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考生必须将选择题所选的选项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作答,不按要求作答的答卷无效。不能使用改正纸和涂改液。
3.考试结束时,将答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共收录物种135061个,其中包括65362种动物、39539种植物和24571种真菌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 物种的多样性B. 环境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相关知识。
【详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共收录物种135061个,其中包括65362种动物、39539种植物和24571种真菌等。所以题干内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2. 任何生物都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各项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 昆虫的体态与色彩往往巧妙地与环境融为一体
B. 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
C. 莲藕的根状茎和叶柄内部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
D. 地衣能够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都生活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繁衍,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淘汰了。
【详解】A.昆虫的体态与色彩往往巧妙地与环境融为一体,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不符合题意。
B.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是非生物因素光照对油菜的影响,说明环境影响生物,B符合题意。
C.莲藕的根、茎内部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里面储存着空气,以满足根、茎、叶对氧气的需要,因此莲藕根和茎及叶柄内部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不符合题意。
D.地衣能够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是生态系统中的拓荒者,属于生物影响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红树林是全球濒危动物勺嘴鹬迁徙途中的“能量补给站”之一。如图为勺嘴鹬在红树林中的食物网,下列有关该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勺嘴鹬是生产者B. 共有5条食物链
C. 箭头可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D.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A.该生态系统中,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属于生产者,A错误。
B.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藻类→钩虾→勺嘴鹬、藻类→浮游动物→钩虾→勺嘴鹬、藻类→浮游动物→招潮蟹→勺嘴鹬、藻类→招潮蟹→勺嘴鹬,B错误。
C.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食物网中的箭头可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C正确。
D.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分、空气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应有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的分解者,D错误。
故选C。
4. 下列四位同学对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直接用高倍镜观察装片
B. 发现目镜有污点,直接用手擦拭。
C. 下降镜筒时,眼睛看着目镜镜头。
D. 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时,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详解】A.在观察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错误。
B.发现目镜有污点,要用专门的擦镜纸来擦,错误。
C.下降镜筒时,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压迫到标本,错误。
D.显微镜成倒像,物像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应转动玻片标本来移动物像使之到达视野中央。所以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时,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正确。
故选D。
【点睛】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本题解题关键。
5. 番茄是一种常见的果蔬。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番茄果实中的酸味物质主要来自液泡B. 番茄的果皮主要上皮组织构成
C. 番茄植株的根、茎、叶属于生殖器官D. 番茄植株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植物没有系统。
(2)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详解】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中储存着辣味、甜味、色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番茄植物中的酸味物质也主要储存在液泡中,A正确。
B.番茄果皮主要由保护组织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果肉部分,植物没有上皮组织,B错误。
C.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C错误。
D.番茄植株属于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人属于动物,其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番茄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D错误。
故选A。
6. 下列对细胞分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就是同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B.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越分裂越小
C.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随后细胞质分裂
D. 细胞分裂后,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在形态、数目上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多。
【详解】A.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加,故A正确。
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逐渐生长,故B错误。
