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679934/0-17145442491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679934/0-17145442492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679934/0-17145442492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桂林豆腐乳历史悠久,颇负盛名,其制作流程包括磨浆、过滤、定型、压干、霉化、加盐腌制等、制出的豆腐乳块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味道鲜美奇香,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B.腐乳发酵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的参与,起主要作用的是曲露
C.家庭制作腐乳时,发酵过程的控制有严格标准
D.将豆腐块分层放入瓶中腌制时,随层数加高所加盐减少
2.某同学把制酒产生的酒糟和水搅拌后,封存在缸中,一段时间后开缸,香气扑鼻,经检测,该过程中产生了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产生醋的主要原因是把酒糟封存在缸中
B.利用酒糟制成醋的本质是微生物将糖直接转为乙酸
C.发酵产生醋酸的菌种可能来源于空气中
D.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
3.泡菜腌制过程中会发生反硝化作用,在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硝酸盐转化成了亚硝酸盐、已知硝酸盐还原酶在pH为5.0左右时活性最高。某兴趣小组测定了不同盐浓度下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是乳酸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物质
B.5%盐浓度下,发酵后期pH下降,可能使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被抑制
C.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有机物种类和重量随天数增加而减少
D.据图可知,发酵5天左右,泡菜品质较好
4.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用于溶解DNA和鉴定DNA的物质分别是
A.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和二苯胺试剂
B.2ml·L-1的NaCl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
C.2ml·L-1的NaCl溶液和二苯胺试剂
D.研磨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
5.基因工程中,常用PCR特异性地快速扩增目的基因,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下列有关PCR的叙述,错误的是
A.PCR的缓冲液中一般要添加Mg2+
B.DNA模板边解旋边合成子链
C.PCR需要DNA聚合酶但不需要解旋酶
D.复性过程中引物会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模板链结合
6.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操作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牛肉膏和蛋白胨都提供了维生素
B.细菌的个体比酵母菌的小,不能用计数板进行观察计数
C.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煮沸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
D.发酵生产中,谷氨酸棒状杆菌在中性、酸性、碱性条件下均易形成谷氨酸
7.利用某方法测定野生菌株B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4个平板上均接种0.1mL样品溶液,菌落数分别为156、178、486、191,经计算得知每毫升原样品溶液中含有目的菌1.75×108个。该菌经人工诱变后,形成了某种氨基酸缺陷型菌株C和D,培养情况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据结果可推测,上述测定过程中样液稀释倍数为1×105倍
B.结果表明菌株C可能为菌株D提供生长所需的氨基酸乙
C.结果表明菌株C中可能是控制合成氨基酸甲相关酶的基因发生突变
D.题中“某方法”可以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8.DNA连接酶是“分子缝合针”。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能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磷酸二酯键和氢键
B.E.cliDNA连接酶不具有专一性,T4DNA连接酶具有专一性
C.E.cli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都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得到的
D.E.cliDNA连接酶只能将有互补黏性末端的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
9.单克隆抗体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备,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病原体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诱导细胞融合后还需要进行多次筛选,下列对相关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不一定都能融合成功
B.还存在骨髓瘤细胞间、B淋巴细胞间的融合
C.由于B淋巴细胞的差异,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不同
D.大多数杂交瘤细胞失去无限增殖的能力
10.AK、DHDPS是玉米中合成赖氨酸的两种关键酶,赖氨酸达到一定浓度就会与两种酶结合抑制它们的活性,如图所示,因此玉米中赖氨酸含量比较低。将AK中第352位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DHDPS中第104位天冬酰胺变成异亮氨酸,该变化影响了其与赖氨酸的结合,使玉米叶片和种子内游离的赖氨酸分别提高5倍和2倍。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玉米中赖氨酸含量比较低与负反馈调节密切相关
B.要替换AK、DHDPS中的氨基酸需要通过改造相应基因来实现
C.改造后的AK和DHDPS活性提高,导致玉米合成赖氨酸的能力增强
D.改造后的AK和DHDPS空间结构改变,与赖氨酸结合的能力降低
11.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良种牛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表示同期发情处理
B.过程②表示发情配种或人工授精
C.若过程③中再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则可得到遗传信息相同的后代
D.优良后代1、2的繁殖方式分别是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12.病毒可以使人患病并危及生命安全,但合理利用病毒,也可以造福人类。下列有关病毒的应用实践,应当禁止的是
A.引入兔黏液瘤病毒控制野兔的数量以保护澳洲草原
B.在适当条件下用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C.将外源基因与噬菌体基因融合并使其表达以研究外源基因的功能
D.对流感病毒基因进行改造,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人群感染这种病毒
13.ADC即抗体—药物偶联物,如图所示,其能精准定位肿瘤细胞释放高效细胞毒素。ADC药物不仅能准确识别靶点,而且对非癌细胞不造成影响,相较于其他化疗药物,ADC药物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药效并减少了毒副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DC由三部分组成,其中③代表细胞毒素物质
B.ADC通过自由扩散或者主动运输进入癌细胞
C.ADC的制备是在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础上实现的
D.ADC进入细胞后抗体会与靶细胞中的抗原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
B.治疗性克隆是为了获得治疗所用的克隆个体,且需要严格的监管
C.“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需要进行遗传学诊断
D.转基因植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后可能因具有较强的“选择优势”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15.我国科考船采集了深海冷泉附近的沉积物样品,从中分离出微生物,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以便更好地利用深海微生物,具体过程如图所示,图中I~V表示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①是液体培养基,培养基②是固体培养基
B.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种时,接种环的灼烧次数比划线次数多一次
