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舟山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及答案(九科)
2024舟山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舟山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须知:
1.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人类活动中,利用能源不是最终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A. 黑色“硅板”B. 荷兰的风车C. 地热发电站D. 比亚迪新能源车
2.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 是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B. 上海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
C 太阳能资源能量集中D. 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石油②水资源③土地资源④太阳能⑤天然气⑥人工种植的小麦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④⑤⑥
4. 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图中①③④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适合发展畜牧业的是( )
A. ①B. ③C. ④D. ⑤
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下图为我国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中缅油气管道部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地区实施煤改气,导致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措施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 )
A. 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B. 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C. 部分地区暂缓实施煤改气D. 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
6.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A. 山高谷深,气候湿热B. 降水较多,河网密布
C. 荒漠广布,水源不足D. 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的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B. 我国粮食短缺
C.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D. 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
8. 为了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我国需要积极( )
A. 建设温室大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B.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牧业比重
C.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D. 增大农业资金投入,提高灌溉效率
9. 天津市东疆港经填海造陆,已发展成为航运物流汇聚、高端产业集聚、金融创新领跑全国的重要港区。下图为东疆港港区1984至2022年卫星遥感图。完成下题。
正确反映东疆港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的是( )
A. ①④③②B. ①④②③C. ②③④①D. ③②④①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境内北部莱州湾海域实施。“海上风电十海洋牧场”的基本原理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下图为莱州湾和“海上风电十海洋牧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冬季莱州湾海面易封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纬度较高B. 海水流动性差C. 海水盐度较低D. 海水较深
11. “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对国家资源安全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扩展生存空间,利于增加国土面积B. 优化能源结构,利于保障能源安全
C. 提高渔业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D. 扩大专属经济区,增加经济收入
西沙群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由于可燃冰大多埋藏在海底,目前没有国家进行商业化开采。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并获得成功,在可燃冰开发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可燃冰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源量少B. 对环境影响大C. 开采难度大D. 海上交通不便
13. 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其主要意义是( )
A. 加大我国可燃冰资源的出口B. 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
C. 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D. 彻底消除我国空气污染
海洋表层水体的pH值约为8.2,呈弱碱性。长期以来这种稳定的化学环境维持青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海洋酸化(pH值降低)是全球气候变化下海洋系统面临的又一重要生态环境问题。如图为香港周边不同海域1986~2017年的年均酸碱度变化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海域海洋酸化会使( )
A. 贝壳类生物数量减少B. 近岸的海洋污染减轻
C. 海水的腐蚀性会减弱D. 沿海的陆地酸雨加重
15. 从全球范围看,引发海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荒漠化加剧,径流含沙量增大B. 燃烧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增加
C. 大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D. 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生物沉积
下左图为海南岛略图,下右图为2023年3月12-14日该岛部分城市PM10日均浓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13日,海南岛的主导风向为( )
