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638756/0-17137053144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638756/0-17137053145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638756/0-17137053145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遗传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豌豆豆荚的饱满与种子的皱缩是一对相对性状
B.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的那个性状是显性性状
C.苹果园中的一株苹果树,绝大多数花瓣呈粉色,少数呈红色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D.开紫色花的萝卜自交子代中出现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花色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2.图表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豌豆具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性状易区分等优点
B.该杂交实验中高茎豌豆为母本,矮茎豌豆为父本
C.①为去雄过程,该操作应在高茎豌豆开花前进行
D.③为授粉过程,该操作完成后要对矮茎的花套袋处理
3.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孟德尔依据魏斯曼提出的有关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内容进行了“演绎推理”的过程
B.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测交后代性状比例为1∶1,可以从个体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4.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X白花→紫花
②紫花X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X紫花→紫花
④紫花X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①
5.将一株杂合有色花(有色花对无色花为显性)菜豆(Bb)连续自交三代,则最后一代中开有色花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是( )
A.1/3B.7/9C.2/9D.1/8
6.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纯种普通叶白色种子和纯种枫形叶黑色种子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F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B.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1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
D.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与枫形叶白色种子个体杂交将会得到两种比例相同的个体
7.人类多指(T)对正常指(t)为显性,正常(A)对白化(a)为显性,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且自由组合。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是( )
A.1/2B.3/4C.1/4D.1/8
8.如果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亲本的基因型是( )
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
9.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且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红眼黑体性状存在胚胎致死现象B.F2红眼黄体的基因型仅有2种
C.F2黑眼黑体中,纯合子约占1/4D.F1与F2黑眼黄体的基因型完全不同
10.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在玉米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Ⅰ过程中一定会发生( )
A.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染色体数目加倍
C.同源染色体联会D.染色体着丝粒分裂
11.图为拟南芥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显微图像,关于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成熟的花粉细胞B.含有5条染色体
C.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染色体数∶核DNA数=1∶1
12.如图所示是某生物分裂过程的某一时期,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因为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B.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含同源染色体
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D.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13.如图是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Ⅲ是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B.生物变异可发生在Ⅰ过程
C.在地球出现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后,生物进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了
D.组成新个体细胞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14.果蝇的红眼基因(W)对白眼基因(w)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在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WXw,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wY
B.F1全为红眼果蝇,F2出现性状分离
C.F2白眼果蝇中既有雌性,又有雄性
D.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5.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研究豌豆性状的遗传时,首先提出了基因的概念
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萨顿通过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对比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6.人类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男患者的精子不一定含致病基因B.女患者的极体中一定含致病基因
C.男患者的母亲一定是该病患者D.女患者的子女有可能患病
17.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Ⅰ片段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也属于伴性遗传病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X、Y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互为非同源染色体
18.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缺失1条IV号染色体(属于常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两只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则F1中( )
A.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红眼雌果蝇占1/3
B.染色体数正常的白眼雄果蝇占1/6
C.染色体数异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19.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朱红眼基因cn具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B. 暗栗色眼基因cl、白眼基因w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D. 基因v、w控制的性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20.鸡的芦花性状是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决定的,一只非芦花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让其与芦花母鸡交配,得到的F1中,芦花公鸡∶芦花母鸡∶非芦花母鸡=1∶1∶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F1中的芦花公鸡一定是杂合子
B.雏鸡至少需要1条Z染色体才能存活
C.F1中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杂交,F2母鸡均为芦花鸡
D.性反转母鸡性染色体的组成并未改变
二、填空题
