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古诗文理解型默写模拟练习(共20篇,附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古诗文理解型默写模拟练习(共20篇,附参考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语》,《师说》,《屈原列传》,《谏太宗十思疏》,《阿房宫赋》,《六国论》,《答司马谏议书》,《赤壁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论语》
(1)《论语·里仁》中“ , ”两句,指出要向贤能的人学习,并反思自己的过错。
(2)《论语·卫灵公》中“ , ”两句,解释了“恕”的内涵。
(3)《论语·泰伯》中提倡“弘毅”精神。“ ”,这样的责任难道不重大吗?“ ,这样的道路难道不遥远吗?
2.《师说》
(1)韩愈《师说》中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与《荀子·劝学》中的“ , , ”观点相同。
(2)《荀子·劝学》中,表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
(3)《荀子·劝学》中,强调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 , ”。
【高考链接】
(1)(2022新高考I)《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2020全国Ⅱ)《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
3.《屈原列传》
(1)《屈原列传》中,屈原竭忠尽智辅佐国君,却“ , ”,怎么会没有怨言呢?
(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除了痛心于君王听信谗言、小人混淆黑白之外,还有“ , ”。
(3)《屈原列传》中“ , ”两句,展现了屈原廉洁、宁愿死也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品质。
4.《谏太宗十思疏》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要想让河流流得远,“ , ”,要想让国家安定,“ , ”。
(2)《谏太宗十思疏》中,表明只要竭尽诚心,胡越也能联合;如果傲慢无礼,亲人也会形同陌路的句子是“ , ”。
(3)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 ”两句提醒唐太宗,老百姓就像“水”,既能载舟,又能覆舟,要谨慎小心。
5.《师说》
(1)《师说》中,对于不通晓句读而向老师学习,不能解决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 ”。
(2)韩愈在《师说》中点明老师的作用的句子是“ , ”。
3)《师说》中“ , ”两句,解释了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学生也不一定不如老师的原因。
6.《阿房宫赋》
(1)杜牧《阿房宫赋》中,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控诉秦挥霍无度的句子是“ , ”。
【高考链接】
(2020全国Ⅲ)《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 ”,嘈杂的音乐声“ ”。
7.《六国论》
(1)《六国论》中,指出六国贿赂秦,导致各自力量亏空而亡国的句子是“ , ”。
(2)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秦在战争以外所得的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 , ”,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8.《答司马谏议书》
(1)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 , ”两句,表明知识分子注重名和实是否相符。
(2)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生事”,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指出,推行变法是为了“ , ”,而不是为了“生事”。
(3)《答司马谏议书》中,盘庚迁都时没有因为很多人反对就改变计划,而是“ , ”。
9.《赤壁赋》
(1)《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空相接的句子是“ , ”。
(2)《赤壁赋》中,概括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 ”。
【高考链接】
(2020全国Ⅱ)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
10.《项脊轩志》
(1)《项脊轩志》中,描写安静的小院子里寂静无声,人和小鸟和谐相处的句子是“ , ”。
(2)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回忆了当年祖母鼓励自己读书的场景,看到遗物,“ , ”。
(3)《项脊轩志》的结尾,作者描写院子里有棵枇杷树,“ , ”。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说自己的理想跟其他人不一样,孔子就鼓励他“ ?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赞赏子路的想法,是因为“ , ”。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是在春天里带着年轻人和孩子们“ , ”,唱着歌回家。
【高考链接】
(2020新高考I)《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
12.《报任安书》
(1)司马迁《报任安书》中“ , ”两句,概括了圣贤作《诗经》等作品的原因。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阐述自己忍辱负重编写《史记》的原因是“ , ”,自成一家学说。
13.《过秦论》
(1)《过秦论》中,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自认为关中险固,“ , ”
(2)贾谊在《过秦论》结尾自问自答,一针见血地指出秦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 ”
【高考链接】
(2021新高考I)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 , ”,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14.《礼运》
《礼运》中,开头指出天下为公后,接着讲要注重“ , ”。
15.《陈情表》
(1)李密在《陈情表》中写自己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并用“ , ”表明家里内外没有多少亲戚。
(2)《陈情表》中“ , ”两句,写出了李密形单影只的孤独处境。
(3)李密在《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乞求皇帝允许自己在家尽孝的句子是“ , ”。
16.《归去来兮辞并序》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写作者认识到仕途即迷途,今天的辞官是正确的。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写亲朋友们一起谈笑,弹琴读书使自己很快乐,忘掉忧愁。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自然界树木一派生机,泉涓涓而流的句子是“ , ”。
17.《种树郭橐驼传》
(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介绍种树经验时说,既然把树种好了,就要“ , ”。
2)《种树郭橐驼传》中,有人种上树后还用手摇晃树苗,看土的疏密如何,这样的做法“ , ”;虽说是担忧树苗,其实是仇恨树苗。
(3)《种树郭橐驼传》中,描写官吏到村子鸣鼓击木召集百姓发号施令的句子是“ , ”。
18.《五代史伶官传序》
(1)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首段就开宗明义,表明历朝历代的兴衰变化,“ , ”。
(2)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叙述了士卒离散后,庄宗无家可归,“ , ”,多么衰败啊!
(3)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引用了“满招损,谦得益”后,指出“ , ”,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高考链接】
(2021新高考Ⅱ)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 , ”;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
19.《石钟山记》
(1)《石钟山记》中,苏轼和苏迈月下乘舟到石钟山下,发现大石侧立千尺,“ , ”。
(2)《石钟山记》中,苏轼发现石钟山命名的秘密后,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 , ”;击物声和钟鼓声,那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啊。”
(3)苏轼在《石钟山记》结尾,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目的是“ , ”。
20.《登泰山记》
(1)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叙述了山上有冰雪,路滑不易攀登,但攀登上去之后,“ , ”,夕阳照着城郭,风景美如画。
(2)《登泰山记》中“ , ”两句,描写了日出时,天边云彩先是形成一条线,呈现奇异的颜色,然后变得五彩斑斓。
附:参考答案
1.论语十二章
(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2.劝学
(1)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高考链接】
(1)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2)糅以为轮 糅使之然也
3.屈原列传
(1)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2)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3)其行廉 故死而不容
4. 谏太宗十思疏
(1)必浚其泉源 必积其德义
(2)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5.师说
(1)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6.阿房宫赋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7.六国论
(1)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2)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
8.答司马谏议书
(1)盖儒者所争 尤在于名实
(2)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
(3)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9.赤壁赋
(1)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2)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高考链接】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10项脊轩志
(1)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
(2)如在昨日 令人长号不自禁
(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3)浴乎沂风乎舞雩
12.报任安书
(1)《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13.过秦论
(1)金城千里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4.礼运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15.陈情表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五尺之僮
(2)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3)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16.归去来兮辞并序
(1)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2)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3)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17. 种树郭橐驼传
(1)勿动勿虑
去不复顾
(2)虽曰爱之
其实害之
(3)鸣鼓而聚之
击木而召之
18 . 五代史伶官传序
(1)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2)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
(3)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19. 石钟山记
(1)如猛兽奇鬼
森然欲搏人
(2)赠吰者
周景王之无射也
(3)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
20.登泰山记
(1)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2)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十一组176题,附参考答案),共17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48题,附参考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48题,附参考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人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