A. 偏北风B. 偏南风C. 偏西风D. 偏东风
17. 该时段,海南岛PM10的主要来源是( )
A. 东南亚火山爆发B. 当地燃煤取暖
C. 珠三角交通尾气D. 北方沙尘天气
氦气具有低密度、低溶解度、高导热率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和高新技术领域,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稀有气体资源。中国氮气资源利用晚,开发程度低。近年来,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国内氮气需求大幅增长。2017年以来,中国氮气进口量长期保持在2.0×107m3以以上,其中2018年进口量高达2.31×107m3,约占全球氮气产量的14.4%,且中国氮气进口来源较集中。下图为2014~2021年中国氮气产量与进口量走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2018年后,我国氮气进口占比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 氦气应用领域萎缩B. 大量利用储备氦气
C. 国内氦气开发增强D. 氦气替代原料增加
19. 为保障我国氦气资源的安全,应重点( )
①发展氦气资源勘探技术,提高国内氦气产量 ②拓展氦气进口渠道,维护氦气供应链稳定
③并购国外氦气生产公司,提高氦气进口量 ④发展建设氦气专用管道,提高氦气供应效率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在各种环境安全问题中,水资源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如水体污染、水质恶化、河流断流、水资源枯竭等。下图为我国水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在我国,水资源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河流断流的地区是( )
A. 缺水带B. 少水带C. 平水带D. 多水带
2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丰水带部分地区因为水质污染,也存在水资源安全问题
B. 缺水带和多水带地区的最低水质标准相同
C. 农业用水的最低水质标准高于水产养殖的最低水质标准
D. 长江和黄河水资源安全的临界值相同
近年,甲国发生数次严重雾霾事件。有研究认为该事件的主要污染源来自乙国。下图为甲国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可作为推测甲国大气污染源来自乙国的证据是该事件多发生于( )
A. 工作日早晚高峰期B. 晴朗且风力小夜晚
C. 盛行夏季风的时期D. 东部海域出现气旋时
23. 该类事件可能对国家环境安全造成影响,甲国政府应对的合理措施是( )
A. 加强国家间协商与合作B. 立法禁止污染源入境
C. 优化本国能源消费结构D. 沿海岸线建造防护林
淮北市地处安徽省北部,1960年因煤设市,经过60年的大规模开采,已经处于城市资源衰退阶段,2009年被认定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淮北市政府提出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新时期城市发展战略(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与上海相比,淮北市建设“中国碳谷”的主要优势在于( )
A. 自然环境优美B. 基础设施完善C. 劳动力价格低廉D. 煤业基础较好
25. 十几年来,淮北市由煤城转型成功,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迁出煤炭产业,减轻环境污染B. 注重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生态经济化
C. 所有采煤塌陷区深挖,注水成湖D. 建设多个环境保护区,严格限制生产用地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地区(见下左图),常年盛行西北风,冬春季多大风,降水在300mm左右,原为草原。上世纪60年代开始,塔拉滩及周边土地出现荒漠化。2012年,在塔拉滩荒漠化草场地区规划建设太阳能发电园,现已建成为中国最大的生态光伏产业园,园区安放了大量距地面1米左右的光伏发电板(见下右图)。光伏发电与龙羊峡水电站所发电能一起并网,通过高压输电线路稳定输出电能。这种水、光互补的发电模式为我国清洁能源的利用探索了一条很好的路径。近年来,塔拉滩太阳能发电园的植被恢复较好,现在该地区已成为电能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畜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示范区。
(1)简述塔拉滩地区水光互补的意义。
(2)说明该地大规模安装光伏板对植被恢复所起的作用。
(3)解释当地为什么还要在光伏园区内发展生态畜牧业。
27.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将国土空间分为珠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材料一: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和河源市龙川县在龙川辖区内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飞地经济”。2023年,龙川县在宝安辖区内揭牌成立“飞地园区”,着力建设专业孵化器和研发中心,引进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高端新材料等高端项目,开辟“孵化在深圳、转化在龙川”的产业招商和产业培育新路径。两地由此实现了从“单向飞地”向“双向飞地”的转变,产业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材料二:2021年6月1日,广东省印发《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开发,探索海域资源集约生态化开发的新模式,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概括深圳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2)分析深圳和河源设立“双向飞地”的合理性。
(3)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模式对保障国家安全的意义。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上沙尘天气的高发区之一。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沙尘暴发生频次不同。研究表明,近年来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出现频次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2000—2020年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空间分布。
(1)简述2000—2020年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图示乙地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较少,而甲地明显较多,试分别分析原因。
(3)说出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的高发季节,并说明原因。
