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青海省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青海省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
    青海省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
    青海省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青海省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青海省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折弯B.燃放鞭炮C.水果榨汁D.冰雪融化
    2.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最清洁能源是( )
    A.煤B.石油C.氢气D.酒精
    3.化学学科的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夏天汽车轮胎容易爆胎——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B.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C.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4.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减少病虫害,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禁止捕捞青海湖湟鱼,保护高原生态环境
    C.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D.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可焚烧废旧塑料
    5.地壳中含有丰富的铝元素。结合下图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A.铝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3
    B.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6.大蒜富含大蒜素,具有降压、杀菌作用,主要成分为C6H10S3。下列关于大蒜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6H10S3属于有机化合物
    B.一个C6H10S3分子中含有 5个H₂分子
    C.C6H10S3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
    D.C6H10S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下列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B.
    C.D.
    9.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Z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Z不反应;如果把Y、Z放入到硝酸铜溶液中,Y 无明显现象,Z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X>YB.Y>X>ZC.X>Y>ZD.X>Z>Y
    10.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过滤
    C.蒸发食盐水D.给液体加热
    11.归纳与比较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关于气体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B.用途:CO2用于灭火;CO用于人工降雨
    C.制取: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与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制取装置相同
    D.收集:CO2、O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2.“宏观—微观—符号”的建构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该反应将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13.下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种物质中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B.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C.将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t2℃时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者析出溶质的质量相等
    14.下列鉴别或除杂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
    15.周末,小明为家人准备营养午餐:
    (1)小明去市场买了菠菜、西红柿、牛肉、鸡蛋、馒头和碘盐。其中鸡蛋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碘盐中的碘指的是_______(填“元素”“原子”“单质”);
    (2)小明家使用的是天然气燃气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3)烹饪时,如果油锅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
    (4)餐后,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原理;铁锅清洗后要擦干的目的是_______。
    1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请完成下列填空:活性炭净水利用了_______性;铝做导线利用了_______性;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_______。
    17.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a与b试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
    (2)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水是由_______组成。
    18.农业上可用石灰乳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属于_______(填“酸”“碱”“盐”);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9.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pH计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曲线如下图。回答问题:
    (1)M点时,溶液呈_______性;逐滴加入的x是_______溶液;
    (2)图中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三、实验题
    20.基于实验事实的逻辑推理、质疑批判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碳酸钠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利用生石灰和碳酸钠制取氢氧化钠溶液。
    【知识回顾】
    (1)生石灰与水反应__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属于______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制取过程】
    【讨论】有同学认为无色溶液 A 是氢氧化钠溶液;有同学认为,溶液中除了氢氧化钠还可能有其他溶质。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A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
    (2)有三种可能①NaOH;②NaOH和Na2CO3;③NaOH和_______
    【实验探究】
    (3)
    【反思与交流】
    (4)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_______。
    四、计算题
    21.50ɡ某稀硫酸恰好与6.5ɡ锌完全起反应。试计算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铁丝折弯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燃放鞭炮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水果榨汁只是将汁液榨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C
    解析:A、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物,不是清洁能源,不符合题意;
    B、石油燃烧会产生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不是清洁能源,不符合题意;
    C、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是理想的清洁能源,符合题意;
    D、酒精燃烧可能会生成一氧化碳,不是最清洁能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A
    解析:A、夏天车轮容易爆胎,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故A不正确;
    B、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品红分子逐渐运动到水分子中间了,故B正确;
    C、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互相扩散到了对方的间隔中,故C正确;
    D、氧气和液氧均是由氧分子构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都能支持燃烧,故D正确;
    故选:A。
    4.答案:B
    解析:A、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源和土壤,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
    B、禁止捕捞青海湖湟鱼,可以保持生态平衡,保护高原生态环境,符合题意;
    C、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会污染水源和土壤,应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不符合题意;
    D、焚烧废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C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铝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铝带 “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答案:A
