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试卷二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文学名句描述中,包涵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玉为床,金做马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氧气约占21%B.空气是混合物
C.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D.空气中的氮气可以作保护气
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B.C.D.I
4.布洛芬(中文别名异丁苯丙酸)的分子式是,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布洛芬分子中共含有33个原子
B.布洛芬从物质的分类上属于混合物
C.布洛芬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18
D.布洛芬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用药品B.称量药品
C.量取液体D.溶解药品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减少“白色污染”,提倡自带购物布袋
B.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缓温室效应
C.对生活废水集中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水体污染
D.使用蔚来电动汽车可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7.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废水B.蚊虫叮咬处涂抹肥皂水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铜在空气中灼烧,表面变黑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9.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形成白雾
B.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C.生活中常用活性炭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D.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小
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某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可能是B.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表中m为0D.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B.、、、
C.、、、D.、、、
12.物质的性质与转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学们以氧气为核心,开展了以下实验活动,其中能够成功的是( )
A.制取氧气B.干燥氧气
C.收集氧气D.检验氧气
二、多选题
1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除去中的少量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B.除去中的少量:通入足量的溶液,干燥
C.除去溶液中少量的:加入适量溶液,过滤
D.除去溶液中少量的:加入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14.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15.取一定质量的和的固体混合物样品置于烧杯中,缓慢滴入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125.9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医疗上常用“钡餐”的主要成分
B.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C.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是80.2%
D.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1.4g
三、填空题
16.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气体制取及性质的实验。
(1)仪器①是_______,仪器②是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甲烷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有可燃性。点燃干燥纯净的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_______生成,由此推断甲烷中一定含H元素,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7.根据模拟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玻璃管①中实验现象_______;试管②中实验现象_______和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酒精灯③的作用是_______;
(3)下列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填序号)
①停止加热
②通入一氧化碳
③继续通入一氧化碳
④给氧化铁加热
18.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1)如图A所示,将一小块干冰放进透明塑料袋中,将袋口扎紧,一段时间后,塑料袋鼓起并逐渐变得“模糊”。从微观角度塑料袋鼓起的原因是_______。塑料袋变“模糊”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填“吸热”、“放热)_______,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
(2)图B所示实验可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3)如图C所示,将一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如下图,集气瓶内充满,用注射器抽取40mL蒸馏水注入集气瓶中,测得前后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分析图中曲线,能说明有分散于水中的依据是_______。
②图中曲线的100~150s时,让气压明显变小的操作是_______。
③小组同学用注射器向集满的密闭软塑料瓶中注入1/3体积的水,根据图中曲线分析振荡后软塑料瓶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瘪。
(5)某无色汽水的配料如下:二氧化碳、水、白砂糖、柠檬酸。取少量该饮料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显_______色,再将该饮料缓缓加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涌出,溶液颜色未发生明显改变。上述实验可得出柠檬酸具有的性质是①有酸性,②_______。
19.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食品变质的一种情况是食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将食品充氮包装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金刚石可用于裁玻璃,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配制的石灰水若放置过久,则通入二氧化碳时一般不会变浑浊,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精可用作燃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
20.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共表示了_______种元素的微粒,其中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表示稀有气体原子的是_______。
(2)C微粒的质子数为_______,C是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或“稀有气体”),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
(3)B、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4)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图2):
①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②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1.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①下表是、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1)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_______的溶解度较大;
(2)请写出一种将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
(3)20℃时,将20g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g.
(4)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
(5)60℃时,饱和溶液_______比的不饱和溶液浓(填“一定”“不一定”)
22.醋酸钙[]是国家允许使用的补钙制剂之一、以蛋壳为原料回收膜并制备醋酸钙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1)写出煅烧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的任意排放会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与一定条件下化合可生成甲醛(),则此反应中与的最佳质量比是_______。下列做法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焚烧秸秆b.发展火力发电c.发展太阳能
(2)在反应Ⅰ中制备石灰乳,而不是制备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_______。写出熟石灰的一种用途_______。
(3)在反应Ⅱ中醋酸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膜分离时,盐酸不能过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23.“氨吸收法”捕集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其主要流程如图:
(1)为了降低“碳排放”下列建议可行的是______。
A.随手关灯B.全面禁止燃烧煤和汽油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纸张双面打印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的温度不宜高,原因是:_______。
(3)反应③除生成外,还生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此外,还可将封存在含氢氧化钙的地下水层后可慢慢转化为固态碳酸盐,该碳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
(5)对“氨吸收法”捕集二氧化碳技术,你认为有什么好处:_______。
四、计算题
24.纯净物A可用作气体燃料。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A与160gB按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反应完全时,生成132gC和72gD
(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
(2)A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5.甲醇是一种无色、有特殊香味、易挥发的液体,可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已知: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一个甲醇分子中有四个氢原子。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氧原子的个数是_______。
