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三节 产业转移(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三节 产业转移(含解析)0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三节 产业转移(含解析)0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三节 产业转移(含解析)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第三节 产业转移精品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产业转移精品学案,共13页。


    1.产业转移概况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通常是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转移。
    (2)分类:国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3)目的: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市场、政策、其他因素。
    拓展延伸 产业转移的规律
    发达国家一般把处于衰退期、成熟期的产业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向外转移,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再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
    产业转移原因的分析思路
    (1)明确两个“为什么”
    一是“为什么转出”,即明确转出地的区位条件变化。
    二是“为什么转入”, 即明确承接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2)明确转移方向
    ①欠发达→发达: 利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技术、信息等区位优势和避开关税壁垒。
    ②发达→欠发达:利用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广阔的市场、优惠的政策等。
    (3)明确转移产业的类型
    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资源密集型产业如钢铁工业由接近煤炭产地到接近原料产地,再到接近市场。
    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一般远离人口密集区。
    材料一 长期以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地区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欧美地区的一些跨国公司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跨区域直接投资,率先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地区,从而使产业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转移的现象。
    材料二 下图为全球产业转移路径示意图。
    1.[区域认知]简析材料二图中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答案 分布不均衡,以东亚、东南亚地区为主,尤其集中分布在中国。
    2.[综合思维]根据材料一,分析欧美地区率先进行产业转移的原因。
    答案 欧美地区的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随着土地、劳动力、交通运输成本等的上升,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压力加大,欧美地区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故进行产业转移,并且形成向亚洲转移的明显趋势。
    3.[人地协调观]环渤海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承接产业转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承接的产业应以资源节约型为主;应该加快承接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步伐。
    20世纪末,德国某知名运动品牌停止了在德国本土制鞋,将工厂转移至亚洲。目前,它在亚洲的雇佣工人人数大约为100万,和过去相比,生产成本日渐提高。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兴起,今年该公司又在本国南部的安斯巴赫建立了新型“速度工厂”,用机器人制鞋,产量迅速提高。据报道,该公司计划在美国建立第二家“速度工厂”,并酝酿在英国和法国建厂。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末,该公司将制鞋厂从德国转移至亚洲的主要原因是亚洲( )
    A.原材料充足 B.市场广阔
    C.技术水平高 D.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2.促使该公司在本国及欧美国家建立“速度工厂”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洲原材料枯竭
    B.国际市场需求减小
    C.发达国家技术力量雄厚
    D.制鞋企业竞争加剧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制鞋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从德国转移至亚洲主要是由于亚洲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第2题,随着机器人生产代替人工生产,该工业不再需要大量且廉价的劳动力,转而需要先进的技术来制造高效的机器人,德国及欧美国家多属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力量雄厚,适合机器人的研发制造。
    中国汽车工业根基薄弱,依托市场换技术艰辛发展。但在汽车玻璃领域,福建F公司30多年来的聚焦专注,成就了自身规模和技术的全球龙头地位。读“F公司发展过程简图”,回答3~4题。
    3.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该公司在海外投资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资金 B.原料
    C.市场 D.政策
    4.该公司在美国建厂生产玻璃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
    A.贸易壁垒加强 B.成本提高
    C.市场竞争激烈 D.技术革新缓慢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该公司在美国设立海外机构并在德国、韩国和日本成立子公司,这些国家汽车工业发达,汽车玻璃的市场广阔,C对。第4题,美国是发达国家,工人工资高,因此在美国投资建厂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成本提高,B对。在美国投资建厂生产的汽车玻璃主要在当地销售,贸易壁垒不会成为主要问题,A错;该公司生产汽车玻璃的规模和技术居全球龙头地位,技术革新较快,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C、D错。
    目标2 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及影响
    1.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2.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拓展延伸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下图为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示意图。
    1.[综合思维]上图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
    答案 工业化之初,上述国家或地区劳动力价格较低,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积累资金和培养产业工人。
    2.[综合思维]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上图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答案 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高梯度向低梯度的规律转移。
    3.[综合思维]为什么一个国家(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地区)转变成转移国(地区)?
