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件( 含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高二历史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复习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选择性必修二期末复习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期末总复习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总复习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共50页。
复习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 教材总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第12课 水路交通的变迁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农工商住行医概念解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唯物史观)生 产 力: 定义: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 要素:①生产工具;②劳动对象;③劳动者。生产关系:定义: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内容: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③产品分配的形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1.农业革命2.农业出现意义:①农业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第一次革命。②农业出现促进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③农业出现推动科学技术发展。阶级国家文字城市阶级矛盾记事管理 部落战争国家机器宗教活动剩余产品掠夺社会率社会分工文明的标志:阶级、国家、文字、城市文明产生前提: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文明产生的根因: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动力文 明 生产力生产力 私有制兼并3、文明的产生: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1、美洲物种的外传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积极:1、对人类自身:提高抗饥荒能力,人口增长;2、生产和生活:①提高粮食产量,丰富食物种类,改变饮食结构与习惯;②推动各地经济发展(农业、畜牧业、商品经济);③促进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扩大,增强世界联系;3、社会关系:冲击等级关系,人们在生活上趋于平等;4、文明: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发展;消极:①破坏了生态环境; ②带来了人口压力;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粮食仓储技术:(1)原始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2)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3)20世纪70年代:中国,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4)21世纪以来: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运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2.食物冷藏技术:(1)古代:腌制、风干、自然界中冰延长食品保藏期。(2)20世纪20年代起: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来。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1.(2022秋·河南郑州·高二期末)远古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原始的狩猎采集等寻找食物的方式转化为开始饲养和种植的生活,原始的种植也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比以前的狩猎行为的食物来源要稳定的多。这些变化反映了( ) A.种植生活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B.农业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 C.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D.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社会大分工2.(2023秋·广东深圳·高二统考期末)15世纪末至16世纪,美洲许多独产的农作物传播到其他大陆。其传播的路线一部分是先传入欧洲再传遍世界,也有一部分直接从美洲传入亚洲,或同时从欧洲或美洲传到亚洲。材料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航路的开辟 B.价格革命的发生 C.美洲农业的发达 D.世界市场的形成3.(2023春·贵州六盘水·高二统考期末)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传统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100人,而到了资本技术集约的现代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养活的人口猛增至5000人,这一现象说明( ) A.全球粮食供给得到了保障 B.人地矛盾问题得到解决 C.现代农业技术大幅度提升 D.杂交育种技术突飞猛进AA对点练习C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人们在从事生产活动相互结成的关系)生产工具: 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是反映生产力性质的标志。 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劳动对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作用劳动者:活跃因素;主导作用产品的分配形式生产方式唯物史观: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决定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一、中国古代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的演化历程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二、中国古代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概念解析1.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2.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3.信息革命:信息革命指由于信息生产、处理手段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以互联网与全球化的普及为重要标志。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4.(2023春·四川眉山·高二统考期末)经考古发掘,陕西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何尊,尊上刻铭文“宅兹中国”;湖南长沙出土一西汉后期铜镜,镜上鎏金“中国大宁”;广西梧州出土一东汉鎏金“中国大宁”四神博局镜;新疆民丰出土一件汉代织锦护臂,上书篆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湖北武汉博物馆馆藏汉代“中国人民”五乳神兽画像镜一面。由此可见,古代中国( ) A.国家名称西周确定 B.手工业门类较齐全 C.文化共同体较稳定 D.文化繁荣影响深远5.(2023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英国学者西顿认为:“近代工厂制……包含了资本的使用、工人的集中、劳动的分工以及监管的运用……工厂的经济优势主要体现为使用了能加快工作速度的机器,使用了能带动机器高速运转的动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技术变革带来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B.动力革命加快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C.工厂制度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 D.工业革命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奠基6.