C.细胞的过程:细胞核先分成两份,后细胞质分成两份,再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故C正确。
D.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特点。
7. 下列有关柳树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的生长依靠成熟区
B. 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C. 需要的营养物质全部来自土壤
D. 茎逐年加粗是木质部细胞分裂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阶段。
【详解】A.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另一方面靠伸长区不断生长,使细胞体积变大,错误。
B.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来的,芽中含有分生组织,不断分裂分化,发育成枝条,正确。
C.植物生活需要水、无机盐、有机物。其中水和无机盐来自土壤,有机物则通过叶片光合作用合成,错误。
D.木本植物的茎能够逐年加粗是因为有形成层,形成层细胞不断的分裂,向内形成木质部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细胞使茎变粗,错误。
故选B。
8. 在我国西南林区,林业工人在松树离地面约1米高的树干处把树皮剥开一条口子,可流出松油。剥开的口子应深入到茎的
A. 木质部、导管B. 木质部、筛管C. 韧皮部、导管D. 韧皮部、筛管
【答案】D
【解析】
【详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将树皮割破后,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从上往下运输,会从筛管中流出乳白色液体(有机物)。
点睛: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
9. 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 去掉部分叶片后移栽
B. 选择阴天移栽
C. 对移栽后的幼苗适时松土
D. 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答案】C
【解析】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据此解答。
【详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A不符合题意。
阴雨天移栽,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B不符合题意。
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促进根的呼吸,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C符合题意。
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D不符合题意。
【点睛】蒸腾作用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掌握。
10. 下列是四个不同地区的夏季昼夜气温数据,其中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的是( )
A. 日温20℃,夜温15℃B. 日温26℃,夜温5℃
C. 昼夜恒温近26℃D. 昼夜恒温近15℃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较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越强。
【详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所以,昼夜温差越大,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积累越多,果实积累的糖分多。B选项日温26℃,夜温5℃温差最大,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故选B。
11. 如图表示夏季某种植物在密闭容器中,一天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中a点表示植物没有进行呼吸作用
B. 曲线ab段表示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C. 曲线bc段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强于呼吸作用强度
D. 曲线cd段上升的原因是呼吸作用强度减弱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得:曲线在0-6时和在18-24时呈上升趋势,在6-18时呈下降趋势,由于在0-6时和在18-24时是黑夜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而在6-18时是白天能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详解】A.植物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呼吸作用,而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故A错误。
B.曲线ab段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说明该时间段内植物的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大于吸收的二氧化碳。蒸腾作用指的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的过程,故B错误。
C.曲线bc段二氧化碳浓度下降,说明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大于呼吸作用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故C正确。
D.曲线cd段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由于光合作用减弱,并非呼吸作用弱,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知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能正确的读懂曲线所代表的含义是关键。
12. 下列关于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定发芽率时要保证将种子播种在肥沃的土壤中
B. 测定发芽率时必须挑选中等大小的种子
C. 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用三五粒种子测一下即可
D. 测定发芽率时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1)种子的发芽率的指发芽种子占全部种子的百分数,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采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2)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作测定结果。而为了具有说服力一般抽取种子的数目不宜过少(如100粒以上),如果数目较少,如3-5粒,则偶然性较大,但也不能数量过大,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种子都做实验。
【详解】A.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A错误。
B.测定种子发芽率抽样时要随意抽取种子,不能挑个大或个小的种子测发芽率,挑选种子作为样本违背随机抽样的要求,B错误。
C.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作测定结果。而为了具有说服力一般抽取种子的数目不宜过少(如100粒以上),如果数目较少如3-5粒,则偶然性较大,但也不能数量过大,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种子都做实验,C错误。
