而创造出来了第一个生物制品——牛痘疫苗。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葛洪关于防治狂犬病的记载,体现了“以毒攻毒”的思维方式,可以证明原始疫苗是物理方法制成。
    B.因为“时苗”毒性大,会威胁被接种者的生命安全,中国古代人民又发明了“熟苗”接种之法。
    C.巴斯德开创了人类防治传染病的新时代,他发明的疫苗为其他一系列现代疫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里德招募志愿者参加的实验,虽然证明了黄热病是由蚊子携带的一种病毒引起的,但导致同事被志愿者感染死亡。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熟苗接种非常安全,接种后不良反应比例很低。
    B.采用时苗法接种人体,毒性大,安全性低。
    C.通过“选炼”自然发出的痂,可以制成“熟苗”。
    D.无论时苗还是熟苗,对天花病毒都能起到防护作用。
    5.人类对抗疾病发明疫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隐居的时代(节选)
    王安忆
    文本一:
    在这沉闷的乡村里,竟然隐藏着那样的人和事,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与乡村的环境融合在一起,看上去是同样的自然,好像他们早就加入了乡村的历史。乡村的生活就有着这样强大的润染力,它可将任何强烈的色彩润染,这润染性足以使一切突兀的事情变得平淡和日常。就这样,我在我插队的大刘庄,遇见了黄医师。
    黄医师是蚌埠下放的医生,我们庄的农民都称他为“医师”,而不是“医生”或者“大夫”。黄医师是名医,专治五官科。许多病人从老远的地方,坐车坐船再加步行,走过一个庄子打听一个庄子:大刘庄在哪?他们就这么终于来到大刘庄,走进黄医师的小屋,向他求诊。黄医师的小屋很小,只一间,顺山墙放一张床,就差不多满了。他的床,架得很高,是一张宽大的床,床上铺了特别洁白的床单。他就在床沿上侧身坐着,一只手撑着床,另一只手放在架起来的膝上。病人呢,坐在床前的椅子上,述说着病状。这样子一点不正规,倒是很家常。黄医师听得也并不专注,提问很随意,有时候还会岔开话去。这情景说是看病,不如说是诉苦。诉说的人是不经意的,听的人也不怎么在意。来的人大都是口讷的农民,三言两语便无话可说,吃苦对他们又是常事,于是就止了下来。黄医师并不急着打发他们,似乎有他们陪伴也好。他也不是善言者,加上心情抑郁,就常常是彼此都默着,在这静默里,他们互相像是很了解的,双方都不感有什么压力,就这么可坐半天。
    凡是经车马周折,来到偏僻的乡间找黄医师的,都是病症严重的。所以,几乎无一例外的,需要手术。而我们庄没有手术室,医疗队也没有麻醉师、手术护士,手术是不可能做的。最后,黄医师总是说:要到蚌埠做手术。农民往往对手术望而生畏,一听要到蚌埠手术,就更知其不可为了。他们大都是天命论者,心里早已服了病,而到底是看过了黄医师,便都心满意足。那些从合肥、淮北、芜湖,甚至就是蚌埠找来的城里人,则是决心下定,对手术也抱科学的态度。这时候,黄医师就会和他们约定到蚌埠的时间。这往往是黄医师回家探亲的日子。
    黄医师回蚌埠探亲很频繁,并且每回都要超假,他是一个恋家的人。我们庄无论干部还是社员,从来没有指责过黄医师的不遵守纪律。农村本来就是散漫的,何况人们都同情黄医师的境遇。一个人在此地,不会挑水,不会烧锅,也不会洗衣。人们看见黄医师在塘里将一件衬衣越洗越脏,塘水则越来越浑。他不会将衣服铺在水面上,而是让衣服一径沉下去,挽起塘泥。他是干大事情的,去塘里洗衣,实在凄惶得很。
    大队开会,通常要等天黑到底了,才能正式开场。大队会计凑着油灯的一豆光亮,读着文件或者报纸。农人们在黑影地里打盹,抽烟。劣等烟叶燃烧出呛人的气体。时间其实并不太晚,可乡间的没有照明的夜晚总是特别地黑,又特别地静。在这满房间的黑影里,有一具高高的影子矗立着,那就是黄医师。他搬来他房间里的那把椅子,虽然只是把普通的椅子,可周围的农民大都是蹲在地上,或是坐在小马扎上。因此,这把椅子就显得格外突出。黄医师高高地坐在椅上,双手笼在袖子里,这倒和农民的习惯相合,他架着腿,笼着的手搁在膝上,很安详。听着会计用乡音一字一句地读官样文章,四周鼻息声起伏,有一种昏沉的安宁。谁会知道在这座黑暗的乡村里,有一个黄医师呢?
