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硅B. 氢C. 氧D. 铝
2. 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 磷酸二氢铵B. 尿素C. 过磷酸钙D. 硫酸钾
3. 下列所贴的警示标志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的是
A. 白磷 B. 液化石油气
C 二氧化碳 D. 氢氧化钠
4. 下列对石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灰黑色固体B. 还原性C. 难溶于水D. 优良导电性
5. 下列关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称量B. 溶解
C. 过滤D. 蒸发
6. 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胃酸过多的病人可多吃柠檬、苹果和橘子
B. 新鲜牛奶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变大
C. 花盆内的土壤显酸性可加入草木灰水改良土壤
D. 肥皂液和苹果汁的混合液一定使石蕊试液变红
7. 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A. B.
C. D.
8. 胰蛋白酶是我国自主研发新冠疫苗的原料之一,其中一种胰蛋白酶的化学式为。下列关于这种胰蛋白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72克B. 该物质由碳、氢、氧、磷原子构成
C. 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D. 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9. 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粗盐提纯时,蒸发后的固体中含有水分,产率偏高
B. 用托盘天平称取10.5g氯化钠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会导致氯化钠偏多
C. 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过慢,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D.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0.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棉线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B.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红棕色固体生成
C.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1.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D2中含有73个原子B. 维生素D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90D. 维生素D2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2. 下列课外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食醋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 用紫甘蓝和酒精溶液自制酸碱指示剂
C. 用10%的氯化钠溶液浸泡新鲜的树叶,制作叶脉书签
D. 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
13.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14. 下列各选项所表示的转化(每个箭头均表示能一步实现的反应),其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5. 一定质量的CH4可与常见物质M反应,将所得产物Cu2O与O2反应又生成M,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涉及3种氧化物B. M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u2O中的低
C. 理论上每生成44gCO2,同时生成18gH2OD. 理论上每16gCH4参与反应,最终消耗64gO2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16. 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高炉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______、石灰石、空气。
(2)高炉炼铁得到生铁。生铁的硬度______纯铁的硬度(填“>”或“<”,下同);生铁的含碳量______钢的含碳量。
(3)用5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7. 纯净物进一步分类如下表所示,表中第一组物质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第二组物质含有同一种非金属元素。
(1)物质类别①是______。
(2)写出物质②化学式,并标出其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物质③是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名称为______。
(4)表中的两种物质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可以生成物质⑤,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18.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填字母)。
A. 蔗糖B. 植物油C. 高锰酸钾D. 酒精
(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①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
②t1℃时,分别将甲、乙固体溶于水,配成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需水的质量相比,甲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下图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操作B中还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
②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
③操作D中明显错误是______。
(4)欲配制500 g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如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①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字母)。
②水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水的体积为______mL。
③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______。
19. 铁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可以看到铁锈逐渐消失,铁钉表面变得光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除锈后的铁钉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这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_______________。
(2)《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如图甲,该方法的生产过程可用图乙表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铁矿石和煤在加入炼铁炉时需“捣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使用的铁矿石是磁铁矿,请写出炼铁炉中利用生成的一氧化碳将铁从磁铁矿(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中还原出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③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碳元素的含量以制钢。
④与纯铁相比钢的性能更优良,如:钢的熔点更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硬度更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0. 如图所示,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单质;A、E、G、H均由2种元素组成,H可用 作食品干燥剂;B和F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A和B、F和I分别属于相同类别的化合物;G是一种黑色固体,且G和F、J中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H_______。
(2)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C与G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写出I→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3分。)
2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进行探究。
【气体制取】
(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1:2)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稀盐酸(1:2)是指浓盐酸与水按体积比1:2进行混合所得的盐酸。已知所用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g/cm3;水的密度为1g/cm3。计算所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
(3)【发现问题】该小组同学用少量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现随着二氧化碳的持续通入,溶液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查阅教材】该小组同学联想到教材中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相关叙述为:“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
【定性分析】向少量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______,______(不考虑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定量计算】若澄清石灰水中溶质质量为14.8mg,通入二氧化碳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5mg,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能为______mg或______mg(不考虑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拓展提升】在密闭容器中,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缓缓滴加稀盐酸,不断搅拌,利用pH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容器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4)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______(填“曲线1”或“曲线2”)。
(5)A阶段中,碳酸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物为两种盐;C阶段中,盐酸过量。写出100s、300s、500s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假定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100s时______;300s时______;500s时______。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气体
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B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CaO固体
CaCO3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物质类别
①
氧化物
酸
碱
盐
第一组物质
Mg
②
/
④
⑤
第二组物质
S
③
H2SO4
/
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硅B. 氢C. 氧D. 铝
2. 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 磷酸二氢铵B. 尿素C. 过磷酸钙D. 硫酸钾
3. 下列所贴的警示标志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的是
A. 白磷 B. 液化石油气
C 二氧化碳 D. 氢氧化钠
4. 下列对石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灰黑色固体B. 还原性C. 难溶于水D. 优良导电性
5. 下列关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称量B. 溶解
C. 过滤D. 蒸发
6. 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胃酸过多的病人可多吃柠檬、苹果和橘子
B. 新鲜牛奶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变大
C. 花盆内的土壤显酸性可加入草木灰水改良土壤
D. 肥皂液和苹果汁的混合液一定使石蕊试液变红
7. 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A. B.
