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模拟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天津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模拟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含羞草B.啄木鸟
C.香菇D.流感病毒
2.风吹麦浪,稻花飘香,夏蝉低吟,鸟儿浅唱……万千生物演绎着生命奇迹,诠释了强大而神秘的生命力量。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生命现象的是( )
A.春日和煦B.夏荷绽放C.秋风送爽D.冬雪飞舞
3.很多果树利用如图所示的方式繁育优良品种,这种方式称为( )
A.嫁接B.扦插C.杂交D.组织培养
4.中老年人缺少哪种无机盐易患骨质疏松( )
A.含铁的无机盐B.含钙的无机盐C.含锌的无机盐D.含碘的无机盐
5.观察如图,当你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各处于何种状态(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6.血常规检查时,哪项指标高于正常值可以作为人体有炎症的依据( )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
7.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某O型血病人需大量输血,应输入( )
A.A型血B.B型血C.AB型血D.O型血
8.如图为人体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
A.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D.血液与肺外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9.耳机的出现,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耳机“后遗症”。长期使用耳机,可使一部分人听力下降,出现噪声性耳聋。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外界声波可以引起鼓膜发生振动
B.振动可通过听小骨传导至耳蜗
C.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产生听觉
D.长期戴耳机可能会损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10.奥运会上举重运动员在举重时遵从教练的指导,听到铃响后就用力举起杠铃,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的传递路径是( )
A.耳→传入神经元→大脑→传出神经元→肌肉
B.耳→传入神经元→脊髓→传出神经元→肌肉
C.皮肤→传入神经元→大脑→传出神经元→肌肉
D.皮肤→传入神经元→脊髓→传出神经元→肌肉
11.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到的生物是( )
A.醋酸菌B.酵母菌C.乳酸菌D.青霉
12.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那里出产的瓜果特别甜,这是因为( )
A.白天和夜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强,积累的有机物少
B.白天和夜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弱,积累的有机物少
C.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积累的有机物多
D.白天光合作用弱,夜间呼吸作用强,积累的有机物多
13.保持愉快的心情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当出现某些情绪问题时,下列方法中,不利于调节自己情绪的是( )
A.将烦恼向家人、朋友诉说
B.分散注意力,如打球、下棋等
C.把烦恼藏在心里,闷闷不乐
D.找一个适当的理由安慰自己,保持乐观心态
14.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蜜蜂群体中的工蜂负责觅食、清扫巢房等工作
B.狒狒群体中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C.雄孔雀展开美丽的尾羽吸引雌孔雀
D.白蚁群体中的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
15.如图是超级鼠研制过程示意图,此项研究应用了( )
A.克隆技术B.发酵技术C.干细胞治疗技术D.转基因技术
16.在培育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方面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屠呦呦B.袁隆平C.钟南山D.贾兰坡
17.下列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阻挡外界环境中的病菌侵入B.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除异物
C.唾液中的溶菌酶能使病菌溶解D.抗体与抗原结合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18.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蚯蚓B.蜗牛C.果蝇D.鲫鱼
19.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鹦鹉学说“你好”B.菜青虫取食白菜叶片
C.仓鼠学走迷宫获取食物D.导盲犬引领盲人过马路
20.蜜蜂完全变态发育的正确过程是( )
A.幼虫→卵→蛹→成虫B.卵→蛹→幼虫→成虫
C.卵→幼虫→蛹→成虫D.卵→蛹→成虫
21.如图是某药盒上的部分使用说明,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非处方药
B.此药可用于治疗肺炎
C.每日用药量不能超过4粒
D.此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
22.下图是洋洋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排序图及染色体组成成分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洋洋是个男孩B.洋洋体细胞中有22对染色体
C.②是DNA,③是蛋白质D.③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23.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能依次解释其实验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
①消耗叶片原有淀粉
②检验是否有产生淀粉
③去除叶片的叶绿素
④设置对照试验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
二、读图填空题
24.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请结合下列图形分析云雀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1)云雀的身体呈_________,有利于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云雀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_________,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适于搏击空气。
(3)云雀的呼吸作用旺盛,有气囊辅助_________呼吸。
(4)云雀的骨骼轻、薄且坚固,有些骨中空,能减轻_________。
25.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物网中的生物都存在着一定关系,雀鸟与青蛙之间是_________关系。
(3)若农田周边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导致鸟类数量骤减,且不能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6.如图是两种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图所示的植物细胞[C]是_________,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动、植物细胞的[_________]细胞核中储存着遗传信息,[_______]细胞膜控制着物质的进出。(填字母)
27.请根据以下实验回答。
(1)在对光过程中,转动[②]___________,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填“清水”或“生理盐水”)。
