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第1页
    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第2页
    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第3页
    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老师真诚地提醒你:
    1.本试卷共8页,满分80分;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书写要认真、工整、规范;卷面干净、整洁、美观。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关于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分子和原子B. 苹果不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C. 分子和原子没有区别D. 原子是由分子组成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子、原子的尺度很小,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分子和原子,故A正确;
    B.苹果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故B错误;
    C.分子和原子有区别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故C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2.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不会产生力
    B. 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 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 鼓掌时一个人的左手拍右手,说明一个物体也可产生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力,如人跳起来时在空中仍受到重力作用,故A错误;
    B.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故B正确;
    C.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C错误;
    D.鼓掌时一个人的左手拍右手,左手是施力物体,右手是受力物体,涉及了两个不同的物体,不能说明一个物体也可产生力,故D错误。
    故选B。
    3. “足球进校园”增强了青少年体质。如图现象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A. 把静止在足球场上的足球踢飞
    B. 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
    C. 守门员双手抱住飞过来的足球
    D. 足球把足球场上的小草压弯了
    【答案】D
    【解析】
    【详解】A.把静止在足球场上的足球踢飞,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守门员双手抱住飞过来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足球把足球场上的小草压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 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发生火灾时人应贴近地面离开,是因为燃烧后产生的高温有毒气体密度较小
    B. 将橡皮膜封口的空锥形瓶放入热水中,橡皮膜向外凸起,瓶内气体密度不变
    C. 拍摄影视剧山体坍塌画面时,一般选用密度较小的泡沫假山,这样不会砸伤演员
    D. 坚若磐石的机床底座常采用比较坚固且密度大的材料制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气体在高温环境中,热胀冷缩,体积减小,密度变大。故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的密度是较小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瓶内气体质量不变,将瓶子放入热水中时,气体膨胀,体积变大,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知道,瓶内气体的密度减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在物体体积不变时,选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制成,物体的质量较小,对人的伤害较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体积相同时,底座的密度越大,底座的质量就越大,就越稳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使用前必须都要校零
    B. 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不得倾斜
    D.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为了测量准确,每次使用弹簧测力计都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不在零点的就要校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为了测量准确,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测量力的大小时,只要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即可,不一定竖直放置,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为了测量准确,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下列例子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室内扫地时,在阳光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B. 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
    C. 卫生球放在箱里,过几天整个箱子充满了樟脑味
    D. 把一块方糖投入一杯开水中,隔一会整杯水变甜了
    【答案】A
    【解析】
    【分析】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A.室内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是固体颗粒在空气中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是水分子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的缘故,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天整个箱子充满樟脑味,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把一块方糖投入一杯开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变甜,是糖分子在水中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如图所示,有四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硫酸、植物油、煤油、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硫酸、植物油、煤油、汽油的质量相等,且
    由可知
    因此汽油的体积最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乙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他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球和丙球均带负电B. 甲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C. 甲球带负电,丙球带正电D. 甲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答案】A
    【解析】
    【详解】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甲、丙相互排斥,说明甲、丙一定带同种电荷,甲、乙相互吸引,乙球带正电,甲一定带负电,则丙一定也带负电;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 关于粒子和宇宙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年是一个很大的时间单位,常常用光年来测量恒星的生命周期
    B. 银河系、地球、质子、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C. 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固体中的分子是不运动的
    D.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故A错误;
    B.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地球又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很小的部分,所以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质子,故B错误;
    C.由分子动理论可知,固体、液体、气体中的分子都是不断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C错误;
    D.电子是带负电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故D正确。
