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课时1 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
展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二者有机结合
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
1.物质概念(1)准确把握物质的内涵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是从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上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做了最高的科学概括,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共性,从而把哲学上物质范畴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严格地区分开来。(2)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这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揭示了物质相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相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这从根本上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原则,有力地反驳了唯心主义的二元论 。
(3)物质能够“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而不是不可琢磨的,不可认识的事物“自在之物”,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根本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这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可知论,有力地批驳了不可知论。
拓展延伸——深度理解物质含义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1) “客观实在性”——是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一种属性。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2)“客观存在”=物质现象+精神、意识现象。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是一种状态。
拓展延伸——物质的唯一特性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2)弄清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提醒运用《逻辑与思维》中的知识准确把握概念的知识,理解物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①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②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③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归纳——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过程
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物质的外壳)
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劳动的产物。
人的劳动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归纳——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人类劳动两个基本特征:
制造和使用工具、劳动的社会集体性
劳动不仅促进了意识活动的器官即人脑的形成,同时也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外壳即语言的形成,劳动和社会交往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没有劳动就不可能产生人类的意识。
在于工具的系统使用和不断发展
核心归纳——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有正确的意识与错误的意识,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错误意识的内容也来自客观存在,只不过它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不同的人因立场、思维方式方法、知识构成、世界观等主观因素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意识
提醒——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
1、意识有正确的错误之分: 正确的意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错误意识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根源于物质。2、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不依赖于意识,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能决定物质。
1、电脑不能全面代替和超过人脑,两者的活动机制不同,人脑以人的生命机体活动为基础,思维是复杂的精神活动,而电脑是物的装置,其过程也是机械的物理过程, 2、意识是具有社会性,电脑没有社会性3、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电脑接受人工指令工作,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人脑思维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着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
拓展延伸——人脑与电脑的区别
智能机器人有自主意识吗?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同特征的概括和总结,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运动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注意: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
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
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提醒: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事物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的方式存在,结合《逻辑与思维》中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的知识加以理解。
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2.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突出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提醒①规律≠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②规律≠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细节提醒 (1)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发明、改造、改变和消灭规律。(2)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公理、法律等都不是规律,它们是主观的,是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本身。(3)规律不等于现象,凡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的都是现象,规律只能凭借抽象思维才能把握。(4)规律没有好坏之分。规律不是永恒的、万古不变的。
提醒结合人类社会的两大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逻辑思维的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知识,理解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不要认为按规律办事就不能改变其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和利用规律需要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造福人类。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课件必修4第19课课时1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课件必修4第19课课时1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考点一,世界的物质性,核心考点二,规律的客观性,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课件必修4 第十八课 课时一 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课件必修4 第十八课 课时一 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时精练,世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必修4 第十八课 课时一 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课件+讲义):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必修4 第十八课 课时一 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课件+讲义),文件包含必修4第十八课课时1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pptx、必修4第十八课课时1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教师版docx、必修4第十八课课时1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学生版docx、必修4第十八课训练1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练习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