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北极地区积雪增加将导致, D 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及规模影响着自身的人口规模以及周边城市的人口增长,进而 影响区域城市体系。目前,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图1示意区域中心
城市产业结构对自身人口规模及周边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据此完成1~3题。
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结构□
以例造业为丰 以服务业为主
限制自身人口规校 扩大自身人口规模
周边城市人口增长
促进
抑制
图1
1.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比北京更能促进周边城市人口增长,可能是因为其
A.制造业比重更高 B.服务业比重更高
C.制造业起步较早 D.服务业起步较晚
2.在区域发展历程中,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人口增长所起的作用是
A. 持续促进 B. 先促进、后抑制
C.持续抑制 D.先抑制、后促进
3.为实现珠三角地区协同发展,建议
A.扩大周边城市的建成区空间规模 B. 鼓励周边城市的人口前往中心城市创业
C.提升中心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D.引导中心城市产业向周边城市有序转移
G 台资公司和Z央企在陕西咸阳开展合作,打造液晶电视机生产基地,其产品畅销海内 外,该基地成为两岸产业融合的典范。图2示意G台资公司、Z 央企以及咸阳电视机产业三
方合作前后的发展历程。据此完成4~5题。
“一带一路”畅联海内外
G台资公司发展轴
1990年
成立福建福
清显示器工厂
2008年
中国第一条波册 蓝板玻璃生产线
2015年 地
成立威阳液品
而板公司
Z央企发展轴
1989年
在北京成立,
以网信事业为主
2018年
成立成阳电视 蔡机工厂
1979年
中国第一家彩 色显像管工厂
拥有全球13座T 广、8压研发中心
1967年
在台湾成立
成阳电视机产业发展轴
引领互联制造
电视整机
破
阳
而板
基
图 2
4.咸阳基地吸引G 和 Z 两家企业共同投资,主要得益于
①突出的交通地位 ②良好的协作条件
③先进的前沿技术 ④ 广阔的消费市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G 、Z两企业在咸阳基地开展合作的直接目的是
A. 降低投资成本 B.加快生产衔接 C.提升品牌效应 D.扩大市场范围
冬季日本海上空多对流性积云发育。 当孤立分散的对流性积云受到单一方向的强风影 响时,积云定向合并形成条状云; 当条件改变时,已形成的条状云也会逐渐消散。某月2 日3—21 时, 日本海东岸某地经历了一次积云合并为条状云又消散的过程。图3示意该时
段当地气温、风速、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
21 当地时间/时
6 . 2日3 — 9时,该地
A. 持续受到冷空气侵袭 B. 天空中多云遮挡阳光
C. 地面辐射强度逐渐上升 D. 近地面气压波动上升
7.该地大规模条状云分布最连续的时间可能是
A.6 时 B.9 时 C.12 时 D.15 时
8.与大规模条状云形成之前相比,消散后该地的环境更加
A. 暖湿 B. 暖干 C. 冷湿 D. 冷干
土壤碳排放主要来自根系呼吸、微生物呼吸和枯落物的分解。1994 年,科研人员在阿拉 斯加州一山脉北麓某北极观测站(68°N,149°W) 搭建栅栏拦截风雪流,发现其背风侧积雪时 间延长、积雪深度加大,20 多年后背风侧的草丛苔原逐渐演化为落叶灌木。研究表明,积雪 增加改变了背风侧的土壤性质,导致土壤碳排放增加。据此完成9~11题。
9.通常情况下,北极地区冻土中的有机碳含量较高,主要是因为
A. 白昼时间短 B. 太阳辐射弱 C.温度低 D. 蒸发弱
10.北极地区积雪增加将导致
A. 植被覆盖率增大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 地表枯落物减少 D.微生物活跃度下降
11.北极地区积雪增加导致土壤碳排放增加,主要是因为
①冬季土壤温度升高 ②夏季土壤湿度增大
③积雪融水加剧土壤侵蚀 ④冻土消融空间增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利用漂浮在水面的光伏组件进行发电,对设备和选址要求较高。 “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印度尼西亚是东盟国家中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煤炭、石油资 源丰富。2023年11月,印尼首个、东南亚最大的漂浮式光伏项目——奇拉塔漂浮式光伏 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由我国企业承建,位于万隆盆地的奇拉塔水库(图8)。奇拉塔 漂浮式光伏电站的并网发电,为漂浮式光伏电站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的印尼的新能源发展树 立了典范。
图8