    答案 一个国家或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后,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比较成本又会增加,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4.[人地协调观]近年来,我国环渤海地区在中央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下,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区域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环渤海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防止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工业的引进(或承接产业转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承接的产业应以资源节约型为主);加快承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步伐;加大科技投入,创立自主品牌等。
    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回答1~3题。
    1.该图反映的某产业最有可能是( )
    A.电子元件生产 B.机械工业
    C.普通服装生产 D.宇航飞机研发
    2.我国中西部地区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市场更广阔
    C.原料、资金充足 D.劳动力成本低
    3.目前由我国沿海等地迁回欧美的产业最可能是( )
    A.出口或代工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
    C.科研中心 D.高端制造业
    答案 1.C 2.D 3.D
    解析 第1题,图示反映了该产业由经济发达地区不断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且在20世纪80年代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可能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通服装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C项正确。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我国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更加廉价,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D正确。第3题,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且政策优势逐渐丧失,最有可能迁回欧美的产业是附加值较高的高端制造业,故D项正确。
    下图是“某类型产业转移过程图”。读图,回答4~5题。
    4.日本、韩国的企业迁入我国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韩国污染严重
    B.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C.我国第三产业发达
    D.日本人口数量剧减
    5.关于这种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阻碍了迁入地的城镇化进程
    B.导致迁入地失业人口增加
    C.加剧了迁出地的环境污染
    D.加剧了迁入地的环境污染
    答案 4.B 5.D
    解析 第4题,日本、韩国劳动力工资水平较高,而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且丰富,从而促使日本、韩国的企业迁入我国。第5题,产业转移对迁出地的影响包括:产业转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对迁入地的影响包括:能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但会加剧迁入地的环境污染。
    (2022·四川成都模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87年成立于深圳,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象征。近几年华为的终端(平板电脑、路由器、手机等)及产品供应链搬至东莞松山湖。为了迎合终端设备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华为在国外已经建立了16个研究所。据此回答1~2题。
    1.与深圳相比,东莞吸引华为的终端生产线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技术水平高 B.劳动力丰富
    C.土地租金低 D.交通运输便捷
    2.华为公司在海外建立16个研究所的主要目的是( )
    A.培训当地熟练工人
    B.及时掌握市场需求
    C.利用当地廉价的土地
    D.提升中国科技国际竞争力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与深圳相比,东莞技术水平低、土地租金低、交通便捷度低,C正确;东莞和深圳劳动力都很丰富。第2题,结合材料“为了迎合终端设备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可知,华为公司在海外建立研究所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掌握市场需求,B正确。
    读“当前全球计算机制造业价值量示意图”,完成3~5题。
    3.首先转移的计算机制造业生产环节是( )
    A.软件设计 B.知识产权
    C.整机组装 D.售后服务
    4.影响计算机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高素质的人才 B.丰富的资源和能源
    C.广阔的市场 D.良好的服务
    5.为更好地提高我国计算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应该( )
    A.加强自主研发,保护知识产权
    B.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品牌
    C.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
    D.降低工人的工资,缩减成本
    答案 3.C 4.C 5.A
    解析 第3题,产业转移时往往是技术含量低、产品价值低的环节先转移,整机组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故C正确。第4题,发达国家和地区计算机制造业转移到我国的主要是附加值最低的生产环节,其主要考虑的是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以及广阔的市场,故C正确,A、D错误。计算机制造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耗能少,B错误。第5题,计算机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高,研发费用高。我国计算机制造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主要参与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故加强自主研发,保护知识产权,能更好地提高我国计算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故A正确。
    下图是“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不属于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是( )
    A.较低的经营成本 B.淘汰的落后产业
    C.扩大企业经营规模 D.政府的优惠政策
    7.产业转入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②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③有利于扭转环境恶化的局面 ④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6.B 7.C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淘汰落后产业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推力,而经营成本低、政策优惠、扩大经营规模等为中西部地区的有利条件,应为拉力。故B正确。第7题,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东部地区迁往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主要是能耗较高、污染较严重、附加值较低的原料导向型产业和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如果控制不当,会导致中西部地区环境恶化;但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C正确。
    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高关税,美国对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进口铝产品征收10%的关税。由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更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加拿大和墨西哥被豁免部分相关关税。读“世界钢铁工业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8~9题。
    8.美国钢铁工业在②阶段转移到日本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重化工业比重
    B.美国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燃料成本上升
    C.国际铁矿价格快速上涨,运输成本上升
    D.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竞争力下降
    9.如果美国豁免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对美出口钢铁的关税,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A.加拿大钢铁进口量增加
    B.美国国内钢铁价格下跌
    C.促进美国钢铁大量出口
    D.墨西哥钢铁出口量增加
    答案 8.A 9.D
    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美国钢铁工业在1970年前后向日本转移;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美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美国逐步降低对环境污染较大的重化工业比重,A正确。第9题,如果美国最终豁免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对美出口钢铁的关税,两国出口到美国的钢铁量可能会增加;加拿大钢铁进口量不会增加;美国虽然豁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铁关税,但对其他国家征收高关税,仍然会导致其国内钢铁价格上涨;美国是钢铁进口国,不是钢铁出口国。D正确。