C.若在培养过程中向培养基①内充满N2,则此时的培养基①是鉴别培养基
D.V过程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结果会大于实际微生物数
16.卡铂为广谱抗肿瘤药,通过抑制 DNA复制而起效。卡铂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在光下不稳定,溶液中的Cl-也会促进其分解。临床上用5%葡萄糖溶液与卡铂制成卡铂试剂后注射治疗,口服无效。相关实验的设计思路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卡铂试剂和DNA复制抑制剂的有无
B.本实验可用生理盐水代替5%葡萄糖溶液来配制卡铂试剂
C.培养宫颈癌细胞时的气体环境是95%的空气和5%的二氧化碳
D.本实验的预期结果为①组的癌细胞数目低于②或③组的
17.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如图所示,所制得的抗体为鼠源性抗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注射特定的抗原使小鼠产生体液免疫
B.图中B淋巴细胞分泌的抗体不一定都能特异性结合注射的抗原
C.图中获得的鼠源性抗体可直接与药物结合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
D.图中①过程获得的融合细胞培养时不一定都能无限增殖
18.PCR定点突变技术是一种基因工程技术,它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引物,使目标DNA序列发生特定的突变,从而实现对基因的精确编辑。PCR定点突变技术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对应的字母为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获得片段1所需要的引物为F和R_m,且一次循环即得片段1
B.获得片段2所需要的引物为R和R_m,且一次循环即得片段2
C.图中两种引物F_m和R_m之间,不能够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D.图中PCR扩增所需要的引物F和R最好不配对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12分)木材和树皮具有坚硬、不容易腐烂的特性,这与木材中的木质素有关。木质素是一类复杂的有机聚合物,是植物界中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质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木质素,科研人员从木材场土壤中筛选分离出木质素分解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已知木质素能与苯胺蓝结合形成蓝色复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分离木质素分解菌,科研人员利用木材场土壤制得土壤浸出液,理由是_________,为保证每个菌落都是由一个单细胞发育而来的,图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图中土壤共稀释了_________倍。
(2)图中所用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为________,为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采用苯胺蓝培养基筛选木质素分解菌时,在适宜条件的恒温箱中培养得到了上图⑥中的菌落,推测⑥中含有不以木质素作为碳源的菌落,推测依据是________。⑥中菌落__________(填数字)合成的木质素降解酶最多。
20.(12分)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人们将大豆和盐混合并放置在陶罐里,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发酵,就酿造出现在的酱油了。某企业通过发酵工程制作酱油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是传统家庭制作酱油,则米曲霉可来自____________。米曲霉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因此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
(2)酱油发酵制作原理与腐乳制作原理相似,据图推测,该原理是米曲霉将发酵池中的蛋白质分解成___________。
(3)从发酵产物的角度分析,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乳酸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答出1点)。生产过程中发现发酵池表面会形成菌膜,推测该菌膜最可能由酵母菌等形成,而不是乳酸菌,理由是____________。
(4)与传统家庭制作的酱油相比,该企业通过发酵工程制作的酱油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该过程的工程手段有___________(答出2点)。
21.(11分)我国得到克隆猴的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通过显微操作处理进行“去核”,此处的“核”是指___________,“去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胚胎移植前,还需要对代孕母猴进行激素处理,以保证胚胎能够继续发育,胚胎移植的实质是__________。
(3)获得的克隆猴与胎猴样貌有一些差别,主要原因是,克隆猴的获得说明具有全能性,
(4)体细胞克隆猴的技术难点之一是胚胎发育率低。图1中的Kdm4d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科研人员为确定Kdm4d的mRNA的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其中A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重构胚,B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注入了Kdm4d的mRNA的重构胚,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Kdm4d的mRNA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
22.(11分)紫草宁是从紫草细胞中提取的一种药物和色素,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等活性。通过外植体培养后,可从紫草植株和细胞培养物中提取紫草宁,但从后者提取的效率更高。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的紫草宁是世界上首例药用植物细胞工程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在离体条件下对单个细胞或细胞团进行培养使其增殖的技术称为__________;该技术对于社会、经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原因是__________(答出2点),
(2)过程②③的实质是__________;过程②中,诱导生根、诱导生芽的培养基中,__________这两种激素用量的比值不同。
(3)在过程⑤中用射线照射悬浮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___。挑取单个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分别进行培养得到不同细胞系,测量并计算出每个细胞系紫草宁含有率(细胞收获量与紫草宁收获量的比值),细胞系紫草宁含有率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的细胞系是高产细胞株。
(4)在培养过程中,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搅拌的作用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3.(13分)研究者培育出了转K基因的植株。图1、图2分别表示在该培育过程中构建的含K基因的DNA片段和Ti质粒。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组成T-DNA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为使K基因定向连接到质粒中,应选用的限制酶组合为____________,不选用EcRI或NtI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扩增含K基因的DNA片段时,需要在PCR仪中加入的引物是______________。
(3)培育转K基因植株的过程中,K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法;由图可知,在培养该转基因植物时,为得到含K基因的愈伤组织,培养基中须加入_____________进行筛选。
接种的菌种
一般培养基
实验处理和结果
野生菌株B
能生长
不处理
诱变菌株C
不生长
添加氨基酸甲,能生长
诱变菌株D
不生长
添加氨基酸乙,能生长
诱变菌株C+D
能生长
不添加氨基酸甲、乙,都能生长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条斑紫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沧州市沧衡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沧衡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基因工程又叫重组DNA技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