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古诗文默写,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阅读下文段,回答问题, 翻译下列句子, 阅读以上诗歌,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4)
(考试时间: 150分钟,总分: 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古诗文默写。
①窈窕淑女, _________。(《诗经》)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③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④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⑤毕业在即,小文不舍离别,小语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劝慰他。
⑥小文跟同学们交流学习经验时说,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总能激励他在受困于难题时再坚持一下。
【答案】 ① 君子好逑 ②.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③. 烽火连三月 ④. 何妨吟啸且徐行 ⑤. 海内存知己 ⑥. 天涯若比邻 ⑦.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⑧. 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逑、萋、洲、啸、己、涯”等字词容易写错。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甲】这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和煦的春光洒在广袤( )的田野上,柔和的微风吹拂着花海,金浪翻滚。在3月的最后一个双休日,我到乡下踏春,途经无锡多处油菜花生长区。【乙】规模虽然不能与江西婺源、兴化千垛等地的花田相比,但仍让人感到非常震撼。
走进油菜花海,一簇簇金灿灿、黄澄澄的油菜花随风起舞,摇yè( )生姿。【丙】花海泛起层层涟漪,淡淡香气沁人心脾,引来无数蜜蜂翻飞其间。放眼望去,大地被纯cuì( )的金色渲染。游客 ,徜徉流连,拍照留下这春日里的一抹靓影,久久地陶醉在烂漫的春光里。
【丁】置身花海,我仿佛感受到自己身上消退的青春气息在生长、复苏、拔节。
(1)给加点字注音。
广袤( )
(2)根据拼音写汉字。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摇yè( ) 生姿 纯 cuì( )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纷至沓来B. 不期而至C. 历历在目D. 望眼欲穿
(4)以上语段中四个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甲】句B. 【乙】句C. 【丙】句D. 【丁】句
【答案】(1)mà (2) ①. 曳 ②. 粹 (3)A (4)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注音。
广袤: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比喻非常广阔。“袤”指南北的距离,读mà。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摇曳生姿:读yá yè shēng zī,意思是姿态闲雅,婀娜多姿的样子。
纯粹:读chún cuì,指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无杂质的。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纷至沓来”形容连续不断地到来。“不期而至”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没有预料地到来。“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急切。结合“徜徉流连,拍照留下这春日里的一抹靓影,久久地陶醉在烂漫的春光里”提供的语境可知,横线上的词语描述游客连续不断地到来的情景。应选择“纷至沓来”;
故选A。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丁】句逻辑错误,应把“生长”和“复苏”调换位置;
故选D
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文打算进行“魏晋风度”专题阅读,小语向他推荐了《世说新语》。
B. 在学习《出师表》之前,小文就能背诵全文,小语说:“在下佩服之至!”
C. 小文逢人就夸赞初三的哥哥,虽只是加冠之年,却能壮志在胸,踏实勤奋。
D. 在春光旖旎寄畅园,小语高兴地说:“这比朱自清先生的《春》还要令人陶醉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
C.有误。这里的“加冠之年”指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按照古代礼制,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称为“初三的哥哥”与“加冠之年”明显不符,因为初三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左右,远未到加冠之年。所以这一选项存在明显的错误。
故选C。
综合性学习。(10分)
4. 2023年秋季,锡城中学开展“阳光心态伴你成长”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任务一:搜集材料】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同学们关注到了下面这幅函数图。请阅读下图,用简洁的语言表述焦虑程度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2)【任务二:展板宣传】为了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心态,学校在小广场放置了一系列展板,请任意选择一块,谈谈宣传效果。
A.展示同学们打篮球、踢足球的图片,配文:“运动让身心更健康,活力满满迎每一天。”
B.展示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物理实验的图片,配文:“协作共担压力,积极应对挑战。”
C.展示一个天平的图片,一端是学习,一端是休闲活动,配文:“学习与放松,平衡生活更精彩。”
D.展示同学们清明徒步去烈士陵园扫墓的图片,配文:“用脚步锻炼体魄,丈量意志。”
(3)【任务三:活动反馈】为积累举办此类活动的经验,请你参与设计本次活动的回访提纲。
【答案】(1)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
(2)示例:选择展板C。展板天平的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学习和休闲之间的平衡关系,这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平衡的生活理念能够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帮助他们认识到除了学习之外,适当的休闲活动对于身心健康同样重要。配文传递了一个积极的教育信息,即生活不仅仅是学习的压力,还应该有时间去享受和放松,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人生观。
(3)示例:你如何评价活动的宣传和信息沟通?