    解析:A、C6H10S3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B、一个C6H10S3分子中含有10个氢原子,故B错误;
    C、C6H10S3中碳、氢、硫三种元素质量比为,故C错误;
    D、因为C6H10S3中碳、氢、硫三种元素质量比为,所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此选项错误;
    B.碳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此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此选项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选项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是:缺少反应条件,不符合题意;
    B、硫酸钠和氯化钾相互交换成分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不能反应,不符合题意;
    C、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是:未配平,缺少气体符号,反应条件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D
    解析: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Z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Z不反应,证明X> H,H>Y,H>Z。如果把Y、Z放入到硝酸铜溶液中,Y 无明显现象,Z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证明Cu> Y,Z>Cu。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Z>Y,故选D。
    10.答案:A
    解析:A.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观察放入水中的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此选项正确;
    B.过滤时要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示中漏斗末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此选项错误;
    C.蒸发食盐水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以防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此选项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A、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人工降雨,不符合题意;
    C、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装置不同,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密度均比空气大,均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
    A、由物质的组成可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丁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故C正确;
    D、该反应将有毒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无毒的氮气和二氧化碳,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故D正确;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较大,故A错误;
    B、由图可知t1℃,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
    C、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但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
    D、由图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t2℃时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大于氯化钾溶液中溶质质量;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钾,故D错误。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可以鉴别二者,故A不符合题意;
    B、羊毛为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气味,而尼龙属于合成纤维,灼烧时,无烧焦羽毛气味,故鉴别羊毛线和尼龙线可以灼烧闻气味,故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杂质被除去的同时又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符合题意;
    D、CaCO3在高温煅烧时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剩余固体只有氧化钙,能达到除杂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1)蛋白质;元素
    (2)CH4
    (3)隔绝氧气
    (4)乳化;防止铁锅生锈
    解析:(1)鸡蛋富含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碘盐中的碘指的是元素;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3)油锅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4)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原理,将大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冲走;
    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易发生生锈,则铁锅清洗后,擦干的目的是防止铁锅与水接触,防止铁锅生锈。
    16.答案:吸附;导电;保护气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异味、色素,所以活性炭净水利用了吸附性; 铝做导线利用了导电性;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17.答案:(1)氢气/H2;2:1
    (2)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1)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a试管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为氢气,b试管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a 与b试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8.答案:盐;Fe+CuSO4=Cu+FeSO4
    解析:硫酸铜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是:Fe+CuSO4=Cu+FeSO4。
    19.答案:(1)酸;氢氧化钠/NaOH
    (2)NaCl
    解析:(1)由图可知,M点时溶液的pH2,故此时溶液呈酸性;由图可知,溶液初始pH值小于7,故实验为将氢氧化钠逐滴加入盐酸中,故逐滴加入的x是氢氧化钠溶液,故填:酸;氢氧化钠(或者NaOH);
    (2)由图可知,N点溶液的pH=7,此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故填:NaCl。
    20.答案:(1)放出;;化合
    (2)氢氧化钙/Ca(OH)2
    (3)无明显现象;③
    (4)反应物是否过量
    解析:(1)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2)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氢氧化钠,如果碳酸钠过量,则溶质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如果氢氧化钙过量,则溶质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故③NaOH和Ca(OH)2;
    (3)向无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现象是: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碳酸钠,说明猜想②不成立;
    向无色溶液A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氢氧化钙,则猜想③成立;
    (4)由以上分析可知,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21.答案:19.6%
    解析:解:设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9.8g
    答: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A
    鉴别CO和CO2
    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B
    鉴别羊毛和尼龙
    灼烧,闻气味
    C
    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₂CO3
    滴入适量的稀盐酸
    D
    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
    高温煅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_______
    猜想②不成立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_______成立

    相关试卷

    青海省海东市202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青海省海东市202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青海省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青海省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青海省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青海省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青海省海东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青海省海东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