    故选D。
    10.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大B. 甲的密度为
    C. 甲的密度比乙的大D. 水的m-V图象应该在Ⅰ区域
    【答案】B
    【解析】
    【详解】A.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CD.由图象可知,当甲的质量为30g时,其体积为50cm3,由可得,甲的密度为
    由图象可知,当乙的质量为50g时,其体积为40cm3,由可得,乙的密度为
    由此可知,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由于水的密度为

    由此可知,水的m-V图像应该在II区域,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7小题,计22分)
    11. 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结合成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力;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还存在______力。
    【答案】 ①. 扩散 ②. 引 ③. 斥
    【解析】
    【详解】[1]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热运动造成的。
    [2]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结合成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使它们不再分开。
    [3]水分子之间有间隙,但是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使分子间的间隙无法进一步变小。
    12. 如图甲、乙所示,小悟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上,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__________有关;如图丙、丁所示,小悟用扳手拧螺帽,图丁比图丙更容易,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__________有关。
    【答案】 ①. 方向 ②. 作用点
    【解析】
    【详解】[1]甲、乙两图,甲向下压弹簧,而乙向上拉弹簧,所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2]丙、丁两图,力作用点不同,而造成了丁图比丙图更容易拧螺丝,所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3. PM2.5监测指标已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细小颗粒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______m;空气中PM2.5的运动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摩擦起电并不是产生了电荷,其实质是______。
    【答案】 ①. 2.5×10-6 ②. 不属于 ③. 电子的转移
    【解析】
    【详解】[1]因为1μm=10-6m,所以
    2.5μm=2.5×1μm=2.5×10-6m
    [2]PM2.5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颗粒物,空气中PM2.5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3]摩擦起电并不是产生了电荷,其实质是电子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14. 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所示,小丽同学用脚将质量为10g的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质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毽子最终要落向地面,这是由于受到__________力作用的缘故,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N(g取)。
    【答案】 ①. 不变 ②. 重 ③. 0.1
    【解析】
    【详解】[1]小丽同学用脚将质量为10g的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质量将不变,质量指的是所含物质的多少,与位置无关。
    [2]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毽子最终要落向地面。
    [3]毽子所受的重力为
    15. 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 _______(选填“原子”或“原子核”)是有结构的。科学家对其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 _______模型。在探索宇宙的历程中,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 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我们,根据这一现象,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年前的一次 ________。
    【答案】 ①. 原子 ②. 核式 ③. 远离 ④. 大爆炸
    【解析】
    【详解】[1][2]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有结构的;卢瑟福提出的是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3][4]科学家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的光,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根据这一现象,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的一次大爆炸。
    16. 某同学借助天平和刻度尺鉴别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组成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是21.6g,用刻度尺测边长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边长是______cm,体积为______。经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______(选填“铅”“铁”或“铝”)组成的。(已知,,)
    【答案】 ①. 2.00 ②. 8 ③. 铝
    【解析】
    【详解】[1]如图,金属块左端与10.00对齐,右端与12.00cm对齐,金属块的边长为
    l=12.00cm-10.00cm=2.00cm
    [2]金属块的体积为
    V=l3=(2.00cm)3=8cm3
    [3]金属块的密度为
    该金属块可能是由铝组成的。
    17. 如图所示,小明用100N的拉力拉着质量均匀的实心木块匀速前行,请用力的示意图面出木箱受到的拉力。
    【答案】
    【解析】
    【详解】木箱受到的拉力,作用点在木箱的右上角,方向沿绳子斜向上,大小为100N,故作图如下:
    18. 用等长绝缘细线悬挂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静止时小球位置如图所示。请画出甲球受到的重力和乙球对甲球的作用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球心)。
    【答案】
    【解析】
    【详解】对甲小球受力分析可知,甲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可知,甲小球受到乙球水平向左的斥力;过甲小球的重心,分别沿各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斥表示,如图所示: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计22分)
    19. 在容器中先后注入25mL的水和25mL的酒精,两种液体完全混合之后的总体积小于50mL,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______,该实验选择图1中的______(选填“a”或“b”)容器现象更明显。
    【答案】 ①. 间隙 ②. a
    【解析】
    【详解】[1]分子间有间隙,所以25mL的水和25mL的酒精完全混合之后的总体积小于50mL。
    [2]为了使体积变化更明显,可以使用更细的玻璃管观察,液面变化幅度会更大,便于观察,所以应该选取内径较小的a容器。
    20. 用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用力越大,气球形变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
    【答案】力的大小
    【解析】
    【详解】用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力越大,气球形变越大,即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1. 如图,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是因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膨胀后,密度______,热空气上升形成气流,推动扇叶转起来。
    【答案】变小
    【解析】
    【详解】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膨胀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可知,它的密度变小。