在未来的活动中,你希望增加哪些新的内容或环节?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根据函数图,当焦虑程度处于较低水平时,随着焦虑程度的提高,学习效率会逐渐增加;达到一个最佳点后,如果焦虑程度继续升高,学习效率反而会下降。由此得出结论: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通常呈现为倒U型曲线。这表明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而过低或过高的焦虑水平则对学习效率不利。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及宣传效果分析。开放试题,每块展板都通过不同的主题和图像传达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旨在激励学生发展全面的个人素质,培养积极阳光的心态,任意选择一块,谈谈宣传效果。
A. 这块展板通过展示同学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照片,传递了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配文强调了运动带来的活力和积极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以增强体魄和精神状态。
B. 这块展板展示了团队合作的场景,强调了协作精神在面对挑战时的重要性。配文提倡共同承担压力,积极面对困难,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 这块展板通过天平的形象传达了生活平衡的理念。配文强调了学习和休闲之间的平衡对于丰富生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追求全面发展。
D. 这块展板通过展示学生参与纪念活动的照片,传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纪念英烈的情怀。同时,配文提倡通过徒步旅行等方式锻炼身体和意志,强调了身体力行的重要性。
示例:选择展板A。体育活动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展板上同学们打篮球、踢足球的图片能够引发学生对运动乐趣的共鸣,激发他们想要参与的欲望。同时,配文传递了积极的信息,强调了运动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设计活动回访提纲。题干要求设计一个活动回访提纲,目的是收集参与者对活动的反馈,以积累经验,改进未来的活动。回访的问题可以聚焦于活动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或者询问不足之处和改进建议等等。
示例:在活动中,你觉得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什么?
活动中是否有什么不足之处,你有哪些建议可以帮助改进?
二、阅读与鉴赏(60分)
(一)(9分)
5. 阅读下文段,回答问题。
【语段一】
却说李逵见了宋江、柴进和那美妇人吃酒,却教他和戴宗看门,头上毛发倒竖起来,一肚子怒气正没发付处,只见杨太尉揭起帘幕,推开扇门,径走入来,见了李逵,喝问道:“你这厮是谁,敢在这里?”李逵也不回应,提起把交椅望杨太尉劈脸打来。……宋江等三个听得,赶出来看时,见黑旋风褪下半截衣裳,正在那里行凶。四个扯出门外去时,李逵就街上夺条棒,直打出小御街来。宋江见他性起,只得和柴进、戴宗先赶出城,恐关了禁门,脱身不得,只留燕青看守着他。李师师家火起,惊得赵官家一道烟走了。
【语段二】
那大圣在柱根下爬蹉,忽惊动八戒。那呆子吊在梁上,哈哈的笑道:“哥哥啊,耳朵吃不成了!”行者道:“呆子,可吊得自在么?我如今就出去,管情救了你们。”……(行者)拔了一根毫毛,叫变作一个假身,拴在那里,真身却幌一幌,变作个小妖,立在旁边。八戒又在梁上喊道:“不好了!不好了!拴的是假货,吊的是正身!”老魔停杯便问:“那猪八戒吆喝的是甚么?”行者已变作小妖,上前道:“猪八戒撺掇孙行者叫变化走了罢,他不肯走,在那里吆喝哩。”二魔道:“还说猪八戒老实,原来这等不老实!该打二十多嘴棍!”