(1)简述奇拉塔水库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从能源角度,说明奇拉塔漂浮式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对当地的意义。(6分) (3)分析目前印尼漂浮式光伏电站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的原因。(8分)
(4)以奇拉塔漂浮式光伏电站为依托,为中资企业开拓印尼新能源项目提出合理建议。(6 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人造冰瀑是指依靠水源喷水,当水流到低于(0°C 的地表后与人造峭壁、假山冻结 而形成的瀑布。磐羊湖位于川西毕棚沟冰川下方宽阔的 U 型谷内,周边多大小不一的砾 石。修筑水坝前,磐羊湖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为发展冰雪旅游,毕棚沟景区于初 冬依托磐羊湖水坝人造冰瀑。尽管当地冬季白天平均气温高于(0°C, 但人造冰瀑景观基 本能维持原形。图9示意磐羊湖人造冰瀑景观及位置。
图9
(1)说明修筑水坝之前磐羊湖冬季水量小的自然原因。(6分)
(2)分析人造冰瀑景观选址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3)冬季白天多数时段气温高于0℃,但人造冰瀑仍能维持形态。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6分)
(4)简述人造冰瀑消融对下游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4分)
【答案】1.A 2.B 3.D
【解析】1.据图可知,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若以制造业为主,会促进周边城市人口增长;若以服务
业为主,会限制周边城市人口增长, A 正确、B 错误。两者都为传统大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起步都较
早,远远早于改革开放,因此产业起步时间对改革开放后人口增长的影响不大,CD 错误。故选A。
2. 近现代以来,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一般是由以制造业为主发展到以服务业为主。前期,制造业比重不 断升高,对周边城市人口增长起促进作用;后期,中心城市产业结构逐渐演变为以服务业为主,这虽能扩
大自身的人口规模,但对周边城市人口增长起抑制作用,导致周边城市人口增长减缓。故选 B。
3. 目前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会使人口更加集中在中心城市,形成以大城市为主
体的极化模式。因此,应将中心城市的产业和人口有序地向周边城市转移,以促进珠三角地区的协同发
展,D 正确。盲目扩大周边城市的建成区空间规模,会使周边城市因缺乏产业支撑,而达不到对其周边人
口的集聚作用,A 错误;鼓励周边城市的人口前往中心城市创业、提升中心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会
使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市集聚,加剧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不利于区域协同发展,BC 错误。故选D。
【答案】4. A 5.B
【解析】4.咸阳基地通过“一带一路”畅联海内外,说明其具有突出的交通地位,①正确;咸阳显像管、 液晶产业起步较早,生产协作条件好,②正确;虽然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技术并非是最前沿的,且两企业自 身的技术水平较高,③错误;两家企业合作后的产品销往国内外,但咸阳的本地市场有限,④错误。故选A。 5.Z 央企在咸阳成立的液晶面板公司生产的液晶面板,可以快速投入G 台资公司的整机厂,实现上下游生
产环节的快速衔接。对降低投资成本、提升品牌效应、扩大市场范围的作用不明显。故选 B。
【答案】6. D 7.D 8.C
【解析】6.读图可知,2日3—9时,该地气温波动下降。此时段该地大部分时间处于夜间,气温走低可能 是因为夜间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并不能说明持续受到冷空气侵袭, A 错误;该时段该地大部分处于夜间,不 存在多云遮挡阳光的情况, B 错误;气温波动下降,推测地温也在波动下降,地面辐射强度波动下降, C 错
误;近地面气温波动下降,会导致近地面气压波动上升,D 正确。故选 D。
7. 根据材料可知,形成条状云的关键在于势力较强的定向风把一朵朵孤立的积云向单一方向合并成为条带 状,因此风速增大有利于积云的合并。由图可知,15时风速最大,此时大规模条状云分布应最连续。故选 D。
8. 由上题分析可知,15时大规模条状云分布最为连续,之后开始消散。读图可知,与大规模条状云形成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B
D
A
B
D
D
C
C
A
B
前相比,消散后该地气温降低、降水增多,故环境应更为冷湿。故选C。
【答案】9. C 10.A 11.B
【解析】9.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土壤冻结期长,冻土中的有机碳因难以被分解释放而含量较高。故选C。
10. 由材料可知,北极地区积雪增加后,植被群落由草丛苔原逐渐演化为落叶灌木,植被覆盖率增大,枯枝