(4)说明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多发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产量
24
25
28
32
35
50
53
130
进口量
1513
1589
1774
2009
2310
2226
2076
2065
进口占比
9844
98.45
98.45
98.43
98.51
97.80
97.46
94.07
2024年浙江省舟山中学清明返校测高二地理试题卷
考生须知:
1.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人类活动中,利用能源不是最终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A. 黑色“硅板”B. 荷兰的风车C. 地热发电站D. 比亚迪新能源车
2.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 是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B. 上海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
C. 太阳能资源能量集中D. 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黑色“硅板”为太阳能屋顶,是利用太阳辐射进行发电,A不符合题意;风车的风能间接来自太阳辐射,B不符合题意;地热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C符合题意;比亚迪新能源车主要利用太阳能、风能的电能,直接或者间接来自太阳辐射,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题详解】
上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需求量大,但上海常规能源短缺,因此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B正确、D错误;上海降水较多,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不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A错误;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但能量较为分散,C错误。故选B。
【点睛】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石油②水资源③土地资源④太阳能⑤天然气⑥人工种植的小麦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④⑤⑥
4. 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图中①③④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适合发展畜牧业的是( )
A. ①B. ③C. ④D. ⑤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自然资源按属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①石油、⑤天然气是非可再生资源,②水资源、③土地资源、④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⑥人工种植的小麦不是自然资源。故②③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草地适合发展畜牧业,读图分析可知,①是旱作耕地,③是林地,④是草地,⑤是荒漠;适合发展畜牧业的是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种类繁多;人均不足,相对短缺;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开发利用过程中破坏和浪费严重。总体上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下图为我国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中缅油气管道部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地区实施煤改气,导致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措施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 )
A. 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B. 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C. 部分地区暂缓实施煤改气D. 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
6.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A. 山高谷深,气候湿热B. 降水较多,河网密布
C. 荒漠广布,水源不足D. 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答案】5. C 6. A
【解析】
【5题详解】
因“煤改气”导致“气荒”,则最有效的措施是部分地区暂缓实施煤改气,减轻天然气的供应压力,C正确。注意高耗气产业有些是影响很大的产业,不能随意关停,D错误。A、B两项所述内容实行起来所需时间较长,不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AB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需要穿过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不利于管道铺设;该地纬度低而气温高、降水多而湿度大,不利于施工,A正确。植被茂密,降水较多,河网密布的影响要小于地形、气候因素,B错误;中缅油气管道沿途没有荒漠,水资源充足,C错误。经济落后,维护困难不是自然障碍,D错误。故选A。
【点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措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替代技术,降低能源依赖;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坚持开发节约并举,确立节能首要位置;建立健全的能源战略储备体系。
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的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B. 我国粮食短缺
C.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D. 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
8. 为了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我国需要积极( )
A. 建设温室大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B.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牧业比重
C.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D. 增大农业资金投入,提高灌溉效率
