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黄金卷04(全国通用)-备战中考化学模拟卷(全国通用)
展开这是一份黄金卷04(全国通用)-备战中考化学模拟卷(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4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黄金卷04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4全国通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i-28 Cl-35.5 Fe-5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回收利用废旧电池B.随意丢弃用过的口罩
C.燃放烟花爆竹D.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答案】A
【解析】A、回收利用废旧电池,能减少重金属的污染,保护环境,做法值得提倡,符合题意;
B、随意丢弃用过的口罩,会造成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病毒传播,做法不值得提倡,不符合题意;
C、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污染空气,做法不值得提倡,不符合题意;
D、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做法不值得提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物质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镁条燃烧B.冰雪融化C.光合作用D.钢铁生锈
【答案】B
【解析】A、镁条燃烧是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冰雪融化只是水从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照和叶绿素条件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该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钢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该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78%
B.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组分之间彼此不发生化学反应
C.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等
【答案】A
【解析】A、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体积分数约为78%是氮气,选项错误;
B、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组分之间彼此不发生化学反应,选项正确;
C、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选项正确;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等,选项正确。
故选A。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解析】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热,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并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
故选D。
5.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闻气体气味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答案】C
【解析】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里,然后握住容器外壁,导管口产生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好。A正确;
B、闻气体气味时,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B正确;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里,不能放在纸上。C不正确;
D、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时,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火焰中,1~2秒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的变化。D正确。
故选C。
6.我国明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有利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其中的一个化学反应为,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故选B。
7.古人刻录甲骨文时通常涂抹墨和朱砂(主要成分为HgS)。HgS中汞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2C.-3D.+3
【答案】B
【解析】在HgS中,硫元素显-2价,设汞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0,则x=+2。
故选B。
8.化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夏天被蚊子叮咬,涂肥皂水可以减轻痛痒B.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之前,应进行灯火实验D.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对人体都有害
【答案】D
【解析】A、用碱性成分的肥皂水涂蚊子叮咬的部位可以中和蚊子叮咬释放的酸性物质,缓解痛痒,说法正确;
B、垃圾分类有利于废物再利用,资源再利用,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说法正确;
C、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人进入可能会缺氧而窒息,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之前,应进行灯火实验,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若灯火熄灭,则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不适宜立刻进入地窖中,说法正确;
D、通常情况下,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是否有害要根据食品添加剂是否正规合法、添加剂添加量等因素来判断,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不一定对人体都有害,说法错误;
故选D。
9.铪可用作航天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铪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为72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 178.5g D.二氧化铪的化学式为O2Hf
【答案】A
【解析】A、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由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可知,铪元素原子序数为72,故其核电荷数为72,故A正确,符合题意;
B、铪元素为钅字旁,故为金属元素,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可知,铪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178.5,单位为“1”,不为g,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书写化学式时,金属元素在左面,非金属元素在右面,故二氧化铪的化学式为HfO2,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工业上制取芯片基材高纯硅(Si)的某一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乙质量之比为1:85 B.物质丁是由原子构成的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反应前后原子数量改变
【答案】C
【分析】从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A、甲与乙质量之比为(28+35.5×4):(1×2×2)=85:1,错误。
B、物质丁HCl是由分子构成的,错误;
C、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构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正确;
D、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构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错误;
故选C。
11.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分类观念:生铁、矿泉水、液氮都属于混合物
B.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证据推理: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A、生铁、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但液氮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该选项认识不正确;
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由于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根据元素守恒,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认识不正确;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该选项认识正确;
D、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由于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属于中和反应,该选项认识不正确。