(3)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可观察到管径最小、血流速度最慢的血管是_________,它只允许红细胞单向通过。
28.如图为蝗虫发育过程图,请分析回答。
(1)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_________、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变态。
(2)菜粉蝶、蝇等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变态。
29.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1)图中_________曲线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
(2)脂肪在消化道中的_________消化。(填字母)
(3)图中含消化液种类最多的部位是:_________。
三、填空题
30.请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含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接触过流感患者的人,都可能被传染上流感。
(1)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_____。
(2)流感患者属于传染病流行三个基本环节中的_________。
(3)流感高发季节,人们接种流感疫苗,体内可产生相应的_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从而提高机体对流感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四、实验题
31.请根据某兴趣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回答。
(1)①组和②组对照,探究的是哪种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__________。
(2)①组和③组对照,探究的是哪种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__________。
(3)三组实验中,各用一粒种子可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项含羞草是植物、B项啄木鸟是动物、C项香菇是真菌,都有细胞结构;D项流感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B
解析:春日和煦、秋风送爽、冬雪飞舞都属于自然现象,没有涉及到生物,不属于生命现象。夏荷属于生物,夏荷绽放指荷花开放,涉及生物的繁殖,属于生命现象。
故选B。
3.答案:A
解析:图所示的方式属于嫁接。
故选A。
4.答案:B
解析:A、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错误。
B、儿童缺钙能引起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正确。
C、缺锌会引起味觉障碍。错误。
D、缺碘易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又叫大脖子病。错误。
故选B。
5.答案:C
解析:图中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故选C。
6.答案:B
解析:A、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与炎症无关,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符合题意。
C、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与炎症无关,不符合题意。
D、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与炎症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D
解析:因此某O型血病人需大量输血,首先考虑的是输O型血。
故选D。
8.答案:A
解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即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故选A。
9.答案:C
解析:A.鼓膜能够将声波的刺激转化为机械振动,A正确。
B.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中的耳蜗,B正确。
C.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的,C错误。
D.长期使用耳机可能会损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使听力下降,D正确。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奥运会上举重运动员在举重时遵从教练的指导,听到铃响后就用力举起杠铃,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耳蜗(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大脑皮层(如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传出神经(元)→肌肉(效应器)。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积累起来,有机物中的淀粉转变为可溶性糖。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与温度有关。我国新疆是出产的瓜果地区,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烈,晚上,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由于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微弱,因此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就多。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
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综上所述可以知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A、蜜蜂群体中的工蜂负责觅食、清扫巢房等工作,体现成员有明确分工,具有社会行为,A不符合题意。
B、狒狒群体中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体现形成一定的等级。具有社会行为,B不符合题意。
C、雄孔雀展开美丽的尾羽吸引雌孔雀,体现繁殖行为,C符合题意。
D、白蚁群体中的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体现成员有明确分工,具有社会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D
解析:1982年,美国科学家培育出“超级鼠”这项技术,是利用改变鼠基因的方法,把目的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让鼠的性状发生变异,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这项技术就叫转基因技术。
故选D。
16.答案:B
解析:袁隆平培育出来了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故选B。
17.答案:D
解析:A、皮肤阻挡外界环境中的病菌侵入,人体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
B、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除异物,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
C、唾液中的溶菌酶能使病菌溶解,人体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
D、抗体与抗原结合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是保护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D。
18.答案:D
解析:蚯蚓、蜗牛、果蝇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而鲫鱼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故选D。
19.答案:B