【答案】7. D 8. C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一定数量面积的耕地,是确保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而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化侵占耕地严重,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在快速下降D正确;耕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错误。我国粮食目前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并不短缺,B错误。人口增长现阶段速度并不快,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为了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提高粮食的总产量。全面建设温室大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成本太高且不一定适合所有农作物,A错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牧业比重,只能增加肉奶的产量,B错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能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C正确。增大农业资金投入。提高灌溉效率能节约水资源,但对提高产量作用有限,D错误。故选C。
【点睛】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还需要做出的努力:(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严守耕地红线。(2)提高粮食收购价格,降低种粮成本,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3)发展农业科技,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4)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9. 天津市东疆港经填海造陆,已发展成为航运物流汇聚、高端产业集聚、金融创新领跑全国的重要港区。下图为东疆港港区1984至2022年卫星遥感图。完成下题。
正确反映东疆港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的是( )
A. ①④③②B. ①④②③C. ②③④①D. ③②④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天津市东疆港有进行填海造陆,因此陆地面积应不断扩大,向海洋方向扩展。图中东疆港面积从小到大排序为②③④①,因此正确反映东疆港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的是②③④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填海造地是指把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通过人工技术手段转变为陆地的行为。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境内北部莱州湾海域实施。“海上风电十海洋牧场”的基本原理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下图为莱州湾和“海上风电十海洋牧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冬季莱州湾海面易封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纬度较高B. 海水流动性差C. 海水盐度较低D. 海水较深
11. “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对国家资源安全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扩展生存空间,利于增加国土面积B. 优化能源结构,利于保障能源安全
C. 提高渔业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D. 扩大专属经济区,增加经济收入
【答案】10. D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莱州湾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纬度高,冬季西北风在半岛北部受到陆地地形阻挡,冷空气在莱州湾堆积,带来的降温幅度大,冬季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寒冷时间较长,A不符题意;海域较封闭,海水流动性差,与外洋的暖水流交换少,B不符题意;由图可知,有众多河流注入,河水的稀释作用下,海水盐度低,易结冰,C不符题意;由等深线分布可知,莱州附近海水水深不超过5米,海水较浅,受沿岸陆地和海底沙滩的影响,降温速度快,海水温度低,D符合题意。故选D。
11题详解】
海洋牧场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场所,扩展渔业空间范围,但不能增加国土面积,A错误;风电是清洁能源,海上风电一方面可以提供丰富的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一方面可以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B正确;可以提高渔业产量,供应市场需求,保障渔业产品供应安全,但不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C错误;国家的专属经济区是确定的,“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并不能扩大专属经济区,D错误。故选B。
【点睛】山东省发布了《“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到将积极探索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上风电与海洋能综合利用等新技术、新模式,支持海洋清洁能源与海水淡化、深远海养殖、海洋观测等融合发展。
西沙群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由于可燃冰大多埋藏在海底,目前没有国家进行商业化开采。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并获得成功,在可燃冰开发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可燃冰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源量少B. 对环境影响大C. 开采难度大D. 海上交通不便
13. 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其主要意义是( )
A. 加大我国可燃冰资源的出口B. 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
C. 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D. 彻底消除我国空气污染
【答案】12. C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在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可知,可燃冰的资源量丰富,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可知,可燃冰对环境影响较小,B错误;可燃冰主要处于深海中,开采的难度大是其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C正确;海上交通不便不是导致可燃冰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D错误。所以选C。