    (有删改)
    文本二:
    隐居指人们由上海来到大刘庄、五河县城进行隐居的生活,包括医疗队的医师、下乡的知青、大学生及资产阶级右派。但无论是医师之间还是大学生之间都有着共性:他们之间有着些默契,从不互问来历:他们都是独往独来,自己在自己的屋里,互相也不参与。时间长了,难免会露一些端倪,也不要紧,谁也不干预谁的事,依然我行我素。那师范学院体育生与黄埔老生结成莫逆之交,那“老黄埔生红了脸,眼睛里也有了水光,有些倾心相告的意思,结果还是什么也不说”。
    他们多的是心的孤寂,他们内心有着自己的隐忍,是对那时代的无可奈何的忍受。“我们良善地期望去打开一扇扇紧闭的心库,好安慰寂寞的心。我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孤独是不留一线缝隙的,他们将孤独坚持到底,永远居住在黑暗的影地里,这就叫隐居。”
    在那个时代被下放到农村的知青是无奈的,无法选择的,他们被禁锢在那小天地里,更重要的是他们心灵的禁锢,荒凉。在这一个时期里,青年们普遍热衷于以文学来表达思想和心情,一是因为这时的青年大都是苦闷的,前途茫然,这茫然倒不是如“五四”的那样,徘徊式的,无从选择与决定;而是没有选择,一切都难由自己决定,束手无措的。然而他们却仍有着大城市的优越感,张扬着,不受拘束地过着自己的隐居的生活。“那阵子,我们这些下乡知青,在农机厂拥来拥去,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吃饭时则挤在最前面,一买一大堆,以至后来的人都没了菜。人们都对我们侧目而视,背地里闲话也很多。可我们不管这些,老实说,我们压根儿没把这破厂放在眼里,也没把这破县城放在眼里。我们我行我素。”二是对精神的追求则是近于痴狂的。在文学的资源相当匮乏的情景之下,他们的精神却分外积极地活跃着。他们为弥补精神的荒凉而不懈追求着,不只读书而且写作,他们不是书写历史的,他们书写的只是些随风而逝的私人生活。他们就在那文化贫乏的年代精神活跃着,为消除精神的饥渴而奔走着。
    (节选自王安忆《读书笔记》)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虽没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但用“插队”“下放”等词语交代了时代背景,暗示“我”和黄医师是“知青”“知识分子”的身份。
    B. 作者先介绍黄医师是蚌埠名医,又通过农村和城市的病人不远万里、几经周折来向他求诊的情景,多角度反映黄医师的医术高明。
    C. “油灯的一豆光亮”,一个“豆”字既是量词,实写灯光微弱,又将知识分子们在特殊时代里坚守自我比成暗夜里的光亮,具有象征意义。
    D. 黄医师在开会时会将双手笼在袖子里,和当地农民们习惯相合,这一细节照应开头,是乡村生活的强大润染力的一种体现。
    7. 下列对文本二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隐居的人们虽然承受着心灵的寂寞,但仍不互相探问来历,也不彼此倾心相告,心灵上的戒备会加深这种寂寞。
    B. 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知青们的“苦闷和茫然”与五四青年的“徘徊”都是时代的剪影。
    C. 文本中所谓的“隐居生活”就是指下乡知青们行事张扬并且我行我素,经常聚在一起拥来拥去,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的生存状态。
    D. 虽然文学资源匮乏,大多青年也没有放弃对精神的追求,哪怕是对个人生活的书写,也属于那个文化贫乏年代的一种精神寄托。
    8. 文本一中的画线句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黄医师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4分)
    9. 有人评价王安忆《隐居的时代》是种“对无诗意时代的诗意追忆”,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凡战,所谓攻者,知彼者也。知彼有可破之理,则出兵以攻之,无有不胜。法曰:“可胜者,攻也。”
    三国,魏曹操遣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大开稻田,又令间人招诱鄱阳贼帅,使作内应。吴将吕蒙曰:“皖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操难制矣,宜早除之。”乃具陈其状。于是孙权亲征皖,一朝夜至。问诸将计策,诸将皆劝作高垒。蒙曰:“治垒必历日乃成,彼城备已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乘雨水以入,若淹留数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危之。今观此城不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攻之不移时可拔,及水以归,全胜之术也。”吴主权从之。蒙乃荐甘宁为外城都督,率兵攻其前,亦蒙以精锐继之。侵晨进攻,蒙手执枪鼓,士卒皆腾踊自升,食时破之。既而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嘉蒙功,即拜庐江太守。
    (《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曰:“《司马法》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此亦攻守一道乎?”