C. D.
8. 胰蛋白酶是我国自主研发新冠疫苗的原料之一,其中一种胰蛋白酶的化学式为。下列关于这种胰蛋白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72克B. 该物质由碳、氢、氧、磷原子构成
C. 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D. 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9. 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粗盐提纯时,蒸发后的固体中含有水分,产率偏高
B. 用托盘天平称取10.5g氯化钠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会导致氯化钠偏多
C. 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过慢,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D.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0.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棉线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B.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红棕色固体生成
C.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1.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D2中含有73个原子B. 维生素D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90D. 维生素D2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2. 下列课外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食醋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 用紫甘蓝和酒精溶液自制酸碱指示剂
C. 用10%的氯化钠溶液浸泡新鲜的树叶,制作叶脉书签
D. 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
13.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14. 下列各选项所表示的转化(每个箭头均表示能一步实现的反应),其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5. 一定质量的CH4可与常见物质M反应,将所得产物Cu2O与O2反应又生成M,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涉及3种氧化物B. M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u2O中的低
C. 理论上每生成44gCO2,同时生成18gH2OD. 理论上每16gCH4参与反应,最终消耗64gO2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16. 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高炉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______、石灰石、空气。
(2)高炉炼铁得到生铁。生铁的硬度______纯铁的硬度(填“>”或“<”,下同);生铁的含碳量______钢的含碳量。
(3)用5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7. 纯净物进一步分类如下表所示,表中第一组物质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第二组物质含有同一种非金属元素。
(1)物质类别①是______。
(2)写出物质②化学式,并标出其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物质③是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名称为______。
(4)表中的两种物质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可以生成物质⑤,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18.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填字母)。
A. 蔗糖B. 植物油C. 高锰酸钾D. 酒精
(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①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
②t1℃时,分别将甲、乙固体溶于水,配成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需水的质量相比,甲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下图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操作B中还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
②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
③操作D中明显错误是______。
(4)欲配制500 g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如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①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字母)。
②水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水的体积为______mL。
③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______。
19. 铁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可以看到铁锈逐渐消失,铁钉表面变得光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除锈后的铁钉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这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_______________。
(2)《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如图甲,该方法的生产过程可用图乙表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铁矿石和煤在加入炼铁炉时需“捣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使用的铁矿石是磁铁矿,请写出炼铁炉中利用生成的一氧化碳将铁从磁铁矿(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中还原出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③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碳元素的含量以制钢。
④与纯铁相比钢的性能更优良,如:钢的熔点更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硬度更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0. 如图所示,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单质;A、E、G、H均由2种元素组成,H可用 作食品干燥剂;B和F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A和B、F和I分别属于相同类别的化合物;G是一种黑色固体,且G和F、J中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H_______。
(2)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C与G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写出I→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3分。)
2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进行探究。
【气体制取】
(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1:2)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稀盐酸(1:2)是指浓盐酸与水按体积比1:2进行混合所得的盐酸。已知所用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g/cm3;水的密度为1g/cm3。计算所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
(3)【发现问题】该小组同学用少量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现随着二氧化碳的持续通入,溶液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查阅教材】该小组同学联想到教材中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相关叙述为:“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
【定性分析】向少量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______,______(不考虑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定量计算】若澄清石灰水中溶质质量为14.8mg,通入二氧化碳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5mg,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能为______mg或______mg(不考虑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拓展提升】在密闭容器中,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缓缓滴加稀盐酸,不断搅拌,利用pH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容器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4)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______(填“曲线1”或“曲线2”)。
(5)A阶段中,碳酸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物为两种盐;C阶段中,盐酸过量。写出100s、300s、500s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假定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100s时______;300s时______;500s时______。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气体
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B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CaO固体
CaCO3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物质类别
①
氧化物
酸
碱
盐
第一组物质
Mg
②
/
④
⑤
第二组物质
S
③
H2SO4
/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