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数据估测中,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B.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C.一本物理教材所受的重力约为3ND.一份物理试卷所受的重力约为1N
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B.
C.D.
3.小明踢足球的过程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脚踢球时,球发生形变产生了脚对球的力
B.足球离开脚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飞得更远
C.脚踢球时,脚对球的力和球对脚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若足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足球将静止
4.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和重力是同一个力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物体受到压力后会发生形变D.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5.如图,将小球从A点处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消失,则小球将会沿哪个方向作什么运动( )
A.静止在C点B.沿c路线做曲线运动
C.沿d路线加速下降D.沿b路线做匀速直线运动
6.小南观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时发现,如图所示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是用磁性材料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B.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棋子对棋盘的压力与棋盘对棋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棋子对棋盘的吸引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7.下列做法是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
A.轮胎表面有花纹
B.机械内部加润滑油
C.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D.拧瓶盖时用力捏紧瓶盖
8.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均匀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沿图中虚线竖直切去,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
A.pB.pC.pD.p
9.如图所示,跳板跳水运动有起跳、腾空、下落、入水几个阶段,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腾空过程中,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不变
C.在最高点时,运动员所受合力为0N
D.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只受重力的作用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产生的
C.物体接触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物体不接触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11.一位中学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A.B.C.D.
1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甲图,火车轨道上铺枕木B.乙图,图钉尖做得很尖
C.丙图,货车的轮子多又宽D.丁图,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13.如图,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A向右移动一点(不落地),则物体A对桌面的( )
A.压力和压强都不变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C.压力变大,压强不变D.压力和压强都变大
14.如图所示,金鱼缸中小金鱼口中吐出的小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这个过程中气泡内气体的压强将( )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确定
15.如图,密闭的奶茶饮料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该饮料倒置过来放在桌面上,则( )
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减小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C.杯内饮料对杯子底的压强减小D.杯内饮料对杯子底的压强增大
1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 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 )
A.pA>pBB.pA=pBC.pA<pB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7.弹簧测力计是测量_________(选填“质量”或“力”)的大小的仪器;如图,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__N。
18.小明和小华都站在溜冰场上,小明用力推了小华一下,两人都向相反方向滑出了较远的距离,这一现象,不仅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还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19.图甲所示是工人师傅砌墙时的情景,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的知识来判断墙壁是否竖直的;图乙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水平仪,若水平仪的铅垂线偏左,说明桌面的__________(选填“左边”或“右边”)偏高。
20.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通常顺时针会将螺母拧紧,逆时针会拧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在B点施力更容易拧动螺母,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
21.非洲大草原上一老虎由静止开始加速追赶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脱了老虎的捕捉,急转弯时羚羊处于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老虎不易转弯是由于它的惯性比羚羊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用20N的水平力F把重8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上静止,那么,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是_________N,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_。
23.如图甲所示是船闸的示意图,船闸是利用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如图乙所示,水库的坝体通常设计成上窄下宽,这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大而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4.如图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乙。出图象可知:0~3s内,物体处于__________状态,t=8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N。
25.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自行车成为人们“绿色出行”的首选工具,请你从自行车结构的角度,提出一个与物理相关的问题并回答。
例:问题: 为什么自行车坐垫较宽?
