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辑:练习21至练习25-【突击训练】最新高考语文语用新题突击训练50天
展开1、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2、使用好恰当的工具书和语文课本
3、书写工整规范 4、大量积累生动活泼的信息
5、勤于练笔 6、尝试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
7、考点知识各个击破
(1)基础知识 (2)古代诗文的复习 (3)现代文阅读复习 (4)语言运用
8、作文备考———“先死后活”。总之,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一定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槌,而要依照考点,在老师的指导下
9、勤于动笔,规范训练(作文)几多耕耘,几多收获,以上是我的几点教学体会。我热爱教育事业,我将继续努力,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5辑:练习21-练习25
练习二十一
)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进驻时,初冬伊始,寒意渐浓;归来时,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最美人间四月天,最美太空归来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的消息 ,国人欢欣鼓舞。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着三位航天英雄出征,中国空间站90分钟绕地球一圈,每天与祖国16次深情回眸,半年来共计环绕翼下山海与见证昼夜流转2800多次,完成20多项在轨科学实验的英雄们创下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记录!
记得我国航天事业刚起步时,真是一无所有、一穷二白。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取得了辉煌成就,让世界 。“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中国足迹不断在星际拓展。探索浩瀚宇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矢志不渝的追求,我们绝不回轻易歇脚、 。63年来,千千万万有志儿女从祖国各地奔赴西北戈壁,在大漠献青春、献终身,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烂如花,亮晶如磐。现在,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由新时代航天人的手中,他们将为建成航天强国梦而重整行装再出发。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桥梁是为跨越沟谷、水面或障碍物而修建的构筑物,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系统、附属设施等组成,可按用途、大小、结构、跨径等分为多种类型。 ① ,桥梁可分为梁式桥、拱桥、缆索承重桥等。作为人类活动的基础设施, ② ,《诗经》中就有对古人在渭河上架设浮桥的描写。从古代的独木桥、汀步桥、木制浮桥,到砖石结构古桥,再到钢桥、混凝土桥,建造技术日新月异,桥梁结构、规模、材料、用途、外观等各方面不断发展。
港珠澳大桥是当代桥梁技术的集大成者, ③ :全长55公里,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6.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以下46米,是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等等。
如今,桥梁在我们生活中已不仅仅是交通设施,它承载着更舒适快捷的体验需求和更高的审美需求。未来,随着新材料、悬浮技术、漂浮技术、深水建造技术等不断创新突破,现代浮桥和悬浮隧道将成为沿海城市拓展发展空间的新载体,漂浮城市和漂浮机场也有机会从梦想变为现实。
4.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三人同年出生,同年参加高考,大学毕业后又在同一座城市工作。
B.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我们是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
C.尽管这些意见包围着我们,遮蔽了人们的视野,但是总有人是清醒的。
D.七月流火,我们怀着满腔热情,来到梨园村,看望当地的留守儿童。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练习二十二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日,在贵州黔东南地区进行的“美丽乡村”系列篮球赛事,被网友们取了一个既亲切又响亮的名字————“村BA”。
在“村BA”现场,四面看台 ① ,欢呼与加油声也持续不断。每逢“村BA”开打,十里八乡的人都会 ② ,一些观众甚至驱车200公里前来观战。更夸张的是,“村BA”的连场比赛经常能从上午打到夜晚,并且从来都不缺少选手和观众。如此 ③ 的比赛氛围,可能连不少职业赛事也比不上。目睹“村BA”的盛况,有网友戏称∶“在中国最接近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不是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而是'村BA'。”
