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4届高考化学复习第一章~第六章课时讲义含答案
2024届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含答案,共6页。
1.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质变化的分类
3.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1)根据物质类别总结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通性及转化
(2)在“价—类”二维图中理解各类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含碳元素的常见物质有CH4、单质碳(C)、CO、CO2、H2CO3、Na2CO3、NaHCO3,下面是这些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及它们的转化关系: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标有序号的物质间的转化(写出一个即可)。
①[6] CO2+2Mg点燃2MgO+C
②[7] C+O2点燃CO2
③[8] 2C+O2点燃2CO(氧气不充足)
④[9] CO2+C高温2CO
⑤[10] 2CO+O2点燃2CO2
⑥[11] Na2CO3+2HCl2NaCl+CO2↑+H2O
⑦[12] CO2+2NaOHNa2CO3+H2O
⑧[13] Na2CO3+CO2+H2O 2NaHCO3
⑨[14] 2NaHCO3△Na2CO3+CO2↑+H2O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易错辨析。
(1)O3与O2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 √ )
(2)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 ✕ )
(3)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 )
(4)“百年陈酒十里香”不包含化学变化。( ✕ )
2.[物质成分和性质]易错辨析。
(1)MgO熔点高,所以可用于制造耐火材料。( √ )
(2)SO2具有氧化性,所以可用于漂白草编织物。( ✕ )
(3)SiO2硬度大,所以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 )
3.[物质性质及应用]易错辨析。
(1)常温下,用铁槽车运输浓硝酸利用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 )
(2)用维生素C作NaNO2中毒时的急救药,利用了维生素C的强还原性。( √ )
(3)用FeCl3止血是因为其能水解生成Fe(OH)3沉淀。( ✕ )
4.请对以下变化过程进行分类:
①石油的分馏 ②煤的干馏 ③钠的焰色试验 ④碘的升华 ⑤氯化铵分解 ⑥蛋白质的变性 ⑦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⑧电解食盐水 ⑨CaCl2的溶解 ⑩冰的熔化 ⑪FeCl3的水解 ⑫石油的裂化、裂解 ⑬蛋白质的盐析 ⑭食物的缓慢氧化 ⑮金刚石和石墨间的转化 ⑯Na2CO3·10H2O的风化 ⑰煤的气化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③④⑨⑩⑬;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②⑤⑥⑦⑧⑪⑫⑭⑮⑯⑰。
5.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铜绿”,“铜绿”的化学式为Cu2(OH)2CO3,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①铜绿②A③Cu(OH)2④B⑤Cu
(1)根据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 盐、铜盐、碱式盐(或碳酸盐)(合理即可) 。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
(3)写出④⑤的化学方程式:④ Cu(OH)2△CuO+H2O ;⑤ CuO+H2△Cu+H2O(合理即可) 。
(4)上述转化过程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① (填序号,下同),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②③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④ 。
研透高考 明确方向
命题点1 物质的性质及用途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2023新课标卷]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O3
②[2023全国甲]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③[2023浙江改编]金属钠导热性好,因此可用作传热介质
④[2023浙江改编]NaClO溶液呈碱性,因此可用作消毒剂
⑤[2022全国甲]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⑥[2022全国甲]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
⑦[2022海南]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
⑧[2022江苏改编]石墨能导电,故可用作润滑剂
⑨[2022江苏改编]单晶硅熔点高,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A.①⑤⑥⑦⑨B.①③⑥⑦
C.①③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
解析 苯甲酸钠为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②错误;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④错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会与HCl反应生成有毒Cl2,故漂白粉和盐酸不能混合使用,⑤错误;石墨可作润滑剂是因为石墨为层状结构,其层间易发生相对滑动,与导电性无关,⑧错误;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是因为其具有导电性,但电导率不及金属,⑨错误。
2.[2023浙江]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
A.铝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制作门窗框架
B.氧化钙易吸水,可用作干燥剂
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D.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
解析 铝的质量轻、耐腐蚀,故可用于制作门窗框架,A错误。
3.[2022广东]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A )
解析 小苏打是NaHCO3,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与Na2CO3可与酸反应无关,A项符合题意;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发生酸碱中和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钢的主要成分是铁,铁与水高温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O4和H2,C项不符合题意;铝耐腐蚀主要是因为在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D项不符合题意。
命题点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4.[2022湖北]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
A.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
B.北京冬奥会用水快速制冰
C.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
D.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
解析 加入明矾后,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对泥水中的悬浮物有吸附作用,故泥水变澄清,涉及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用水快速制冰是物理变化,B项符合题意;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可使骨头中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溶解出来,涉及化学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是由于茄子中所含的酚氧化酶与空气接触被氧化而褐变,涉及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5.[2022湖南]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D )
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
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
C.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
解析 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是利用液态CO2汽化吸热导致环境温度下降,从而使水结冰,属于物理变化,D项符合题意。区
别
宏观角度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
微观角度
化学变化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又有新化学键形成;只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
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般伴随着物理变化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Na2CO3可与酸反应
B
环保工程师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熟石灰具有碱性
C
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
铁与H2O高温下会反应
D
技术人员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
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讲离子反应的实际应用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二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学案及答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础知识,考点剖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