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2第24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55讲交通与社会变迁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2第24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55讲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2第24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55讲交通与社会变迁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2第24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55讲交通与社会变迁,共2页。
    A.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治理
    B.构建通往全国的交通网络
    C.促进南北方的经济交流
    D.便利全国各地间信息交流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以都城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同时修建了针对北方匈奴的直道,修筑了通往云贵地区的五尺道、通往广东等地的新道,这些举措有利于政令传达,便利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A项正确;B项是对材料现象的陈述,而非其目的,排除B项;材料中的举措起到了促进经济交流、便利信息交流的作用,但这属于影响而非其目的,排除C、D两项。
    2.(2024·青岛)晚清竹枝词中,对汽车的早期描述是“汽车来往疾如风,苦煞行人在路中。”后来对汽车的描述则是“有轮无马亦飞行,机器开车制亦精。时直时弯真便捷,呼人让路气球鸣”。这反映了( D )
    A.百姓的交通规则意识普遍淡薄
    B.民众需求促使汽车安全性提升
    C.汽车在公共交通中占主导地位
    D.民众对新式交通认知的渐进性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文学作品中,对汽车的描述从“苦煞行人在路中”,发展为“时直时弯真便捷”等,反映了民众对新式交通认知的渐进性,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并非百姓交通规则意识的普遍淡薄,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民众需求对汽车安全性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汽车在公共交通中占主导地位,排除C项。
    3.(2020·浙江高考·10)近代有报章载,沪上“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下列各项中与“铁轮小车”相关的信息是( B )
    A.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出现
    B.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
    C.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
    D.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
    [解析] 根据“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可知,这里描述的铁轮小车是自行车,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车在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B项正确;“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说明其依靠的是人力而非机械牵引,排除A项;题干中骑乘自行车的是西方人,因此不能作为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起步的标志,排除C项;自行车的出现主要是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并未造成人们生活方式根本性变化,D项夸大了自行车的影响,排除。
    4.(2019·江苏高考·8)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C )
    A.1840—1894年 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 D.1946—1949年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当时上海有日本领事馆,有日本人活动,再根据“我国的大国民”可知,该车夫的民主、民族意识增强,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辛亥革命以后,故选C项;根据“大国民”可判断应该是清政府被推翻以后,A、B两项都是清政府被推翻以前,故排除;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宣布收回日本在华的所有权益,包括租界,故排除D项。
    5.(2022·北京·5)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处处有路通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D )
    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
    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
    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
    [解析] “条条大路通罗马”“处处有路通长安”都体现了罗马和长安的重要性,换言之,罗马和长安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的中心,D项正确;长安城的设计和罗马城市的布局不存在借鉴关系,排除A项;通过两句谚语无法看出当时两城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条条大路”不等于是商路,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
    6.(2020·浙江高考·20)英国女演员弗朗丝·金伯尔对幼年(1830年)搭乘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曾有如下描述:“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每小时30英里(48公里)——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据此判断,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 B )
    A.帆船 B.蒸汽机车
    C.飞机 D.汽车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1830年”可以推知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D两项可以排除,因为飞机和汽车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帆船不是一种新式的交通工具,因此排除答案A。由1830年搭乘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可以推知就是蒸汽机车,因为它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故选B项。

    相关试卷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24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55讲交通与社会变迁提能训练: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2第24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55讲交通与社会变迁提能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56讲交通与社会变迁: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56讲交通与社会变迁,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表为元朝的大陆交通路线,“一条高铁飞越豫鄂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5交通与社会变迁: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5交通与社会变迁,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