(1)“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结合两段文字,谈谈“猪队友”的具体表现。
(2)纵观《水浒传》《西游记》,不难发现,“猪队友”有时也是“神助攻”,请分别举例说明。
(3)面对同伴的“猪队友”行为,宋江、行者都并未深究。你是否赞同这样的处理?谈谈理由。
【答案】(1)李逵因一时气愤,惊走了赵官家,破坏了宋江等人商讨招安之事;八戒因气恼行者的玩笑,说破了行者的变化。
(2)“梁山泊好汉劫法场”,李逵一马当先,冲杀在前,助其脱险;“三调芭蕉扇”,八戒配合行者,奋力大战牛魔王。
(3)示例一:赞同。了解“猪队友”的性格特点,无需计较;有利于队伍的团结;日后还需倚仗“猪队友”成事,不能计较。
示例二:不赞同。不利于“猪队友”成长(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不利于团队建设;包容错误,可能导致以后再次犯错,甚至酿成更大的错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本题考查对“猪队友”这一概念的理解与运用。在文学作品中,“猪队友”通常指的是那些由于自己的冲动、愚蠢或轻率行为,导致整个团队陷入困境的人。
【语段一】描述了李逵因一时气愤而闯入并攻击了杨太尉。这导致了李师师家的火起,赵官家(即宋朝皇帝)惊恐地逃离。这个行为破坏了宋江等人原本正在进行的招安之事,使得他们的计划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李逵在这里的表现完全符合“猪队友”的定义。
【语段二】描述了猪八戒因对行者(孙悟空)的玩笑感到气恼,结果不慎说破了行者的变化之术。原本行者利用变化之术是为了迷惑妖怪,进而解救唐僧和猪八戒,但猪八戒的这一举动直接破坏了行者的计划,使得整个团队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因此,猪八戒在这里也表现出了“猪队友”的特点。综上所述,李逵和猪八戒在这两个语段中的行为都符合“猪队友”的定义,即由于自己的冲动或愚蠢行为,导致整个团队陷入困境。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知识积累。本题考查的是对《水浒传》和《西游记》中人物角色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关注于那些在某些情境下被认为是“猪队友”的角色,如何在某些关键时刻发挥出“神助攻”的作用。我们需要从两部作品中各选一个典型例子,并简要描述这些角色是如何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
示例一:李逵(水浒传)在“江州劫法场”一回中,李逵被众人认为是“猪队友”,常因其冲动鲁莽而让宋江等人担忧。然而,在劫法场的关键时刻,李逵却成为了“神助攻”。他手持双斧,不顾一切地冲入法场,以雷霆万钧之势打乱了官兵的阵脚,为宋江等人争取了宝贵的逃脱时间。尽管过程惊险,但李逵的勇猛表现,无疑成为了众人脱险的关键。
示例二:猪八戒(西游记)在“三借芭蕉扇”一回中,猪八戒常被孙悟空戏称为“呆子”,看似是“猪队友”。但在对付牛魔王时,猪八戒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他配合孙悟空,与牛魔王展开激战,虽然时常落败,但他的缠斗却成功拖住了牛魔王,让孙悟空有了施展神通的机会。最终,在两人的合作下,成功借得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大火。猪八戒的这次表现,无疑是对他“猪队友”形象的最好反驳。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开放性回答。本题探讨的是对团队中“猪队友”行为的不同处理态度及其影响。题目要求分析宋江和行者面对同伴“猪队友”行为时选择宽容不深究的处理方式,并就此提出赞同或不赞同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团队管理、个人成长、团队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给出合理的解释和示例。
示例(赞同):我赞同宋江和行者的处理方式。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和短处,面对“猪队友”的失误,宽容的态度有助于维护团队的和谐氛围。而且,过于苛责可能导致团队内部矛盾加剧,不利于长期合作。以宋江为例,他深知李逵的勇猛和忠诚,因此即使李逵有时冲动,宋江也选择宽容,这体现了对团队成员的深刻理解和信任。
示例(不赞同):我不赞同宋江和行者的处理方式。宽容不等于纵容,对于“猪队友”的失误,如果不及时指出并纠正,他们可能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无法成长。此外,过于宽容可能导致团队内部缺乏明确的规范和标准,不利于团队的长远发展。以行者为例,如果他对猪八戒的懒惰和贪吃行为不加约束,猪八戒可能永远无法改掉这些坏习惯,进而影响整个团队的效率和成果。
(二)(15分)
①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②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亲率锐卒屯于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
③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守仁因集众议曰:“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而纵谍泄之,宸濠果疑。十余日诇①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绐之。
④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节)
【注】①诇: xiòng,刺探,得知。
6.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亲率锐卒屯于上杭(驻扎)B. 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遗留)
C. 出大江,薄安庆(逼近)D. 攻必破贼(打败)
7.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佯 退 师 出 不 意 捣 之 连 破 四 十 余 寨 俘 斩 七 千 有 奇 。
8. 翻译下列句子。
(1)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