故选C。
1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C.测量H2的体积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答案】A
【解析】A、根据该装置内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说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该实验能够达到目的;
B、如图所示,虽然向水中加入浓硫酸后会使水温升高,但红磷和白磷都在水中未与氧气接触故都不能燃烧,则无法比较二者的着火点,故故该实验不能够达到目的;
C、如图所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从长导管导入后会会从短导管导出装置,无法观察到水被排出到量筒内,则无法测量氢气的体积,故故该实验不能够达到目的;
D、如图所示,左侧铁钉处于水中未于氧气接触,右侧铁钉处于干燥的空气中未与水接触,因此两支试管内的铁钉都不生锈,故无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故故该实验不能够达到目的;
故选A。
13.利用甲酸( 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用如下实验装置验证CO的有关性质。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操作时,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滴加 HCOOH
B.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装置丁既可检验CO2,又可收集CO
D.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产生CO气体速率减小
【答案】A
【解析】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应先滴加HCOOH,产生一氧化碳,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然后点燃乙处酒精灯,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由于消耗了二氧化碳,装置内压强减小,澄清石灰水容易倒吸,炸裂试管,故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装置丁可以检验CO2,同时一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CO,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有水生成,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产生CO气体速率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酚酞遇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均不变色,向稀盐酸(酸性)和氯化钠溶液(中性)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均不变色,故A错误;
B、用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氧气具有助燃性,剧烈燃烧的是氧气。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但浓度不高,燃烧一段时间熄灭的是空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可以鉴别开,故B正确;
C、过滤可以分离固体和液体。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获得精盐,需要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如不蒸发结晶得到的是溶液,不是精盐固体,故C错误;
D、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会引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钙,故D错误。
故选B。
15.向稀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a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HClB.ab段的反应方程式:FeCl3+3NaOH═Fe(OH)3↓+3NaCl
C.b点处溶液:pH=7D.b﹣c段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答案】D
【分析】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沉淀产生。盐酸消化完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
【解析】A、0﹣a段不产生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HCl,该选项正确;
B、ab段产生沉淀,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该选项正确;
C、b点盐酸、氯化铁恰好被全部消耗,无氢氧化钠剩余,得到的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溶液pH=7,该选项正确;
D、b﹣c段溶液中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NaCl和过量的氢氧化钠,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16.(6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2)2个氧原子 ;
(3)5个水分子 ;
(4)氢氧根离子 ;
(5)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
(6)最简单有机物的化学式 。
【答案】(1)Ca
(2)2O
(3)5H2O
(4)OH-
(5)
(6)CH4
【解析】(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钙元素,元素符号为Ca;
(2)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则2个氧原子表示为2O;
(3)分子式前面加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水的分子式为H2O,则5个水分子表示为5H2O;
(4)氢氧根离子由O、H元素组成,且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离子符号为OH-;
(5)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MgO中O为-2价,则Mg为+2价,元素的化合价表示在该元素的正上方,则MgO中Mg为+2价表示为;
(6)甲烷为最简单的有机物,化学式为CH4。
17.(8分)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造福于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化学与生活
(1)用石墨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 性;
(2)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 (填“变大”或“变小”)。
Ⅱ、化学与环境
(3)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 (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4)“提高防火意识,预防森林火灾”。到林区活动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禁带火种B.严禁吸烟C.野外生火D.文明祭祀
(5)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检测项目的是 (填字母)。
A.一氧化碳B.可吸入颗粒物C.二氧化氮D.二氧化碳
Ⅲ、化学与新能源
(6)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今年5月30日成功发射。液氢是运载火箭常用的燃料之一,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
A.制取成本高B.产物无污染C.燃烧热值高D.贮存困难
(7)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某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AlN)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用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导电
(2)变大
(3)CO2
(4)C
(5)D
(6)BC
(7)
【解析】(1)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用石墨可作干电池的电极;
(2)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空气不充足,燃料发生了不完全燃烧,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调大,通入足够的空气;
(3)所谓“低碳”生活,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故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CO2的排放量;
(4)A、禁带火种可以防止发生火灾,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严禁吸烟可以防止发生火灾,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野外生火易引发火灾,做法错误,符合题意;
D、文明祭祀可以防止发生火灾,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检测项目,不符合题意;
B、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检测项目,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氮是一种有害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检测项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检测项目,符合题意;
故选:D;
(6)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且原料来源丰富,燃烧热值高,是比较理想的能源,但是氢气贮存和运输困难、制取成本高,所以没有广泛应用,故选:BC;