有人说,“村BA”之火,火在一个“土”字。的确,球场是村里自建的,参赛球员全部是本地村民,独具特色的苗族歌舞承担了“啦啦队”的功能,还有一头黄牛、几只香猪的获胜奖品,以及操着“贵普”的解说员,都彰显出“村BA”浓郁的乡土特色。但“村BA”的出圈,却绝不囿于“乡土”二字。乡村球赛火爆的背后,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共鸣。这共鸣,不仅仅来自于文化产品供给较为短缺的乡村地区,同样来自于文化供给丰富繁荣的城市。在这个火热的夏日,“村BA”为我们贡献的,既是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体育赛事,更是一场具有现代元素,能够为广大网友喜见,天然地连接起城市与乡村、国际与国内的文化盛宴。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网友们所取的“村BA”这个名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3.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美丽乡村”系列篮球赛事
B. 承担了“啦啦队”的功能
C.操着“贵普”的解说员
D.绝不囿于“乡土”二字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文学语言,就是文学作品带给读者的鲜活美感。作家的一颗至臻至美的初心在心智养护下进行整体构思、局部打磨而形成既妍媚婉转又连绵道润的好的文学语言,细细品读,愈觉其妙。
在具体创作中,怎样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首先,作家要承认文学语言本身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汪曾祺说,语言是思想,语言是文化,①。既然是生命体,就要拥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感情和色彩。沈从文评判优秀文学语言的依据,就是要“浸透了作者的人格和感情”。同时,文学语言又不能像橘子皮那样随意剥离。 ② ,但又超出了技巧和形式,是巧妙融合到整篇作品骨子里的。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 ③ ,最终读者与作家的真情实感发生共鸣。迟子建《烟火漫卷》里有这样一句∶“河面上星光荡漾,就像一片爽朗的笑声。”笑,看不见,但她却用了通感语式让河水的笑声看得见。这种鲜活、灵动,就是文学语言的高度。
4.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练习二十三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那些孩子在玩耍,他们变换着石子的阵势,说“这是在行军,那是牛群和羊群。”但是,过路人只看到石子,不明白孩子心中的财富。
同样,享受黎明的人会在初现的晨曦中温暖身子。那个走向井边的人,因为口渴,把沉重的桶提上井沿。口渴,使他的步伐、他的双臂、他的眼睛都充满了意义,就像一首诗。有些人若不在辛苦中获得信仰,欢乐也不会找上他们。
我也注意到了那个人,他听音乐,却不用心。他叫人用轿子抬他去听,而不是自己走着去听。没有人爬上山坡,大好风景也无人欣赏。但让人抬着送上山顶,你看到的不过是 ① 的景物,你怎能赋予它实质的意义呢?
一个对现状深感满意的人,必是经过努力后方能有 ② 的享受————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调整山河,推平村庄的砾石路。这个景色起自他的胸臆,他感受到的快乐也是孩子感受到的快乐——他排列了石子,建造了城市,于愿已足。看到一堆未经自己努力而成为风景的石子,哪个孩子会 ③ 呢 ?我若不身体力行,就不存在任何历险我若不用尽心力,一切就没有意义。
我想说的是,你们没有权利不努力。因为,不做这件事,便要做那件事——你们必须长大。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分别使用了“我”和“他”,“我”和“你”的称谓,请简要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① 按照黄永年先生的说法,古籍整理就是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今译等加工,其目的是使古籍更便于今人和后人阅读利用。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所创造传承下来的文献典籍,其数量之丰富,内容之深厚,是其他任何民族和国家所无可比拟的。这些文献典籍,我们概称为“古籍”。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对这些文献典籍进行搜集、校勘、编订、抄刻、传播的整理工作从未中断过。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 ②,已经很不容易了。除了今人对古人的社会生活产生隔膜的影响之外,古籍本身在流传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错误,使得我们使用起来很不放心。 ③ ,大多数古籍使用的是古代汉语,而在二十世纪初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白话文运动”的推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知识界、教育界的主流。由于这种现象持续近百年之久,造成今人对古籍的阅读使用,生出越来越多的障碍。新中国成立后,相关部门组织全国的学术和出版力量,以丰硕的成果奠定了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基础,其中的优秀成果成为体现古籍整理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作和传世之作,为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改变语序,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5.请对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90字。 (4分)
练习二十四
(一) 语言文字运用 Ⅰ (本题共 3 小题, 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从小,就听说过新疆的大名,只是未曾去过,只听过族中长辈每年九、十月份,会背上行囊, 奔赴新疆,去……捡棉花。 于是,棉花就成为了我对新疆的了解,后来读书了, 看到书上所述的戈壁滩、大沙漠,我方才知晓,这些“险地”美景, 集中在新疆。新疆大地, 成为了我①的地方, 新疆是什么样的?成为了我心中的②。