26.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5克该样品与0.8克二氧化锰混合。(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时间后,该样品中的氯酸钾已经反应完全;
(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
(3)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白玉为床,金做马,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因为气温下降,河水放热凝固成了冰,所以就不能流动了,属于物理变化;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和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描写下雪的景象,下雪是物理变化。
故选:C。
2.答案:C
解析:A、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正确;B、空气中有氮气、氧气等,是混合物,正确;C、氧气具有可燃性错误,氧气具有助燃性,故选项错误;D、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作保护气,故说法正确。故选C。
3.答案:D
解析:A、氩气属于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可以表示氩元素、一个氩原子、氩气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B、银属于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可以表示银元素、一个银原子、银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C、硅属于由原子构成的非金属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Si可以表示硅元素、一个硅原子、硅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D、碘单质化学式为,I只能表示碘元素和一个碘原子,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A
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1个布洛芬分子由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即1个布洛芬分子中共含有33个原子,故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布洛芬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错误;
C、布洛芬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18)=26:3,故错误;
D、布洛芬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18):(2×16)=78:9:16,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
故选A。
5.答案:D
解析: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在实验桌上,故选项A错误;
B、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选项B错误;
C、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C错误;
D、溶解固体时,应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6.答案:B
解析:A. 白色污染是塑料袋使用过度造成的,购物袋可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此选项正确;
B.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减少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此选项错误;
C. 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可以有效减少水体污染,可减少环境污染,此选项正确。
D. 汽油、柴油的使用会排放污染物,电能是相对清洁能源,此选项正确。
故选B。
7.答案:D
解析:A、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废水,该反应是熟石灰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蚊虫叮咬处涂抹肥皂水,蚊虫在皮肤内会分泌出蚁酸,肥皂水呈碱性,该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物是盐和酸,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A
解析:A.铜在空气中灼烧,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正确。
B.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错误。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错误。
故选A。
9.答案:A
解析:A、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液滴,形成白雾,此选项正确;
B、自来水厂净化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所以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是混合物,此选项错误;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所以活性炭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此选项错误;
D、分子间有间隔,气体的分子间间隔最大,液体的分子间间隔其次,固体的分子间间隔最小,所以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使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0.答案:A
解析:A、在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每反应掉68g过氧化氢,则生成36g水和32g氧气,若反应掉17g过氧化氢,则生成9g水和8g氧气,故该反应可能是说法正确;
B、根据分析,甲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说法错误;
C、根据分析,表中m=2,说法错误;
D、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故属于分解反应,说法错误。故选A。
11.答案:B
解析:A、、、、,呈蓝色,这四种离子在水中没有气体,没有沉淀,没有水生成,一定能大量共存,但形成蓝色溶液;B、、、、,这四种离子均无色,在水中没有气体,没有沉淀,没有水生成,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C、、、、这四种离子在水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和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D、、、、这四种离子在水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和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2.答案:C
解析: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错误,故B错误;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气体从长导管通入,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故C正确;
D、检验氧气,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检验氧气,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BD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和气体均能与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能与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均能与足量的铁屑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D。
14.答案:AD
解析:A、与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溶液、浓硫酸,可依次除去、水蒸气,得到,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B、滴加溶液,、都能与溶液反应,都产生沉淀,分别是碳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铁,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不能得到溶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向、的混合溶液中加过量溶液,发生反应:,过滤、洗涤、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发生反应:、,得到、,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D。
15.答案:BCD
解析:A、钡餐是检查胃部疾病用的药物,碳酸钡和胃酸反应,产生有毒的钡盐,不能用,用的是难溶于水和酸的硫酸钡,A错,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和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故利用关系式可知,,,B对,符合题意;
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25.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碳酸钡和碳酸钠的质量;碳元素都来自碳酸根中的碳元素,故碳元素的质量氧元素的质量和碳元素的质量比,故氧元素的质量为4.8g,
故金属的质量 ,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C对,符合题意;
D、根据,可知水和氯化氢关系是为2个氯化氢分子生成一个水分子,设水的质量为y,,,,反应后溶液中的水包括两部分:盐酸中的水和生成的水,水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D对,符合题意。
故选BCD
16.答案:(1)分液漏斗;集气瓶
(2)A;C/D/CD;B;
(3)水雾;
解析:(1)仪器①是分液漏斗;仪器②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选择的发生装置:A;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装置为C或D。实验室常用石灰水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条件为常温,发生装置为B,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点燃干燥纯净的甲烷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由此推断甲烷中一定含H元素,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17.答案:(1)红色的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3)②④③①
解析:(1)氧化铁与一氧化碳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单质和二氧化碳,氧化铁是红色的,铁粉是黑色的,现象是红色的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则试管②中实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
(2)由于一氧化碳有毒,是一种空气污染物,而其具有可燃性,故作用是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3)先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玻璃管内的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点燃酒精喷灯给氧化铁加热;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一氧化碳直至装置冷却(防止刚生成的铁在高温下又与氧气反应,使实验失败);停止通入一氧化碳,故正确的操作是②④③①。
