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十六中教研联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共40分)
1.(2分)“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大运河( )
A.巩固了隋朝统治B.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C.促进了经济交流D.结束了南北的分裂
2.(2分)科举制度的产生是时代的选择,它成为打破门第权贵的有利工具,给下层士子带来了公平的机会和标准,更给历史带来了自我更新的公平。这说明科举制度( )
A.消除了藩镇割据B.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C.加强了中央集权D.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3.(2分) 隋朝和秦朝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短暂却耀眼的光芒,以下关于两个朝代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选择了长安作为王朝的都城B.都开创了利于中央集权的制度
C.都确定了以考试形式选拔人才D.都因暴政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4.(2分) 唐太宗曾说“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这体现了他( )
A.虚心纳谏,从善如流B.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C.以史为鉴,勤于政事D.以民为本,注重文教
5.(2分)《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主张“国以人为本”,下列能体现唐太宗践行该思想的措施是( )
A.完善了三省六部制B.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D.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6.(2分)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曾经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两个著名的盛世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善于用人 ②编修经籍
③以民为本 ④开创新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2分) 唐诗的文学与史学价值并举。下列诗句蕴含唐朝民族交融信息的是( )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九天间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旋
C.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8.(2分)“唐朝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朝代,当时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下列诗句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B.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C.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D.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9.(2分)唐代出现了一种新式农业生产工具。它的结构更为完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下列工具与此叙述相符的是( )
A. B. C. D.
10.(2分)唐长安城内设置鸿胪寺、典客署等机构,专门管理接待外国宾客,并提供接待的费用,不计其他所供的财物,单是供应的禄米每年已达13000斛。这反映了唐朝( )
A.商品贸易兴盛B.中外交往频繁
C.对外交通发达D.农业技术先进
11.(2分)据《唐大和上东征传》中记载,日本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件袈裟。袈裟上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长屋王希望这些袈裟能送到大唐,以此与大唐的和尚结缘。下列能够体现中日“共结来缘”的史实是( )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唐蕃和亲D.郑和下西洋
12.(2分)(2分)大战争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中央集权,为藩镇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一蹶不振。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
A.赤壁之战B.黄巾起义C.八国之乱D.安史之乱
13.(2分)“这次战乱使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是指( )
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
14.(2分)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富国而非富民为目标,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几乎把整个社会作为“取财”的对象。新法损害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导致变法的社会基础丧失。材料表达的是王安石变法( )
A.实施的背景B.改革的内容C.取得的成效D.失败的原因
15.(2分)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从集中军权开始,其原因不包括( )
A.当时的社会背景的需要B.他本人经历的切身体会
C.对前朝历史经验的借鉴D.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
16.(2分) 中国古代各王朝均适时调整官制以适应统治所需,下列官职中从北宋开始新增的是( )
A.太尉B.通判C.刺史D.宰相
17.(2分)1005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当时的史书对此事评价不一,下列各项中肯定澶渊之盟积极作用的有( )
①澶渊之盟对宋朝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城下之盟,它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渊之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双方保持了长时间的相对和平的局面
③宋朝大臣说: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④(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2分)“到宋代,出现了坊市混杂的新局面,商人只要纳税,可以随处开设铺店,因而出现了一些新的商有业街道和场所。这些商业场所往往与居民区杂混交错。”宋代出现“坊市混杂的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统治者推行“重商”的政策B.商人阶层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C.大型城市的出现和人口增加D.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19.(2分)12世纪的蒙古草原处于分裂状态,结束蒙古草原分裂状态,统一蒙古的人物是( )
A.元昊B.铁木真C.阿骨打D.阿保机
20.(2分)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其中,属于元朝在东南地区设置的机构是( )
A.中书省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D.北庭都元帅府
二、材料分析题(共20分)
21.(6分) 民族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是一个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民族问题自古以来便是国家治理的大事。
材料一:在隋唐以前, 历朝历代的中原汉族统治者基本都把周边的民族地区视为蛮夷之地, 把生活在周边的民族地区的人民称之为蛮夷……但到了隋唐时期,尤其是从唐太 宗开始,民族思想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开明、兼容并蓄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
——程陈《唐宋两朝民族关系的比较》 材料二 :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
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 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 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材料三: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 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
分设机构,进行有效地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1)(2分)根据材料一, 指出隋唐时期中原王朝统治者民族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唐朝民族关系和睦的史实。(两例)
(2)(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辽、宋、西夏时期民族文化交往呈现的特点。
(3)(2分)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分别指出清政府派驻西藏、新疆的最高行政长官的名称。
22.(7分)
材料一: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设夜市,通晓不绝。
材料二: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宋朝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方户口数比例占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宋史》中有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2分)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繁荣有哪些特点?
(2)(2分)材料二中的“所得”从何而来?为了获得“百万计”,宋高宗采取了哪一措施?
(3)(3分)“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3.(7分)
材料一: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材料二: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材料三: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中国政治制度史》
(1)(2分) 依据材料一推断“通判”的职权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2)(2分)依据材料二,指出元朝的行省有哪些职能,它的确立有何意义。
(3)(3分)元朝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来对西藏、台湾进行管辖?
答案
1-5 CDDBB 6-10 BABBB 11-15 BDCDD 16-20 BDDBC
21.(1)开明、兼容并蓄,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2)相互吸收
(3)西藏:驻藏大臣、新疆:伊犁将军
22.(1)城市规模大、人口多;打破坊市界限;商品贸易时间长,出现夜市。
(2)海外贸易。措施: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3)历史现象:说明当时的经济重心,已经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南迁,带来 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阶级重视发展经济。
23.(1)职权:涉及地方一切行政与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项官 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作用: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行为实行监督。
(2)职能: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军 事、经济等权力;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意义:行省 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边疆的管辖,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行省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3)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二十一中联片教研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二十一中联片教研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九年制学校教研联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九年制学校教研联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十一中教研联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十一中教研联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