后来,因 “这是近三十年关于新疆的最权威、最详实、最通俗的科普读物”这一霸气的简介而阅读的《美丽中国美丽新疆》一书,让我第一次对新疆有了基础的了解。 于是,我入了新疆的坑,在书中,我明白了什么是新疆,西北重地,古代西域!新疆是古代的西域, 这里是文化汇聚之地,是三地文化的交汇之地, 是地理位置上的战略重地。
抛开历史与战略地位,新疆还是旅行者的天堂,新疆拥有着③的风景,只存在于传说 中的戈壁滩、风吹草低见牛羊、荒原沙漠、狼群猛虎,都在这里。当然,除了风景,还有险地, 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狱的乔戈里峰, 就坐落新疆, 博格达峰也在这儿,所以, 新疆除了是探险家们的热衷之地, 更是旅行者的天堂。
1.请在文中横线①②③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 请进行修改, 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不改变原意。(4 分)
3.文中画线的句子较长,表意也不够明确,请把它改为几个短句, 可以改变语序, 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 分)
(二) 语言文字运用 Ⅱ (本题共 2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5 题。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 ①,多学科研究丰富了三星堆文化内涵,实证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冉宏林介绍。
对近 200个样品进行了碳 14 测年, 测年数据集中在公元前 1131 年至 1012 年,出土陶尖底盏、陶高领罐、陶敛口瓮等与金沙遗址兰苑地点同类器物形制近似,可知除了存在打破关系的五号坑和 六号坑年代稍晚之外,② ,为商代晚期, 距今约 3200 年至 3000 年,由此解决了过去三十年来关于“祭祀坑”埋藏年代的争议。
考古发现的青铜大面具、扭头跪坐人像、神坛、玉刀等之前未见的器物,丰富了三星堆遗址的 铜器类别;通过显微观察和丝蛋白分析在多个坑中③,填补了西南地区夏商时期无丝绸实 物的空白; 通过植物考古明确坑内灰烬主要以竹为主,另有楠属、阔叶树材、棕榈科、芦苇、禾本科、甘蓝、大豆、菊叶香藜等, 表明古蜀国的气候温暖湿润, 祭祀区紧邻河边且植被茂密。
4.下列对文中标点符号的相关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实证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句引号中的句号应该去掉。
B.文中“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实证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祭祀坑”中的引号用法不同。
C.文中“大面具、扭头跪坐人像、神坛、玉刀等之前未见的器物”和“另有楠属、阔叶树材、棕榈科、芦苇、禾本科、甘蓝、大豆、菊叶香藜等”中的顿号用法相同。
D.文中“丰富了三星堆遗址的铜器类别;”和“无丝绸实物的空白;”中的分号用法相同。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6 分)
练习二十五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语》有载:“不时不食。”这里的“时”可以理解为“节气”,到什么节气吃什么食物,都要讲究“章法”,不能乱了“招式”。比如,立春吃萝卜,叫“咬春”;而立秋讲究吃西瓜,谓之“啃秋”:立秋过后的中秋,则讲究月饼、螃蟹、莲藕通吃……
西安鼓楼以北,是一条① 的美食街。街道两旁食肆林立,四方游客② ,各类牛羊肉美食令人③ 。“提起长安城,常忆羊羹名”。主秋之后,陕西人也开始了秋冬季的食品进补,共中最具特色的当然是今天在三秦大地广为流传的羊肉泡馍了:羊肉泡馍古称为“羊羹”。从鼓楼走下来,腹中饥饿的我走进一家羊肉泡馍馆,咥一碗汤浓肉烂、香气四溢的羊肉泡馍,吃一瓣酸辣爽口的糖蒜,精神陡然为之一振。仅从羊肉泡馍在当地被人“宠爱”的程度,约略可以看出陕西人对于立秋饮食的独特心得。羊肉具有温脾健胃、滋阴活血的功效,经过千干百年的沉淀演变,三秦父老便把“羊羹”制作成了饮誉天下的秋令美食。
在鼓楼美食街徜徉良久,看着围拢在一桌品尝羊肉泡馍欢歌笑语的游客,手捧着蜜枣甑糕边走边吃、喜笑颜开的姑娘,一口酸汤一口饺子回味不已、大汗淋漓的汉子,此刻,“不时不食”的文化传统让节令食品孕育出了游子对家乡的牵挂,在多姿多彩的节令饮食中,文化认同与心灵情感得到了和谐的统一与建构。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下列各项中,和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调查显示,睡前玩手机8分钟,会让大脑持续兴奋1小时。此外,睡前使用1个小时的手机、平板、电子产品,会减少生成褪黑激素总数约22%左右。因此,长期在睡前玩手机,不仅会引发睡眠拖延,大大减少人们的睡眠时间,还会降低睡眠质量,让人始终处于浅睡眠状态。①?浅睡眠和深睡眠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浅睡眠和深睡眠都是睡眠周期的一部分,国际睡眠医学将睡眠阶段分为五期: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动期。人的夜间睡眠,一般分5到6个周而复始的周期。
研究表明,② ,而只有进入深睡眠状态的深睡期及快速眼动睡眠期,才对解除疲劳有较大作用。因为③ ,大脑皮层细胞处于充分休息状态,这对于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免疫抗病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深度睡眠,只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5%。简单来说就是浅睡眠的睡眠质量差,深睡眠的质量高,更容易缓解疲劳。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案与解析
