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认识电路1 电现象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2500年前,古希腊人发现丝绸摩擦过的琥珀能吸起轻小的羽毛,我国东汉时期的《论衡》中也有“丝绸摩擦过的龟甲能吸起地上的芥子”的记载。
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称为物体带上了电(荷)。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称为“摩擦起电”。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能吸轻小物体,说明带电;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能吸轻小物体,说明带电。
科学家在探究电现象的过程中,发现自然界仅有两种电荷,因此作出下面的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摩擦后的物体为什么能带电?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开了原子内部结构的秘密。通过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我们正确地认识到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
(1)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量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
(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
摩擦起电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在物体之间发生了转移,使正负电荷分开。
兽皮→羊皮→石英→玻璃→丝绸→木条→胶木→松香→硫磺
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
不同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弱不同
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注:相互摩擦的物体带的是等量异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方法一:利用电荷的性质————如果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就带有电荷
有哪些方法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方法二:利用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1、定义: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荷的仪器。
这两只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表明什么?
金属箔片上所带电荷的多少不相同
等量的异种电荷放在一起,电性完全抵消的现象称为中和现象。
三、电荷量(电量) Q
2、单位:库仑,符号是“ c ”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Q=10-7c。一片雷雨云所带的电荷量Q,大约有几十库仑。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
一个电子或一个质子所带电荷量是所有带电粒子中最小的。人们把这样的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 元电荷 e = 1.6×10-19C
初中教科版1 电现象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教科版1 电现象教学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摩擦起电,静电现象,核外电子,原子核,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注意》,验电器,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1 电现象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教科版九年级上册1 电现象优质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摩擦起电,核外电子,原子核,电池的构造,随堂练习,从A到B,从B到A,负电荷,谢谢大家,电流的热效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1 电现象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1 电现象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电荷,二摩擦起电的原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四验电器,金属球,金属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