落叶会增多,为微生物提供更多生存空间,微生物活跃度会提升,生物多样性可能会增加。故选 A。
11. 积雪的保温作用使冬季土壤温度上升,根系呼吸、微生物呼吸、枯落物的分解增强,土壤碳排放增加, ①正确;土壤温度上升,冻土消融空间(冻土活动层)加深,暖季能有更大空间释放埋藏的碳,④正确。北 极地区积雪增加会使春季土壤湿度增大,对夏季土壤湿度影响很小,②错误;积雪融水增多,加剧土壤侵蚀,
会导致土壤碳排放减少,③错误。故选 B。
12. 【参考答案】 (1)位于赤道附近, 光热资源相对丰富; (2分)地处汇水条件好的盆地出山口,为光伏
组件铺设提供较大的水面基础。 (2分)
(2) 增加能源供应,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 2 分 )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 2 分 ) (与石油、
煤炭等传统能源形成竞争,) 降低能源利用成本。 (2分)
(3)煤炭等化石能源丰富,火电成本低; ( 2 分 ) 光伏项目前期投资大,风险较高, 技术要求高; ( 2 分 )
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 (2分)漂浮式光伏电站建设对水域生态环境有影响等。 ( 2 分 )
(4)因地制宜对印尼不同地区的开发条件开展比较研究,进行合理选址;充分宣传奇拉塔光伏电站项目的 优势与成果,提升竞争力;通过建设奇拉塔光伏电站项目 雇佣当地劳动力,培养当地人才;加强与当地企业
的合作,快速拓展市场等。 (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得6分)
【评分说明】按点给分,意思相近即可;答出划线的关键词句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1)注意题目限定的是自然条件,发展光伏电站,首先需要光热资源好(依据其纬度位置可得出);
要铺设光伏组件,且材料提及是印尼首个、东南亚最大的漂浮光伏项目,再由图中其所处位置可知水面基础大。
(2)注意限定词——能源角度。过去当地主要利用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现在增加了清洁能源供应,其
意义可从能源的供应量、能源的消费结构以及能源的利用成本等方面分析。
(3)目前印尼漂浮式光伏电站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的原因,应结合材料,从其常规能源的利用情况,光伏
电站的建设成本、建设难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4)中资企业开拓印尼新能源项目,属于企业拓展市场行为,需要进行项目选址、品牌宣传、雇佣与培训
劳动力、对外合作等事宜,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即可。
13. 【参考答案】(1)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2分)气温低, 冰川消融补给少; ( 2 分 ) 湖岸多松散砾
石, 湖水易渗漏损失。(2分)
(2) 选址水坝旁,便于借助水坝落差建造冰瀑; ( 2 分 )临近磐羊湖,造冰水源充足; ( 2 分 ) 坝下地势平
坦 ,便于造冰施工及游客驻足观赏。 ( 2 分 )
(3) 人造冰瀑景观南侧有水坝阻挡、东西侧有山坡阻挡, 白天太阳照射时间短;冰面反射率高,吸收的太 阳辐射少;冰瀑体积大,不易消融;海拔高, 夜晚气温低,利于表层融水冻结,冰瀑复冻。 (每点2分,任
答3点即可得6分)
(4)春季冰瀑消融, 下游河流径流量增大;水位升高,流速增大;侵蚀能力增强, 河流含沙量增大。 ( 每
点2分,任答2点即可得4分)
【评分说明】按点给分,意思相近即可;答出划线的关键词句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1)磐羊湖冬季水量小的自然原因,应从水量收入少、支出多两大方向说明,收入包括降水和冰
川融水补给,支出主要是下渗。
(2)该问需要紧密结合图文信息作答:冰瀑选址水坝旁,可以借助水坝的落差建造冰瀑,并利用湖泊水源
造冰;坝下外侧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便于施工及游客驻足观赏。
(3)冬季白天多数时段气温高于0℃,但人造冰瀑仍能维持形态,说明其吸收的热量不足以造成冰瀑大面
积融化,可结合图文信息,从其不易被太阳照射、吸收热量少、体积大、夜晚复冻等方面解释。
(4)该问注意围绕河流水文特征作答。人造冰瀑景观消融,首先会增大河流径流量,然后再具体说出其对
流速、含沙量等方面的影响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西藏拉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西藏拉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西藏拉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西藏自治区拉萨2020届高三一模地理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温和多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西藏拉萨市2020-2021学年高考一模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