18.答案:(1)分子间间隙变大了;吸热
(2)燃着的蜡烛从下到上依次熄灭;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3)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液面上升;
(4)装置内的压强先变大后变小,小于加水前的压强;振荡;不会
(5)红;化学性质稳定(合理即可)
解析:(1)干冰由固态变成了气态的二氧化碳,分子间存在间隙,二氧化碳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间隙变大了;干冰升华吸热使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液态小水滴;
(2)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看到蜡烛火焰从下到上依次熄灭;
(3)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会使试管内气体减少,造成管内压强减小,液体会进入试管,试管内液面上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①分析曲线可知,能说明有分散于水中的依据是装置内的压强先变大后变小,小于加水前的压强;
②曲线的100~150s时,让气压明显变小的操作是振荡;
③小组同学用注射器向集满的密闭软塑料瓶中注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根据曲线分析振荡后软塑料瓶不会变瘪,这是因为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等于加入水的体积,装置内的压强不变;
(5)若取少量汽水加入试管中,并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由于溶液显酸性,因此紫色石蕊显红色,而后将该溶液加热,溶液颜色不变,其原因是汽水中溶有柠檬酸,柠檬酸受热不分解,化学性质稳定。
19.答案:(1)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2)金刚石的硬度大
(3)
(4)
解析:(1)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既不与食品发生反应又不供给呼吸,无毒无味,廉价易得等;
(2)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3)实验室配制的石灰水若放置过久,则石灰水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造成通入二氧化碳时不变浑浊,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酒精可用作燃料,是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0.答案:(1)4;D;E
(2)17;非金属;
(3)
(4)A;Ⅰ;
解析:(1)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有4种,所以,图中共表示了4种元素的微粒。在D的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由E的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是氦原子,属于稀有气体原子;
(2)由C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17,属于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由于B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在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符号为:;
(3)由于B元素是镁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在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C元素是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是7,在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所以B、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4)①由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A中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②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变化Ⅰ有新物质生成,表示的是化学变化,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21.答案:(1)硝酸钾
(2)降低温度
(3)68g
(4)蒸发结晶
(5)不一定
解析:(1)在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6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克,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大;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所以将20g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50g+18g=68g;
(4)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所以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5)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所以60℃时,饱和溶液不一定比的不饱和溶液浓。
22.答案:(1);温室效应;11:4;c
(2)石灰乳中氢氧化钙的含量高;改良酸性土壤
(3)使氢氧化钙完全反应;
(4)防止盐酸和碳酸钙反应
解析:(1)高温煅烧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的任意排放会引发温室效应;与一定条件下化合可生成甲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此反应中与的最佳质量比为44:16=11:4;
a.焚烧秸秆时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错误;
b.发展火力发电时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煤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错误;
c.发展太阳能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c;
(2)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含量比澄清石灰水中高的多,更利于提高醋酸钙的产量,在反应Ⅰ中制备石灰乳,而不是制备澄清石灰水;熟石灰的水溶液显碱性,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3)在反应Ⅱ中醋酸过量的目的是使氢氧化钙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加入盐酸是为了将蛋壳与膜分开,过量的盐酸会与碳酸钙反应,使制备醋酸钙的原料减少,因此盐酸不能过量的主要原因是防止盐酸和碳酸钙反应。
23.答案:(1)AD
(2);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氨水受热易挥发
(3);
(4)
(5)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或有利于变废为宝。(意思合理即可)
解析:(1)A、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而电能主要来源火力发电,因此能降低“碳排放”,故A符合题意;
B、应减少燃烧煤和汽油,而不是全面禁止,故B不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增加“碳排放”,故C不符合题意;
D、纸张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用纸,节约用纸既保护森林又可以节约造纸消耗能量,因此能降低“碳排放”,故D符合题意。
故选择AD。
(2)由图知,反应①为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铵,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温度不宜高,原因是: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氨水受热易挥发。
(3)反应③除生成外,还生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形成的碳酸盐为碳酸钙,化学式为。
(4)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可循环利用。
(5)由图知,“氨吸收法”捕集二氧化碳技术,可减少碳排放,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或有利于变废为宝。
24.答案:(1)44g
(2)9:2
(3)
解析:(1)由已知“将一定质量的A与160gB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反应完全时,生成132gC和72g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求A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
(2)结合模型图可推测C为二氧化碳,D为水,则“132gC中和72gD”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因为碳元素、氢元素都来自A,故A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由上述计算可知,由于A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为:,所以A中不含有氧元素,A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则可推测A的化学式为,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5.答案:(1)32
(2)1
解析:(1)一个甲醇分子中有四个氢原子,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故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2.5%=32;
(2)解:设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氧原子的个数是x,故,x=1。
26.答案:(1)
(2)0.8g
(3)98%
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加热时间为t3时,剩余固体质量不再改变,说明此时氯酸钾已分解完全,故在t3时间后,该样品中的氯酸钾已经反应完全。
(2)反应中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8g。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生成物的总质量,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设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x。
答: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98%。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
178
20
2
某时刻质量/g
m
187
3
10
选项
物质
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杂
依次通入足量溶液、浓硫酸
B
检验
取样,滴加溶液,观察现象
C
溶液
制备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铁,过滤
D
、的混合溶液
分离
加过量溶液、过滤、洗涤、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35.5
36.0
36.6
37.3
38.4
39.8
加热时间
剩余固体质量/g
2.48
2.41
2.34
2.34
天津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卷四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卷四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卷四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卷四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