(2022秋·江苏·高二统考期末)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工智能涵盖了多个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A.促进物质生产模式转向信息生产模式 B.将取代人类的生产活动C.完全实现模拟人的思维解决问题 D.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A对点练习A第三单元:商业与日常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1、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的发展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2、古代世界商业贸易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各地孤立状态结束英、荷等国的殖民争霸战争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开始交融殖民掠夺武力侵略商品输出瓜分世界资本输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亚非拉国家或地区在被卷入世界市场的同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早期殖民扩张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2.表现:(1)商业贸易中心转移: ①欧洲: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②亚洲: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或定居点,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16到17世纪,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2、近代世界新型商业经营方式出现: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3)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4)商品流通的数量和品种增多:烟草、咖啡、可可、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奴隶贸易、鸦片贸易等。(5)国际贸易格局变化:①17世纪:英国通过各种手段打击荷兰,并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②19世纪中期: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来自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1、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2)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3)金融风险: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2、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①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②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国。③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④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3、电子金融与网络金融:①20世纪70年代末期,自动取款机开始投入使用。②20世纪末,信用卡盛行。③21世纪以来,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一部分。2.当代金融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省时省力,不用受银行营业时间和网点的限制,即可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②绿色低碳,减少能源消耗,既环保又经济。③电子支付也给个人生活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包括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 7.(2023秋·浙江绍兴·高二统考期末)《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借谷的年利率为33.3%,贷银利息为20%,如果贷与人欲收取更高的利息,即丧失其贷之银与物。”又规定:“缔结重要契约要有一定的规则和书面形式。如买卖契约在转移所有权时,必须交付一根小棒为标志,还要说出特定的语言,做出某些动作。”这说明( ) A.古埃及已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 B.古巴比伦时期,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 C.早期商业交换的形式主要是以物易物 D.两河流域是借贷和契约形式的发源地8.(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图为西方经济发展组图。这反映出( ) A.资本扩张的途径 B.经营方式的变化 C.工业革命的成果 D.世界市场的拓展9.(2023春·河南南阳·高二统考期末)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为声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埃及和叙利亚,对以美国为首的偏袒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了禁运,使得油价暴涨,引发197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结束,出现了广泛的长期的“滞胀”现象。这说明了( ) 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两极对峙 B.全球化促使世界经济和政治紧密相连 C.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脆弱性 D.石汕输出国组织控制世界经济主导权BA对点练习B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四、世界各地的民居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10.(2023秋·浙江宁波·高二统考期末)以下表格中,古代文明地区和民居建造方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11.(2023春·广东肇庆·高二统考期末)近代上海开埠后,城市人口与城市中道路交通流动量逐渐增多,遂引进西式交通信号灯。由于技术、费用和人力车众多等原因,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上海启用的交通信号灯还需要由交通警察手动控制。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 A.技术水平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不平衡 C.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是时代主题 D.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点C对点练习D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12.(2023秋·山东威海·高二统考期末)公元前312年,罗马开始修建阿皮亚大道。此后,罗马统治的疆域延伸到何处,大道就修到哪里。公元前212年,为防范匈奴贵族的侵扰,秦始皇令大将蒙恬率军开始修筑由咸阳通往北境最近捷的道路——“直道”。上述道路修建的直接目的是( ) A.彰显皇权至上 B.完成国家统一 C.推动经济交流 D.适应军事需要13.(2023下·石家庄·期末)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增长 B.技术发展推动生产工具的改进 C.议会改革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D.时间精准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对点练习D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14.(2023下·四川眉山·高二统考期末)1348年至1353年间,黑死病肆虐欧洲,薄伽丘因创作《十日谈》成为公认的文艺复兴运动的最早代表人物。这部作品的开头就描述这场瘟疫,尸体横陈,十室九空。浩劫中,有10个青年男女侥幸未染病魔,外逃到乡间,唱歌跳舞逍遥自在,并讲了一百个故事。由此可知( ) A.灾难催生思想解放 B.瘟疫促进医学进步 C.天灾阻碍社会发展 D.疫病增强人体免疫15.(2023上·山东青岛·高二统考期末)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行计划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把食品、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监督视为重要的工作。这表明我国( ) A.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B.已经建设成为了“福利国家” C.基本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建立 D.医疗机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C对点练习A感谢观看