    靖曰:“有国有家者,曷尝不讲乎攻守也。夫攻者,不仅攻其城击其陈而已,必有攻其心之术焉。守者,不止完其壁坚其陈而已,必也守吾气而有待焉。大而言之,为君之道;小而言之,为将之法。夫攻其心者,所谓知彼者也;守吾气者,所谓知己者也。”
    太宗曰:“诚哉。朕常临陈,先料敌之心与己之心孰审,然后彼可得而知焉;察敌之气与己之气孰治,然后我可得而知焉。是以知彼知己,兵家大要。今之将臣,虽未知彼,苟能知己,则安有失利者哉。”
    靖曰:“孙武所谓‘先为不可胜’者,知己者也;‘以待敌之可胜’者,知彼者也。又曰:‘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臣斯须不敢失此诫。”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今观A此城不甚固B以三军C锐气D四面E攻之F不移G时可拔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凡战”中的“凡”字,与《项脊轩志》中“轩凡四遭火”的“凡”意思不同。
    B.“若一收熟”的“一”字,与《兰亭集序》中“一死生为虚诞”的“一”意思相同。
    C.“问诸将计策”的“策”,与《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的“策”词性不同。
    D.有国有家者,泛指诸侯和大夫,先秦时,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卿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曹操派遣朱光担任庐江太守,朱光率兵在皖地开垦田地种稻,同时又派间谍联络吴地的起义首领,吕蒙认为应该趁早除掉朱光。
    B.孙权采纳吕蒙建议,亲自出征,一天一夜到达皖地,向众将征询如何攻城,大家建议采取构筑攻城高垒之法,吕蒙则持不同意见。
    C.天刚亮吴军就发起进攻,吕蒙擂鼓督战,士兵心潮澎湃,很快就攻克了该城,孙权为奖励吕蒙所建功勋,当即任命他为庐江太守。
    D.李靖信奉孙武“不会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操在自己的手中,要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有隙可乘”的观点。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淹留数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危之。
    (2)夫攻者,不仅攻其城击其陈而已,必有攻其心之术焉。
    14.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称赞吕蒙“勇而有谋”,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述吕蒙的谋与勇之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完成15~16小题。
    紫荆关①
    明·尹耕
    汉家锁钥惟玄塞②,隘地旌旗见紫荆。
    斥堠③直通沙碛外,戍楼高并朔云平。
    峰峦百转真无路,草木千盘尽作兵。
    谁识庙堂④柔远意,戟门⑤烟雨试春耕。
    【注】①紫荆关:在今河北易县紫荆岭上,明代时与居庸、倒马全称“内三关”。②玄塞:长城之别称。③斥堠:侦察之意,诗中指侦察兵。④庙堂:指朝廷。⑤戟门:原指权贵的官邸,诗中代指军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汉家,未必是指明廷,只是泛言汉族政权,这与唐代高适的《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的含义是不同的。
    B.首联“惟”“见”两字用得巧妙。“惟”字突出长城的重要性,“见”字形象点明了当时紫荆关旌旗林立的情景。
    C.颈联真实描绘了紫荆关的战争气象,战争氛围浓厚,层峦叠嶂,草木皆兵,在峰回路转之际,到处都埋伏着杀机。
    D.前三联作者历数紫荆关的军事地位,备战行动,战争气氛,写得章法自然,层次历落,已尽得紫荆关之题旨。
    16.有人评价从“斥堠直通沙碛外”到“戟门烟雨试春耕”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请结合相关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7.(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 , ”。