D.我们知道种子当不在休眠期时就可能萌发,而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D正确。
故选D。
13. “回南天,种花生,能有好收成”。如图是花生的一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花生属于被子植物
B. 丁图中的②由丙图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C. 甲图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D. “回南天”可为花生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图中甲是花生种子,乙是花生植株,丙是花,丁果实,①果皮、②种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种子萌发的过程。
【详解】A.花生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A正确。
B.丁图中的②种子由丙图中的胚珠发育而来,B正确。
C.甲图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C错误。
D.回南天(简称回南),是对中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猛烈回升的现象。当“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由此可知,“回南天”可为花生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D正确。
故选C。
14. 检测某人十二指肠内的食糜,发现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物质。如图所示①和②中的液体进入十二指肠后参与上述物质的消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中的液体是由肝脏分泌的,能参与脂肪的消化
B. ②中的液体能参与上述三种物质的消化
C. ①和②中的液体消化物质的原理不同
D. 胰岛的分泌物进入②后消化淀粉等糖类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中液体是由肝脏分泌的胆汁,②中的液体是由胰腺分泌的胰液。
【详解】A.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故①中的液体(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能参与脂肪的消化,A正确。
B.胰腺的外分泌部属于外分泌腺,能够分泌胰液,胰液则通过导管进入小肠。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糖类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故②中的液体(胰液)能参与上述三种物质的消化,B正确。
C.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既有物理性消化又有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在消化道内,大的食物颗粒变为小的食物颗粒,物质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化学性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的过程,物质成分发生了变化。故①属于物理消、而②属于化学消化,所以,①和②中的液体消化物质的原理不同,C正确。
D.胰腺的内分泌部有胰岛,是内分泌腺,胰岛分泌的是激素是胰岛素,胰岛素具调节血糖含量的生理功能,能够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故胰岛的分泌物(胰岛素)不参与消化淀粉等糖类物质的过程,D错误。
故选D。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肝脏和胰腺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5. 关于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全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肺通气通过呼吸作用完成B.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通过气体扩散实现
C. 肺换气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D. 组织换气实现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四个环节。
【详解】A.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而不是通过呼吸作用完成的,A错误。
B.肺的换气和组织间气体交换的原理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B正确。
C.通过肺的换气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肺换气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C错误。
D.通过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D错误。
故选B。
16. 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液流经⑤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B. 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进入③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C. ④肾小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网,便于重吸收作用
D. 血液流经⑦后尿素含量降低
【答案】A
【解析】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分析图可知: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囊、④肾小管、⑤肾小球、⑥毛细血管、⑦肾静脉。
【详解】A.血液流经⑤肾小球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蛋白质的浓度增高,养料含量有变化,而氧气没有变化,还是动脉血,A错误。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B正确。
C.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C正确。
D.由于肾小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尿素,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在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因此,血液流经⑦肾静脉后尿素含量降低,D正确。
故选A。
17. 盲人是通过手指的触摸来“阅读”盲文,并理解盲文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B. 此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 盲人都是因其视网膜出现问题导致的失明
D. 此过程中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手指的皮肤
【答案】D
【解析】
【分析】大脑皮层是人体的最高级中枢,其上存在专门管理某些活动的功能区,管理随意运动的躯体运动中枢、管理感觉的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人类特的有语言中枢。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一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详解】A. 盲人“阅读”盲文是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因此这是条件反射,A错误。