(2)仓卒易舟遁,追执之。
9. 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请概括原因。
【答案】6. B 7. 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
8. (1)兵部尚书王琼一向认为王守仁的才能与众不同。
(2)(宸濠)仓促间换船逃跑,被追上活捉。
9. 因为如果救援安庆会被断绝后路,以致腹背受敌。而假如攻打南昌,引叛军回救,安庆之围自解。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
B.句意为:写了封在蜡丸中的密信送交朱宸濠的丞相李士实。遗:送给;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先梳理句子的大意,结合语法,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句意为:又佯装撤兵,出其不意直捣敌人营寨,俘虏、杀伤七千多敌人。根据句意可知,本句包括四个分句:“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因此可断句为: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基本原则是“留、替、调、补、删”。翻译句子时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语:
(1)素:向来;奇:以……为奇,认为……与众不同;才:才能。
(2)易:换,改变;遁:逃跑;执:捉住;之:代词,指朱宸濠。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选文第④段“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可知,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的原因是:因为如果救援安庆会被断绝后路,以致腹背受敌。而假如攻打南昌,引叛军回救,安庆之围自解。
【点睛】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兵部尚书王琼一向以为守仁是个奇才。十一年八月(因为他的推荐)守仁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正当此时,南中地带盗贼蜂拥而起。守仁亲自率领精锐部队驻扎在上杭,又佯装撤兵,出其不意直捣敌人营寨,俘虏、杀伤七千多敌人。
正德十四年六月,宁王朱宸濠造反。王守仁于是召集众人商议说:“朱宸濠假如出兵沿长江顺流东下,那么南都就无法防守。我想用计阻挠他们,至少十天内没有忧患。”于是他派出很多间谍,用檄文传命府县说:“都督许泰、郤永率领边疆部队,都督刘晖、桂勇率领京城部队,各四万人,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领自己的部队合计十六万人,直接攻打南昌。”又写了封在蜡丸中的密信送交朱宸濠的丞相李士实、刘养正,内中说到他们归国的诚心,然后让间谍泄漏信的内容,朱宸濠果然心中怀疑。十多天后侦察得知朝廷和地方部队并没来到,才明白是王守仁欺骗了他。
七月初一日,(朱宸濠)留宜春王据守本营,胁迫他的部下六万人,袭击攻下九江、南康,然后兵出长江,逼近安庆。有人请出兵援助安庆,王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被敌军占有,我们越过南昌和敌人在江面上相持,九江、南康两郡兵力断我后路,这样将会腹背两面受敌。不如直接攻打南昌,敌人守备空虚,我军进攻必胜。朱宸濠听到南昌被攻下,一定会解围自救。我们在湖中迎击他们,没有不能取胜的。”大家说“好”。宸濠果然从安庆撤兵而回,把战船连在一起组成方阵。官军用小船载着柴草,乘着风势放火。朱宸濠的船搁浅,仓卒间换船逃跑,被(王守仁部下的士兵)追上活捉。总共三十五天朱宸濠的叛乱就被平定了。
(三)(7分)
10. 阅读以上诗歌,回答问题。
闲居
姚合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闲居》一诗中,“蝉声”这一意象有何作用?
(2)《闲居》《饮酒(其五)》均为城中闲居之作,请比较两诗情感的异同。
【答案】(1)满宅蝉声表达了诗人休官后门前冷落但内心宁静平和的心境。借蝉自喻高洁的志趣或表达了诗人脱离官场后的旷达
(2)同: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闲适,对名利的超脱)。
异:《闲居》还表达了诗人的病痛之苦;《饮酒》则更多表达回归自然的快乐。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意思是:门前从来没有车马的痕迹,院子里尽是一片蝉的叫声。这里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门庭冷落、无人造访的情景。宅内连绵不断的蝉声,衬托了诗人住所的幽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从而传达出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另外,“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古诗中蝉声远传,是由于“居高”所致,比喻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自能声名远播。这里诗人借蝉自喻高洁的志趣或表达了诗人脱离官场后的旷达。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闲居》“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通过对比衬托出门庭冷落、无人造访的情景,宅内连绵不断的蝉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从而传达出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意思是:身上有病痛吟诗虽觉辛苦,不再做官梦境已变得幽清。此句表达了诗人的病痛之苦和闲居雅趣。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思是: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田园后的自得和超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情感。
结合以上分析,归纳两首诗的异同即可。
(四)(12分)
别猜了,你听到的“真相”只有一个!