    (2)《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
    (3)在《项脊轩志》中,“ , ”两句
    交代庭院间隔分离原因。
    (4)《陈情表》中写祖孙二人命运一体,不能相离的两句是:“ , ”。
    (5)李密用“ , ”请求陛下怜悯他的现状,准许他的请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洛南和丹凤相接的地方,横亘着无尽的山岭,蜿蜿蜒蜒,成几百里地。①大凡群山有势,众水有脉,四面八方的客山便一起向莽岭奔趋了。回抱处就见水流,走二十里,三十里,水边才有了一户两户人家。人家门前屋后,绿树细而高长,向着头顶上的天空拥挤,那极白净的炊烟也被拉直成一条细线。而在悬崖险峻处,树皆怪木,枝叶错综,密密匝匝,使其沟壑隐而不见:白云又忽聚忽散,时远时近,幽幽冥冥,如有了神差鬼使。山崖之间常会夹出流水,轰隆隆泻一道瀑布。潭下却寂寂寞寞,水草根泛出的水泡,浮起,破灭,全然 A 。而路呢,忽而爬上崖头,忽而陷落沟底。常常要走投无路了,又常常一步过去,却 B ,别一个境界。②
    莽岭山脉将两个县截然分开,使得两县靠得如此近,来往又如此远!出奇地是就在莽岭主峰左四十里的地方,竟有一条沟接通了两县的隔阂。③沟里十六家分两县户口,但丹凤人住的有洛南的地,洛南人耕的有丹凤的田。十六户人家,几乎不知他们都是住在哪里,偶尔转过山嘴,一个黑石崖缝里就长出一搂粗的老松来,老松之后,那突出而空悬的岩石下,突然就有了人家,房顶却是有前半边,没后半边,那半边就是石岩,屋地也一半是土,一半是凿入的石洞,凡到此者,无不 C 。④随着过往行人多了起来,十六户人家又共同筹资修起山路,他们说:“这条沟说不定还要修火车呢!”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古书上讲:山深如海;真是越走越深不可测。”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0.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是含笑花开佳期,一朵一朵乳白的花把嘴张开。一清早,小园里就满是蕉香味。而这含笑花的蕉香又与那水果香蕉的蕉香不同。香蕉是浓香,含笑是幽香,犹如占了一炷香,蕉味随之娓娓而来。每到这时,我就搬一把竹椅,坐在含笑花前,什么都不做,闭上双眼,什么都不想,把整个人静下来。沉浸在含笑花香中,让花香轻轻弥浮在身上,穿透皮肤,进入五脏六腑,整个人感到一下子放松下来,一切都放下了。所谓“养花乃清心养心”,大概就是进入这个境界吧。
    昙花的香气独特而清冷。昙花与其他花不一样,它是在夏秋时节夜色中怒放的。特别是明月挂中天时,昙花在月色下翩翩起舞,乳白色的花边起舞边散发出一阵阵清新的雅香。好多年了,每逢昙花盛开夜色中,我便守着花开,闻着花香,从晚上八九点花开一直到凌晨二三点花谢。这时,花香带给我的感觉是,脑袋特别清醒,思路分外活跃。许多早已被岁月冲刷的往事,会被雅香的潮汐又冲回眼前。我赶快拿出纸笔记下来,不然,凌晨花谢以后,什么也想不起了,昙花的雅香就是这么奇异。
    21.下面是AI机器人拟写的诗句,不符合材料意境的一项是( )
    A.含笑花开春意浓,幽香伴我身心松。
    B.风吹花落漫天舞,一缕芬芳入梦来。
    C.竹椅轻摇香风起,月下笔耕记流年。
    D.昙花一现月下舞,雅香唤醒归时光。
    2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句子“养花乃清心养心”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火炬传递以“心心相融,爱达未来”为主题。
    B.我去过北欧国家荷兰,她历来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C.鲤鱼“科学家”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有其他世界的鱼冷嘲热讽。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四、作文(60分)
    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写道:“过去并未消失,而未来已经存在。”
    这句意蕴丰富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八千年前就是人类的好朋友,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列小题,默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