解析:ACD、鹦鹉学说“你好”、仓鼠学走迷宫获取食物、导盲犬引领盲人过马路,都是通过学习、模仿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CD不符合题意;
B、菜青虫取食白菜叶片,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符合题意。
故选B。
20.答案:C
解析:蜜蜂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蜜蜂完全变态发育的正确过程是卵→幼虫→蛹→成虫。
故选C。
21.答案:A
解析:A、此药具有非处方药标志“OTC”,所以此药是一种非处方药,A正确;
B、由功能和主治可知,此药用于治疗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不治疗肺炎,B错误;
C、用法用量要求,一次四粒,一日2次,每日用药量不能超过8粒。C错误;
D、此药是一种非处方药,可自行购买。D错误。
故选A。
22.答案:D
解析:A、洋洋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排序图中,1~22对染色体是常染色体,XX是性染色体,可见,洋洋是女孩,A错误。
B、由洋洋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排序图可知,洋洋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B错误。
C、图中①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其中③呈双螺旋结构,所以③是DNA,则②是蛋白质,C错误。
D、人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上,所以,③DNA中储存着遗传信息,D正确。
故选D。
23.答案:C
解析:实验要排除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因此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①消耗叶片原有淀粉;用黑纸片上下两面夹住部分叶片,使叶片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目的是④设置对照实验;酒精能溶解叶绿素,酒精不能直接加热,因此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③去除叶片的叶绿素;淀粉遇碘变蓝,因此滴加碘液的目的是②检验是否有产生淀粉,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4.答案:(1)流线型
(2)翼
(3)肺
(4)体重
解析:(1)云雀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
(2)云雀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排成扇形,为正羽,适于搏击空气。
(3)云雀的呼吸作用旺盛,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4)云雀的骨骼轻、薄且坚固,有些骨中空,能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25.答案:(1)4;水稻→植食性昆虫→雀鸟。
(2)竞争。
(3)自动(自我)调节。
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因食物关系形成食物链.由图中信息可知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植食性昆虫→雀鸟;水稻→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雀鸟;水稻→植食性昆虫→青蛙→蛇,水稻→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青蛙→蛇,在该食物网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水稻→植食性昆虫→雀鸟。
(2)雀鸟与青蛙都以植食性昆虫,它们共同争夺食物,属于竞争关系。
(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这个限度之内,生态系统可以抵抗外界的干扰,不断调节自己,达到新的平衡;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6.答案:(1)叶绿体
(2)D;B
解析:(1)观图可知:C是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2)动、植物细胞的D细胞核中储存着遗传信息,B细胞膜控制着物质的进出。
27.答案:(1)反光镜
(2)清水
(3)毛细血管
解析:(1)对光的方法是: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的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用较大光圈;左眼注视物镜,右眼睁开,转动③反光镜,通过①目镜直到看见明亮的圆形视野。
(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清,因为洋葱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胀破,可以用清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
(3)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管径最小、血流速度最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它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28.答案:(1)若虫;不完全
(2)完全
解析:(1)蝗虫等昆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还有蟋蟀、螳螂、蝼蛄等。
(2)同家蚕一样,蜜蜂、蚊子、蝇等昆虫的发育过程也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29.答案:(1)X
(2)D
(3)小肠
解析:(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X的消化始于口腔,是淀粉的消化过程。
(2)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曲线Z是脂肪的消化。
(3)口腔中含有的消化液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胃里只有胃腺分泌的胃液,小肠里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也通过导管流入小肠;其它消化道内如大肠没有消化液。因此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含消化液的种类最多的是小肠。
30.答案:(1)流感病毒
(2)传染源
(3)抗体;特异性
解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所以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
(2)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因此,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即流感患者称为传染源。
(3)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相应病原体的抗体,因此“在流感易发季节,可对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相当于抗原,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流感病毒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预防接种应用了免疫类型中的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31.答案:(1)温度
(2)光照
(3)不可以,各用一粒种子会有偶然性,实验结论不可靠
解析:(1)①组和②组形成了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①组和③形成了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三组实验中,各用一粒种子会有偶然性,实验结论不可靠,因此不可以用一粒种子。
组别
实验材料
空气
水分
温度
光照
①
10粒菜豆
充足
适量
23℃
无
②
10粒菜豆
充足
适量
0℃
无
③
10粒菜豆
充足
适量
23℃
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模拟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中考模拟生物试卷两套(附参考答案),共19页。
这是一份【中考冲刺】2023年天津市中考模拟生物试卷(附答案),共25页。