B. 参与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因此此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错误。
C. 盲人不一定都是因其视网膜出现问题导致的失明,还可能是视觉神经或视觉中枢等出现问题引起的,C错误。
D. 感受器感受刺激后,能够产生神经冲动,此过程中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手指的皮肤,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条件反射的建立,人类特有的中枢。
18. 如图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
A. 关节是由①和④两部分组成的
B ②可以使关节更加牢固
C. ③是关节囊,内有滑液
D. ⑤关节头,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详解】A.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故A错误。
B.由于②关节囊把关节头与关节窝牢牢地连接起来,使关节具有牢固的特性,故B正确。
C.③是关节腔,内有②关节囊分泌的润滑液,故C错误。
D.⑤是关节软骨,③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可增强关节活动时的灵活性,故D错误。
故选B。
19. 杜鹃将卵产在山雀的巢内,山雀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和育雏,山雀的这种行为属于( )
①先天性行为;②学习行为;③由遗传物质决定;④由环境因素决定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是基本生活条件的保证,有一定局限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出生后逐渐形成的新的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获得,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更有助于动物的生存。
【详解】杜鹃将卵产在山雀的巢内,山雀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和育雏,山雀的这种行为是繁殖行为,繁殖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并不是学习行为,因此山雀为杜鹃孵卵和育雏的行为属于:①先天性行为和③由遗传物质决定,A、C、D都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0. 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卷柏的根没有输导组织
B. 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C. 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
D. 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答案】C
【解析】
【分析】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里有输导组织;靠孢子繁殖后代;大多数蕨类植物生活在比较阴湿的环境里。
【详解】A.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也有了机械组织,能支撑地上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A错误。
B.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卷柏的根有吸收功能,有固定功能,B错误。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使其在极端环境中得以繁衍生息,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C正确。
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无机盐,但根不能吸收有机营养,D错误。
故选C。
21. 福建三明自然保护区发现一个新物种,以发现者的姓名命名为“郭亮珠步甲”(如图)。根据其形态特征判断,这应是一种( )
A. 爬行动物B. 蜘蛛C. 软体动物D. 昆虫
【答案】D
【解析】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详解】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具有三对足,一般生有两对翅,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结合题图可知,“郭亮珠步甲”是一种昆虫,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 下列分类单位中包含动物种类最多的是( )
A. 哺乳纲B. 犬科C. 食肉目D. 犬属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在四个选项中,哺乳纲是最大的单位,包含生物种类最多。
故选A。
23. 农民施用农药Ⅰ来防治害虫,害虫数量锐减,然后又逐渐增加。一段时间后,农民又施用农药Ⅱ,害虫数量发生了同样的变化(见如图)。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进行分析,错误的是( )
A. ab段下降的原因是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
B. b点不为零的原因是少数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
C. bc段迅速上升体现了害虫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D. de段上升是因为农药Ⅱ使害虫产生了更强的抗药性变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A.杀虫剂Ⅰ、Ⅱ都对害虫起到了定向选择作用,ab段下降的原因是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正确。
B.曲线下降不会达到零值,是因为害虫有抗药性强的个体,正确。
C.曲线回升是通过抗药性强的害虫不断繁殖实现的,正确。
D.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个体差异,杀虫剂l、Ⅱ不能使害虫发生抗药性强弱的变异,错误。
故选D。
24. 科学家比较了几种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某段DNA,得到下图所示结果,该结果说明( )
A. 长臂猿与人类没有亲缘关系B. 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
C. 黑猩猩是人类的祖先D.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
【详解】科学家比较了几种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某段DNA,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分析结果可知,黑猩猩与人类某段的DNA的差异最小,所以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5. 酿醋过程需要添加醋酸杆菌,并在敞口状态下不断搅拌。醋酸杆菌利用酒精等有机物生长繁殖,并可将酒精转化为醋酸。有关醋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命活动不需要氧气B. 通过细胞壁控制物质进出
C. 细胞内有叶绿体和线粒体D. 酒精为其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当氧气充足时,醋酸杆菌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将有机物分解成醋酸。当糖源充足时,醋酸杆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杆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所以,酿制醋要用到的一种微生物是醋酸杆菌。