21.喷瓜的性别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每一株植物中只存在其中的两个基因。它们的性别表现与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雄性、两性、雌性植株的基因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2)aD、a+、ad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某一雄株与一雌株杂交,后代中有雄株也有雌株,且比例为1∶1,则该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请画出该杂交过程的遗传图解。
三、实验探究题
22.某种动物的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E和e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并且当F存在时,E基因不能表达,某人做了相关的杂交实验,其部分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反映了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可以由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动物控制体色的基因的遗传______(填“遵循”或“不遵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两亲本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3)如果F2黑色个体中雌雄个体数量相同,现让F2中的黑色个体随机交配,则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4)现有一黑色雄性个体和多只基因型为eeff(甲)、eeFF(乙)的雌性个体,要确定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①设计杂交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的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图填空题
23.图1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某个体)的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期。
(2)图2中甲细胞中含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图2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段,对应于图3中的______。
(4)图2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
24.如图甲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图乙的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I-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甲图中的______片段。若在X染色体的Ⅰ片段上有一基因“E”,则在Y染色体的Ⅰ片段的同一位点可以找到基因______。
(2)乙图中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
(3)Ⅱ-5与Ⅱ-6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男孩的概率为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豌豆豆荚的饱满和豆荚的不饱满是一对相对性状,种子的圆滑和种子的皱缩是另一对相对性状,A错误;
B、具有两个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而且是唯一)的性状才是显性性状,B错误;
C、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苹果园中的一株苹果树,绝大多数花瓣呈粉色,少数呈红色,由于花色不属于子代的表现型,故不属于性状分离,C错误;
D、开紫色花的萝卜是杂合子,其自交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所以属于性状分离,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A、豌豆具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性状易区分等优点,是遗传学常用的材料,A正确;B、该杂交实验中高茎豌豆为母本,用剪刀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矮茎豌豆为父本,用毛笔给母本授上父本的花粉,B正确;C、①为去雄过程,由于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因此该操作应在高茎豌豆开花前进行,C正确;D、③为授粉过程,为了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该操作完成后要对高茎的花套袋处理,D错误。故选:D。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D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普通叶、黑色种子为显性性状,F1为双杂合个体,F2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A正确;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故F2中普通叶:枫形叶=3:1,B正确;F2中普通叶黑色种子:普通叶白色种子:枫形叶黑色种子:枫形叶白色种子=9:3:3:1,其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约占3/8,C正确;假设两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则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基因型为A_bb,枫形叶白色种子个体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后代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Aabb占1/3+2/3×1/2=2/3,枫形叶白色种子个体aabb占2/3×1/2=1/3,所以两种表现型的比例为2:1,D错误。
7.答案:A
解析: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Tt×Aatt,求子代的患病概率可将问题转化为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分别计算:Aa×Aa→3Aa(正常)︰1aa(白化病);Tt×tt→1Tt(多指)︰1tt(正常);只患一种病的概率︰只患白患病的概率:1/4aa×1/2tt=1/8;只患多指病的概率︰3/4A_×1/2Tt=3/8;所以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8+3/8=1/2。
8.答案:B
解析:如果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可知①子代中YY︰Yy=(1+1+2)︰(1+1+2)=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YY×Yy;②同理子代中RR︰Rr︰rr=(1+1)︰(2+2)︰(1+1)=1︰2︰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综合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故选:B。
9.答案:B
解析:A.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可知在F2中不存在致死基因,之所以没有出现红眼黑体性状,是由于aabb表现为了黑眼黑体,A错误;B.因为黑眼、黄体为显性性状,故F2红眼黄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共2种,B正确:C.F2黑眼黑体中,基因型和比例为1AAbb,2Aabb,1aabb,纯合子约占2/4=1/2,C错误;D.F1黑眼黄体的基因型为AaBb,F2黑眼黄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因此F1与F2黑眼黄体的基因型不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C正确。
11.答案:C
解析:A、图中共含有5个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属于初级卵母细胞,不是成熟的花粉细胞,A错误; B、图中含有5个四分体,共10条染色体,B错误; C、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C正确; D、图中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数:核DNA数=1:2,D错误。
12.答案:B
解析:A、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可以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A正确; B、在有丝分裂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包含该生物的全部染色体,因此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⑤和⑥,C正确; D、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着丝点②相连,D正确。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A、由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的过程中,既有细胞数目的增加又有细胞种类的增加,这一过程建立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A正确; B、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即细胞分裂间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染色体变异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B正确; C、有性生殖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类型远多于无性生殖生物,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C正确; D、由于精子中只有细胞核和极少量的细胞质,新个体细胞中的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于卵细胞,D错误。
