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根据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的共性特征,与空间分布的相对集中性,有学者总结出了我国传统民居的11类建筑风貌区。图为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区空间分布特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图中各建筑风貌区,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部建筑完全相同B. 各区域有一定的范围和形状
C. 区域界线十分明确D. 由人为划分,客观上不存在
2. 图中区域划分主要依据的指标是( )
A. 地域文化B. 地形条件C. 气候特点D. 经济水平
3. 客家围屋建筑风貌区内,最典型的建筑是( )
A. B.
C. D.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形状,B选项正确;建筑风貌区内的建筑不会完全相同,如大小,空间布局等等都会有一定差别,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多个建筑风貌区有重叠,可以推知各建筑风貌区的界限是模糊、渐变的,C错误;建筑风貌区虽然由人为总结,但划分的依据“建筑风貌的共性特征,与空间分布的相对集中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称其客观上不存在,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是体现地域文化的景观,建筑风貌区的划分依据的是建筑风貌的共性特征,内在体现的是各地的地域文化,A正确,图中区域划分与地形、气候、经济水平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C是客家土楼,为典型的客家围屋建筑,C正确;A是竹楼,B是江南水乡,D是吊脚楼,都不属于围屋建筑,ABD错误。故选C。
【点睛】区域的基本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云南元江山高谷深,是十分典型的干热河谷,其形成与局地气流运动有密切关系。当暖湿气流越过山顶后,在山坡做下沉运动,使河谷水热状况呈现出随海拔变化而变化的特征,形成“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景观(如图所示)。其谷底干热的气候环境往往成为冬春季节诱发森林火灾的因子之一,对植被破坏极大,且当地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以种植业为主,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强度大,该地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V处植被类型最可能为( )
A. 河谷荒漠B. 亚热带硬叶林C. 针叶林D. 亚热带阔叶林
5. 当地土地退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 人为诱发火灾,破坏植被B. 气候干热,植被稀少
C. 过度放牧,引起土地退化D. 毁林开荒,过度开垦
6. 当地治理土地退化的有效措施为( )
①依托气候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林果业 ②调整牲畜结构,增加山羊等畜种比重
③退耕还林还草,缓坡就山势改为梯田 ④优化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①③
【答案】4. A 5. D 6. D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气候倒垂直性规律和大气运动状况,河谷底部气候干热,水分条件差,不能生长森林,为河谷荒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气候干热,植被稀少,属于自然原因,B错误;人为诱发森林火灾,破坏植被是偶发因素,不具普遍性,故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根据材料,当地主要发展种植业,毁林开荒,过度开垦造成土地退化,D正确,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措施①该地河谷地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发展芒果、火龙果等特色农业;措施②增加山羊畜种,会加剧表土践踏,啃食草根,加剧土地退化,故排除;措施④结合材料,该地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故工业污染较小,同时环境污染和土地退化属于不同环境问题范畴,故排除;措施③依山势改梯田可以减缓山地坡度,保水保肥,既改善生态环境,又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区域内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寒、旱、风、虫、草、火等自然灾害特别突出。
美国纽约是国际大都市的典型代表,具有综合性的城市职能,对周边地区、“波士华城市带”、美国乃至世界都有辐射带动作用。图为纽约辐射区域及依托的交通条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纽约对外辐射功能实现的条件是( )
A. 处于区域的中心B. 拥有便捷的交通
C. 具备广阔的土地D. 具有单一的产业
8. 关于纽约辐射带动作用产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心城区的居住功能分散到全国各地B. 带动世界中小城市发展
C. 促进了人才、信息在全国范围内流动D. 发挥世界军事中心职能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纽约作为国际大都市,具有综合性的城市职能,如果只是处于区域的中心,并不足以让其对美国乃至世界都有辐射带动作用,A项错误;对外辐射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条件在于拥有便捷的交通系统,这使得纽约能够有效地集聚和扩散各种资源、信息和影响力,B项正确;纽约并不以其广阔的土地而著名,而是以其高度的城市化和集约利用土地著称,C项错误;纽约的产业构成多元,包括金融、媒体、艺术、时尚、科技等多个领域,因此“具有单一的产业”不是纽约辐射功能实现的条件,D项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从居住功能上来看,纽约经济发达,居住成本较高,可能会促使一部分居民选择在周边地区居住,但这并不意味着居住功能已经分散到全国各地,A项错误;纽约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其四周地区的中小城市带动作用强,而非世界中小城市,范围太过于宽泛,B项错误;纽约的辐射带动作用会导致人才、信息、资金等要素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流动,C项正确;纽约虽然具有多种职能,但并非以军事中心著称,这一角色更多地与政治决策、经济活动相关,D项错误。故选C。