【详解】A.醋酸杆菌属于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需要氧气,A错误。
B.醋酸杆菌的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B错误。
C.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胞内没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
D.根据“醋酸杆菌利用酒精等有机物生长繁殖”可知:酒精为其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D正确。
故选D。
26. 利用细菌生产人胰岛素,利用山羊乳腺生产人凝血因子,两项应用都涉及到的技术是( )
A. 克隆B. 发酵C. 转基因D. 组织培养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技术:
1.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2.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3.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4.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其优点有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诱导变异比较容易,很少感染病毒等。
【详解】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故产生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使用到了基因工程技术。同理,利用山羊乳腺生产人凝血因子,也涉及到转基因技术,故选C。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转基因技术的具体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7.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写道:“预防诸病……常习不唾地……”。现在看来,这正是倡导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 控制传染源B. 杀死病原体C. 切断传播途径D. 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C
【解析】
【分析】传染病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根据《千金方》的描述可知,想要预防疾病,应该注意不要随地吐痰,这正是倡导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8.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可通过注射水痘疫苗进行预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病毒是引发水痘的病原体B. 水痘疫苗起到抗原的作用
C. 水痘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D. 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D
【解析】
【分析】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抗原: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
【详解】A.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带状疱疹病毒是引发水痘的病原体,A正确。
B.抗原: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水痘疫苗起到抗原的作用,B正确。
C.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因此,水痘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C正确。
D.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注射水痘疫苗预防水痘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选D。
29. 图是某地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女生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早于男生
B. 女生身高增长速度始终比男生慢
C. 女生身高增长速度始终比男生快
D. 女生10.5岁、男生12.5岁后身高不再增长
【答案】A
【解析】
【分析】身高突增是进入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且出现了一些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详解】A.从曲线图看出女孩8岁开始身高突增,男孩10岁开始身高突增,女孩身高突增早于男孩,A正确。
BC.在8岁到10岁期间,女孩生长速度比男孩快,10岁以后至青春期结束男孩生长速度超过女孩,BC错误。
D.由图片看出女孩10.5岁生长速度最快,男孩在12.5岁生长速度最快,达到峰值,其它时间段生长速度降低,但是整个青春期身高都在增长,只是速度慢,D错误。
故选A。
【点睛】学会看图和分析曲线得出结论是难点考点。
30.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紧急处置方法。下列应对措施错误的是( )
A. 发现有人晕倒,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B. 发现燃气泄漏,要关闭气源、开窗通风
C. 当有人心跳骤停时,应及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D. 当大静脉出血时,应及时在伤口近心端按压止血
【答案】D
【解析】
【分析】常用急救电话:110匪警,119火警,120急救中心,122道路交通事故报警。
【详解】A.发现有人晕倒,应该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拨打紧急呼救电话时必须讲清病人所在的详细地址,如“××区××路×弄×号×室”,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讲清病人的年龄、性别、伤情等自己的病史,A正确。
B.发现燃气泄漏时,应该立即关闭气源并打开门窗通风,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处,B正确。
C.遇到病人发生心跳骤停,在呼救并拨打120后,需要进行紧急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指在没有任何条件下的徒手复苏操作技术,其步骤为打开患者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为了提高抢救的效率,C正确。
D.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脏。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手指压迫点应位于伤口处的远心端,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 某兴趣小组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回答:([ ]内填图中数字或字母)
(1)图一中的M表示蝗虫、家蚕、青蛙发育的共同特征,M称为___________。
(2)图二中D表示受精卵,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请从家蚕生命起点开始写出其一生的发育过程: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___________]期。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相比,蝗虫的发育过程少了[___________]期。
