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75份)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3第27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58讲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3第28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59讲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3第29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60讲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3第30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61讲战争与文化交锋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课程第32单元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第63讲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 试卷 0 次下载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3第31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62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3第31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62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学者评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宋代主要采用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有助于宋代文化的大众化
D.官方印刷主要是雕版印刷
[解析] 材料中“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真宗……剧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的信息,说明当时印刷术应用比较普遍,书籍多,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故选C项;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主要论及雕版印刷,未涉及活字印刷,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全部是官方刻书,当时也有民间刻书,D项错误。
2.(2024·信阳)1898年,汉口出现阅报社一所,“将各报备齐,以供众览”。之后,各地阅报社如雨后春笋般创办了起来,尤其是1903年后,阅报社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仅1904至1908年五年间就有374处阅报社出现。这是( B )
A.实行新政宪政改革的现实需要
B.推动社会风气开化以救亡图存
C.知识分子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D.有识之士为了获得政治参与感
[解析] 1898年处于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维新运动兴起,汉口出现阅报社后,各地阅报社纷纷创办,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民族危机加深,革命形势发展,阅报社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是因为部分有强烈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开民智”是救亡图存的重要途径,而报刊传媒是“开民智”的重要工具,所以,阅报社的创办与宣传救亡图存有关,B项正确;新政从1901年开始,与材料中的时间“1898年”不符,排除A项;阅报社的出现及增长主要反映救亡图存,而不是社会治理,排除C项;阅报社的出现及增长不是为了获得政治参与感,排除D项。
3.(2024·淄博)公元前280年左右,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建成亚历山大博物馆。博物馆的资金主要源于国王和政府拨款,用于资助学者进行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活动,并出版了荷马、欧几里得和索福克勒斯等学者的著作。亚历山大博物馆的建成有利于( A )
A.古希腊文化的传承 B.自然遗产的保护
C.分科教育逐步推行 D.印刷技术的改进
[解析] 材料“用于资助学者进行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活动,并出版了荷马、欧几里得和索福克勒斯等学者的著作”强调的是亚历山大博物馆对古希腊文化的研究及传承,A项正确;亚历山大博物馆属于人文遗产,排除B项;材料与分科教育无关,排除C项;印刷术改进是在中国的宋朝时期,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
4.(2024·盐城)15世纪末,一些来自人们刚刚知道的地方的“奇物”出现在欧洲,刺激了学者们的研究欲望和收藏家们的好奇心。17世纪,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纷纷倡议建立博物馆。18世纪40年代起,英、法等国相继建立起自然史博物馆,当时的博物馆追求珍奇物品和标本的齐全,陈列繁杂。博物馆的建立( C )
A.见证了欧洲深厚的历史底蕴
B.充分发挥育人教化的作用
C.折射出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D.反映了科学革命迅猛发展
[解析] 据本题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欧洲国家的博物馆追求珍奇物品和标本的齐全,这主要和西欧国家对外殖民扩张,从世界各地带回陈列品有关,C项正确;欧洲国家建立的博物馆内涉及海外地区的奇珍物品,说明其并不完全是欧洲历史的见证,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博物馆育人教化作用的相关论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博物馆的建立与科学革命成果迅猛发展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
5.有学者评述:“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管理中,自然延伸出一种‘古为今用’的三段论:不遗余力地包装文化遗产;兢兢业业地将文化遗产申报为‘世界级’;迅雷不及掩耳地将文化遗产货币化。”该学者认为这种“古为今用”的做法( B )
A.提升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可度
B.背离了设立世界文化遗产的初衷
C.忽视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经济效益
D.保护了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多样性
[解析] 据材料内容可知,该学者认为当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一部分人是为了实现文化遗产的货币化,是为了经济利益,而非保护文化遗产,这就背离了设立世界文化遗产的初衷,故选B项;该学者认为这种“古为今用”的做法背离了设立世界文化遗产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可,更不是忽视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排除A、C两项;这一做法不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民族性,排除D项。
6.1964年通过《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宪章明确了历史文物建筑的概念,强调修复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必须尊重原始资料和确凿的文献,决不能有丝毫臆测。此材料反映了文物保护应注意( B )
A.制定保护古迹的法律
B.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C.建立专业化文物保护体系
D.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
[解析] 根据材料“必须尊重原始资料和确凿的文献,决不能有丝毫臆测”可知,《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强调文物古迹的保护应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3第31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62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能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63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共6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二十九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70讲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文化遗产,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