①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你跟身旁的人说话,他老是听不清,倒是更远点的人不仅听清了,还说你声音很大?又或者,像火爆全网的“‘咪咪’还是‘咕噜’事件”,视频里博主呼唤自家小猫“咕噜”,网友们却在评论区争论起来,一半网友听见她喊的是“咕噜”,另一半非说是“咪咪”,其实这些都是声音的频率在捣鬼。
②在物理学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其中,我们的耳朵可以听到20赫兹到20000赫兹的声音,对1000赫兹到3000赫兹之间的声音最为敏感。
③把博主喊“咕噜”的音频导入音频软件,将呈现出的图像以2000赫兹为界,拆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单独播放下半部分时,会清楚听到“咕噜”;相反,只播上半部分,声音就非常的“咪咪”。
④“咪咪”是基础音频“咕噜”的高频泛音。这段声音的音域从高到低都包含了,而大家的听觉系统对声音频率的敏感度存在着差异,那对高频率声音比较敏感的人,更容易听见声音的上半部分“咪咪”;而对高频率声音不那么敏感的人,听到的就是“咕噜”。距离你远的人反而比近的人更能听清你说话, 自然也是同样的原因。
⑤不过为什么只说高音频,而不说成是对低频敏感呢?因为听力有它独自的年龄划分,随着人们慢慢长大、老去,对高音频的敏感度也会慢慢降低。不过,如果你听力正常,又正青春靓丽活力四射,却怎么听都只能听到“咪咪”,也不用太担心自己的耳朵。大家都是通过不同的视频播放设备听“咕噜”的,不同的设备,对声音中低和中高频的解析力肯定略有不同,传达的音频当然会有偏差。
⑥说完物理原因,就不得不说说心理学现象了。
⑦20世纪7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麦格克就发现了, 当配音与口型不匹配, 大脑作为各个感官的“中央转换器”,针对来自眼睛和耳朵提供的矛盾信息,努力猜测了一番后,就自我创造了。这个过程被叫做“麦格克效应”。他同时也论证了眼睛带来的视觉信息对于大脑意识与知觉的影响比其他感觉器官所提供的信息更大。所以,当你听着“咪咪”,眼睛却瞟到“咕噜”或是心里想着“咕噜”,都会产生“咪咪”和“咕噜”的无规律转换。
⑧不过,频率低于20赫兹或者高出20000赫兹的声音,你怎么都不可能听见。高于20000 赫兹的声音被称作超声波,低于 20赫兹的叫次声波,一高一低,很多特征都相反,却互补着包罗无数功能,人们听不见又怎样,它们的存在着实有用啊!
⑨超声波的信号具有较强、清晰的分界线,方向性比较好,能在水中传播很远的距离,便主要应用在医学影像学上;而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也不容易被水和空气吸收,但穿透力可强了,便被用在了工业领域,像什么探测大规模气象过程的性质和规律。
⑩想不到吧?声音与听觉、五官和感受,有着那么错综复杂又紧密的关系,它们是摸不到的具体存在,而关于万物与人的羁绊,值得我们永远探索下去。
11. 小语认为第③段画线句“声音就非常的‘咪咪’”写得很妙。请你赏析妙处。
12. 小语读完此文,产生疑惑:本文题目指向听到的声音,第⑧⑨自然段为什么要写听不到的声音。请你为他解惑。
【答题小助手】阅读科普文要整体把握说明内容。
13. 小语把网上吵翻天的一段音频放给同学们听,小文听到的是 Yanny,其他同学听到的却是 Laurel。小文怀疑自己的听力出了问题,整天郁郁寡欢。请结合文章内容劝导小文。
14. 下列各项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咪咪”还是“咕噜”,可能是不同设备对中低、中高频的解析力不同。
B. 随着慢慢长大、老去,人们对低音频的敏感度不太会出现明显变化。
C. 大脑会针对来自眼睛和耳朵提供的矛盾信息自我创造,从而产生误听。
D. 超声波穿透力很强,能在水中传播很远的距离,便被用在了工业领域。
【答案】11. 句式灵活,有变化;语言富有趣味(活泼);更具亲切感;有助于保持读者阅读的兴趣;有助于科普知识的传播。
12. 声音的频率包括人们听到的频率和听不到的频率(人们能“听到的”只是声音的一部分频率);文章要科普的知识是声音频率的特征及实用价值;从人们能听到的频率到人们听不到的频率,由浅入深,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13. 小文,你听到的单词和我们听到的不一样,并不是你的听力有问题。从物理学角度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物体振动产生的频率是有高低的。但个体对高音频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所以听到的声音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14. D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
结合第③段“单独播放下半部分时,会清楚听到‘咕噜’;相反,只播上半部分,声音就非常的‘咪咪’”可知,句式灵活,有变化;“咪咪”,用语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和可读性,将高频泛音说的通俗易懂,有助于科普知识的传播。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
结合第②段“我们的耳朵可以听到20赫兹到20000赫兹的声音,对1000赫兹到3000赫兹之间的声音最为敏感”第⑧段“不过,频率低于20赫兹或者高出20000赫兹的声音,你怎么都不可能听见”可知,声音的频率包括人们听到的频率和听不到的频率(人们能“听到的”只是声音的一部分频率);