(3)图三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___________]。图五中的[7]是___________,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4)图四的植物所采取的无性生殖方法称为___________,该方式成功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___紧密结合。若用甜梨枝条作接穗,酸梨树作砧木,成功后枝条上所结果实的味道与___________一样。
(5)图三、图五两图所示结构反映了两种生殖方式,其中___________的生殖方式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答案】(1)变态发育
(2) ①. D→A→B→C ②. A ③. B
(3) ①. 2 ②. 胎盘
(4) ①. 嫁接 ②. 形成层 ③. 甜梨
(5)胎生
【解析】
【分析】图一中,M是蝗虫、家蚕和青蛙的共同特点,图二中,D表示受精卵,则A表示幼虫、B表示蛹、C表示成虫;图三中,1是卵壳、2胚盘、3卵黄、4卵白、图四是嫁接,图五中,5是脐带、6是子宫、7是胎盘、8是胎儿。
【小问1详解】
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青蛙是变态发育,因此图一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小问2详解】
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家蚕一生的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时期依次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因此图二中若D表示受精卵,则家蚕的一生要经过D→A→B→C的发育过程。家蚕在幼虫期进食大量营养,才能吐出较多的蚕丝,所以应设法延长A幼虫期,才能提高蚕丝产量。蝉的生殖和发育经过“D受精卵→A幼虫→C成虫”三个时期,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相比,蝉的发育过程少了B蛹期。
【小问3详解】
图三中2是胚盘,内含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图五中,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是7胎盘。
【小问4详解】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图四所示的营养繁殖称为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该繁殖方式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因此若把甜梨的树枝条嫁接到酸梨树上,嫁接枝条开花结果,果实味道是甜的。
【小问5详解】
图三是鸟卵,图五是胎儿发育过程。三、图五所示受精作用都是在体内。图五中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内获取各种养料和氧气,并排出废物,从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2. 为提高肉鸡产量,科研人员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对某品种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1)实验中第Ⅰ组的饲喂方法为___________,其他实验条件均应相同且___________,该组实验在本研究中起到___________作用。
(2)本实验中每个组别最终得到的菌落数是计算6个样本数据得出的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由实验数据可知,随着地衣芽孢杆菌添加剂量的增加,肠球菌的菌落数量逐渐___________,而双歧杆菌的菌落数量逐渐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进而提高肉鸡产量。
(4)双歧杆菌和肠球菌都属于___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它们与动植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双歧杆菌和肠球菌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只饲喂充足的基础日粮 ②. 适宜 ③. 对照
(2) ①. 平均值 ②. 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3) ①. 减少 ②. 增多 ③. 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改善肉鸡的肠道环境
(4) ①. 细菌 ②.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析】
【分析】1、对照实验就是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是确定影响结果的因素就是实验的研究对象,再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2、地衣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细胞形态和排列呈杆状、单生,可促使机体产生抗菌活性物质、杀灭致病菌;3、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不同是细菌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小问1详解】
分析实验可知,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第Ⅰ组的饲喂方法为充足的基础日粮,其他实验条件均应相同且适宜,该组实验在本研究中起到对照作用。
【小问2详解】
每个组别最终得到的菌落数是计算6个样本数据得出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小问3详解】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随着地衣芽孢杆菌添加剂量的增加,肠球菌的菌落数量逐渐减少,而双歧杆菌的菌落数量逐渐增多,这说明地衣芽孢杆菌能改善某品种肉鸡肠道菌群的环境,进而提高肉鸡产量。
【小问4详解】
双歧杆菌和肠球菌都属于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不同是其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33.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和饲料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大豆育种和改良等多方面不断探索,保障大豆种质安全。
资料一:选育“抗病”基因
栽培大豆原产于中国,由野生大豆经过长期定向选择、改良驯化而成。在长期的人工选择过程中,只有约30%的基因得以保留,因此栽培大豆的抗逆性明显下降。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科学家从野生大豆里找到该病的抗性基因,将含有该抗性基因的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育种。研究过程及结果如下。
(1)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病与感病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分析表格数据,有_____(选填“1”或“2”)组数据可判断出性状的显隐性,其中的___________是隐性性状。
(2)若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R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r表示,则第Ⅱ组子代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其中最适合农民留种能用于来年种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选用这些种子留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资料二:找回更多的“走失”基因
