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制取氧气 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44727/0-17138639931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 制取氧气 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44727/0-17138639932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 制取氧气 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44727/0-171386399333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 制取氧气 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44727/0-171386399336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 制取氧气 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44727/0-17138639934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 制取氧气 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44727/0-171386399346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 制取氧气 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44727/0-171386399349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3 制取氧气 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644727/0-171386399354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3 制取氧气 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背景图ppt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注意事项,操作方法,1原理,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固固加热型的制取装置,想一想,②③①④⑥⑤,分解反应,知识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分解过氧化氢(H2O2)加热氯酸钾(KClO3)加热高锰酸钾(KMnO4)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我们知道氧气有许多用途,那么我们如何制取氧气呢?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三、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P37
KMnO4 K2MnO4 + MnO2 + O2
加热时,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堵塞导管。 (水变红色)
(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增大受热面积)
(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
简 称:查、装、定、点、收、离、熄
谐 音:茶、庄、定、点、收、利、息
(如何检验收集到的是氧气?)
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满?)
盖好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2)、导管伸入试管不能太长
(1)、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原因:不利于气体的排出
(3)、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原因: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4)、加热时要先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5)、等有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
原因:刚产生的气泡中混有空气,这时的气体不纯
(6)、实验完毕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
原因: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7)、收集满的氧气,应正放在桌面上,并用毛玻 璃片盖上
原因:氧气密度空气略大
仪器组装 :
先下后上,先左后右试管的高度,由酒精灯的外焰决定.
实验一:在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探究:用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
现象:有少量气泡冒出, 木条不能复燃
原因:说明H2O2溶液在常温下放出氧气少
实验二: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有大量气泡冒出 ,木条复燃。原因:说明在常温下H2O2溶液遇到二氧化锰(MnO2)时, 迅速产生氧气。
一、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有少量气泡冒出,木条没有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遇二氧化锰分解加速,放出大量氧气
有大量气泡冒出,木条复燃
【思考1】在第2个实验中,是不是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了氧气呢?
过氧化氢 + 二氧化锰 氧气 + ?
【思考2】二氧化锰好象永远也用不完,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实验三:反应停止后,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结 论:说明二氧化锰(MnO2)仍然起作用, 产生氧气
(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①“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注意:改变: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减慢)
②“二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2)简称:一变二不变
1、在反应进行过程中催化剂参与反应吗? 2、有了催化剂是否可以使生成物质量增加呢? 3、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4 、二氧化锰 是催化剂,这种说法对吗? 5、没有催化剂反应能否进行呢?
①、催化剂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 只是反应 条件。
②、催化剂不能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③、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在反应前后可能改变。
④、催化剂是针对具体反应而言的,不是对所有 反应都起作用。
【说明】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是催化剂,是反应条件,所以写在箭头的上方。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在上述反应中, MnO2起了加速H2O2分解的作用,所以说这个反应中的MnO2是催化剂,是反应条件。
练一练: 1、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 ) A.质量减少 B.在化学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能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就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B.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放出 氧气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2、用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 制取氧气的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2O2 H2O O2
(1)、长颈漏斗末端要插入液面以下。(2)、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3)、可用集气瓶或大试管代替锥形瓶。(4)、装一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KClO3 KCl O2
二、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在上图所示装置中,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探究: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制取氧气
能否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 用 于:氯酸钾制取氧气?
因为反应物的张态和反应条件不同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
加热氯酸钾制取O2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的制取装置
注意: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插入液体中(液封),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过氧化氢制氧气和氯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否相同?哪个好?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的。
(2)不用加热,较安全;
(3)节约药品(可根据需要随时补充)
(4)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
比较下列三个实验装置图:
装置A与B、C相比较,其优点有:
①可以随时添加药品,不断产生氧气。②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③可以控制氧气的产生速率。
不易溶或难溶于水的气体
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确定
氧气的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排水法 (2)向上排气法
(1)排水法 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向上排气法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要收集到较干燥的氧气:选用_____________。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选用_____________。
向上排气法。
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 均匀放出后,再收集气体, 为什么?
因为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撤离出水面,然 后熄灭酒精灯。为什么??
先撤导管,后灭酒精灯,目的: 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要正放在桌面上?
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倒放时,氧气从瓶口与玻璃片的缝隙中跑掉。 (玻璃片磨沙面靠瓶口)
1.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指出其中的五处错误
②试管 内导管 过长
③铁夹没夹在离管口1/3处
④试管口没有稍向下倾斜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2O2 H2O + O2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小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1、概念: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 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表示为: X B + C + ···
1、原理: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分离液态空气过程,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是物理变化
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B. C. D.
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甲烷+氧气 水+二氧化碳 B. 水 氢气+氧气 C. 氧气+二氧化碳+铜+水 碱式碳酸铜 D.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收集氧气的方法 ( )(A)排水法 (B)向下排气法 (C)向上排气法 (D)每种都可以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中,二氧化锰( ) A.质量减少 B.在化学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质量增加 D.加快氯酸钾的分解的速率
5.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6.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空气 (D)过氧化氢8.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A)用火柴去点 (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C)用鼻子去嗅气味 (D)用天平称量
9.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C)分离液态空气(D)加热二氧化锰
10.某同学设计了4种制氧气的方案: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②使高锰酸钾受热;③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共热;④使二氧化锰受热.判断这四种方法:( ) A.全正确 B. 全不正确 C. ①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正确
④过氧化钠 + 二氧化碳 碳酸钠 + 氧气. 现在潜水员想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潜水艇中氧气中的来源,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至少要阐明三条不同的理由)
选择④ 理由:(1)反应不用加热或通电,安全、节省能源;(2)反应④可以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3)操作简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图文课件ppt,共1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为什么呢,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气体收集装置,实验步骤是,实验步骤,3加热,4收集气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二氧化锰的混和物,铁架台,洒精灯,集气瓶,仪器名称,实验步骤,使药品受热均匀,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排水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