【13题详解】
因为除我国以外还没有国家能成功开采可燃冰,所以掌握开采的核心技术是其主要意义,B正确。目前该技术还没有应用到商业开采,且我国的能源需求量大,因此不会加大我国可燃冰资源的出口,也不会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而且可燃冰试开采成功也不能彻底消除我国的空气污染,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气冰”。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深海或陆域永久冻土中,其燃烧后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远小于煤、石油等,且储量巨大,因此被国际公认为石油等的接替能源。
海洋表层水体的pH值约为8.2,呈弱碱性。长期以来这种稳定的化学环境维持青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海洋酸化(pH值降低)是全球气候变化下海洋系统面临的又一重要生态环境问题。如图为香港周边不同海域1986~2017年的年均酸碱度变化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海域海洋酸化会使( )
A. 贝壳类生物数量减少B. 近岸的海洋污染减轻
C. 海水的腐蚀性会减弱D. 沿海的陆地酸雨加重
15. 从全球范围看,引发海洋酸化主要原因是( )
A. 荒漠化加剧,径流含沙量增大B. 燃烧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增加
C. 大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D. 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生物沉积
【答案】14. A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海域海洋酸化会使腐蚀性加强,贝壳类生物的甲壳受到腐蚀,伤害生物,使得数量减少,A正确,C错误;近岸的海洋污染会加剧,B错误。沿海的陆地酸雨与海洋关系不大,与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有关,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从全球范围看,引发海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燃烧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水体酸化,B正确。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现象对海洋的影响不大,不会引发海洋酸化,AC错误;生物沉积会导致海底有机质含量增加,但不会导致海水酸化,D错误,故选B。
【点睛】Ph值小于5.65的雨水被称为酸雨,其形成的基本条件一是降雨,二是空气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比重较大。
下左图为海南岛略图,下右图为2023年3月12-14日该岛部分城市PM10日均浓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13日,海南岛的主导风向为( )
A. 偏北风B. 偏南风C. 偏西风D. 偏东风
17. 该时段,海南岛PM10的主要来源是( )
A. 东南亚火山爆发B. 当地燃煤取暖
C. 珠三角交通尾气D. 北方沙尘天气
【答案】16. A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该日处于3月份,此时亚洲高压仍较强大,当地应盛行偏北的冬季风,另外,图中显示13日位于北边的海口PM10浓度最大,位于南边的三亚PM10浓度最小,应是偏北风携带的颗粒物逐渐沉降所致,12日和14日这种差别不明显,由此判断,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7题详解】
东南亚位于海南的偏南位置,如果该时段海南岛PM10的主要来源是东南亚火山爆发,则应是更临近东南亚的三亚的PM10日均浓度最高,不符合题中信息,排除A;当地为热带气候,全年气温高,不需要燃煤取暖,排除B;珠三角位于海南岛偏东方向,且珠三角交通尾气中颗粒物数量有限,对海南岛的影响有限,排除C;该时段处于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多沙尘天气,北方沙尘天气产生的颗粒物通过偏北的冬季风输送至此,成为当地PM10的主要来源,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PM10。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都很大。通常来自在未铺的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驶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氦气具有低密度、低溶解度、高导热率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和高新技术领域,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稀有气体资源。中国氮气资源利用晚,开发程度低。近年来,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国内氮气需求大幅增长。2017年以来,中国氮气进口量长期保持在2.0×107m3以以上,其中2018年进口量高达2.31×107m3,约占全球氮气产量的14.4%,且中国氮气进口来源较集中。下图为2014~2021年中国氮气产量与进口量走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2018年后,我国氮气进口占比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 氦气应用领域萎缩B. 大量利用储备氦气
C. 国内氦气开发增强D. 氦气替代原料增加
19. 为保障我国氦气资源的安全,应重点( )
①发展氦气资源勘探技术,提高国内氦气产量 ②拓展氦气进口渠道,维护氦气供应链稳定
③并购国外氦气生产公司,提高氦气进口量 ④发展建设氦气专用管道,提高氦气供应效率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答案】18. C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随着我国国防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氦气应用领域更广泛,A错误。为保障我国氦气资源的安全,不会大量利用储备氦气,B错误。由表中信息可知,我国氦气产量不断增加,而进口量在2018年后开始下降,导致进口占比呈下降趋势,C正确。氦气属于特殊资源,目前难以用其他资源替代,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为保障我国氦气资源的安全,应重点发展氦气资源的勘探技术,提高国内氦气的产量,降低对进口氦气的依赖性,①正确。由材料可知,我国氦气进口来源较集中,应发展多元化的氦气进口渠道,降低对氦气进口源地过度依赖产生的风险,保障氦气外部供应链的稳定,②正确。我国对氦气资源开发利用晚,在氦气贸易领域处于不利地位,目前难以实现对氦气生产公司的并购,且提高氦气进口量不利于资源安全,③错误。而发展建设氦气专用管道,对保障我国氦气资源安全的作用小,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资源安全问题 (1)产生机制 因资源供给量少于资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影响生产、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2)实质 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失衡。 (3)影响因素 ①资源禀赋(类型、数量、质量、分布):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地域性。 ②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受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条件制约。 ③资源消费需求:与人口增长、消费水平提高等有关。