(7)在氮气流中用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氮、铝、氧、碳元素,生成物氮化铝中含有氮、铝元素,则该可燃性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即为一氧化碳,氮气、氧化铝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氮化铝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8分)元素的化合价和物质的类别是学习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方面,如图是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1)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它对应的物质类别X是 。
(2)NH3中有 种元素,其中N:H的元素质量比为 。
(3)图中C点对应的物质为大气污染物之一,写出其对应的化学式为 ,它是汽车在行驶时氧气和氮气反应所生成的,该反应过程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KNO3是一种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的肥料,它对应图中的 (填字母)点,其名称是 。
【答案】(1)N2 单质
(2)2 14:3
(3) NO2 升高
(4)G 硝酸钾
【解析】(1)A点所示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A点所对应的物质为氮气,其化学式N2,对应的物质类别X为单质;
(2)NH3中有氮、氢两种元素,其中N:H的元素质量比为14:3;
(3)图中C点对应的物质为大气污染物之一,C为含有+4价氮元素的氧化物,氧元素显-2价,其对应的化学式为NO2;它是汽车在行驶时氧气和氮气反应所生成的,反应物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生成物二氧化氮中氮元素显+4价,该反应过程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4)KNO3中氮元素显+5价,它对应图中的G点,其名称是硝酸钾。
19.(5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将6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 。
(4)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5))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
【答案】(1)t1℃,甲、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
(2)150g
(3)加入溶质丙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4)降温结晶
(5)BC
【解析】(1)P点是甲、丙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含义是t1℃,甲、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
(2)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则将6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得到溶液的质量为50g+100g=150g。
(3)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说明不能使用改变温度的方法。将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加入溶质丙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4)甲、乙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甲受温度影响较大,乙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5)A、甲、乙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所以降温后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丙的不饱和溶液。错误;
B、t1℃时溶解度乙>甲=丙,则该温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而降温后得到甲、乙饱和溶液,丙的不饱和溶液,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正确;
C、只有甲、乙有晶体析出,降温后甲溶解度变为比乙大,且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则降温后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正确;
故选BC。
20.(5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与传统汽车使用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更加多元化。电动汽车:电池能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几类电池的部分性能指标如图1所示。其中能量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具有的能量;氢内燃车:氢内燃车以氢气为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氢气可通过电解水(原理如图2)等多种方式获得。据测算,1kg氢气完全燃烧可释放的热量,1kg汽油完全燃烧可释放的热量;乙醇汽车: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或发酵粮食收割后剩余的秸秆大量提取;太阳能汽车:以太阳能电池驱动低碳环保,真正实现了零排放。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未来可期。
(1)依据图1,锂电池优于镍氢电池的性能指标是 。
(2)最理想的制氢方法:在合适的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光使水分解。该制氢过程 (填“吸收”或“放出”)能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依据图1可知,提供相同能量时,铝空电池的体积最小
B.图2中,A口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C.农业大国盛产甘蔗和玉米,有利于推广乙醇汽车
D.报废的电动汽车电池,要及时用土进行掩埋处理
(4)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量的单质硅,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能量密度
(2)吸收
(3)AC
(4)SiO2+2CSi+2CO↑
【解析】(1)根据图1中信息可以判断得出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大于镍氢电池的能量密度,故锂电池优于镍氢电池的性能指标是能量密度。
(2)由题意可知,反应条件为光照,所以该制氢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3)A、依据图1可知,铝空电池的能量密度最大,故提供相同能量时,铝空电池的体积最小,故正确;
B、图2中A口的电极为正极,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故在A口产生氧气,选项说法错误;
C、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可以生产乙醇,则农业大国盛产甘蔗和玉米,有利于推广乙醇汽车,故正确;
D、报废的电动汽车电池,要回收集中处理,不能用土进行掩埋处理,否则会造成土壤污染,故错误;
故选AC。
(4)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物中有Si、O、C,则生成物中也含有Si、O、C,分析得出可燃气体为CO,故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iO2+2CSi+2CO↑。
21.(6分)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E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是最常用的溶剂,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代表物质间能够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与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2)列举物质的一条用途: 。
(3)物质I由 构成(填化学用语)。
(4)写出与的稀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答案】(1)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2)作燃料等
(3)O2
(4) 置换反应
【分析】A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则A是氧化铁。B 、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B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C和D,则B是一氧化碳,C是铁,D是二氧化碳。H 是最常用的溶剂,H通电分解生成G和I,I可以和二氧化碳相互转化,则H是水,I是氧气,G是氢气。E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且E的稀溶液和铁反应生成F和氢气,所以E是硫酸,F是硫酸亚铁。代入验证无误。
【解析】(1)A氧化铁和B一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为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2)G 是氢气,可用作燃料。
(3)物质I是氧气,是有氧分子构成的,可用氧气的化学式表示氧分子,符号为O2;
(4)C铁和E硫酸的稀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22.(5分)工业上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等)中提取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①SiO2难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②当时,完全转化为沉淀。
(1)操作1的名称是 。
(2)在“盐酸浸取”前需将铝土矿粉碎,其目的是 。
(3)“煅烧”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的化学式是 。