    22. 某小组同学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一个铁架台、一端有环一端有挂钩的弹簧3根(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牛)、弹簧测力计一个、刻度尺一把。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为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的初步结论是:不同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力大小相同时,弹簧的伸长量不同;
    (3)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
    ①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比值是一个______;
    ②用以上三个弹簧制作的弹簧测力计,弹簧______(选填“A”“B”或“C”)的分度值可以做得更小。
    【答案】 ①. 弹簧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②. 1和4 ③. 定值 ④. A
    【解析】
    【详解】(1)[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选择的实验序号均使用同一根弹簧,拉力增大,弹簧的伸长量也成相同比例增大,说明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2)[2]实验的结论是:不同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力大小相同时,弹簧的伸长量不同。所以应选择受到拉力大小相同的不同弹簧进行实验比较,故可选择实验序号1和4(或2和5或3和6)。
    (3)[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4]由表格数据可知,弹簧A每增加1N的拉力,弹簧的伸长量增加2cm;弹簧B每增加1N的拉力,弹簧的伸长量增加1cm;弹簧C每增加1N的拉力,弹簧的伸长量增加1.25cm;受相同的力,弹簧A伸长量大,可划分的小格多,即分度值可以更小,精度高。
    23. 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
    (1)分析如表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1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_____;
    A.钩码的重力
    B.钩码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弹簧对钩码的拉力
    D.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3)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以下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不同的是 _____;
    A.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B.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C.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月球上的重力大约是地球上的,若在月球上做此实验,则表格中第三次实验的数据0.3和2.94应相应的变为 ________和 _________;
    (5)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操作如下: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 _________。
    【答案】 ①.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②. D ③. C ④. 0.3 ⑤. 0.49 ⑥. 不变 ⑦. 竖直向下
    【解析】
    【详解】(1)[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重力与质量比值是一个定值,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2]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弹簧受到的拉力。
    A.钩码的重力是地球给钩码的,是钩码受到的力,故A不符合题意;
    B.钩码和测力计的总重力的受力物体是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故B不符合题意;
    C.弹簧对钩码的拉力受力物体是钩码,故C不符合题意;
    D.钩码对弹簧的拉力,受力物体是弹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3]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是为了通过探究得出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A.探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多次测量,是为了分析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得出普遍性的规律,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多次测量,是为了分析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得出普遍性的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4][5]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所以在月球物体的质量不变,还是0.3kg。因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大约是在地球上重力的,所以,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

    (5)[6][7]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因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所以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
    24. 小鲁和小巴在江边捡到一石块,准备利用所学知识测量它的密度。
    (1)小鲁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小鲁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乙)为______g;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该石块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则石块的密度是______;
    (3)小巴准备自己动手做实验时,不小心打碎了量筒。聪明的小巴利用天平、50g的烧杯、水、记号笔设计了另一种测量石块密度的方案,如图丁:
    ①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水的杯子的总质量为;
    ②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杯中,测得总质量为,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a;
    ③取出石块,测得总质量为;
    ④向杯中缓慢加水,让水面上升至标记a处,测得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小鲁和小巴讨论交流后认为,4个实验步骤中有一个数据记录是多余的,这个数据是______(填物理量符号)。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用已知的物理量符号及来表示)。
    (4)若在取出石块时,石块上沾有水,这样会使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①. 水平 ②. 右 ③. 38.4 ④. 2.56 ⑤. m3 ⑥. ⑦. 偏小
    【解析】
    【详解】(1)[1][2]在使用天平之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由甲图可知,指针偏左,说明左边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3]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质量的和。由图乙可知,物体的质量为
    m=20g+10g+5g+3.4g=38.4g
    [4]由图丙可知,石块放入前,量筒中水的体积为30mL,放入后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45mL,所以石块的体积为
    V=45mL-30mL=15mL=15cm3
    石块的密度为
    (3)[5]利用天平、烧杯和水测量石块的密度,根据烧杯、水和放入石块前后的总质量即可求出石块的质量为
    m石=m2-m1
    取出石块后加水到标记处时,所加水的质量为
    m水=m4-m1
    所以m3这个数据是多余的。
    [6]根据题意可知,加入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根据可得,加水的体积即石块的体积为
    则石块的密度为
    (4)[7]若在取出石块时,石块上沾有水,则在向烧杯中加水时需加热更多的水,使得m4偏大,在其他量测量准确的情况下,由可知,石块密度测量偏小。
    四、综合题(共2小题,计16分)
    25. 许多建筑的墙面常用空心砖来砌,人们常用孔洞率来表示砖的空心体积占其外表总体积的比例。如图所示为某建筑材料厂生产的一种规格为250mm×120mm×100mm的长方体空心砖,其孔洞率为25%,每块砖质量为4.5kg。
    (1)该砖块材料的密度为多大?