结合第⑧段“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被称作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叫次声波,一高一低,很多特征都相反,却互补着包罗无数功能,人们听不见又怎样,它们的存在着实有用啊”可知,文章要科普的知识是声音频率的特征及实用价值;
文章前半部分论述人们能听到的频率,后半部分论述人们听不到的频率,由浅入深,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
结合第②段“在物理学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第⑧段“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被称作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叫次声波,一高一低,很多特征都相反,却互补着包罗无数功能”可知,从物理学角度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物体振动产生的频率是有高低的。
结合第④段“而大家的听觉系统对声音频率的敏感度存在着差异,那对高频率声音比较敏感的人,更容易听见声音的上半部分‘咪咪’;而对高频率声音不那么敏感的人,听到的就是‘咕噜’”可知,个体对高音频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所以听到的声音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综上所述,小文,你听到的单词和我们听到的不一样,并不是你的听力有问题。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
D.“超声波……便被用在了工业领域”错误,结合第⑨段“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也不容易被水和空气吸收,但穿透力可强了,便被用在了工业领域”可知,应用在工业领域的是“次声波”,选项“超声波”被用在了工业领域,张冠李戴。
故选D。
(五)(17分)
打瞌睡
安谅
①在一家知名报社,总编老金与校友明人回忆起当年的往事。
②“大学语文课的第一堂课,走进来一位脑门前秃、身子瘦若芦苇杆,穿着都有些陈旧的宽大的白衬衣、蓝色长裤,足蹬一双灰不溜秋的牛皮凉鞋的老教授。他说,开课之前,先明确一下,上课要来,不来得请假。但上课允许充耳不闻,允许打瞌睡,或者闭目养神。不过,不得打呼噜,影响别人。如果出现呼噜声了,那得罚站,还得罚背诗文,否则考试成绩要降一个等次。”老金向明人叙说着,三十多年前的情景,仿佛就在昨日。
③他说:“我当时听了挺开心,以后和其他同学熬通宵打牌也不怕了。老先生允许睡觉,就不用常找理由请假赖床了。”
④“你还真在课上睡觉了?那位卢老师的课,讲得还是挺生动的,特别是随口说起的文学典故,简明扼要却很有意味,很吸引人的。”明人说。
⑤“是呀,他讲得确实精彩,我眼皮都没耷拉过,听得津津有味。”老金叙述着,手舞足蹈的。
⑥“但有一次,打牌睡得太迟,第二天我坐在后排似睡非睡。骤然,我鼻腔里发出了一串粗重的声响,将我自己也彻底惊醒了。课堂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而来。只有老先生继续讲着课,仿佛并未听到我的声音。我强自镇定,也心存侥幸。可讲完一个段落,老先生换了一个话题,问刚才是谁发出的声音,瓦釜雷鸣似的。他要我起来,选择是背诵诗文呢,还是期末成绩准备在考试成绩基础上降一个等次。”
⑦“语文成绩本不太好拿高分,很多人都碰巧在及格线上,降一个等次,可就过不了了。 ”明人说。
⑧“我犹豫了一会,答应背诵诗文。老先生说好,就背课本里的,你的学号是多少,就背那一页的诗文。”老金说道。
⑨“老先生倒是有办法呀!”明人笑道。
⑩老金略带苦相地说:“就是呀,我学号是34,我怎么知道没学过的34页是谁的作品呢。正头疼之时,旁边的苏缘忽然诡笑着喊出了一声,他的学号是5号。我乍一想,这家伙是在帮我,第5页《诗经》里的词,我完全背得出的。但我抬眉瞥了一眼正凝视着我的老先生,冷静了一下,还是说了自己的学号。老先生微微点了点头。我按学号翻到那一页,竟是巴金的一篇短文,选自他的《真话集》,我还真读过,但背是背不出的。其中只有几句警言妙语,是记得住的。我颇显尴尬。只得老老实实地报告老先生,全文我背不出,但我说了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记住的几句,自然一字一句地清晰地吐出。我还特意讲了巴老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住了口,有些不知所措地望向老先生。老先生挥挥手,让我坐下了。他就说了一句,如果你晚上好好休息,白天好好听课,你会讲得更好!”老金眼睛亮起来了。
⑪“听那口气,老先生好像是在鼓励你。”明人说。
⑫“岂止是鼓励,对我来说,这是对我的表扬呀!我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之后,我深想,愈来愈觉得这位老先生的高明之处。他处罚了我,也批评了我,却令我如沐春风般心情舒畅,而且得到了令人愉悦的鞭策。我后来控制打牌,更投入学习。大学语文成了我最喜欢,也是最为用心的一门科目。期末还得了全班唯一的优秀!”老金感慨地说。
⑬“哦哟,没想到,一个呼噜让你这么幸运,真是难得!”明人由衷赞道。
⑭“应该说是卢教授给我带来的激励和成绩。老先生说,你不仅考得不错,那次打呼噜报学号时,我发现你很诚实。这是最为重要的。我深深地感谢他,特别是今天这个日子!他真是一位好先生,真的祝他在天堂快乐呀!”