我国境内有大量的多年生野生大豆,科学家致力于从野生大豆中找到“走失”的基因,让它们重新回到栽培大豆中。山东农业大学研究团队首次获得了多年生野生大豆的高精度基因组图谱,目前该团队已经找到183个基因,这些基因影响着大豆开花时间抗病性、抗盐碱、耐旱性等优良性状,为大豆育种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
(3)大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0对,有DNA分子___________个。我国科学家找回了野生大豆中的优良基因,从根本上丰富了大豆的___________多样性。
(4)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育种,这种育种方式可使栽培大豆产生___________(选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
【答案】(1) ①. 相对性状 ②. Ⅱ ③. 感病
(2) ①. RR和Rr ②. RR ③. 后代性状表现比较稳定/抗病基因可以稳定遗传
(3) ①. 40 ②. 基因##遗传
(4)可遗传
【解析】
【分析】(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2)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则可以判断出子代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可以判断出子代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3)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组成一定是两个隐性基因,其中一个隐性基因来自父本,另一个隐性基因来自母本。(4)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5)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
【小问1详解】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病与感病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则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根据Ⅱ组可知,都是抗病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感病,则可以判断出感病是隐性性状,抗病是显性性状。
【小问2详解】
第Ⅱ组的子代出现隐性性状——感病,则基因组成一定是rr,其中一个隐性基因r来自父本,另一个隐性基因r来自母本,又因为亲代都是显性性状,一定含有显性基因R,故第Ⅱ组的亲代的基因组成为Rr,因此第Ⅱ组子代抗病植株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原因如以下图解:
最适合农民留种大豆的基因组成是RR,因为此时基因组成是纯合的,后代性状表现比较稳定,抗病基因可以稳定遗传,因此最适合农民留种能用于来年种植的占比1/3。
【小问3详解】
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因此大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0对,有DNA分子40个。基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我国科学家找回了野生大豆中的优良基因,从根本上丰富了大豆的基因多样性。
【小问4详解】
杂交育种是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因此这种育种方式可使栽培大豆产生可遗传变异。
34. 下图为某同学体内部分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b代表的物质是_____。该同学吸气时,b依次透过肺泡壁和_______进入血液,如果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和_____含量较高,则血液运输氧的能力较强。
(2)该同学早餐吃了鸡蛋,鸡蛋中的蛋白质在小肠内被分解成c______才能被吸收。如果营养物质c要到达肾,需经过图乙中的⑨______到达心腔右心房,然后经过________循环回到左心房,最后由②_______出发,经体循环到达肾脏。
(3)空气中的PM2.5灰尘小颗粒,被吸入人体后,最先在心脏的哪个腔发现?______。(填标号)
(4)用离体的猪心进行灌注实验,如果从肺静脉注水,水会从________血管流出。
(5)如果在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则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单位中的_____。
【答案】(1) ①. 氧气 ②. 毛细血管壁 ③. 血红蛋白
(2) ①. 氨基酸 ②. 下腔静脉 ③. 肺 ④. 左心室
(3)① (4)主动脉
(5)肾小球
【解析】
【分析】图甲中: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c是氨基酸:
图乙中: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主动脉,⑥肝动脉,⑦肝门静脉,⑧肝静脉,⑨下腔静脉。
【小问1详解】
图甲中,b表示氧气。当空气中的氧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比血液中的多,氧气由肺泡扩散依次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一般情况下,如果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含量较高,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强。
【小问2详解】
蛋白质在胃内初步消化为多肽,然后在小肠内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被吸收,所以鸡蛋中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分解成c氨基酸。氨基酸吸收后到达肾需要经过:肠部周围的毛细血管→⑦肝门静脉→肝脏周围毛细血管→⑧肝静脉→⑨下腔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⑤主动脉→肾动脉→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组织细胞。因此营养物质c氨基酸要到达肾,需经过图乙中的⑨下腔静脉到达心腔右心房,然后经过肺循环回到左心房,最后由②左心室出发,经体循环到达肾脏。
【小问3详解】
空气中的PM2.5灰尘小颗粒,被吸入人体后,经肺静脉最先到达心脏的①左心房。
【小问4详解】
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从肺静脉注水,水会从肺静脉→③左心房→⑤左心室→主动脉,即水会从主动脉流出。
【小问5详解】
肾小球具有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所以,如果在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则可能是肾小球病变,其通透性变大,蛋白质被过滤到肾小囊中。组别
肉鸡数量/只
饲喂方法
处理方法
培养基上的菌落
数/(lg·CFU·g-1)
肠球
菌(致病菌)
双歧杆
菌(有益菌)
Ⅰ
34
?
饲喂56天后,在每
组中随机选择6只肉
鸡进行屠宰,分别
称取1g肠道内容物
与无菌水混合,接
种于培养基
上进行培养
8.47
8.00
Ⅱ
34
充足的基础日
粮+低剂量地
衣芽孢杆菌
8.23
8.11
Ⅲ
34
充足的基础日
粮+中剂量地
衣芽孢杆菌
8.02
8.27
Ⅳ
34
充足的基础日
粮+高剂量地
衣芽孢杆菌
7.58
8.43
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代植株数
抗病
感病
Ⅰ
抗病×感病
28
0
Ⅱ
抗病×抗病
118
38
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广东省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