    (2)同种规格的实心砖块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3)生产同种规格的砖块,一块空心砖比一块实心砖节省多少千克材料?
    【答案】(1);(2);(3)
    【解析】
    【详解】解:(1)该砖块的体积为
    V砖=abh=250mm×120mm×100mm=3×106mm=3×10-3m3
    该砖块中材料所占的体积为
    V=V砖×(1-25%)=3×10-3m3×75%=2.25×10-3m3
    该砖块材料的密度为
    (2)同种规格的实心砖块的质量为
    (3)生产同种规格的砖块,一块空心砖比一块实心砖节省的材料质量为
    答:(1)该砖块材料的密度为;
    (2)同种规格的实心砖块的质量为;
    (3)生产同种规格的砖块,一块空心砖比一块实心砖节省材料。
    26. 小丽妈妈需要“2L”的塑料桶,小丽找来一只容积未知的塑料桶,小丽想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量出桶的容积从而帮助到妈妈。她测出塑料空桶质量为0.1kg,盛满一桶水时称得总质量为2.1kg。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请你帮小丽计算这只塑料桶是否符合妈妈的需求?并通过计算说明原因;
    (2)若妈妈有18kg食用油,至少要用这样的塑料桶几只来装?(食用油的密度为0.9×103kg/m3)
    (3)若塑料桶盛满某种液体时测得总质量为2.3kg,这种液体的密度为多大?
    【答案】(1)符合妈妈的需求,计算见解析;(2)10只桶;(3)1.1×103kg/m3
    【解析】
    【详解】解:(1)用塑料桶盛满水时水的质量为
    m水=m总1-m桶=2.1kg-0.1kg=2kg
    水的体积为
    由于
    V水=V桶=2×10-3m3=2L
    所以符合妈妈的要求。
    (2)18kg食用油的体积为
    需要的桶的数量为
    (3)塑料桶盛满某种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
    m液=m总2-m桶=2.3kg-0.1kg=2.2kg
    液体的体积为
    V液=V桶=2×10-3m3
    液体的密度为
    答:(1)这只塑料桶符合妈妈的需求,计算过程见解析;
    (2)若有18kg食用油,至少要用这样的塑料桶10只来装;
    (3)若塑料桶盛满某种液体时测得总质量为2.3kg,这种液体的密度为1.1×103kg/m3。表一弹簧A
    表二弹簧B
    表三弹簧C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拉力(牛)
    1.0
    2.0
    3.0
    1.0
    2.0
    3.0
    0.8
    1.6
    2.4
    弹簧的伸长量(厘米)
    2.0
    4.0
    6.0
    1.0
    2.0
    3.0
    1.0
    2.0
    3.0
    质量m/kg
    0.1
    0.2
    0.3
    0.4
    0.5
    0.6
    重力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相关试卷

    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共8页。

    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咸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共8页。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