在各种环境安全问题中,水资源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如水体污染、水质恶化、河流断流、水资源枯竭等。下图为我国水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在我国,水资源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河流断流的地区是( )
A. 缺水带B. 少水带C. 平水带D. 多水带
2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丰水带部分地区因为水质污染,也存在水资源安全问题
B. 缺水带和多水带地区的最低水质标准相同
C. 农业用水的最低水质标准高于水产养殖的最低水质标准
D. 长江和黄河水资源安全的临界值相同
【答案】20. A 21. A
【解析】
【20题详解】
河流断流现象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多内流河,因此,我国水资源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河流断流的地区是缺水带,A正确;少水带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区,河流断流现象较少,B错误;平水带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区,多水带主要分布在我国湿润地区,都不易出现河流断流现象,C、D错误。故选A。
【21题详解】
丰水带主要位于我国华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多,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部分地区水源遭受污染,造成水质性缺水,产生水资源安全问题,A正确;不同地区、不同河流最低水质标准及环境安全的临界值不同,B、D错误;农业用水的最低水质标准一般低于水产养殖的最低水质标准,C错误。故选A。
【点睛】环境问题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如水资源(淡水资源)短缺、能源资源短缺、耕地资源短缺等。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包括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和石漠化)森林破坏、草原退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近年,甲国发生数次严重雾霾事件。有研究认为该事件的主要污染源来自乙国。下图为甲国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可作为推测甲国大气污染源来自乙国的证据是该事件多发生于( )
A. 工作日早晚高峰期B. 晴朗且风力小的夜晚
C. 盛行夏季风的时期D. 东部海域出现气旋时
23. 该类事件可能对国家环境安全造成影响,甲国政府应对的合理措施是( )
A. 加强国家间协商与合作B. 立法禁止污染源入境
C. 优化本国能源消费结构D. 沿海岸线建造防护林
【答案】22. D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当东部海域出现气旋时,甲、乙在气旋的西侧,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在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北风,乙国在甲的上风向,产生的大气污染物随西北风扩散到甲国,D正确;工作日早晚高峰期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为本地污染源,A错误;晴朗且风力小的夜晚,夜晚降温快,有利于水汽液化形成雾,与大气污染物扩散没有关系,B错误;由经纬网可知,甲乙在南亚,夏季盛行西南风,不会将甲国污染物扩散至乙国,C错误。故选D。
【23题详解】
该类事件随大气运动而扩散,甲国政府应加强国家间的协商与合作,减少异地污染源的产生才能减少本国类似事件发生,A正确;立法不能阻断大气的运动,因此禁止不了大气污染物入境,B错误;优化本国能源消费结构只能减少本地污染源,异地产生的污染物仍可能随风扩散过来,C错误;沿海岸线建造防护林可以削减近地面风浪,可部分吸烟滞尘,但仍不能阻断风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D错误。故选A。
【点睛】跨国污染转移是,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直接或间接的对该区域外的环境造成污染损害或将自己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治理责任推给他人而使自己不承担或少承担污染损害治理责任的社会行为。它破坏受让方环境,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危害人民健康,从长远看将削弱受让方经济发展潜力,但对转移方而言不仅可以借此逃避国内环境压力,还能从交易中获取丰厚利润。
淮北市地处安徽省北部,1960年因煤设市,经过60年的大规模开采,已经处于城市资源衰退阶段,2009年被认定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淮北市政府提出了“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新时期城市发展战略(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与上海相比,淮北市建设“中国碳谷”的主要优势在于( )
A. 自然环境优美B. 基础设施完善C. 劳动力价格低廉D. 煤业基础较好
25. 十几年来,淮北市由煤城转型成功,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迁出煤炭产业,减轻环境污染B. 注重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生态经济化
C. 所有采煤塌陷区深挖,注水成湖D. 建设多个环境保护区,严格限制生产用地
【答案】24. D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淮北市因长期煤炭工业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但煤业基础较好,A错误,D正确;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经济发达,基础设施更加完善,B错误;“中国碳谷”主要发展创新驱动陶、铝新材料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廉价劳动力不是其优势条件,C错误。故选D。
【25题详解】
推动生态经济化,如推动旅游业、生态农业、环境敏感型精密工业等发展,有利于淮北市转型为“美城”,B正确:煤炭产业不能一迁了之,应利用技术手段减轻污染,推动产业绿色发展,A错误;注水成湖需考虑地形地质、水源条件,不是所有塌陷区都适合改造成湖泊,C错误;淮北市工业基础较好,环境承载力较大,仍需发展,严格限制生产用地不实际,D错误。所以选B。