⑮说完,他朝天空合掌高举,深深一拜。
⑯这天是教师节。卢教授十多年前仙逝了。但他还在他学生的心中。
(《新民晚报》2023年10月27日,有删改)
15. 请从老金的角度梳理“打瞌睡”事件,完成思维导图。
16. 第⑩段画线句“选自他的《真话集》”看似闲笔,实则妙笔。谈谈你的理解。
17. 简要分析校友明人在叙事中的作用。
18. 多年后,老金仍然感慨卢教授“他真是一位好先生”。结合文意,分析卢教授具有哪些“好先生”特质。请从教材中再找出一位活在学生心中的“好先生”,说说其特质。
【答案】15. ①老金被处罚,选择背书 ②老金背不出,说了个大概③老金得到卢教授的肯定
16. 为老金报出真实学号这一行为提供依据;暗含了是卢教授的人格魅力让老金选择了说真话,丰富了卢教授的形象;与后文卢教授肯定老金的诚实相呼应。
17. 明人对卢教授上课生动、吸引人的讲述,补充了卢教授的教师形象;明人对往事细节的点评,如对“成绩降一个等次”后果的解说,“一个呼噜让你这么幸运”的感叹等,深化了读者对事件的理解。
18. 讲课精彩,吸引学生;宽容,理解学生贪睡的行为;教导有方,批评能让学生感觉到“愉悦的鞭策”,表扬除了成绩更注重诚实的品德。
示例一:莎莉文老师,有爱心有耐心,将生活的光明带给了海伦·凯勒。
示例二: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治学严谨、为人正直等),令鲁迅先生终身怀念、感激。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故事概括。要求“从老金的角度梳理‘打瞌睡’事件”,主语是老金,按照“老金做了什么事”来概括事件。
由第⑥段“老先生换了一个话题,问刚才是谁发出的声音,瓦釜雷鸣似的。他要我起来,选择是背诵诗文呢,还是期末成绩准备在考试成绩基础上降一个等次”、第⑧段“我犹豫了一会,答应背诵诗文”可得出:老金被处罚,选择背书。
由第⑩段“我还真读过,但背是背不出的。其中只有几句警言妙语,是记得住的。我颇显尴尬。只得老老实实地报告老先生,全文我背不出,但我说了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可得出:老金背不出,说了个大概。
由第⑩段“他就说了一句,如果你晚上好好休息,白天好好听课,你会讲得更好”、第⑫段“岂止是鼓励,对我来说,这是对我的表扬呀!我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之后,我深想,愈来愈觉得这位老先生的高明之处。他处罚了我,也批评了我,却令我如沐春风般心情舒畅,而且得到了令人愉悦的鞭策。我后来控制打牌,更投入学习。大学语文成了我最喜欢,也是最为用心的一门科目。期末还得了全班唯一的优秀”可得出:老金得到卢教授的肯定。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理解。
结合第⑩段“正头疼之时,旁边的苏缘忽然诡笑着喊出了一声,他的学号是5号。我乍一想,这家伙是在帮我,第5页《诗经》里的词,我完全背得出的。但我抬眉瞥了一眼正凝视着我的老先生,冷静了一下,还是说了自己的学号”可知,“选自他的《真话集》”为老金报出真实学号这一行为提供依据;暗含了是卢教授的人格魅力让老金选择了说真话,丰富了卢教授的形象;结合第⑭段“老先生说,你不仅考得不错,那次打呼噜报学号时,我发现你很诚实。这是最为重要的”可知,“选自他的《真话集》”与后文卢教授肯定老金的诚实相呼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突显了卢教授的形象。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
由第①段“在一家知名报社,总编老金与校友明人回忆起当年的往事”、第④段“你还真在课上睡觉了?”、第⑪段“听那口气,老先生好像是在鼓励你。”可知,明人是对话人,在文中起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
由第④段“那位卢老师的课,讲得还是挺生动的,特别是随口说起的文学典故,简明扼要却很有意味,很吸引人的”可知,明人对卢教授上课生动、吸引人的讲述,补充了卢教授的教师形象。
由第⑦段“语文成绩本不太好拿高分,很多人都碰巧在及格线上,降一个等次,可就过不了了”、第⑪段“听那口气,老先生好像是在鼓励你”、第⑬段“哦哟,没想到,一个呼噜让你这么幸运,真是难得!”等内容可以看出:明人对往事细节的点评,如对“成绩降一个等次”后果的解说,“一个呼噜让你这么幸运”的感叹等,深化了读者对事件的理解。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和拓展延伸。
第一问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由第④段“那位卢老师的课,讲得还是挺生动的,特别是随口说起的文学典故,简明扼要却很有意味,很吸引人的”、第⑤段“是呀,他讲得确实精彩,我眼皮都没耷拉过,听得津津有味”可知,卢教授是一个讲课精彩、吸引学生的人。
由第②段“他说,开课之前,先明确一下,上课要来,不来得请假。但上课允许充耳不闻,允许打瞌睡,或者闭目养神。不过,不得打呼噜,影响别人。如果出现呼噜声了,那得罚站,还得罚背诗文,否则考试成绩要降一个等次”可知,卢教授是一个宽容,理解学生贪睡的行为的人。
由第⑩段“老先生挥挥手,让我坐下了。他就说了一句,如果你晚上好好休息,白天好好听课,你会讲得更好”、第⑫段“他处罚了我,也批评了我,却令我如沐春风般心情舒畅,而且得到了令人愉悦的鞭策。我后来控制打牌,更投入学习。大学语文成了我最喜欢,也是最为用心的一门科目。期末还得了全班唯一的优秀”、第⑭段“老先生说,你不仅考得不错,那次打呼噜报学号时,我发现你很诚实。这是最为重要的。我深深地感谢他”可知,卢教授是一个教导有方的人,他批评能让学生感觉到“愉悦的鞭策”,表扬除了成绩更注重诚实的品德。
第二问考查拓展延伸。结合自己的学习,从教材中再找出一位活在学生心中的“好先生”,并结合具体事件分析“好先生”的品质及对学生的影响。
示例:寿镜吾老先生,知识渊博、秉性慈祥、酷爱读书、管理开明,令鲁迅先生在枯燥的三味书屋学习期间也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19. 作文
生活中有人没有好好儿说话,往往引起误会,形成隔膜,甚至造成伤害;也有人懂得好好儿说话,使沟通更顺畅,使彼此更理解和信任,使人际关系更和谐。关于好好儿说话,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感受?
请以“好好儿说话”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
(2)不少于 600 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例文:
好好儿说话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简单的话语,有时能够温暖人心,有时却能伤人至深。因此,好好儿说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的艺术。
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多年的好友因为一件小事起了争执。当时,我们都情绪激动,没有好好儿说话,而是用尖锐的语言攻击对方。我们的对话充满了火药味,仿佛每一句话都是一把锋利的刀,深深地刺入对方的心。结果,我们的友谊因为这次争执而产生了裂痕,很长时间都无法恢复。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好好儿说话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当时能够冷静下来,用平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想法,用理解的态度倾听对方的观点,那么这场争执很可能就不会发生。好好儿说话,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还能够增进我们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除了与朋友的相处,好好儿说话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同样重要。在职场上,一个懂得好好儿说话的人,往往能够赢得同事和上司的尊重和信任。他们知道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用温和的语气提出建议,如何用理解的态度倾听他人的反馈。这样的人,不仅能够在职场上取得成功,更能够享受到工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家庭中,好好儿说话也同样重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夫妻之间的交流,都需要我们好好儿说话。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往往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只有当我们好好儿说话,用真诚和善意去沟通,才能够让家庭更加和谐美满。
好好儿说话,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够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得心应手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平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我们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用理解的态度去接纳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沟通变得更加顺畅,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中,我们更需要学会好好儿说话。让我们用真诚和善意去沟通,用理解和尊重去交流,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人际关系世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好好儿说话”这个题目,表面上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深刻的人际交往智慧。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每天都会与人交流,而如何有效地、和谐地与他人沟通,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题目的核心在于探讨“好好儿说话”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立意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人际和谐与有效沟通:强调好好儿说话在促进人际和谐、实现有效沟通中的关键作用;理解与尊重:通过好好儿说话,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避免冲突与化解矛盾:不好好说话往往会导致冲突和矛盾,而好好儿说话则能够化解这些矛盾,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第二,选材构思。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观察到的现象来展开论述。开篇可以引用名言或故事,引起读者的兴趣,点明文章的主题。如:“‘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简单的话语,有时能够温暖人心,有时却能伤人至深。学会好好儿说话,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正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来论述好好儿说话的重要性:亲身经历,对比分析,深入剖析等。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好好儿说话的重要性,并呼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好好儿说话。如:“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中,我们更需要学会好好儿说话。让我们用真诚和善意去沟通,用理解和尊重去交流,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人际关系世界。”序号
拟回访问题
1
你对本次活动的总体印象如何?
2
3
4
你是否愿意将本次活动向他人推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赏析,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3-24学年七下语文期中试卷docx、试卷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语文试卷pdf、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七年级语文pdf、七年级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