【点睛】大都市辐射带动作用指的是大型城市或都市圈对其周边地区在经济、文化、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积极影响,这种辐射效应通常是通过便捷的交通和通讯网络实现的,可以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发展。
为解决东京城市圈中心区工作者的居住问题,1965年多摩新城作为东京的“卧城”被规划和建设。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的发展陷入停滞,人口向东京城市圈的快速迁入陡然停滞。1990年开始,多摩新城发展出现诸多困难,包括住宅和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恶化,人口大量流失,老龄化加剧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多摩新城主要发展的产业为( )
A. 信息服务B. 旅游服务C. 金融服务D. 生活服务
10. 1990年开始,多摩新城发展出现诸多困难的根本原因是( )
A. 东京发展速度减缓B. 多摩新城环境恶化
C. 东京腹地范围缩小D. 多摩新城设施老化
【答案】9. D 10. A
【解析】
【9题详解】
多摩新城作为东京的“卧城”被规划和建设,主要承担的是居住职能,对应发展生活服务业,D对;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因其对企业和其他生产活动的支持作用,被归类为生产性服务业,不是作为居住功能的多摩新城主要发展的产业,排除AC;而旅游服务因其既涉及个人休闲消费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可以被视为生活性服务业或个人消费服务业的一部分,旅游服务不是作为居住功能的多摩新城主要发展的产业,排除B。故选D。
【10题详解】
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的发展陷入停滞,人口向东京城市圈的快速迁入陡然停滞,而多摩新城作为东京的“卧城”,自然流入人口会减少,甚至人口流出,发展陷入困境,所以1990年开始,多摩新城发展出现诸多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东京发展速度减缓,A对;东京都市圈的腹地范围没有缩小,C错;多摩新城环境恶化、设施老化是多摩新城发展出现诸多困难的表现,并非根本原因,BD错。故选A。
【点睛】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用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来表示。“S”形曲线将城市化的过程分为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三个阶段。
白龙江发源于甘肃省,在四川省广元市境内汇入嘉陵江。流域内夏季多雨,山势陡峻,多民族杂居,由于峡谷幽深,使得耕地极少。为向流域内工矿企业供电,1997年后,白龙江上多座水电站完工,影响了河流下游的水文特征。近年来,白龙江上的水电站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泥沙淤积。图为白龙江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不属于白龙江水资源主要功能的是( )
A. 工业用水B. 农业灌溉
C. 水能发电D. 生活用水
12. 1997年后白龙江下游水文特征变化最可能为( )
A. 流量季节差异变大,含沙量变大B. 流量季节差异变大,含沙量变小
C. 流量季节差异变小,含沙量变大D. 流量季节差异变小,含沙量变小
13. 减少白龙江电站内已有淤积泥沙的措施为( )
A. 保护环境、植树造林B. 打坝淤地、挖鱼鳞坑
C. 电站定期冲沙、排沙D. 沿等高线耕作、免耕
【答案】11. B 12. D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白龙江流域内“耕地极少”,因此白龙江水资源主要的功能不包含农业灌溉,B正确;白龙江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水电站众多,向流域内工矿企业供电,多民族杂居,可以推测工业用水量较大,水能发电量大,有大量居民用水,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白龙江流域内夏季多雨,可知该河流汛期在夏季,流量季节变化大,1997年后,白龙江上多座水电站完工,可以调节下游径流量,使其季节差异变小,同时泥沙会在水电站库区沉积,使得白龙江下游含沙量变小,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3题详解】
由题问可知,要减少水电站内已有淤积泥沙,可以采取定期冲沙、排沙措施,将泥沙排除库区,C正确;保护环境、植树造林,打坝淤地、挖鱼鳞坑,沿等高线耕作、免耕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流入白龙江电站内的泥沙,但不能减少已有的淤积泥沙,ABD错误。故选C。
【点睛】水电站建设会带来供水、发电、防洪、航运、养殖、旅游等效益,同时改变上下游水文特征,增加库区的含沙量、缩小下游流量的季节变化。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浙江纺织产业发展遇到困难,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安徽省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纤维资源,逐渐成为浙江纺织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之一。图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各省人口与GDP(国民生产总值)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浙江省纺织产业发展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 销售市场饱和B. 纺织原料短缺
C. 生产成本升高D. 基础设施不足
15. 相较于江苏,安徽承接浙江纺织产业的优势是( )
A. 劳动人口多B. 土地租金低
C. 研发技术强D. 空间距离近
16. 承接浙江纺织产业转移,有利于安徽省( )
A. 完善产业链条B. 减轻环境污染
C. 减少资源消耗D. 均衡各市发展
【答案】14. C 15. B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纺织产业需要廉价劳动力,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力成本高,土地租金高,生产成本高昂,C对;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完善,D错;浙江地处华东经济地带,交通便利,物流成本低廉,是纺织原料生产的主要区域之一,纺织原料供应充足,B错;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消费升级和人们对高品质、环保产品需求的增加、个性化需求的增长等为浙江省纺织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销售市场,A错。故选C。