(4)向溶液2中加入过量稀氨水,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过滤
(2)增大与酸的接触面积,反应进行的更充分
(3)H2O
(4)
【解析】(1)经过操作1后物质被分成溶液和不溶物两部分,说明操作1起到固液分离的作用,故填过滤;
(2)在“盐酸浸取”前需将铝土矿粉碎,其目的是:增大与酸的接触面积,反应进行的更充分;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判断,反应物中有Al:2、O:6、H:6,
生成物有Al:2、O:3,所以3X 含有O原子3个,H原子6个,X中含有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O;
(4)根据实验流程可以判断出溶液2为氯化铝(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溶液,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氢氧化铝,故化学方程式为:。
23.(12分)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加热高锰酸钾制O2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可选E装置收集O2,理由是 。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C装置替代B装置作发生装置,其优点是 。若用D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通入。
(4)某同学采用如图F所示的装置分离H2、CO2的混合气体。
步骤如下: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H2;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可得到CO2。
①X溶液最好选择 (填序号)。
a. NaOH浓溶液 b. 饱和Ca(OH)2溶液
②选用稀H2SO4而不用盐酸,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酒精灯 分液漏斗
A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3) 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b
(4)a 盐酸具有挥发性,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气体
【解析】(1)①是酒精灯;②是分液漏斗,故填:酒精灯;分液漏斗;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可选E装置收集O2,理由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填:;A;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C装置替代B装置作发生装置,其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D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b端通入;故填:;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b;
(4)①氢氧化钙微溶于水,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氢氧化钙量很少,饱和溶液不能完全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要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最好用浓溶液,故填:a;
②选用稀而不用盐酸,可能的原因是盐酸具有挥发性,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故填:盐酸具有挥发性,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24.(9分)化学兴趣小组课外实验时,取出镁条,发现久置的镁条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他们把该镁条放入试管中,倒入一定浓度的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试管壁发烫。同学们对此气体成分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1)灰黑色“外衣”中含有 (2)无水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猜想假设】猜想一: 猜想二:和水蒸气 猜想三:、水蒸气和气体
(1)猜想三中有气体的理由是 。
【设计实验】为检测产生的气体成分,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固定装置略去)
(2)B装置中出现白色沉淀,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3)C装置的作用是 。
(4)甲同学观察到装置中无水由白色变为蓝色,于是得出结论: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乙同学对此提出质疑,理由是 。
(5)若颠倒装置和C装置的安装顺序,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 。
【反思与评价】
(6)从安全角度考虑,你认为实验时应注意 。
【答案】(1)盐酸易挥发
(2)HCl/氯化氢 HCl+AgNO3=HNO3+AgCl
(3)检验并除尽CO2
(4)气体通过C装置会带出水蒸气,也会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干扰对氢气的检验
(5)不能 混合气体中的HCl、CO2均会被氢氧化钙吸收,因此无法判断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HCl
(6)实验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该装置,防止发生爆炸
【解析】(1)根据盐酸具有挥发性,因此猜想三中有HCl气体;
(2)根据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B装置AgNO3可用于检验混合气体中的HCl,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氯化氢,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其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可用C装置澄清石灰水检验并除尽CO2;
(4)气体通入C装置,会带出部分水蒸气到D、E装置,可观察到E装置中无水CuSO4由白色变为蓝色,并不能判断是D装置中发生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的反应;故甲同学观察到 E 装置中无水 CuSO4 由白色变为蓝色,于是得出结论: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 H2 。乙同学对此提出质疑,理由是:气体通过C装置会带出水蒸气,也会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干扰对氢气的检验;
(5)B、C装置颠倒,混合气体中的HCl、CO2均会被氢氧化钙吸收,因此无法判断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HCl;
(6)该气体中含有可燃性气体氢气,故实验开始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该装置,防止发生爆炸。
25.(6分)已知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将18g赤铁矿石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并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该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g。
(2)计算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6
(2)设生成氯化铁的质量为x,
x=32.5g,
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解析】(1)根据题意可得,该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18g-2g=16g;
(2)见答案。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区分氧气、空气、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小木条
C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获得精盐
溶解、过滤
D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相关试卷
黄金卷07(全国通用)-备战中考化学模拟卷(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7(全国通用)-备战中考化学模拟卷(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7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黄金卷07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7全国通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黄金卷06(全国通用)-备战中考化学模拟卷(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6(全国通用)-备战中考化学模拟卷(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6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黄金卷06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6全国通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黄金卷05(全国通用)-备战中考化学模拟卷(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5(全国通用)-备战中考化学模拟卷(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5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黄金卷05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5全国通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