回答: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问题: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
三、作图题
26.木块A静止在斜面上,在图中画出斜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27.一个木块重4N在光滑的地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
四、实验题
28.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前,应先将测力计在_________方向调零;
(2)通过计算处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完成本实验,则表格中(a)处内容的单位为_________;
(3)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与以下哪个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不相同: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C.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
(4)在空间站用同样的器材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29.小明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1)小明每次均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__处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滑上水平面的__________相等。让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运动,最终小车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由此可得: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_________,进一步推理可知:若小车运动时所受阻力为零,小车将保持_________(选填“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通过本实验推理可知:力_________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填“是”或“不是”)。
30.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_____(选填序号)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型管内添加适量水
(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31.如图甲所示,这是小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
(2)小明将系于小卡片(不计自重)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大小;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明下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装置优于小华,原因是__________。
32.小东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及肥皂“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小东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分析比较__________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小东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发现无论是大块肥皂还是小块肥皂,对海绵的作用效果都与之前一样。他据此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小东的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中所示的甲、乙、丙、丁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__________,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_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有关;
(3)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戊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你认为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
五、计算题
34.神舟十五号飞船的太空实验室处于“微重力”环境,此环境下,约为。一密封瓶内的水在地球上测得质量是,求
(1)这瓶水在地球上所受重力G(g取);
(2)密封瓶内的水在太空所受重力。
35.如图是我市为倡导“绿色出行”提供的公共自行车,它对于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质量、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素质等都大有益处,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质量为45kg的小华同学从家骑车匀速行驶到学校,有关数据如表:(g取10N/kg)
(1)小华同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2)小华在骑车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36.如图所示,一重6N的梯形截面容器,其底面积是,向容器里倒入质量为6kg的水,水的深度为28cm。水的密度,g取。求:
(1)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
(2)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2个鸡蛋的质量为100g,故其重力约为
G=mg=100×10-3kg×10N/kg=1N
故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50kg左右,中学生的体重约
G=mg=50kg×10N/kg=500N
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300g,其重力为
G=mg=300×10-3kg×10N/kg=3N
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份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4g,所受的重力约为
G=mg=4×10-3kg×10N/kg=0.04N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D
解析:A.一对平衡力要求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图中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对平衡力要求两个力大小相同,图中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对平衡力要求两个力的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图中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C
解析:A.脚踢球时,球发生形变产生了球对脚的力,故A错误;
B.足球踢出去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所以运动的距离越远,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物体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
C.脚踢球时,脚给球一个力,同时球对脚也要一个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是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当足球到达最高点时,向上的速度为零,但还有水平方向的速度,若此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足球将保持这个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A.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故A错误;
B.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压物体,不一定竖直向下,故B错误;
C.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故C正确;
D.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大小,而放在斜面或压在竖直面产生的压力不等于重力,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D
解析: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有水平向前的速度,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小球将会沿b路线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B
解析:AB.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都是作用在棋子上的力,但是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都作用在棋子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正确;
C.棋子对棋盘的压力与棋盘对棋子的支持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棋子对棋盘的吸引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B
解析:A.轮胎表面有花纹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加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机械内部加润滑油可以在接触面形成油膜,使接触面分离,减小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刹车时用力捏车闸,可以增加刹片与刹车盘之间的压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拧瓶盖时用力捏紧瓶盖可以增大手与瓶盖之间的压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C
解析:因为均匀规则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所以, ,其对桌面的压强
若沿竖直切去,均匀物体的密度,高度均不变,由上式知道,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仍为p,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D
解析:A.跳板被压弯,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错误;
B.腾空过程中,运动员的位置与速度在变化,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变化,故B错误;
C.在最高点时,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合力不为0,故C错误;
D.在下落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在空气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如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但是运动状态不变,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茶杯,是由于茶杯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物体接触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如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并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作用力,物体不接触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空中的小鸟受到重力作用,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600N,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05m2,一位中学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A.火车轨道上铺枕木,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图钉尖做得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符合题意;
C.货车的轮子多又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把物体A向右移动一点(不落地),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仍然等于其重力不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根据公式可知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金鱼缸中小金鱼口中吐出的小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处深度减小,受外部的压强减小,这个过程中气泡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使得内部的压强也减小,从而能平衡外部压强。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与饮料的重力之和,无论正放,还是倒放,杯子与饮料的重力不变,则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故A错误;
B、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大,根据可知,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减小,故B错误;
CD、由图可知,正放时,杯中饮料的深度较大,根据可知,正放时饮料对杯底的压强较大,即,故杯内饮料对杯子底的压强减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6.答案:C
解析:由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即p甲=p乙,又h甲<h乙,根据p=ρgh可知,ρ甲>ρ乙,因为A、B两点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根据p=ρgh可知,A、B两点以下的液体压强pA下>pB下;所以pA<pB,故C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答案:力;4.6
解析:力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6N。
18.答案:相互的;运动状态
解析:小明和小华都站在溜冰场上,小明用力推了小华一下,小华受到小明的推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滑出了较远的距离;小明对小华施加推力时,小华也对小明施加了推力,使小明由静止变为运动,也滑出了较远距离;这一现象,不仅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还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9.答案:竖直向下;右边
解析: 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若水平仪的铅垂线偏左,说明桌面的右端偏高。
20.答案:方向;作用点
解析: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通常顺时针会将螺母拧紧,逆时针会拧松,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在B点施力更容易拧动螺母,A点更困难,相同的力,作用在不同位置,效果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1.答案:非平衡;大
解析:羚羊突然急转弯时,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所以羚羊处于非平衡状态。
惯性与质量有关,老虎不易转弯是由于它的质量较大,所以惯性比羚羊大。
22.答案:8;竖直向上
解析:物体被压在竖直墙上静止,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受的静摩擦竖直向上,重力与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静摩擦力大小为8N。
23.答案:连通器;增大
解析:船闸在工作时,闸室分别与上游和下游构成连通器,运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因为液体压强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水库的坝体设计成了上窄下宽的形状。
24.答案:静止;6
解析:由丙图可知,0~3s物体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
由丙图可知,9s~12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力平衡,即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乙图可知,物体所受拉力为6N,则滑动摩擦力为6N;由丙图可知,6s~9s物体减速运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此两因素都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即t=8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为6N。
25.答案:见解析
解析:问题:为什么自行车扶手凹凸不平?