【15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安徽人口数量少于江苏,GDP低于江苏,安徽廉价劳动力更充足,但劳动人口数量江苏更多,A错;安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浙江,土地租金低是其优势,研发技术相对落后,B对C错;江苏、安徽均与浙江相邻,D错。故选B。
【16题详解】
产业转移会使得安徽省承接转移企业的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引起各市发展不均衡,D错;发展工业会增加资源消耗,给环境带来污染,BC错;安徽省本身拥有丰富的纺织原料,现在承接了纺织产业,完善了产业链,A对。故选A。
【点睛】大多数情况下,工业区位选择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进行工业区位选择时,需根据实际,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出合理选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鹤岗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耕地面积广阔,有多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和风景区。鹤岗市因煤而兴、因煤而衰,2011年被列为我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几年,鹤岗新探明石墨矿石储量达17.31亿吨,石墨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图为鹤岗市人口年龄结构图与鹤岗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统计图(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注:①户籍人口: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②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③人口净流出数量:某地户籍人口数量减去常住人口数量
(1)鹤岗市人口净流出数量的变化为_________(增加/减少)。
(2)推测流出人口主要年龄结构,并据图说明依据。
(3)说明导致该市人口净流出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市发展的阻碍。
(4)从培育新产业的角度说明鹤岗的转型方向。
【答案】(1)增加 (2)年龄结构:流出人口以青壮年(或劳动年龄人口或15-59岁人口)为主,青少年与老年人口流出较少。
依据:该市15-59岁人口比重最大且降幅最大。
(3)主要原因: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就业机会变少。
阻碍:人口外流数量增多,导致人才和劳动力缺乏,影响经济发展。
(4)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其旅游资源优势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发展外贸物流产业;利用石墨发展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环鹤岗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人口、产业转型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人口净流出数量为某地户籍人口数量减去常住人口数量,根据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可知: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净流出数量12万人,第七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净流出数量16万人,故鹤岗市人口净流出数量的变化为增加。
【小问2详解】
根据为鹤岗市人口年龄结构图:第七次人口普查与第六次相比该市15-59岁人口比重最大且降幅最大,因此流出人口以青壮年为主,青少年与老年人口流出较少。
【小问3详解】
有材料可知:“鹤岗市因煤而兴、因煤而衰,2011年被列为我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说明鹤岗市产业结构单一,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较差,资源枯竭,导致主导产业衰落,经济增长缓慢,就业机会变少,导致人口外流数量增多,人才和劳动力缺乏,影响经济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小问4详解】
鹤岗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耕地面积广阔,课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多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和风景区,充分利用其旅游资源优势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鹤岗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发展外贸物流产业;近几年,鹤岗新探明石墨矿石储量达17.31亿吨,石墨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利用石墨发展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岛地处热带,环境优美,风能、潮汐能丰富,但长期没有得到开发,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近年来,中央政府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贸区和自贸港,重点发展电信、互联网在内的十大产业。自贸港建设有大量数据处理需求,需要建设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存储、传输、交换与管理数据信息的场所,其占地面积广,耗电量大,散热需求高),2023年,我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数据舱在海南陵水县附近海域下水。图为海南省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变化。
(1)描述1987年以来海南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2)分析在海南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的有利条件。