练习二十一
1. 不胫而走 刮目相看 半途而废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不胫而走:专用来指消息等传播很快。刮目相看:改变老眼光,用新眼光看人。半途而废: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止,有始无终。
2. 英雄们创下新记录,突破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他们每天与祖国16次深情回眸,半年来共计环绕翼下山海与见证昼夜流转2800多次,完成20多项在轨科学实验。
【解析】本题属于长句变短句的表达能力考查,“长句变短句”,就是把一个结构复杂或修饰成分较多的句子,转换成几个结构简单的句子。解答此题,第l步,抽出句子的主干,组成第一个短句,即:英雄们创下新记录。第2步,抽出“新纪录”的定语“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添加适当的谓语,组成第二个句子,即:突破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第3步,抽出“英雄们”的三个定语,直接作为三个句子。
3.划线句子包括两个比喻,分别为“青春绚烂如花”“青春亮晶如磐”,在前一个比喻里,“青春”是本体,“花”是喻体,“如”是比喻词,“绚烂”是相似点。在后一个比喻里,“青春”是本体,“磐”是喻体,“如”是比喻词,“亮晶”是相似点。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比喻修辞手法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写出划线句子所饱含的两个比喻句,然后分别指出其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4.C 【解析】此题考查人称代词的用法,近年来练习模拟时关注度不高,2022年高考首次考“你”的用法,本题考“我们”的用法。题干和选项C中的“我们”都是泛指,没有指具体那些人,而A和D的“我们”都是特指,B的“我们”则是特别的用法,不包括自己,相当“你们”,但比你们亲切。
5.①就结构体系而言 ②桥梁历史悠久 ③创下多项世界纪录
【解折】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日。首先悉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本题①处,前后句子都是讲桥梁分类,前面的句子讲分类的标准,后面的句子是按其中一个标准而进行的分类。从“梁式桥、拱桥、缆索承重桥”看,可知这是按结构分类的,故答案可为:就结构体系而言。
②处,根据上文“作为人类活动的基础设施”可知,陈述对象当为桥梁。根据下文《诗经》早有架设浮桥的描写,可知此处是说历史悠久。故答案为:桥梁历史悠久。
③处,从其后的冒号看,该句当为下文的领起句,而下文说的都是“世界之最”,可知答案当为:创下多项世界纪录。
练习二十二
1. = 1 \* GB3 ①座无虚席(人潮涌动) = 2 \* GB3 ②蜂拥而至(纷至沓来) = 3 \* GB3 ③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热火朝天)(每空1分,共3分。用词恰当,符合语意即可酌情给分)
2. = 1 \* GB3 ①化用国际通用的知名篮球赛事的简称,体现乡村篮球赛事巨大的社会影响; = 2 \* GB3 ②在简称前冠以“村”字,点明了篮球赛的“乡土”属性,与后文国际化的“职业篮球联赛”的简称连用,构成强烈反差,具有幽默效果。(每点2分,共4分)
3.D(ABC项表特指,D项表强调)
4.好的文学语言,既妍媚婉转又连绵遒润,这需要作家有一颗至臻至美的初心,在心智养护下进行整体构思、局部打磨。(要求陈述对象为“好的文学语言”,短句构成,语意连贯,共4分)
5. = 1 \* GB3 ①语言更是一个生命体 ②它表面看是技巧和形式③读者就容易被感染(每空2分,共6分)
练习二十三
1.①平淡无奇②气定神闲③欢呼雀跃(每处1分.符合语境即可)
2.①称谓的变化体现了叙述视角的变化,第一处波浪线句子是作者“我”对第三方行为人“他”的行为的概述,第二处波浪线句子是作者“我”对读者“你”的提醒与进言。②称谓的变化显示了表达效果的不同,由客观陈述转为亲切提醒。(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什么是“古籍整理”②当代人要读懂这些古籍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答出一句给1分,答出两句给3分,答出三句给5分)
4.修改举例
①这种现象持续近百年之久,给今人阅读使用古籍,造成了越来越多的障碍。②由于这种现象持续近百年之久,今人对古籍的阅读使用,有了越来越多的障碍。(原句两处错误,成分残缺和句式杂糅,改对一处即可给2分)
5.古籍整理是对古籍的加工,目的是便于今人和后人阅读利用。但因历史发展.今人在阅读古籍方面有很多阅读障碍。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对古籍进行了整理,取得丰硕成果。(“关键信息”3分,“语言表达”1分,字数超出酌情扣分)
练习二十四
1. ①魂牵梦绕 (心驰神往) ②不解之谜 ③数不胜数 (不胜枚举) /难得一见 (千载难遇) (每空 1 分)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要求根据语境填写成语,首先要明确语境的要求,根据前文“就听 说过新疆的大名,只是未曾去过”“美景,集中在新疆”可知第一空应该填写新疆是自己想去的地方, 所以应该填写“魂牵梦绕”(形容万分思念)“心驰神往”(形容一心向往) 等; 第二空前面有“新疆 是什么样”的疑问,后面应该填写“不解之谜”(不能弄明白的事物。)“难解之谜”(难以捉摸的事 物,尤指微妙、难以理解或不易觉察、不易探索的事物。) 等;第三空后面是“风景”,根据后文“在 于传说中的戈壁滩、风吹草低见牛羊、荒原沙漠、狼群猛虎,都在这里”,可以扣住“都”填写“数 不胜数”(形容数量多得难以计算)“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等表示“多”之类 的成语,可以扣住“传说中”填写“难得一见”(很不容易见到)“千载难遇”(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 次。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等表示“很难见到”之类的成语。