    (2020·全国文综Ⅲ)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据此完成10~12题。
    10.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创新技术 B.拓展市场
    C.扩大规模 D.降低成本
    11.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
    A.消费习惯相近 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运输费用较低 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12.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
    A.进口量增多 B.出口量增多
    C.销售量增多 D.生产量增多
    答案 10.D 11.C 12.A
    解析 第10题,读图可知,汽车企业的零部件生产厂家仍保留在甲国,而将技术含量较低的组装厂转移至乙国,A、C项错误;在调整前,汽车企业的市场就已经面向乙国,调整并不是为了拓展市场,B错误;乙国缺少零部件生产厂家,前期汽车主要从甲国进口,推测乙国经济水平低,组装的劳动力成本低,且两国间签订了贸易协定,贸易关税成本较低,所以转移至乙国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选D。第11题,该产业布局模式改变了组装厂(生产)的布局,会增加零部件运输距离,提高运输成本,选择在邻国之间,能减少运输距离和降低运输费用,C正确。第12题,产业布局调整后,甲国不再组装汽车,汽车生产量减少,而主要在乙国组装然后从乙国进口,所以进口量增加,出口量减少,选A。
    (2020·山东地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不断调整,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汽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的汽车集团之一。1994~2016年,上汽集团的扩张经历了“本地多样化—初步的市外扩张—以市外扩张为主”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在上海市建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第二、三阶段向江苏等地扩张(下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上汽集团“本地多样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研发水平 B.满足生产需要
    C.带动当地就业 D.提高生产效率
    14.依据上汽集团的扩张历程判断,图中K、N、P、V分别代表( )
    A.研发、总部、制造、销售B.销售、总部、制造、研发
    C.总部、研发、销售、制造D.研发、总部、销售、制造
    答案 13.B 14.A
    解析 第13题,据材料可知,第一阶段在上海市建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提高了生产效率,达到满足汽车生产需要的目的,B正确,排除D。发展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并不能提高研发水平,提高研发水平依靠的是技术,A错误。对于企业来说,带动当地就业不是主要目的,C错误。第14题,图示三个阶段中,无论在哪一个阶段,N都只有一个,应该是总部;扩张过程中K分布在上海围绕着N,说明是研发环节;扩张时应先转移附加值较低的制造环节,因此第二阶段向南京扩张的P应为制造;销售环节在第一、第二阶段以上海为主,后期逐渐向外扩张销售,占领江苏等地的市场,故V为销售环节。选A。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走出去”步伐,完善服装产业供应链,江苏某企业拟在M市建设服装生产基地,打造国际化供应链条。M市也积极吸引国外企业投资,目前M市附近已集聚了350家服装加工厂,其中大多数是日本、韩国企业投资的。下图为M市位置示意图。
    (1)说明M市吸引国外企业至此投资建厂的优势。(6分)
    (2)简述江苏服装企业在M市建立生产基地的意义。(4分)
    (3)评价国外企业投资建厂对M市的影响。(8分)
    答案 (1)M市靠近海洋,海上交通便利;位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当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2)完善服装生产供应链体系;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有利影响:促进M市工业化发展,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加剧城市工业污染;使当地原有企业受到较大冲击。
    解析 (1)M市吸引国外企业到此投资建厂的优势,主要从当地的交通、劳动力数量、价格及政策条件等角度去分析。(2)M市附近集聚了350家服装加工厂,说明该地服装企业供应链体系完整,知名度高,竞争优势明显,江苏服装企业在该市建立生产基地,可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条件。(3)国外企业在M市投资建厂对该市的影响,实际上就是对该区域工业化、城镇化的影响,评价时应立足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等方面,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质量变差和对本地原有产业的冲击等方面。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从20世纪70年代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形成规模以来,半导体产业总共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美国本土向日本转移,成就了东芝、松下、日立等知名品牌;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0年,随着半导体产业不断地发展与升级,美国逐步把IC(集成电路,也称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进行分离,并将制造业转移。由美国、日本向韩国以及我国台湾转移,造就了三星、海力士、台积电、日月光等大型厂商。
    材料二 半导体产业每一次转移的过程都带动了当地科技与经济飞速的发展。我国正在承接第三次转移,我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获取了部分国外半导体分装、制造等业务。随着全球电子化进程的开展,我国半导体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发展兴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
    材料三 下图为半导体产业链示意图。
    (1)简析美国半导体产业进行第一次产业转移的原因。(6分)
    (2)第二次转移,美国开始主动将生产线外迁,采用委外代工的模式。判断此阶段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生产特点。(6分)
    (3)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为规模转移。简述我国承接半导体第三次转移的优势条件。(6分)
    (4)简述半导体产业转移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答案 (1)美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半导体加工产业利润降低;日本劳动力较美国廉价。
    (2)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与升级;产业链更加完整、细化;掌握利润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设计等高技术环节。
    (3)劳动力成本较低;半导体产业下游应用发展迅速,消费市场广阔;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资金充裕。
    (4)有利于增加我国半导体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有利于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能够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的科技发展等。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2.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区和承接区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辩证认识其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
    劳动力
    市场因素
    政策因素
    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及运输成本增加等
    时间
    转移的具体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大量引进美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轻纺工业,推动了经济发展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为了应对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日本进一步将钢铁、化工和造船等产业转移至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
    20世纪80年代
    21世纪以来
    更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成为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转移的新的承接地
    相关学案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四节 国际合作优秀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a href="/dl/tb_c400382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四节 国际合作优秀导学案及答案</a>,共12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3792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优质导学案</a>,共1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精品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379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二节 洋流精品学案</a>,共14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 第四章 第三节 产业转移(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