故选:D。
14.答案:B
解析:在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中,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WXW ,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wY;F1的基因型为XWXw、XWY,全为红眼果蝇;F1雌雄果蝇交配,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WXW:XWXw:XWY:XwY=1:1:1: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白眼=3:1,可见F2出现性状分离,F2白眼果蝇均为雄性;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表现为伴性遗传。综上分析,A、C、D均错误,B正确。
15.答案:A
解析:A、孟德尔研究豌豆性状的遗传时,首先提出了遗传因子一词,A错误; B、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 C、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 D、萨顿通过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对比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正确。
16.答案:B
解析:A、人类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X染色体上一定含有致病基因,Y染色体上不含致病基因,因此男患者的精子细胞内若含有Y染色体则不含致病基因,A正确;B、女患者的两条X染色体上可能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含有一个致病基因,也可能两条X染色体上均含有致病基因,若女患者为杂合子,则极体细胞内可能不含致病基因,B错误;C、男患者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因此其母亲一定是该病患者,C正确;D、女患者含有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可能传给其儿子或女儿,因此其子女有可能患病,D正确。故选B。
17.答案:D
解析:A、Ⅰ片段是女性特有的区域,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分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中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A正确;
B、Ⅱ片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女患病率不一定相等,如①XaXa×XaY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②XaXa×XAY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女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男性。
所以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也属于伴性遗传病,B正确;
C、Ⅲ片段是男性特有的区域,其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而且Ⅲ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C正确;
D、X、Y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不同,但互为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D。
18.答案:A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伴性遗传的知识内容。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而朱红眼基因cn具有特定的碱基序列,A项正确;暗栗色眼基因cl在常染色体上,白眼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暗栗色眼基因cl、白眼基因w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项正确;朱红眼基因cn与暗栗色眼基因cl在一条染色体上,它们不是等位基因,C项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基因v、w位于X染色体上,D项正确。
20.答案:C
解析:F1中芦花母鸡(ZBW)和芦花公鸡(ZBZb)杂交,F2中母鸡的基因型是ZBW、ZbW,芦花鸡和非芦花鸡都有,C错误。
21.答案:(1)aD、a+、ad
(2)aD对a+显性,a+对ad 显性
(3)aDad;
解析:(1)分析表格:表中为喷瓜的性别及相应的基因型,其中雄株的基因型为aDa+、aDad;雌株的基因型为adad;雌雄同株(两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d。可见,喷瓜的性别是由基因决定的。决定雄性、两性、雌性植株的基因依次是aD、a+、ad。
(2)分析表格可知,控制喷瓜性别类型的三种基因间的显隐关系是aD>a+>ad,即aD对a+为显性,a+对ad为显性。
(3)某一雄株与一雌株杂交,后代中有雄株也有雌株,且比例为1:1,由于雌株的基因型是adad,故该雄株的基因型不可能为aDa+,只能为aDad,故图解可表示为:。
22.答案:(1)2;遵循
(2)EEFF、eeff
(3)4/9
(4)①让黑色雄性个体和多只基因型为eeff(甲)杂交,观察后代的表型;②若后代全为黑色个体,则亲本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EEFF,若后代出现白色个体,则亲本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Eeff
解析:(1)13:3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EeFf,这说明动物的一对相对性状是由两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由于F1的基因型为EeFf,两亲本都为白色,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EEFF、eeff。
(3)F2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3 EEff、2/3 Eeff,故随机交配,E配子的概率=2/3,e配子的概率=1/3,则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1/3×2/3×2=4/9。
(4)要确定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让黑色雄性个体与甲多次杂交,若后代全为黑色个体,则亲本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EEff,若后代中既有黑色个体(Eeff),也有白色个体(eeff)。则亲本灰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Eeff。
23.答案:(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
(2)4
(3)BC;B
(4)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解析:(1)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
(2)图2中,甲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3)图2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体,对应于图1中的BC段,对应于图3中的B。
(4)图2中,根据乙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24.答案:(1)Ⅱ-2;E或e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1/72
解析:(1)人类的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基因位于甲图中的Ⅱ-2片段(X染色体特有),Y染色体上无相应片段。Ⅰ片段是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若在X染色体的Ⅰ片段上有一基因“E”,则在Y染色体的Ⅰ片段的同一位点的基因应该是E或e。
(2)根据试题分析,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3)Ⅱ-5是不患甲病和乙病的男性个体,对甲病来说其基因型是HH或Hh,对于乙病来说基因型是XTY,因此Ⅱ-5的基因型是1/3HHTY或写2/3HhXTY。同理分折,Ⅱ-6及其父母正常,但有一患两种病的兄弟,因此Ⅱ-6的基因型是2/3Hh1/2XTXt,他们生出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男孩的概率为2/3×2/3×1/4×1/2×1/4=1/72。
性别类型
基因型
雄性植株
aDa+、aDad
两性植株(雌雄同株)
a+a+、a+ad
雌性植株
adad
亲本组合
子一代(F1)
子二代(F2)
白色×白色
白色
白色∶黑色=13∶3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蚌埠市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