【答案】(1)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提升,至2012年之后有所下降(或第二产业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主导产业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2)海南环境优美,有利于吸引人才前来就业;海南风能、潮汐能丰富,能源充足;海南建设自贸港,对数据处理需求量大,市场广阔;近岸海水温度低,有利于散热降低运营成本;海底空间广阔,建设数据中心地价便宜;政策支持发展相关产业。
【解析】
【分析】本题以海南岛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总体上看,1987年以来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第二产业比重逐年提升,但至2012年之后有所下降,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一三二”变“三二一”,主导产业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小问2详解】
可从海底空间、能源、市场、政策等角度展开分析。海南岛地处热带,环境优美;海南岛地风能、潮汐能丰富,能源充足;近年来,中央政府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贸区和自贸港。自贸港建设有大量数据处理需求,需要建设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存储、传输、交换与管理数据信息的场所,其占地面积广,耗电量大,散热需求高),市场广阔;近岸海水温度低,有利于散热降低运营成本;海底空间广阔,建设数据中心地价便宜;政策支持发展相关产业。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水北调”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目前已建成东线和中线工程。东线工程始于江都,终到天津,利用已有河流湖泊串联调水,受地形影响,水体无法从起点自流到终点,运行过程中,需利用抽水枢纽逐级抽引长江水。中线工程起点为丹江口水库渠首,终到北京团城湖,综合考虑运行成本、沿线影响、水量水质等因素后,开挖河渠与建设地下隧洞输水。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华北平原的水资源短缺,促进了当地农业、工业的发展。图为东线工程与中线工程纵断面示意图。
(1)说明中线工程建设地下隧洞输水的优缺点
(2)从生产与生活的角度,为华北平原更高效利用调来的水资源提出合理建议。
(3)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1)缺点:工程量大,建设难度大,建设成本高;
优点:克服地形阻碍,实现自流输水,降低运行(供水)成本;输水工程在地下,对地表生态环境(植被)破坏小;减少水分蒸发,减少输水损耗(或减轻水污染)。
(2)农业生产:改进灌溉技术,发展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耐旱型农作物。
工业生产:提升工艺流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污水处理后再排放等。
生活方面:通过调整水价,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节水意识,洗菜水进行浇花、冲厕所;协调用水,分配用水份额,提升利用率等
(3)有利:湿地得到恢复;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回补地下水,缓解地面沉降;增加地表径流,减轻沿海海水倒灌;增加水体环境容量,减轻水污染,改善水质;有利于缓解荒漠化。
不利:农业灌溉增加后,可能会加剧土壤盐碱化;工农业规模扩大后,可能会造成水污染。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水北调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地下隧道输水、水资源调配、环境问题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中线工程建设地下隧洞输水的缺点主要从工程量、成本等角度分析。打通隧道工程量大,建设难度大,建设成本高;优点主要从避免提水、生态破坏、输水损耗等角度分析。结合中线的示意图可知,中线打通隧道,克服地形阻碍,水流顺高程下流,实现自流输水。减少抽水枢纽,降低运行(供水)成本;输水工程在地下,输水工程对地表生态环境(植被)的破坏小,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在地下输水,减少水分蒸发,减少输水损耗,减轻水污染。
【小问2详解】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从农业、工业、生活角度分析。
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改进灌溉技术,发展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选育良种,推广耐旱型农作物。
工业生产:提升工艺流程,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减少水污染,避免水质性缺水。
生活方面:通过调整水价,节省水资源消耗,减少水资源浪费;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洗菜水进行浇花、冲厕所,协调用水,分配用水份额,提升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小问3详解】
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主要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
有利:水资源量增加,注入湿地,湿地得到恢复,为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通过下渗,回补地下水,缓解地面沉降,增加地表径流,淡水与咸水平衡,减轻沿海海水倒灌;增加水体环境容量,提升水环境自净能力,减轻水污染,改善水质;水资源增加,植被覆盖增加,有利于缓解荒漠化等生态破坏。
不利:不合理的农业灌溉增加后,提高地下水位,可能会加剧土壤盐碱化;工农业规模扩大后,污染水源不达标排放,可能会造成水污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甲地由山地变为谷地的原因是, 图中所示季节最有可能是, 比较甲乙两地风力,说法正确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中④地层形成的时代, 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可能源于图中, 下列关于对流层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