复习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 教材总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第12课 水路交通的变迁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农工商住行医概念解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唯物史观)生 产 力: 定义: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 要素:①生产工具;②劳动对象;③劳动者。生产关系:定义: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内容: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③产品分配的形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1.农业革命2.农业出现意义:①农业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第一次革命。②农业出现促进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③农业出现推动科学技术发展。阶级国家文字城市阶级矛盾记事管理 部落战争国家机器宗教活动剩余产品掠夺社会率社会分工文明的标志:阶级、国家、文字、城市文明产生前提: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文明产生的根因: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动力文 明 生产力生产力 私有制兼并3、文明的产生: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1、美洲物种的外传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积极:1、对人类自身:提高抗饥荒能力,人口增长;2、生产和生活:①提高粮食产量,丰富食物种类,改变饮食结构与习惯;②推动各地经济发展(农业、畜牧业、商品经济);③促进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扩大,增强世界联系;3、社会关系:冲击等级关系,人们在生活上趋于平等;4、文明: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发展;消极:①破坏了生态环境; ②带来了人口压力;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粮食仓储技术:(1)原始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2)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3)20世纪70年代:中国,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4)21世纪以来: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运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2.食物冷藏技术:(1)古代:腌制、风干、自然界中冰延长食品保藏期。(2)20世纪20年代起: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来。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1.(2022秋·河南郑州·高二期末)远古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原始的狩猎采集等寻找食物的方式转化为开始饲养和种植的生活,原始的种植也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比以前的狩猎行为的食物来源要稳定的多。这些变化反映了( ) A.种植生活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B.农业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 C.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D.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社会大分工2.(2023秋·广东深圳·高二统考期末)15世纪末至16世纪,美洲许多独产的农作物传播到其他大陆。其传播的路线一部分是先传入欧洲再传遍世界,也有一部分直接从美洲传入亚洲,或同时从欧洲或美洲传到亚洲。材料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航路的开辟 B.价格革命的发生 C.美洲农业的发达 D.世界市场的形成3.(2023春·贵州六盘水·高二统考期末)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传统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100人,而到了资本技术集约的现代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养活的人口猛增至5000人,这一现象说明( ) A.全球粮食供给得到了保障 B.人地矛盾问题得到解决 C.现代农业技术大幅度提升 D.杂交育种技术突飞猛进AA对点练习C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人们在从事生产活动相互结成的关系)生产工具: 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是反映生产力性质的标志。 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劳动对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作用劳动者:活跃因素;主导作用产品的分配形式生产方式唯物史观: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决定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一、中国古代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的演化历程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二、中国古代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概念解析1.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2.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3.信息革命:信息革命指由于信息生产、处理手段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以互联网与全球化的普及为重要标志。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4.(2023春·四川眉山·高二统考期末)经考古发掘,陕西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何尊,尊上刻铭文“宅兹中国”;湖南长沙出土一西汉后期铜镜,镜上鎏金“中国大宁”;广西梧州出土一东汉鎏金“中国大宁”四神博局镜;新疆民丰出土一件汉代织锦护臂,上书篆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湖北武汉博物馆馆藏汉代“中国人民”五乳神兽画像镜一面。由此可见,古代中国( ) A.国家名称西周确定 B.手工业门类较齐全 C.文化共同体较稳定 D.文化繁荣影响深远5.(2023春·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末)英国学者西顿认为:“近代工厂制……包含了资本的使用、工人的集中、劳动的分工以及监管的运用……工厂的经济优势主要体现为使用了能加快工作速度的机器,使用了能带动机器高速运转的动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技术变革带来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B.动力革命加快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C.工厂制度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 D.工业革命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奠基6.(2022秋·江苏·高二统考期末)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工智能涵盖了多个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A.促进物质生产模式转向信息生产模式 B.将取代人类的生产活动C.完全实现模拟人的思维解决问题 D.