2.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狱的乔戈里峰,就坐落于新疆,博格达峰也在这儿,所以新疆除了 是旅行者的天堂,更是探险家们的热衷之地。(每改对一处 2 分,两处 4 分)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句中有三处语病: 第一,介词残缺, 在“坐落”后加“于”;第二, 逻辑照应语序不当,前文先说“风景”,后说“险地”,与之照应的句子应该是“是旅行者的天堂, 更是探险家们的热衷之地”。
3. 我阅读了《美丽中国美丽新疆》,(1 分) 第一次对新疆, 有了基础的了解,(1 分) 读 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1分) 简介很霸气: 这是近三十年最权威、最详实、最通俗的科普读物。 (1 分) (每个短句 1 分)
【解析】此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要求把长句变为短句, 答题时首先分析句子的层次,首先是“我读了《美 丽中国美丽新疆》一书, 其次是“让我第一次对新疆有了基础的了解”,然后是阅读的原因“简介 霸气”,最后“简介的内容”。据此把原句分析四个较短的句子。
4.A【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此句为完全引用,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应该加句号,并且放在 引号里。
5.①确认了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 ②其余几座坑的埋藏年代一致 ③发现了丝绸 (每空 2 分)
【解析】此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首先简要分析全文, 全文共三段,第一段总说,二、三段分说三星堆祭祀 坑的年代和新发现的文化意义。由此,第一空,应该照应第二段的内容,说明三星堆考古坑的年代, 可填写“确认了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第二空,根据前文“除了……五号坑和六号坑……之外”可 知后文应该填写“其它各坑”,再结合前文“年代稍晚”和后文的“为商代晚期”“埋藏年代”等是 确定“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综上, 第二空可填写“其余几座坑的埋藏年代一致”之类的语句;第 三空较为简单, 根据后文“填补了西南地区夏商时期无丝绸实物的空白”可知应该填写“发现了丝 绸”之类的语句。
练习二十五
1.(1)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2)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3)示例:①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②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③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每空1分,有多字、错字、漏字等均不得分。第(3)小题有其他答案的,只要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亦可]
2.①闻名遐迩②络绎不绝③垂涎欲滴(每处1分,其他答案符合语境亦可酌情给分)
3.D(D项和画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水上长桥比喻为卧波长龙。A项使用了借代、对偶的修辞手法,这里用“丝竹”指代繁复的音乐。“案牍”指案头的公文,此处指代政务。B项使用了对偶、对比的修辞手法,这里把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C项使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
4.参考示例:今天在三秦大地广为流传的古称“羊羹”的羊肉泡馍是陕西人立秋之后最具特色的进补食品。(5分,改后符合要求即可给满分)
5.①那什么是浅睡眠呢②浅睡期对解除疲劳作用甚微③只有在深睡眠状态下(每处2分,其他答案符合语境亦可酌情给分)
22.睡前使用1个小时的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会减少生成褪黑激素总数约22%。(3分,原句中有两处语病:“手机、平板、电子产品”并列不当;“约22%左右”语意重复。其他修改方法无语病、不改变原意即可给满分)
第10辑:练习46至练习50-【突击训练】最新高考语文语用新题突击训练50天: 这是一份第10辑:练习46至练习50-【突击训练】最新高考语文语用新题突击训练50天,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点知识各个击破,作文备考———“先死后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8辑:练习36至练习40-【突击训练】最新高考语文语用新题突击训练50天: 这是一份第8辑:练习36至练习40-【突击训练】最新高考语文语用新题突击训练50天,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点知识各个击破,作文备考———“先死后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7辑:练习31至练习35-【突击训练】最新高考语文语用新题突击训练50天: 这是一份第7辑:练习31至练习35-【突击训练】最新高考语文语用新题突击训练50天,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点知识各个击破,作文备考———“先死后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