回答: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6.答案:
解析: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从作用点起,垂直斜面画线段,在线段的末段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27.答案:
解析:木块在地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G与地板对它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都作用在木块的重心上,如图所示:
28.答案:(1)竖直;(2)见解析;(3)C;(4)不能
解析:(1)测量物体重力前,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
(2)由表中数据可见: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相应的增大几倍,故表格第三列的标题应当为重力/质量,单位为N/kg。
(3)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A.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需要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需要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的多次测量,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太空处于失重状态,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完成,在空间站用同样的器材不能完成该探究。
29.答案:(1)同一高度;速度;长;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不是
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小明每次均将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滑上水平面的速度相等。让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运动,最终小车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车在木板表面上通过的距离最长,速度减小得最慢,由此可得: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长,进一步推理可知:若小车运动时所受阻力为零,小车的速度不会变小,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0.答案:(1)高度差;不漏气;(2)B;(3)相同
解析:(1)实验中采用转换法,图甲中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可以传递给U形管内液体,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说明U形管两边液面上方压强不同,可以通过拆除软管重新安装的方法可以进行调节,使两边液面相平,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相同,可得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同。
31.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2)相反;(3)见解析;(4)见解析
解析:(1)平衡状态包括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
(2)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将卡片剪断,成为两个物体,观察能否平衡。
(4)小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水平桌面上就会产生摩擦力,当木块两端的拉力相差很小时,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块保持平衡,就会影响实验效果。
32.答案:(1)凹陷程度;(2)甲、乙;(3)错误
解析:(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海绵凹陷程度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甲、乙两图,受力面积大小相同,乙图中压力较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较大,压力作用效果比较明显,所以可得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3)小东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压力变化,受力面积同时也发生变化,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这个实验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同,就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是错误的。
33.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等于;(2)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3)见解析
解析:(1)实验时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应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的大小相等。
(2)由图甲、乙所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可以应用甲、乙所示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由图乙、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乙、丙所示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由图戊所示实验可知,拉动木板时物块保持不动,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拉力,实验时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因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
34.答案:(1)5N;(2)5×10-6N
解析:(1)这瓶水在地球上所受重力
G=mg=0.5kg×10N/kg=5N
(2)密封瓶内的水在太空实验室中质量不变,还是m'=0.5kg,在太空实验室中,这瓶水所受重力
G'=m'g′=0.5kg×1×10-5N/kg=5×10-6N
答:(1)这瓶水在地球上所受重力G为5N;
(2)在太空实验室中,这瓶水的质量为0.5kg,所受重力G'为5×10-6N。
35.答案:(1)30N;(2)2×105Pa
解析:(1)小华同学从家骑车匀速行驶到学校,小华同学受到的阻力和动力是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得到小华同学受到的阻力
f=F动=30N
(2)小华的重力
G人=m人g=45kg×10N/kg=450N
小华和车的总重力
G总=G车+G人=150N+450N=600N
小华在骑车过程中,轮胎对地面的压力
F=G总=600N
车对地面的压强
答:(1)小华同学受到的阻力是30N;
(2)小华在骑车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强有2×105Pa。
36.答案:(1)2.8×103Pa;(2)84N;(3)2.2×103Pa
解析:(1)由可得,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为
(2)由可得,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为
(3)由G=mg可得,水受到的重力为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受到的重力和容器受到的重力之和,即
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答:(1)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为2.8×103Pa;
(2)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为84N;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2×103Pa。
实验序号
质量m/kg
重力G/N
(a)
1
0.1
0.98
2
0.2
1.96
3
0.3
2.94
自行车自重
150N
每个轮子与地面接触的面积
15cm2
车轮直径
0.61m
匀速行驶过程中的动力
30N
福建省莆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莆田第二十五中学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莆田第二十五中学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