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A对点练习A第三单元:商业与日常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1、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的发展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2、古代世界商业贸易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各地孤立状态结束英、荷等国的殖民争霸战争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开始交融殖民掠夺武力侵略商品输出瓜分世界资本输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亚非拉国家或地区在被卷入世界市场的同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早期殖民扩张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2.表现:(1)商业贸易中心转移: ①欧洲: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②亚洲: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或定居点,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16到17世纪,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2、近代世界新型商业经营方式出现: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3)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4)商品流通的数量和品种增多:烟草、咖啡、可可、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奴隶贸易、鸦片贸易等。(5)国际贸易格局变化:①17世纪:英国通过各种手段打击荷兰,并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②19世纪中期: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来自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1、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2)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3)金融风险: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2、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①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②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国。③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④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3、电子金融与网络金融:①20世纪70年代末期,自动取款机开始投入使用。②20世纪末,信用卡盛行。③21世纪以来,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一部分。2.当代金融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省时省力,不用受银行营业时间和网点的限制,即可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②绿色低碳,减少能源消耗,既环保又经济。③电子支付也给个人生活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包括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 7.(2023秋·浙江绍兴·高二统考期末)《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借谷的年利率为33.3%,贷银利息为20%,如果贷与人欲收取更高的利息,即丧失其贷之银与物。”又规定:“缔结重要契约要有一定的规则和书面形式。如买卖契约在转移所有权时,必须交付一根小棒为标志,还要说出特定的语言,做出某些动作。”这说明( ) A.古埃及已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 B.古巴比伦时期,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 C.早期商业交换的形式主要是以物易物 D.两河流域是借贷和契约形式的发源地8.(2023秋·江苏徐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图为西方经济发展组图。这反映出( ) A.资本扩张的途径 B.经营方式的变化 C.工业革命的成果 D.世界市场的拓展9.(2023春·河南南阳·高二统考期末)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为声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埃及和叙利亚,对以美国为首的偏袒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了禁运,使得油价暴涨,引发197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结束,出现了广泛的长期的“滞胀”现象。这说明了( ) 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两极对峙 B.全球化促使世界经济和政治紧密相连 C.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脆弱性 D.石汕输出国组织控制世界经济主导权BA对点练习B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四、世界各地的民居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10.(2023秋·浙江宁波·高二统考期末)以下表格中,古代文明地区和民居建造方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11.(2023春·广东肇庆·高二统考期末)近代上海开埠后,城市人口与城市中道路交通流动量逐渐增多,遂引进西式交通信号灯。由于技术、费用和人力车众多等原因,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上海启用的交通信号灯还需要由交通警察手动控制。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 A.技术水平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不平衡 C.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是时代主题 D.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点C对点练习D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12.(2023秋·山东威海·高二统考期末)公元前312年,罗马开始修建阿皮亚大道。此后,罗马统治的疆域延伸到何处,大道就修到哪里。公元前212年,为防范匈奴贵族的侵扰,秦始皇令大将蒙恬率军开始修筑由咸阳通往北境最近捷的道路——“直道”。上述道路修建的直接目的是( ) A.彰显皇权至上 B.完成国家统一 C.推动经济交流 D.适应军事需要13.(2023下·石家庄·期末)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增长 B.技术发展推动生产工具的改进 C.议会改革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D.时间精准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对点练习D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14.(2023下·四川眉山·高二统考期末)1348年至1353年间,黑死病肆虐欧洲,薄伽丘因创作《十日谈》成为公认的文艺复兴运动的最早代表人物。这部作品的开头就描述这场瘟疫,尸体横陈,十室九空。浩劫中,有10个青年男女侥幸未染病魔,外逃到乡间,唱歌跳舞逍遥自在,并讲了一百个故事。由此可知( ) A.灾难催生思想解放 B.瘟疫促进医学进步 C.天灾阻碍社会发展 D.疫病增强人体免疫15.(2023上·山东青岛·高二统考期末)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行计划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把食品、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监督视为重要的工作。这表明我国( ) A.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B.已经建设成为了“福利国家” C.基本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建立 D.医疗机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C对点练习A感谢观看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