【点睛】产业转型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主要构成中,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产业技术装备等发生显著变动的状态或过程。从这一角度说,产业转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了产业在结构、组织和技术等多方面的转型。另一种解释是指一个行业内,资源存量在产业间的再配置,也就是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的过程。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地区(见下左图),常年盛行西北风,冬春季多大风,降水在300mm左右,原为草原。上世纪60年代开始,塔拉滩及周边土地出现荒漠化。2012年,在塔拉滩荒漠化草场地区规划建设太阳能发电园,现已建成为中国最大的生态光伏产业园,园区安放了大量距地面1米左右的光伏发电板(见下右图)。光伏发电与龙羊峡水电站所发电能一起并网,通过高压输电线路稳定输出电能。这种水、光互补的发电模式为我国清洁能源的利用探索了一条很好的路径。近年来,塔拉滩太阳能发电园的植被恢复较好,现在该地区已成为电能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畜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示范区。
(1)简述塔拉滩地区水光互补的意义。
(2)说明该地大规模安装光伏板对植被恢复所起的作用。
(3)解释当地为什么还要在光伏园区内发展生态畜牧业。
【答案】(1)光伏发电受昼夜变化、天气的影响,发电不稳定,水能发电可以进行调节,增加电网的稳定性;有利于充分利用该地的清洁能源。
(2)光伏板大规模安装后,光伏板有效降低了太阳直接辐射;减小了近地面风速;使得水分蒸发量减少,保持了土壤湿度,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和生长。
(3)发展生态畜牧业既可以起到除草作用,使草不会影响光伏板吸收太阳光;又能生产生态畜产品,获得经济和生态效益。
【解析】
【分析】本题以塔拉滩地区水光互补发电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光伏发电的作用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受昼夜变化、天气的影响,发电不稳定。水光互补可在光伏发电量较少的时候利用水能发电,两种能源可以进行调节,增加电网的稳定性;光伏发电和水能发电均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有利于充分利用该地的清洁能源。
小问2详解】
光伏板大规模安装后,太阳辐射大量被光伏集热板吸收,大大减少了地面吸收的太阳直接辐射,减小了近地面温度,同时光伏板还可以削减风力,减小了近地面风速。这些变化使得水分蒸发量减少,保持了土壤湿度,改善了水分条件,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和生长。
【小问3详解】
发展生态畜牧业,牲畜可以啃食草类,起到除草作用,使草不会长的过高影响光伏板吸收太阳光;同时又能生产生态畜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获得经济和生态效益。
27.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将国土空间分为珠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材料一: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和河源市龙川县在龙川辖区内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飞地经济”。2023年,龙川县在宝安辖区内揭牌成立“飞地园区”,着力建设专业孵化器和研发中心,引进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高端新材料等高端项目,开辟“孵化在深圳、转化在龙川”的产业招商和产业培育新路径。两地由此实现了从“单向飞地”向“双向飞地”的转变,产业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材料二:2021年6月1日,广东省印发《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开发,探索海域资源集约生态化开发的新模式,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概括深圳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2)分析深圳和河源设立“双向飞地”的合理性。
(3)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模式对保障国家安全的意义。
【答案】(1)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然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波动上升;产业结构变化调整,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吸引人口来此就业,促进本地区城市化的发展。
(2)深圳:深圳的技术水平较高,人才众多,设计研发中心借助先进的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河源龙川: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较低;与深圳距离较近,有利于承接深圳的产业转移。发展“双向飞地”模式有利于对两地经济协同发展,如改善龙川环境质量、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提高龙川和深圳的交流与联系等
(3)能源安全:海上风电和海水制氢提供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环境安全:风电和氢能是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减缓全球变暖;海洋空间安全: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生态安全:风机基础的淹没部分可起到人工鱼礁的作用,可为生物增殖提供栖息地,增加生物资源量和多样性;农产品安全:海洋牧场扩展渔业空间范围,提高渔业产量,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
【解析】
【分析】本题以《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为材料,涉及地区产业结构、国家安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据图2可知,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然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波动上升。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农业人口减少,非农业人口增加,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说明城市化水平提升;第二产业比重增加,工业化水平提升,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动力,第二产业比重提升,城市化水平提升,但传统工业污染严重,耗能大,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需要转移走,后期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更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
【小问2详解】
据图1可知,深圳市是珠三角的核心城市,科技水平高,高素质人才众多,设计研发中心利用其人才优势,先进的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龙川位于北部生态发展区,环境保护要求高,经济与深圳相比较不发达,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较低,地理位置离深圳近,有利于承接深圳的产业转移。发展“双向飞地”模式有利于对两地经济协同发展,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高端新材料等高端项目能够改善龙川环境质量、可以把生产要素集中在新的主导产业上,加快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提高龙川和深圳的交流与联系等。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国家安全可分为能源安全、环境安全、海洋空间安全、生态安全、农产品(粮食)安全等。海上风电和海水制氢能够提供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缓解我国能源不足的现状,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对我国的能源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风电和氢能都是清洁能源,无污染,有利于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能够缓解温室效应,减缓全球变暖,保障环境安全;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能够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风机基础的淹没部分可起到人工鱼礁的作用,可为生物增殖提供栖息地,栖息地增加和栖息环境的多样化,能够使生物资源量和多样性增加,保障生态安全;海洋牧场扩展渔业空间范围,使得渔业产量得到一定的提高,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上沙尘天气的高发区之一。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沙尘暴发生频次不同。研究表明,近年来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出现频次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2000—2020年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空间分布。
(1)简述2000—2020年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图示乙地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较少,而甲地明显较多,试分别分析原因
(3)说出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的高发季节,并说明原因。
(4)说明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多发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
【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图示东南部和西北部沙尘暴年总日数较少;塔里木盆地、内蒙古中西部沙尘暴年总日数较多。
(2)甲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塔里木盆地南缘,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稀疏,沙源丰富;北部为盆地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大。
乙地(位于阿尔泰山南侧,准噶尔盆地北侧,)受盛行西风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较高;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相对丰富;地表植被覆盖度较高,不易起沙。
(3)春季。春季气温回升,土壤解冻,地表物质变疏松;春季多大风天气;春季植被返青率低,地表裸露,沙源物质丰富。
(4)破坏地表植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将地表土壤颗粒及有机质带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可能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分析】本题以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空间分布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2000—2020年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空间分布图,结合图例可知2000—2020年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空间分布不均,东南部和西北部年总日数较少,最高值区出现在塔里木盆地、内蒙古中西部。
【小问2详解】
甲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塔里木盆地南缘,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表植被稀疏,沙源丰富,北部为盆地,地形平坦开阔,易起风,故沙尘暴多发;乙地位于阿尔泰山南侧,准噶尔盆地北部,受盛行西风影响较强,大气湿度较大,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地表植被覆盖度较高,故沙尘暴少。
【小问3详解】
春季气温回升,土壤解冻,地表物质变疏松,多大风天气,此时地表植被刚开始萌芽,植被枝叶稀疏,地表裸露,沙源物质丰富,故沙尘暴多发。
【小问4详解】
沙尘暴多发,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地表土壤颗粒及有机质散失,土壤肥力下降;同时,沙尘覆盖植物,影响植物进行正常生长,可能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产量
24
25
28
32
35
50
53
130
进口量
1513
1589
1774
2009
2310
2226
2076
2065
进口占比
98.44
98.45
98.45
98.43
98.51
97.80
97.46
94.0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漯河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新疆发展海鲜陆养的主要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舟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舟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2,呈弱碱性,8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